秦时: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218节

  所以天不允许大汉的继承人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他不能把继承人的好坏寄托在冥冥之中的命运之中。

  想要继承大汉。

  成为大汉天子。

  那就先去军政二界拼搏努力。

  一步一个脚印走上这个位置。

  至于皇子聚众带兵谋反。

  亦或者文官乱政什么的。

  只要掌控最高皇权的大汉天子不是胡亥这种废物。

  掌握了军工一体的大汉天子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些。

  然而能从军政二界杀出来的大汉天子。

  本身就是废物点心的概率几乎不可能。

  因为废物点心。

  根本走不上来。

  “不能急,还不能赢.....陈平兄,我想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只是此法过于残酷.......纵使你是为了大汉稳定,也免不了一句毒士评价。”

  既然在韩国灭亡后,韩非子都选择了大汉,三世相韩的张家,自然也不例外,如今张家的子孙,有着谋圣美誉的张良就官居军机首辅。

  大汉国体,三阁九部。

  三阁首辅,九部尚书。

  司法阁大司宪韩非子。

  军机阁首辅谋圣张良。

  可以说。

  从韩国走出来的韩非和张良。

  占据了大汉至关紧要的位置。

  也为此。

  昔日七国大部分人才,除了一部分选择归隐。

  大部分都南下了大汉,其中甚至有李牧本人。

  正常来说。

  以李牧的忠义,就算战死也不可能背弃君主,背弃家国,然而就在李牧即将被赵王迁赐死之际,天从赵王迁手里面把他要了过来。

  赵王迁一开始是不愿意的,有些人,就算是死,他也不想送人,但随着自家母亲倡后出声支持,赵王迁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此事。

  不过赵王迁也有自己的条件。

  那就是李牧不能在大汉带兵。

  天同意了。

  非常爽快。

  因为他本来就没想让李牧陷入忠义难两全的选择中。

  直接把李牧和韩信丢到了需要时常镇压叛乱的海外。

  毕竟对于大汉来说,中原基本上没有战事。

  海外可以磨砺兵峰,不至于一直混吃等死。

  事实上。

  如今大汉国内常备的两百万大军。

  基本也是海外驻军轮换着来驻军。

  只要成立了家室。

  就直接派遣海外。

  虽然家人分别有些难受,但一年一休【一月探亲假】,三年大休【三月探亲假】,五年轮换,最多十年就退役的军事制度。

  基本上所有大汉军士,对于拿出人生十年时间,换取一生的平安富贵都没有怨言,何况这十年时间,他们每年都可以回家。

  至于十年之后都不退役的大汉军士。

  只能说明这些人走上了军队的高层。

  不过大汉军士高层,最后也会退役述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汉没有将门世家。

  军工一体。

  全民皆兵。

  “陈平,朕明白的意思,但朕不需要拿中原黎民百姓的命去换取和平稳定,中原七国死的人已经足够多了,人口减半的代价也足够沉重了,没必要为了一些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再增添新的牺牲。”

  天明白陈平的意思,无非是想要如今的大秦再消耗一点中原黎民百姓,让他们更加痛恨如今的大秦,暴秦,从而让大汉变得更加仁义大爱,从而有利于大汉治理未来的中原,以及减少治理代价。

  只是完全没有必要。

  天也不想去这么做。

  首战即决战。

  一战定乾坤。

  这........才是仁慈。

第229章 ,三个月拿下大秦!

  所谓仁慈。

  便是六十万对六十万。

  一点便宜也不占你的。

  一个月后。

  秦汉边境。

  随着大秦六十万大军南下,试图一战定乾坤,大汉北部战区,大汉东部战区,点兵六十万北伐,全方面拦截大秦六十万大军试图南下的步伐。

  于是就在秦汉交界处,百万大军,互相对峙,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中原的最后一战,堂堂正正之战,也是决定中原华夏惟一正统的归属之战。

  对于灭六国而一统中原的大秦来说。

  大汉本质上是字面意义上的纸老虎。

  殖民海外?

  万国来朝?

  大汉日不落?

  星汉永不灭?

  不过是汉人的自吹自擂,大汉说不定一碰就碎了。

  因为大汉真要那么强大,为何一直不去逐鹿中原?

  只知道欺负海外土著有什么用?

  唯有逐鹿中原才是真正的强大!

  只是大秦也清楚。

  大汉确实不好打。

  不仅人口是大秦的两倍。

  国力更是远在大秦之上。

  但大秦没办法学大汉那样扶持商业,经济流通制度化,全民晋升工人阶级,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只能用高强度军事制度压榨每一个老秦人血汗。

  总体来说,苦一苦老秦人,等到征服大汉,真正意义上的一统天下,好日子一定会来的,大秦也可以学习大汉的制度律法,让老秦人过好日子。

  只是......

  真的有那么一天吗?

  一支隶属于秦军的斥候小队,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摸到了大汉军队一处驻地。

  然而望着眼前戒备森严的军队驻地,隶属于秦军的斥候小队只能远远的眺望。

  “大汉是真的有钱啊!”

  “钱多的都用不完了。”

  “就是,甲胄都是亮晶晶的,干净整洁,好像刚从藏宝库拿出来的一样!”

  “好像就连做饭的伙夫都有甲胄,难不成大汉给每一个人都配备了甲胄?”

  “听说大汉军士每个月都有军饷,而我们只有杀敌作战才有赏赐!”

  “我也听说了,大汉军人的家属,似乎都是更加高贵的工人阶级。”

  斥候小队平静的语气里面。

  透露着一丝说不出的艳羡。

  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律法和戒条能限制的,虽然如今的大秦早已禁止了有关大汉一切的商业活动,但也只是勉强压住了底层黔首的渴望。

  凡是有点能力的大秦黔首,基本上都偷渡去了大汉,不同于后世对于偷渡人口的各种限制,天对于本就是中原七国的黔首偷渡大汉表现的很宽容。

  不能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也从没有为难过这些人。

  就好比是现在。

  大汉中军大帐。

  “陛下,如果未来的战争都是这样子,将领自身领军作战的能力,基本就不重要了,只需要透过天眼一看,敌军所有信息都毫无遮掩。”

  人过中年的韩信,他已经为了大汉征战了几十年,虽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征战海外,但他也很清楚,大汉的军备一直都领先整个世界。

  但此刻望着眼前不知何种材质做成的透明荧幕。

  看着荧幕里面标注了所有秦军斥候小队的影像。

  韩信纵使被人誉为兵仙。

  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

  冥冥之中。

  仿佛有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218/2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