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祇:文明养成,无限战争 第181节

  他们配合无光之民出身的索劳斯大师一起研发出了能够改善无光之民困境的灵魂芯片。

  全新的超凡体系,灵魂编辑师的相关消息也被传出,在整个万灵界域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也是在这一年,万灵议会准时举办。

  万千熔炉联邦又在万灵议会期间提出了相关的议题,要在无光之民当中全面普及灵魂芯片。

  这一议题得到了黎明帝国的肯定,其他文明同样没有任何的意见。

  灵魂芯片的制造图纸被万千熔炉联邦无条件的公布了出来,各大文明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制造灵魂芯片。

  万灵历222年,灵魂芯片实现了全面普及,所有的无光之民都摆脱了之前那种让他们感到绝望的困境。

  虽然依旧会受到灵魂缺失的困扰,希望之光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才可以逐渐的恢复。

  在短时间内,所有的无光之民还是很难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产生什么太大的兴趣。

  但至少他们也可以过上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

  而且在移植了灵魂芯片之后,他们本身的天赋虽然不会有什么额外的变化。

  但每一个成年的无光之民,其眉心处的灵魂芯片最少都可以加载一个模块,这也算得上是某种额外的补偿。

  每一个无光之民在成年之后,都至少可以掌握一个普通人无法拥有的特殊技能,这是各大文明当中的普通人都有些羡慕不来的。

  从此以后,无光之民也不再是万灵联盟的负担,完全可以加入到万灵联盟的发展当中。

  有着数千亿无光之民的加入,整个万灵界域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一切都在逐渐变好。

  万灵历225年,无光之民正式改名为灵铸族。

  在灵铸族之下,又被分为人类种,兽人种,精灵种等等诸多不同的分支。

  先天的灵魂残缺是所有的灵铸族最大的共同点,也是他们最大的特点。

  曾经困扰了他们数百年的灵魂残缺,现在却是他们可以自由编辑灵魂的保障。

  灵魂芯片不仅仅只是一个灵魂模拟装置,也是他们灵魂的一部分。

  对灵魂芯片所进行的编辑,同样会作用到他们的灵魂主体那边。

  正因如此,索劳斯才会称其为灵魂编辑师,而不是灵魂芯片编辑师。

  作为一个刚刚诞生的超凡体系,灵魂编辑师还没有那么成熟的成长路线。

  所有的灵魂编辑师,包括索劳斯也只能在黑暗中不断的摸索,以此来拓宽所有的灵魂编辑师前进的方向。

  不过数千亿的灵铸族,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灵魂编辑师。

  在这股巨大推力的作用之下,整个灵魂编辑师体系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

  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灵铸族成功突破,成为了超凡级别的灵魂编辑师。

  万灵历230,整个万灵界域超凡级别的灵魂编辑师就突破了一亿之数。

  这个数量的超凡者,已经超过了万灵联盟内部的大多数文明所拥有的超凡者数量。

  当然,相较于灵铸族的总人口,这个数量的超凡者并不算什么。

  但在灵铸族摆脱困境之前,所有的无光之民当中甚至都没有一个超凡者。

  这才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灵铸族的超凡者的数量就达到了这种程度。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万灵联盟之前耗费海量的资源去无条件的养活所有的无光之民是完全值得的。

  超凡者的数量突破了一亿之后,灵铸族的发展并没有陷入瓶颈,依旧保持着一种井喷式的高速发展趋势。

  万灵历240年,超凡级别的灵魂编辑师的数量突破了十亿。

  到了这一步,灵铸族的人口底蕴基本就已经被发挥到了极致。

  超凡者和普通人的比例是一比数百。

  这个比例相较于万灵联盟的诸多文明,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和世界树文明这样的顶尖文明相比,那更是相差甚远。

  但这也已经非常的不错了。

  毕竟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整个灵魂编辑师体系其实依然在不断摸索的过程当中。

  还没有形成什么成熟的培养体系。

  就连开创了灵魂编辑师体系的索劳斯,也只是一个中阶灵魂编辑师。

  超过十亿的超凡级别的灵魂编辑师,还没有诞生一个高阶灵魂编辑师,更别说传奇灵魂编辑师。

  所有的灵铸族基本都是在依靠着自己的天赋野蛮生长,没有得到什么完善的培养。

  在所有的超凡体系当中,想要建立一个成熟的培养体系,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至少一个传奇级别的超凡者,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所总结出来的通用培养方式。

  并确认了效果之后,才能够算得上是成熟的培养体系。

  索劳斯虽然是灵魂编辑师体系的开创者,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这个体系当中的绝对权威。

  毕竟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对于灵魂编辑师体系也只是有一个初步的设想。

  后期具体要如何发展,他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

  就算他现在依然称得上是第一灵魂编辑师。

  但要是直接把他的成长经历给总结成一套通用的培养方式并在灵铸族当中推行,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万灵历280年,超凡级别的灵魂编辑师的数量突破了二十亿。

  不过在这数十年的时间当中,灵铸族的人口数量也扩大了差不多一倍,突破了万亿之数。

  这差不多也是灵铸族的人口极限。

  原先的无光之地,如今的灵铸之地的人口已经饱和。

  再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就会挤压万灵界域其他文明的生存空间,这肯定不会得到允许。

  万灵历345年,灵铸族第一个传奇灵魂编辑师诞生。

第196章 战争进行中

  “灵铸族终于诞生了第一个传奇级别的超凡者。”

  万灵界域之外的某个初级战区当中,陈离突然开口,声音传到了一旁的郑杰耳边。

  “是那个叫做索劳斯的小家伙吗?”

  郑杰不像陈离一样,即便不在万灵界域,依旧能够掌控整个万灵界域的所有变化。

  在对外征战期间,他也只能通过自己的信徒才能对万灵界域的情况有所了解。

  而索劳斯这个名字,也是在他和自己的信徒沟通的时候,所出现的频率最高的无光之民的名字。

  当然,现在的无光之民已经不能再叫做无光之民,早就改成了灵铸族。

  之所以会改名为灵铸族,除了他们能够自由的编辑,重新铸造自己的灵魂之外。

  也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最初的灵魂芯片就是万千熔炉联邦的诸多锻造大师和宗师配合索劳斯打造出来的。

  在解决无光之民的困境的过程当中,万千熔炉联邦毫无疑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的灵铸族已经正式的加入到万灵联盟的内部,只是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文明的附庸。

  而是以一种合作共存的方式在和万灵联盟的诸多文明相处。

  除了没有自己的神明之外,灵铸族和万灵联盟的诸多文明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为灵铸族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万千熔炉联邦,自然也是和灵铸族合作最为密切的文明之一。

  在双方合作的过程当中,万千熔炉联邦也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除了万千熔炉联邦,万灵联盟的每一个文明在灵铸族崛起之后,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这就是他们之前无条件的养活所有的无光之民的回馈。

  “嗯,索劳斯自身的天赋本就顶尖,又是灵铸族的命运核心。”

  “作为第一个崛起的特殊个体,又是开创了灵魂编辑师体系的存在。”

  “只要没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发生,灵铸族第一个传奇灵魂编辑师的位置肯定也是他的。”

  “不仅如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索劳斯都会受到整个灵铸族的命运加持,获得常人难以想象的发展。”

  早在索劳斯还没有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陈离就已经注意到了对方的存在。

  和菲亚的结识,成为伊瑟的弟子,索劳斯一系列的成长过程,始终都在陈离的注视之下。

  作为无光之民命运的核心,拥有诸多有利条件的加持,即便索劳斯自身的天赋再怎么低劣,也可以取得极高的成就。

  当然,要是真的天赋低劣,就算可以成为无光之民第一个崛起的特殊个体,也不可能直接开创出一个超凡体系。

  “当初你说要将所有的无光之民改造为一个全新的种族。”

  “但又只是让我们一直养着那些无光之民,不要过多的干涉。”

  “要是不知情的话,还以为你要让他们自生自灭呢。”

  郑杰有些感慨,当初他还以为陈离是准备要有什么大动作,对所有的无光之民进行改造。

  没想到就只是保证了所有无光之民的基础生存之后就不管不顾了。

  以他们这些万灵联盟的神祇的手段,要彻底解决无光之民灵魂残缺的问题的确是很难做到。

  但只是稍微改善无光之民的困境,让他们的处境不要那么绝望,那还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不过陈离的命令就只是需要维持他们的基础生存,不需要什么额外的照顾,那他们自然也不会去进行什么额外的干涉。

  “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一个人口达到了数千亿的庞大群体,挡在他们面前的困境越大,就越是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巨大潜力。”

  “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干涉他们,只要能够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给足了他们试错的空间。”

  “那他们就一定可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中,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灵魂编辑师就是他们给出来的答案,我个人还是挺满意的。”

  陈离的语气平静,这种在万千命运轨迹当中都难以诞生的奇迹,就是他最喜欢看到的节目。

  这也是他会要求诸多万灵联盟的成员都不要去干涉无光之民发展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会导致无光之民失去许多原本存在的可能性,还有可能会埋下某些隐患。

  随意的玩弄数千亿无光之民的命运,一旦引起了命运的反噬,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随着灵魂编辑师这一超凡体系的诞生,灵铸族的灵魂天生残缺将不会成为限制他们发展的困境,反倒是他们独特的优势。

  每一个灵铸族天生就具有灵魂编辑师这一身份,想要成为真正的超凡者也只需要提升自己的灵魂强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整个灵铸族完全可以当作一个低配版的超凡种族。

  虽然不是天生强大,也无法在成年之后就具有超凡级别的战力。

  但他们的潜力却是完全不低,而且在数量方面也不会受到什么太大的限制。

  有着灵铸族的加入,整个万灵联盟的综合实力在短时间内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首节 上一节 181/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