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111节

每天清晨与傍晚,都在念叨,要是生个圣人就好了。

不料。

愿望成真。

还真生出了个具备圣人相的孩子。

清早。

十三座寺庙的住持与方丈,纷纷来到这间破烂的茅草屋。

长香寺、律己寺、七宗寺…三座寺庙的住持,跪坐在最前方,诵经做法,为那未来的“圣人”洗礼。

其余十座寺庙的方丈与住持,则是站成两排,按照顺序向后排开,行观礼。

因为茅草屋不大,容不下太多人,导致有方丈与住持站在屋外,侧着头往屋内瞄。

这场做法持续了很久。

等临近尾声时。

所有人都被赶出了茅草屋,只留下为首三庙的住持。

他们啪的一声,将门关上。

李长笑也看不懂,便问四和尚,这是到哪个步骤了。

四和尚说,这是到了最后步骤,决定这位圣人,到底去到那座寺庙进修,专研佛法。

四和尚又一脸好奇的说道:“佛法不可闻,真好奇三庙住持,是如何争夺圣人的啊。”

李长笑闻言,使劲往屋内望去。

屋内漆黑一片。

看不清。

他环顾四周,见没有慕琴等人的痕迹。

于是,偷偷调转一缕灵气,汇入双目之中。

因为灵气只是在体内流转,再加上李长笑刻意隐蔽,所以外界察觉不到一丝一毫痕迹。

李长笑的视线,穿透细微的门缝。

屋内的景象,豁然清晰。

只见这三个最德高望重的和尚。

争夺圣人最后落入谁家的方法……

竟是儿戏般的剪刀石头布。

第116章 糖块,怜悯

胜者是七宗寺的住持,他咧嘴笑了,发自内心的开心与得意。

另外两位住持,则是吹胡子瞪眼,感到十分的不爽。

很快。

大门被推开。

七宗寺住持抱着一个婴儿,满面春光的走了出去。

“圣人相!”

“果然是圣人相!”

一直围在南街,久久不愿离去的人们,终于得见圣人面容,顿时虔诚的跪拜在地。

想要沾沾圣人喜气。

李长笑看在眼里。

这些人口中的圣人相,不过是先天残疾罢了。

李长笑唏嘘不已,突然想起了刘青喜,这位对佛城向往已久的汉子,此刻会是什么心情呢?

刘青喜挤进人群中,向前探着身子,借助身材高大的优势,在一众狂热的信徒中,杀出重围,终于近距离看到了,那所谓的未来“圣人”。

紧接着,他眼神呆滞,不愿相信的摇了摇头,再度强迫自己望去,想看出这位“圣人”,是否具备常人所没有的特质。

很快,他就绝望了,这被万人追捧的圣人,仅仅只是一个先天有残的婴儿。

“糖…”

“你……”

“吃糖。”

就在这时,李长笑耳边响起一道声音,紧接着衣袖被人拉了拉。

他循声看去。

是一名妇人。

年龄并不大,约莫弱冠之龄,虽衣着肮脏,头发凌乱,但模样却并不丑。

在七宗寺的住持抱走“圣人”后,与他同庙的和尚,便也要带走这诞下圣人的愚妇。

那妇人懵懵懂懂,并不知发生了何事。

只是在从李长笑身边路过时,瞥见了他那怪异的打扮,脸上的黑白面具尤为惹眼,是从未见过的新鲜事。

兴许是那停滞在,孩童时期的心性作祟,又或许是觉得亲近,就他没欺负过自己。

她停下了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已经将要融化的糖块,递了过来。

“吃糖…”愚妇拱了拱手,眨了眨眼睛,好奇的看着面具。

李长笑一愣,伸手就要接过糖块。

就在这时。

她身旁的和尚眉头一皱,不耐烦的强制拽走。

糖块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又不知是被何人,狠狠的踩上了一脚。

“糖…呜呜呜…糖。”愚妇见心爱的糖块被如此糟蹋,顿时大声哭了起来。

拽着她的那名和尚,觉得聒噪,不耐烦的呵斥了她一声。

瞬间把她吓得不敢出声,对那糖块却是还是念念不忘,一步三回头。

李长笑蹲下,捡起那被踩了一脚的糖块,朝愚妇微微一笑。

愚妇也跟着嘿嘿笑了两声,这才不再回头,跟着七宗寺的和尚,去了庙里。

尽管她不知,自己为何去庙里。

……

李长笑轻轻拍去糖块上的泥土,问四和尚,“她会怎样?”

四和尚说道:“圣人无亲。虽是那女子所生,却并非她之子。”

四和尚低头,“她会如何,我不知。”

李长笑看着手中的糖块,目光闪烁。

“唉…”李长笑悠悠一叹,“你只是不愿说罢了。”

虽不愿多愁。

但今日,李长笑却实实在在的,多了一愁。

同时,又感到庆幸。

活了半生。

任能感受到怜悯。

“我会去问问,他们信的是什么佛,修的是什么法的。”李长笑低声说道,将糖块塞入了口袋之中。

……

人群散去。

刘青喜跪坐在地。

失魂落魄。

李长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别难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来一程,看一程,心中无愧便好。

刘青喜却不为所动,行尸走肉一般,返回了空我寺。

倒是张刀客,总是咧着个大牙嘿嘿笑。

李长笑拜托他一个任务。

给他几两银子,让他去七宗寺借宿几宿,帮忙探查七宗寺的同时,再留意一下那个愚妇。

张刀客答应了,他知道李长笑心中所想,开口说道:“苏公子,我知道你心有怜悯,这是好事,俺就看中你这一点,你与我遇到的人都不同……”

“额,对了,这不是马屁。”

“但,这愚妇你真的救得了吗?”

“各种意义上的救。”

张刀客目光深邃。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看待事物却远比喜好佛法的刘青喜透彻。

李长笑悠悠一叹,抬头看向天空,此刻天色已经渐暗,一天的时间,又这么过去了啊。

他说道:“若只是救,轻而易举。”

后面的话,他并未说出口。

从七宗寺手中救出,轻而易举,甚至他提剑便可杀上去。

然而,之后呢。

哪怕治好愚妇的头疾,她便能活得更好吗?只怕比现在还要痛苦吧?

似乎自己救不救,那愚妇的结局都不会好。

既然如此,何必去救呢?

因为怜悯。

只是怜悯。

他多了一愁,不知从何而来的愁,说来说去似乎都是自找的。

可话说回来,他却更害怕,未来的某一天,连这份怜悯也丢了。

“凡事不求尽善尽美,心中无愧,便是最好,日后想起不必愧疚。”李长笑说道。

……

七宗寺。

首节 上一节 111/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