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343节

捕快们还想着,这位新上任不好伺候,并且颇有下来镀金嫌疑的官二代,多年养尊处优,可是养出了什么怪癖来?

那官差如梦初醒,只见哪里有什么白衣剑客啊,只觉是遇了鬼,更糟糕的是,那开脚铐的钥匙不见了。

接下来这一路,顶着个二十多公斤的脚镣,可有得他好受的喽。

李长笑远处看着这幕,哈哈大笑,将那开锁的钥匙,随手丢进了鱼腹中,悠然离去。

若是有人在此,定会发现这整日不着调的男人,其实一直很幼稚,有时还爱整蛊作乐。

他看着那官差的哀嚎,坐在一块巨石上,掩面哭泣,便是身旁的捕快如何安慰,也是无用。

古往今来,自己把自己拷起来,并且找不到钥匙的,他绝对是独一份,这脸丢得可大了,搞不好日后要闹到大余国国都。青史上都得留名。

他越想越害怕,所以便哭了出来。还不忘那捕快撒气,李长笑笑着离去。

不过若说这官员虽然凄惨,却也并非什么好人。他下放镀金,大火连烧三日却无所动作,等火停了再带几名捕快过来敷衍了事。

总得有人让他吃些苦头。

话说向东行进,李长笑逐渐发现,这大余国倒还真是片富饶之地,所过几座大城,皆是人杰地灵,热闹非凡。

而且民风颇为彪悍。尚武之风遍地,武台随处可见。

却说这一日。

李长笑来到一座名为江河城的富饶之城。

竟在那瞧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第441章 大余国的香火体系

富饶的江河城边,有那么一座庙宇,庙里供奉着河母,香火缭绕,雾气氤氲,金身已被裹上一层烟油。

香火不断,人声鼎沸,李长笑瞧见那庙宇,便进去走走。看着眉眼低垂的慈眉善目像,李长笑才想起,似乎自佛城一别,便再没正式见到自己在河里捞起来的酒友了。

也不知她还会不会喝酒,估计早便戒了吧,毕竟是一条路上走在前头的开拓者,总不能如自己这般,到处乱晃。

河母庙虽不像佛家寺庙,却也需人打理,这份职责,一般是落在了当地德高望重的雨师头上。

雨师走得是祭祀道,却也近香火。

虽香火一道未彻底走通,但是却早便显露出,延缓寿元之效用。

与通窍道武者,窃命道黑市商人,舍命道…不同,这些延寿之路,是凡人居多,凡人踏上这些路径,效果远胜于修士。

因为凡人本身寿元便短。而许多修士,本身便有几百岁,乃至上千岁的年龄在,再行通窍道武者,即便已达极境,也难以像凡人那样,凭空多个一两百,甚至是两三百的寿元。

效果虽有,但会打折扣。

香火道不同的是,香火道并不容易增加寿元,但是却能延缓寿元流逝。

而且香火道有一定的门槛,修士若无元婴期的修为,走香火大道无疑与是用竹篮取水,耗费了精力心力,最终却是一场空。

昔日龙城符仁,筑基期便想效仿慕琴,那时香火一道未成体系,尚不知是好是坏。

符仁敢为人先,勇气与魄力可嘉,可惜修为不够,实在可惜。

李长笑尤记得,变法刚刚盛行之时,三步一小庙,十步一大庙的混乱场景,无论是繁华的大城,还是无人的乡野,各种野庙层出不穷,各种野神数之不尽,可见修士多是青睐香火。

经历初期乱象后,自然是回归正常,香火依附朝堂,或者说与朝廷联系密切。

香火正神体系,便如此延伸开来。

李长笑所行到的大余国,与那凌天洲的凌天皇朝,虽隔着十万八千多里,那套体系却延伸至此。

所以在此,见到河母庙,说奇怪也奇怪,说正常也正常。

或许是大余国为了自己香火神体系的正统性,特意把那河母请来了。

李长笑入了河母庙,也不知那河母大人是否会知道,这平平无奇的某日,有那么一个或是半个熟人,造访了她的地盘。

也不上香,用他的话说,便是不再乱添乱了,要是自己那香火,把几分霉运带去,那可就不太好了。

河母庙并非只有金身,其实设施颇多,李长笑交了一点香火钱,跟在雨师弟子身后,去后方的食堂吃斋饭去了。

那斋饭全是素食,豆芽,冬瓜,但却自有一股香气,李长笑吃尽后,隐约想起那斋饭味道熟悉。

犹记得他也曾带着赵青,去寺庙里吃过一回斋饭。当时他还曾把自己的生存小技巧,倾囊相授给了赵青。告诉她若是哪天落魄了,没钱了,又饿得慌,便拿两枚铜板当香火钱,然后吃斋饭吃到饱。

河母庙的斋饭很便宜,无难者三枚铜板,有难者一枚铜板,这规则不知从何时起,一直延续至今。

自然算是善举,不知多少人,念着河母庙的一饭之恩。同时是铁律。

传说就曾有一人,被利益蒙蔽了眼睛,私改斋饭价钱,偷摸摸的往上加了一枚铜板。

结果第二天,河母金身便出现了裂痕,如何修补都修补不好,半个月后便坍塌了。

原本的金子也变成了石头。因小利而吃了大亏。那人不仅于此,在当地名声也烂了,最后灰溜溜的离去。

河母庙中还有颇多规矩,传说更是数不胜数。至今还被百姓传唱。

李长笑吃着斋饭,耳边便有各种小故事传来,还有甚么河母显灵,河母接子,河母送魂等等。

李长笑这半个知情人,只是忍不住道了一声,自己这位酒友当真是忙碌啊。

大余国疆域辽阔,算是正统的皇朝,朝廷内也自有一套香火体系。

以一河为首,其次是东南西北四神,十二山神,七十二小神,三百二十一敕封神。

香火神的体系还算完善,一些利于江山社稷,利于黎民百姓的好官,好人,死后也会被敕封为神,给了个神职,可享后世之香火。

朝廷希望江山稳固,修士希望获得香火。

二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早在几百年前,便已经形成了。

李长笑在河母庙内转悠着,不知不觉,竟是想到了那么多。

“什么时候,再回那龙城看看呢?”

李长笑低喃一声。

拍拍衣袖,与人群擦身而过,众人却好似没看到过他一般。

……

大余国。

庆饶城

少女小真路过一座庙宇,见那庙中竟如此热闹,便想着凑凑热闹。

怎料刚迈步,却被冀雪拉住,其目光冰冷,带着几分警告意味。

“我就要去。”

小真不知何时,养出了娇纵的性子,与冀雪对峙。随后转头可怜兮兮的看向冀北冥。

以前有任何分歧,北冥哥都会向着自己的。

“小真,这庙真不能去,甚至不能靠近。”

冀北冥温和道,摸了摸小真的头顶。

“啊?”

“好吧。”

小真闻言后,竟真不任性了。鲛人族一行人中,她唯独对冀北冥的话,放在了心上。

“可为什么啊?”

远离河母庙后,小真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

“因为…里面有很危险的人物。”冀北冥那始终从容浅笑的神情,出现了刹那的凝重之色。

“总之,以后在有这种庙的城内,都谨慎一些,切不可太过放肆。”冀北冥朝小真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严肃。

“对了,小真,你的第三个愿望是什么?可想好了?”冀北冥漫不经心的问道。

“这个嘛…快想好了。”小真眼珠子转悠悠,青春洋溢的脸上,古灵精怪,有着少女独有的明媚可人。

“对了,冀陆哥呢?好几天不见他人了。”小真突然问道。

“他啊。”

冀北冥看向西侧,“去找人了。”

“找人?”

“对,找个不自量力的人。”

“哦,那那个人真该死。”

第442章 斩真之剑

江河城有特产的花生虾米酥,一口下去,花生的酥脆醇香,虾米的鲜咸,混合着糖浆的甜味,是一道亲民的美食。

是按斤来买的,李长笑切了两斤,揣在兜里,边走边吃,时不时给路过的小孩子几块。

他自西向东而走,沿途会去哪一座座的富饶城镇,找寻鲛人族的线索。

在江河城闲逛了一圈,先后去了河母庙,集市,酒楼,衣坊…等地,李长笑便也不再久留,坐上了一条小船,沿着一条大江东去。

凡是富饶之城,必是交通便利之地,水路通达,所以李长笑也不担心,走水路会错过什么。

大舟悠悠,两侧风景倒是颇为不错,坐上这条大舟的,不是达官贵人,便是富庶的商人。

李长笑心思那么一转,便主动找上一商人,和他套起了近乎,只是开口喊了两声,不止是那商人,便是其他人,也没搭理他。

他也有些恼了,用了几分真意。也唯有如此,在外人眼中,他才会逐渐真实存在。

他此时的真假大道,修到了关键的地方,时常真而假之,假而真之,会给人一种朦胧感。

似浅浅的薄梦,梦醒后自己都想不起来了。

不过他若是有意干预,自然也能和正常人一样。此举无需耗费什么精力体力,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想说真话便说真话,想说假话就说假话的区别罢了。

只在一念之间。

那商人明显被吓了一跳,身旁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大活人,还是一个俊公子,自己竟没有丝毫察觉。

在李长笑那精巧的搭讪技巧下,二人顺其自然的攀谈了起来。

李长笑拱手恭维,从样貌到气质,再到内涵、人品,一通夸了一遍。并非是胡夸硬夸,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李长笑妙就妙在,夸人都同时,能让人觉得是发自真心的,容易错把他当作知己。

媚三娘就曾抱怨过,李长笑那张嘴,那个女人经得住这样哄。就曾有几次,连媚三娘都着了道,被夸得飘飘然,最后若不是厨子泼了几盆冷水,媚三娘只怕是会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不过醒悟后,媚三娘却把厨子打了一顿。

说归正题,李长笑把那商人,“哄骗”得找不着西北后,再行问话,那商人自然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最后还视李长笑为知己,想把女儿许配给他。

商人告诉李长笑,大余国中有四座城最富饶,分别是庆饶城,西少城,红坊城,金雨城。

其中西少城、红坊城都在这条江上,庆饶城,金雨城在另一条江。

如此一问,李长笑的目标,便逐渐明朗了起来,鲛人族一行人与少女小真,极大概率就在这四座城之一。

他也不急,打算一一探访过去,由近及远一步一步来。关键是他也急不来,他寻至梦泽城时,惨案已发生数月之久。

首节 上一节 343/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