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394节

念此,李长笑拔剑上青云,直飞那更高处,脚下,大余城渐渺小,大余渐渐渺小,做到如此,依旧不够…

梦道神尊的手笔,远比整个大余还大,他飞到了高处,云雾开始遮眼,遍体生出寒意,却难不倒他。

他结天印拨开云雾,结冰印褪寒意。但见今日,大余城正上空,有一角云雾退却,本朝着宫阙行去的王如意,突有所感,抬眸朝天阙望去。

隐约见一点白衣,衬着月光,飞向更高处。

她悠而一笑,笑意盈盈,那家伙,此刻定然嫌弃天太矮。

若能飞到更高处,走到更远处,便由着他去。听说修士处境不好,灵气用一点少一点,若那日灵气耗尽,跌为凡人…

她这位高傲的女帝,却也不介意再荒淫一次,收得他做个面首,好酒供着,好菜就着。

念着念着,王如意步子轻快,身后众臣加快步子,却任渐渐被甩走身后。

另一边。

李长笑拔地而起,直冲天阙,低眸,整座大余,连带周边数大小国,一一收入眼底,夜幕下,百姓入眠。

李长笑眸光被蓝韵包裹,这一览,便是万万百姓之梦,于他眼中,那梦境交织、错落,看得他心神颤动。

入梦游之境,李长笑再开梦境感观,只见视野所及之处,无数朦胧梦雾笼罩,有无数细丝,纵横交错。

渐渐构筑为一尊巨大陵墓,而梦泽城的位置,恰好是这座梦境陵墓的主墓!

顷刻间,李长笑恍然明白,为何王如意可缕缕进入深度睡眠了。

若完成他人愿望,是打开陵墓,获取宝藏的方式,那王如意这位勤政帝王,在位期间爱民如子,为百姓着想,从这偌大的梦境陵墓中,完成无数子民念想,因此偶然获取一二馈赠,又算得了什么?

那深度睡眠…便是由此而来,李长笑间接受益,冥冥之意,越是琢磨,便越觉得奇妙。

大余、乃至周边数国,皆属梦道神尊梦境陵墓范畴,为君为帝者,若勤政爱民,那无形馈赠渐渐加身,等同挖掘一无尽宝藏。

无形中似也应了那句,好人自有好报。

李长笑维持状态,踩着飞剑悬于高空之上,如此使用梦境感观,揽尽万万民之梦,对他亦是极大消耗,不过一柱香而已,便双眸刺痛,眼泪汪汪流。

假寐休息片刻,再继续观之,不得不叹,这梦境陵墓豪华,奇妙,梦幻,难以用言语概括,只是也有破败、腐朽、崩塌的一面。

这座梦境陵墓、梦中殿堂,依旧没能逃过腐朽,但不同之处,此陵墓起于“念”,起于“民”,万万百姓做基点。故维持得相对较好。

李长笑不由得想,若梦道神尊还活着,定是位香火一道的前行者,你看那梦道陵墓…其实隐隐暗合了香火民意。

若慕琴窥得此墓,或许能另有感悟。李长笑再观之,心中陡然有一疑问,若非梦泽城惨案,纵使他这精修梦道之人,不一定会将目光,集中在梦泽城上。

若无灭城之事,他获取梦道神尊陵墓的顺序,定是先在大余境内闲逛数年,再突然察觉陵墓所在,破译陵墓,锁定梦泽城,找寻小真,完成愿望获得陵墓中宝物。

却跳过了中间一步,直接从小真开始。

确切的说,跳过发现梦境陵墓这一步骤的,并非李长笑…自入大余境内开始,他便是追逐者,一路追逐,一路找寻。

跳过此步的,是鲛人一族,也是告密的极恶宗,以梦道神尊的梦道造诣与能耐。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若朝深处,朝高处深究。

细思极恐,让人毛骨悚然,有此能耐者不过一手之数而已。

李长笑收回思绪,比起那盘根错节的复杂算计,显然…此刻呈现于他眼中的梦境陵墓,更能吸引他注意。

这陵墓,本身便是一座巨大机缘,光是参悟,便是极大造化。

且…

他渐渐窥探到,梦道神尊的梦之一道了。

他的道,或许是“国”。

第541章 故事话本

梦道神尊十一座陵墓,风雪尊者去过七座,余下四座,李长笑一一造访过。却在这最后一尊,最重要一尊,定然也是梦道神尊倾注心血最多的一尊,终于看出其所行之道,并且为之惊叹。

只道这世间的英才,何其之多,他们的思想何其绚烂,何其璀璨。

光是观望,便屡屡被震撼,以梦作国,以国化梦,这是他的的仙国,遗留无数年,只存在于梦中的仙国。

横渡无数年时光,唯有今时一白衣,亲眼见证了这奇思妙想,而雄伟壮丽的梦中仙国。

李长笑悬停空中,静静参悟梦中仙国,参悟梦道神尊的陵墓,比什么都重要。这座殿堂的一笔一画,一毫一丝,皆是梦道神尊对梦境感悟、见解的浓缩。

那早已逝去之人,留下此景此像,只怕也有横跨时光长河,与后人对话,朝后人炫耀的意味在,只可惜世间多数,皆被眼前利益所困,难以超脱桎梏,飞上更高处,看得那藏在最深处的风景。

如此仙国…

若得一世安宁,纵使无人记得他来过,又能如何?……李长笑笑饮一口清水,似无人能感知梦境一般,也无人知道,今夜有一人,在那高空处飘荡。

他左游游,右荡荡,将这梦境陵墓一切,每一个细节,每一缕丝线,皆收入眼底,记在心底。

觉得精妙处,便拍大腿夸赞,道一声那老前辈,当真厉害。也有昏笔,比如某些地方,如此这般设计,或许能更加牢固,或许添几分变化,想着想着,他便操持着“造化”,结合梦丝,就地编织了起来。

柔云根作砖,凝梦丝做梁,一步一步,那惟妙惟肖的殿堂,在他手中渐渐呈现。

随着理解,参悟,他渐渐明了,这座梦境陵墓中,尚有许许多多的宝物,或许不是最珍贵的,却定然是梦道神尊最得意的。

例如陵墓一角,锁着一个梦,梦道神尊花费数十年所凝,名叫“长春梦”,那梦落到一女子上。

那女子面面红晕,后入一红粉酒楼,做了大花魁。

无数梦类杂萃。

何止梦道神尊精彩,他俯瞰而下,那众生自己的梦,本便无比精彩。白天,他们仅是平凡一员,夜间,那心中斑斓色彩,渐在梦中扩散。

李长笑在那层层深处,又挖掘一有趣之梦,名叫“山中梦”。那梦立于两山之间,乃是虚幻之物,路过此地之人,皆会梦见一座高山,奇怪的是,第二次再临此地,那山便凭空出现了。

这座陵墓,竟这般有意思,李长笑突手一捻,一道梦境悬停掌心。此梦模糊虚幻,名叫“驻颜梦”,脱胎无数女子之念,再空中游离,只等届时,落入那位幸运儿头上,得以驻颜。

李长笑截下此梦,有一二私心,他轻轻一吹,一口清风裹挟“驻颜之梦”,吹向那女帝寝居之中,临别赠礼,不成敬意。

王如意恍惚醒来,朝明月处看去,似有人朝她挥手,似梦非梦,最后眼睛一闭,又睡了去。明日啊,可还有大批政务,需她一一过问呢。

参梦道之墓,得梦道感悟,李长笑收获颇丰,若把此墓比做清泉,那李长笑便是路过的渴口客。他噗通一声,跳入清泉畅游,也似海绵般吸吮。

古今对话,李长笑得所感,得所悟,或非法宝、术法般,立刻有所体现,但绝对远远甚之。只是,他终究是过路人,这座真正的宝藏,便留给此地帝王们,慢慢挖掘。

“天下好梦,君王亦好梦。”

李长笑眼睛一闭,自高空跌落,可真是说睡便睡,急不可耐,也想做一好美去了。

某山林深处,一道身影砸下,砸出一个浅坑,人未死,却已打起了微鼾。不远处,一柄长剑横插入鸟窝。

那与长剑擦身而过的鸟儿,叽叽喳喳,骂得很脏,很快便锁定了罪魁祸首,飞去啄白衣抗议。

……

昨日有人御剑飞行,投放怪云之事流出,街里街外热议纷纷,飞空之事,百姓倒不少见,厉害的变法之士,通过各类手段,也可做到一二。

这则消息,还未扩散,酝酿,便被另一则消息掩盖,若论传颂度、百姓最喜欢议论的,头筹当属男女间的风月之事。

若在此基础,为男女二人再加上些许特殊身份,例如女子是当朝女帝,男子是飞天剑仙,传播速度,更是如同洪水般席卷。

李长笑清晨苏醒,入附近一大城,想讨些吃食,入一酒楼刚刚坐下,便听到隔壁说书人,一惊一乍的讲述那风月之事。

他点一份白粥,饶有兴趣听着,渐听渐觉不对,说至一半,才反应过来那是昨日之事。当即哭笑不得。

又听那说书一一吆喝,说那女帝美得惊天,那剑仙俊得让人嫉妒,朝天上一飞,啧啧啧,羡煞不知多少旁人,说着说着,说书人注意到李长笑,整个人一拍大腿,几乎跳起,指着李长笑兴奋道:“这小伙,你,你长得与那剑仙神似,上来给大伙看看,联想联想。”

李长笑面皮微抽,众人瞩目,说书人下台,半推半拉把李长笑弄上台,指着眼睛,道:“那剑仙,长得一双迷离含春目,看人似疏似近,欲离欲靠,让人患得患失,你瞧瞧多像。”

李长笑不算配合,故意皱眉,让冷意透散。

说书人一拍手掌,兴奋得跳起,“瞧瞧,更像了。”

“书中又说,那剑客皱眉间,杀意不能,似潺潺小溪般流露,杀人不过抽剑拨剑间,潇洒俊逸。”

“瞧瞧,这简直一个模子中刻出来的。”

说着,说书人拍着李长笑得肩膀,哈哈大笑。

“像…实在是像!”

“兄弟,你是老天爷赏饭吃啊,长这么俊,可把我等嫉妒坏了。”

“我感觉说不定就是他。”

……

李长笑的抗拒,在说书人拿出二十文铜板时结束。

在金钱面前,他已不是第一次选择出卖色相。

第542章 彻底离去,要入炼虚

连去数家酒楼,李长笑才知剑仙、女帝的故事话本,流传在外有数十版本。那说书人说的条条是道,煞有介事,好似亲身经历,昨日也随着那柄飞剑,绕着大余境内转悠一圈一般。

自不难猜出,那故事话本是从何处流出的,李长笑隐约猜到,此刻那宫阙深处,正有一女子傲娇的道:“朕爱听,相信朕的子民也喜欢听。”

妄议天子可是杀头重罪,但大余民风开放,治理有度,那流传于说书人中的故事话本,若不追究,便不算什么大事。

大余宫中百官,也听得各种版本,只有他们知道,这并非是故事话本,而是确有其事。心中对陛下更甚。

……

求变五百零六年。

这一年冬时,大雪飘泊,李长笑常常飞天观察梦境陵墓。

王如意立身宫阙高处,政务缠身,李长笑游身江湖深处,游山玩水。二人虽早早离别,未曾再见,期间却也以另类方式,时常交谈。

王如意命人编写故事话本,话本广为流传,其中一些话语含义,唯有李长笑知道,如此这般,那帝王的话语,便总能传到李长笑耳中。

李长笑飞天观悟梦道神尊陵墓,高高飞起时,有时拨动众生梦境,有时为王如意编写故事话本的持笔官,会没由来的冒出几句话语,初听觉得莫名奇妙,觉得是谁昏了头,可后来王如意越捉摸越觉得,是被白衣暗中影响。

一来二去,却也算是隔岸千里,心神交流许久。

近几年内,王如意大刀阔斧,将大余整顿得欣欣向荣,针对香火之事,也稳步推进,进退有度,既不急于求成,立刻砸了庙宇,废了香火,也不保守停滞,设立有法案,一步一步限制,改进。

帝王也就俏皮时,比如颁布一政令,或是解决一难题,觉得自得骄傲,便朝那游荡在江湖中,不知藏在那的李长笑邀功炫耀,李长笑常常光顾民间酒楼,听那故事话本,意会到她的意思后,隔天,王如意便从持笔官口中,听到了赞许之言。

可那持笔官不知缘由,只认为是自己,昨夜手笔写书写得太晚,又做了个奇怪的梦,导致今日觐见陛下,岔了神,说了莫名的胡话,惶恐不已。

殿前失仪,正惶恐着,却总见到那陛下,掩着嘴咯咯咯笑着,花枝乱颤,眉眼都舒张了,十分开心。

二人的交谈,倒是间接苦了那专门为王如意,描写故事话本的持笔官。这几年间,王如意政迹显眼,所行之事利民利国,李长笑却也不闲着。

夜间感悟梦道陵墓,仅是日常小事,白日他一步一步,行走大余上下,有去到那穷山恶水处,有去过那深潭无人地。

大费周章,不为别的,仅为揪出大余最后的隐患……洪荒猛兽。

四山神,东神君双头虎,北神君青天蟒…

那一尊尊强大异兽,一尊尊真正的香火神祇,在沉默中、在睡梦中,被李长笑找寻,靠近,斩杀,放血。

血流可成河。

这般功绩,无人知晓,无人过问,李长笑也不朝人说,他曾承诺,有朝一日,杀尽山中仙,庙中神,让王如意还于他一个盛世。

他便如此做了,大余的百姓,甚至不知他来过,也无需知道。这几年间,四神君、十二山神,底下无数敕封小神,或是猛兽真身,或是人畜皆一一被他扫荡而过。

青萍剑身染上的血,用作填河都绰绰有余,李长笑不愧为最矛盾之人,他之大道,本该观悟天下梦境,在真假中游走,不必染杀戮,造杀孽。该是全天下,最最潇洒快乐之人。

然他所过之处,却又总是血流成河,好的坏的,似最终都要死在他剑下,虽非以杀证道,却已以杀证道。

首节 上一节 394/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