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398节

起初倒全当趣事,听过便忘了。也不多在意,然听到一事后,他却来了几分精神。

原来这一伙人,乃是走商客,与那新兴天机道,有一二关联,会贩卖一些特殊矿材。他等一行人中,有一人前段时间,路过凌天州时,曾在那大州中,做过几年米酒铺子的活计。

后来脱离凌天州,转而当起了贩矿客,是因为凌天州如今时局动荡。皇帝垂垂老矣,便是再能活,也不过这五六年,七八年了。有一子、一女争权争得厉害。

第549章 见故人,见朋友,见仇人

那一伙贩矿的走商客见识极多,所聊极广,便是店家小二,也睁开了眼睛,侧耳偷听他等交谈。

有山野间鬼怪横行的奇诡怪事,有人人相交时的机关算计,有路途凶险,也有去到那风月场所,一夜逍遥的肆意快活。

店小二如此一叹,有的人便是这般精彩。而他受困于客栈柜台,出过最远之地,不过城北的某条酒香巷子,做过最大的事,不过去哪巷子里买些酒喝。却听得那精妙绝伦的外界,虽危机四伏,但这伙走商客不也还活着?那般经历,般那精彩,实在羡慕。

店小二不知怎的,斜睨一眼那剑客,见他也在偷听,那剑客身前的素菜早已吃惊,还余下半根黄瓜,似不舍得吃完,剑客显然放缓了速度。感受到他的目光,还放下那正啃得津津有味的黄瓜,转过头来朝此一笑,笑意温和,如梦而已,又似春风扑面。

倒真俊,便是这般穷酸剑客,多在城中逛逛,定然也有不少待嫁闺中的大家闺秀青睐……店小二可生不起优越感,这人穷归穷,但却不算平凡。

那深夜夜食,在走商客的畅聊中结束,李长笑休息一阵,便离开客栈,蹲在门口的昏暗灯晕下,脚下影子收聚于囹圄之地。

他朝南看了看,又朝北看了看,不知如今形势如何,扶摇天下太大,虽同处南四域,却离那南海之地甚远。单看这座立于二元宗遗迹之上的平凡小镇,一派平和,那二族之战火显然未曾波及到此,地地寻常百姓,甚至不知发生过何事。

如此一来,刚刚闭关许久,舍真求假,得入假仙的李长笑,便更不知如此形势如何,从那伙走商客口中,能略察一二,却也仅是一二。

犹豫不决,踌躇不定,并非李长笑性格,他伸了个懒腰,便一步迈出,走入漫漫长夜,街道两侧寂寥,月光也平添清冷,拂过的微风,吹起地上的沙粒,有几粒飘进了眼中,好不容易才揉出来。

……

李长笑蹲在河边,折了一根树枝,一本正经的数着求变年数,这东西还真不好问人,寻常凡人寿数不过百,哪知这些东西。若是去问修士、变法之士,别人定然觉得你是傻子、怪人,也不好开口。故反复斟酌,李长笑倒觉得,还是自己推算更为靠谱。

不难却也不易,李长笑游历些年,不计年数,走到那便是那,是秋是冬也全不在意,更是作息不稳,有时数数日不醒,有时睡数十日不醒。虽有积累灵气,为破境做准备这一正当理由,但那行事作风,实在懒散。

曾就有与他打过数日交道的一凡间学者,指着李长笑得鼻子,骂他孺子不可教也,是个侧头侧尾的懒虫。因那学者背地里,也并非什么好人,故李长笑转头给他打了一顿。

更别言全心全意破境的那十几载了,更不知是何年月,时间于他而言,不过是吹身侧而过的柔和清风,来时无感,去时无念。

故这般算时,真不算易,却也更不算难,他这炼虚之辈,纵观整座天下,已经算是神通广大之辈。虽如今的李长笑,尚且不适应“神通广大”这份殊荣,仍是觉得自己唯一增长的,不过是打架更厉害,逃跑更厉害。算不上是“神通广大”,但就以事实而论,那神通广大的头衔,落在他的头上,没有任何异议。

既“神通广大”算个年数,自不过抬手、翻手而已,决定以二元宗内,看过的卜算之法,加之福祸运转之律,一口气算出求变年数。

有炫技的嫌疑,可惜身旁并无观众。那一通施法下来,竟见那周身,全无丝毫灵气波动,若有修士见到,定会咋舌。卜算之法属术法行列,不仅需灵气,还看命数,看天时,看地历,若天时地利皆不合,强行卜算所耗灵气更多。

却见那白衣,随手摆弄,全不顾天时,更不理会地利,就这般如同莽夫挥砍斧头,凿出一条出路一般,强卜硬算,还无灵气波动。

若有人得见,怕是会误以为是变法新路,从此落得个妄念加身,从此半身不得好眠的下场。然而这哪是什么新路,只是李长笑自己的僻静小道。他这炼虚…与以往不同,故细微处有较多差异。

求变……五百三十八年…秋…十月八…

李长笑得出结论,扶摇天下如此之大,即便是地域缩减,也仍旧大无边际,北四域、南四域风格诡异,又地理、风土、人情,各不相同。

各国各朝,各地域的历法,自然不可能一样,例如此刻,李长笑算出今时,正值秋凉之际,然四周平民百姓,皆穿粗布麻衣,热得叫苦不迭。

以此刻所在之国的历法而论,此事正是刚过春尾,正是夏季炎炎时。

正是因此,李长笑所卜算的时历,是以凌天皇朝为准的。那南四域的青域,青域中的凌天州,曾经无上辉煌的仙朝,如今介于仙凡,却仍是庞然大物的朝廷,此刻正处于秋风萧瑟之季。

哪里的人儿…怎样了?

李长笑一抚手,用作卜算的树枝凭空消散,口中念叨着“求变五百三十八年”,似乎距离万仙峰会也就那两年间了。

从此刻北上。

走走停停,似乎一切正好?

若说如今形势如何如何,朝那万仙峰去一次,定然了解得透彻。

李长笑双手枕着后脑勺,朝后如此一靠。

那便走吧。

去凌天皇朝,去万仙峰,见故人,见朋友,见仇人。

第550章 路遇少年郎

求变五百百三十八年,十一月。

李长笑北上一途,已行数月有余。这扶摇天下的北上、南下两路,李长笑不知走过多少回,然如今再走,依旧不觉乏闷。

路有千万条,总能行到那僻静奇趣小道中,看得那乍现之风光,一路上饮着酒,吃着果,与红尘中人打交道,与山野清风神交。

行至一湖水边。

李长笑在岸边挖上一个小坑,在坑里蓄满了水,入湖中抓两条小鱼丢进去,日日投喂美味的鱼食,直到那鱼儿沉溺其中,乐在其中时,他又一挥手,将鱼儿放回了湖中。

随后在岸边苦等三日。

见那鱼儿带着鱼群,竟有折返归来,找寻那“桃花源”般的小水坑,最后“铩羽而归”时,李长笑捧腹而笑。

走走停停,时常逗弄逗弄身边之物。

有趣又无趣。

十二月。

这一日,李长笑行到一座小村落,因时间推移,加之一路北上,秋意渐浓渐深,路上行人大多加袄加棉。

那小村落前些时日,有一老头死了,按村中俗规,需摆设三日宴席,李长笑厚着脸皮,去蹭了一顿,吃到一半,对坐的妇人问他是村里那家的人,姓什么,名什么,他具是答不上来,只能胡诌一通,随后快速把饭菜扫尽,自个吃得欢快了后,拍拍屁股走人,不给他人发难的机会。

求变五百三十九年。

李长笑路遇一少年公子,那公子一身行头,当真是让人好生羡慕,头戴束发金宝冠,腰别玉笛香囊剑饰,走起路来,腰间的玉器铛铛作响,清脆悦耳,自是人群属目。

少年也要北上,是某国大将军之后,为不引圣上猜忌,便步入仕途,加之他本人对那求仙问道之事,更感兴趣,便四处探访,想寻一条成仙大道,脱离了那茫茫红尘。游身天地。

华贵少年与李长笑相遇,是他所乘之马车,突然停下,颇有涵养的少年并未生气,只是下马查看,见到一路边熟睡的酒鬼,便命随身的两位仆从,将那酒鬼喊醒,再施舍些许银两。

话说那少年出身高贵,那贴身二奴仆,也远非常人。一男,一女,男子身穿束身武服,所用布料为丝绸布锦之类,透气美观,样貌更是俊朗,剑眉星目,薄唇挺鼻。再看那女子,身穿一身黄衣裳,体态婀娜,长发散散,粗看是个柔弱娇美女子,细看其每一步,每一眼,都暗含戒备,蓄势待发。是位很厉害的武者。

这一男一女二奴仆,自非寻常奴仆,连华贵少年都需礼让三分,且说二人将李长笑喊醒时,天色已经暗下,索性便原地生火,就在此地歇息一天。

李长笑睡眼朦胧,打量着三位,一番交谈下来,才得知三者姓名。华贵的翩翩少年,名叫李奇,女子奴仆唤作吴秋,男子奴仆唤作越白。

此行北上,是为寻成仙大道。李长笑告诉李奇,若想成仙,不如趁早放弃,苦求于虚无之物,到头来不过荒废半生。

李长笑掂了掂李奇手中的银两,份量挺重,脸上多一丝笑意,往常睡觉,那银两不被偷去,便沾沾自喜,暗自庆幸了。这次运气不错,睡醒还能有钱拿,又能省去那一路慢行,用在赚取银两上的一二功夫了。

李奇闻言一笑,摇摇手指头,少年用简短的话语,表达了那剔透玲珑的心思,“此仙非彼仙,此仙非彼仙。”

故作老成的做派,引得吴秋掩嘴轻笑。越白也是无奈,李长笑则是投来感兴趣的目光,想听听少年能有何见解,所求之仙又是何仙。

李奇说,他所求的,乃是成仙大道,而非长生大道,他出身尊贵,或多或少知道一二,只是触及不到那一层面。

自不会再傻傻求长生,求长寿倒是还有路,活个一二百岁不在话下,天资好些,运气好些,说不定可有三百岁。不过既是为长寿之路,他又何许北上?

故他所求的成仙大道,乃是红尘游仙…

长篇大论下来,李长笑算是听明白了,这看起来颇有涵养的李奇,实则啊,是北上寻欢呢。什么红尘仙,不过是作乐罢了。只是说的好听,若换另一个人来,能把他哄得一愣一愣的,真以为这少年志向高远,有成圣之志。

实则是不得入仕,寄情山水,以此求解脱罢了,李长笑能很轻易的,看透世人层层伪装、包裹起来的真正所求所想之物。

他何必拆穿?与少年对酒而饮,祝愿他真能寻到那成仙大道。

听闻李长笑也要北上,李奇发出邀请,他告诉李长笑,若一路沿途北上,再往北走十余里,便是群山密布之地。路险是其一,更是山中多精怪,多异兽,防不胜防。

若是与自己同行,朝那西边去,大约行十余日便可见一巷口,从巷口坐上大舟,横渡一片海洋,便可直达凌天州的敕天皇朝。

那路中艰辛,可能省去不少,且以他李奇这等身份,所乘的舟船,规格必是最高,即是李长笑也能跟着享受一二,岂不是妙哉?

李长笑同意了,有便宜不占是大蠢货,不过嘴角仍是噙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顺口问了一句,这少年是看自己顺眼,还是心底善良,觉得自己睡在路边可怜,才如此帮扶自己。

李奇回答,与那些没关系,仅是因为两人长得像,普天之下,长得这么像的,就算没血缘关系,也是亲兄弟。

请兄弟享福,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一旁的吴秋掩嘴轻笑,打趣一句,“公子,主人是觉得你太俊,想和你交朋友呢。”

“他这人,是敌是友,第一眼就决定了。”

……

第551章 久游终归

半途结识李奇,却也能算作一件妙事。那靠海大城何其繁华,渡海大舟所耗之人力物力,皆庞大到不可估量。

也就李奇这般不缺钱银的公子哥,有资格享受这般待遇,山有山路,水有水路,穷人走山,富人走水,各有其道。

李长笑机缘巧合,也走了一会富人道,花费好些功夫,成功上了舟来,托李奇的福份,弄得个地级房间,好奇的四处观望。心中感到震惊。

有道是十年一大变。

那通向凌天皇朝的大舟,内里雕梁画栋,珠光宝气,全不似代步工具,更似一尊高耸建筑。所选木材,皆是上上之选,便是连修士来了,也觉得如此大舟,实在奢侈。

李长笑问李奇,如此一艘大船,是何时建成的,又耗时多少年,耗资多少。李奇笑着回答,如此一艘船,恰好于前两年建成,耗时约有十余年之久。

李奇站在船头甲板处,高高俯瞰整座巷口城镇,告诉李长笑,这船虽停靠于此,却并非属于任何一国度。乃是数十国度,合力出资打造,方便往来交流,运送珍稀之物。

扶摇天下之所以是“天下”而非“大陆”,是因为太大太大,纵使外有无尽海域包围,然单看扶摇天下之内,海洋、山脉,泽地,也数不胜数,亦是一眼望不尽尽头,故以“大陆”相称,显然不算全面。

凌天皇朝、敕天皇朝均有极长海岸线,历来因万仙峰会,往来十分密切,再加之变法停滞,天机道这等不在增寿,但在应用的大道蓬勃发展。

虽走商客,贸易商,不断流传,渐得广泛应用,且看这尊近百尺高的巨舟,便是很好体现。这船体构筑、装潢、等多处,定是融入天机道,才崩行成如此规模。

正是因此,李长笑才惊讶,自绝灵后,他已许久未曾见到,这般规模的用具,曾经凌天皇朝的法器飞舟、凌天神舟、也有这般气象。他尚且记得,出身卑微的自己,在一国之寿宴之时,看到多数皇子登上凌天神舟,傲游凌天皇朝境内,那巨舟悬于天顶,伸手便可览云,迎着朝霞飞入那云深不知处…

他仅是看着,他被那巨舟震慑,记忆犹新,久久不忘。如今,他踩在巨舟船头,任被此庞然巨物所震慑,记忆深刻。

此巨舟,名为“十七”,合十七国之力,倾力而造就,莫非李奇身份尊贵,李长笑倒真不一定,能顺其自然的,见到如此一尊巨物。

百尺船身。

收回目光,夜色已悄然降临,点点灯光倒映海面,船还未出行,不知在等些什么,但已陆陆续续有贵客入住,来者无一白丁,皆身穿景秀化服,佩戴各样配饰,或身有侍女仆从服侍。

嚣张跋扈之人几乎寻不到,上来船来,见面便是互套近乎,说上一二奉承之言,交恶不如交好,便是李长笑再夹板上,到头便睡去,路过之人也会好心铺上一张被褥,然后笑着夸赞一句,这公子哥睡姿真有气度。

倒不是说船上之人皆是良人,但定是聪明之人,李长笑好奇参观“十七巨舟”,那巨舟共有四层,分别对应“天地玄黄”,黄最低,乃凡间走商客,玄稍高之,为变法之士、延寿之士、等等。地级更高,为各国官员家眷,江湖、庙堂、各业中有名有望之辈。至于天级,此事便是李奇也不知,更不敢轻易探寻。

李长笑穿行巨舟条条道道,便是连扶手,也嵌有精美玉石,随手扣下一颗,拿出去售卖,也可换取不俗价钱。

船内有酒铺,有黑市,有勾栏处,若凡俗之人,落入此地,只怕会深陷其中,再难以自拔,李长笑去了米酒铺,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喝了一口名为“琼玉酿”的酒水,喝完后脸色铁青,那酒味太淡,甜味有余,好喝自是好喝,可怎的一口也值不上二十两。好在是记在李奇账上,他转头又去品尝其他酒儿去了。

上船后又等三日。

那艘巨舟这才开始朝凌天皇朝开去,不知需耗时多久。行至大海中央,舟内大堂处,有红裙女子翩翩起舞,底下文人雅客,富家翁,皆目不转睛欣赏此中风韵,时不时爆发一阵拍掌声。

若不喜那红袖添香,佳人起舞的风景,也可挪步去另一边,那儿有戏班唱戏,底下排排桌位,往那一坐,酒水、吃食、瓜果、便自有人乘上来,只管在那悠扬的曲声中,或是看不进去打盹休息,或是津津有味打赏角儿。

李奇与吴秋越白,尤爱唱曲,朝那一坐,三两个时辰不用迈步,李长笑坐个半个时辰,便昏昏欲睡,朝桌上一趴,打起了盹来。只是不出半刻钟,便有一女子款款而来,那容貌身段,皆属上上之选,二话不说便帮李长笑捶起腿,捏起腰来。

想着定是这位客官老爷,白天累坏了,那纤纤素指轻重有度,手艺确实没得话说,李长笑打着鼾,享受着应有的服务。

那姑娘也开心,那揉捏肩膀,摁摁大腿的活计,真算不上辛苦,还能分出些许心神听曲,再说那客人生得俊秀,服侍起来真不觉如何累倦。

总之,便是这般。

那象征“天机道”璀璨的巨舟,一点点朝那敕天皇朝靠去,若天下如此兴盛,若天下如此繁荣便好了。

余下几日,李长笑与李奇等人饮酒作乐。

这一日,李奇依旧想寻李长笑,一同在舟上游玩,却见那人儿,矗立在一根栋梁之柱前。

首节 上一节 398/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