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 第512节

  曾紫莲与马玉珍,都受过良好教育,她精通英文,而马玉珍更是南开大学毕业。

  “你们在一起不妥,你的工作不宜离开英租界。”路承周想了想,缓缓地说。

  曾紫莲是自己的联络员,又是情报组长,如果去市区,他担心会有危险。

  马玉珍本身是海沽人,她如果加入庸报,确实能得到掩护。

  “那我只能当私人英文教师了。”曾紫莲说,租界的富人很多,他们的孩子需要从小就接受英文学习,在租界当私人英文教师的收入也很不错。

  “可以。”路承周点了点头。

  曾紫莲和马玉珍在振华中学已经工作很久了,她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经常要请假。

  而且振华中学将成为宪兵分队重点监控对象,她们再留在那里,必然会列入监视范围。

  “林帆准备搬回来,他在怡和洋行上班,住到法租界不太方便。”曾紫莲轻声说。

  “回来可以,但身份要换,工作更得换。”路承周叮嘱着说。

  海沽站的人员可不多了,损失一个就少一个。

  特别是电讯人员,别看曾紫莲和马玉珍,都会收发报,但这是一个技术性工作,最好由专业人员担任。

  海沽站几乎每天都要与总部联络,没有专职电讯人员,实在不敢想象。

  只是,路承周没想到,金惕明已经注意到了,在怡和洋行上班的林帆。

  海沽站所有人员紧急转移,林帆向怡和洋行请了假,他带着妻子搬到了法租界。

  然而,林帆不能整天待在家里,他妻子邹静可以一天不出家门,但如果他也这样,很容易被别人怀疑。

  林帆不仅是电台台长,他还肩负着掩护邹静的作用。

  得到路承周的命令,曾紫莲去见了林帆,向他传达了命令。

  “怡和洋行是一个很好的掩护身份,这也是总部亲自安排的。我可以搬家,但这个身份没必要停用。就算是日本人,知道我在怡和洋行上班,也得忌惮三分呢。”林帆却有自己的想法。

  怡和洋行上班很体面,对他的身份是一个很好的掩护作用。

  “不行,这是站长的命令,必须更换身份。”曾紫莲坚定地说。

  “好吧。”林帆想了想,无奈地说。

  “新的身份没有安排好之前,你不要随便出门,这是你的新住处文齐道7号。”曾紫莲拿出一张纸条,以及一把钥匙,还有一个装着钱的信封。

  “我能不能再去趟怡和洋行?既然要离开,总得辞工吧?况且我还有一个月的薪水没领呢?”林帆说。

  根据军统的规定,外勤人员,除了军统发的薪水外,掩护身份的收入,是无需上缴的。

  另外,军统还会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津贴。

  军统准进不准出,虽然听起来恐怖,但也相当于一个铁饭碗。

  只要进了军统,一辈子都饿不死了。

  “不行。”曾紫莲坚定地说。

  这个时候,不能抱侥幸心理,少露面一次,就能减少一分暴露的机会。

  “如果我逾期不归,怡和洋行报警怎么办?我觉得,至少应该去一趟。”林帆说。

  “好吧。”曾紫莲沉吟着说,她知道林帆恐怕想的,还是那份薪水。

  她相信,林帆只是去一趟怡和洋行,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然而,曾紫莲错了。

  林帆刚到怡和洋行,就有人给宪兵分队打了电话。

  金惕明为了调查所有的嫌疑人,可是下足了血本,他在怡和洋行花钱买了个消息。

  林帆在怡和洋行办理辞职手续很顺利,经理也没有为难他,把薪水全部给他结清。

  为了肯定林帆的工作,甚至还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林帆满意地离开了怡和洋行,但他不知道,在他身后,却多了个尾巴。

  海沽连降暴雨,出行改得打伞,严重影响了视线。

  这样的天气,相对来说,跟踪要容易一些。

  被跟踪者,想要发现被人跟踪,就很难了。

  林帆离开怡和洋行后,叫了辆黄包车,径直去了文齐道7号。

  这样的天气,他只想快点回去,他们刚搬新家,邹静一个人在家有些害怕。

第六百八十六章 照应

  林帆之所以会被重点调查,是因为他原来的房子没到期,又新搬了地方。

  再加上林帆突然辞职,更是引起了金惕明的兴趣。

  “主任,这就是林帆。”邵龙阁拿出一张刚刚洗好的照片,双手递给了金惕明。

  胡然蔚死后,他理所当然成了二小队的队长。

  目前吴伟还没归队,金惕明目前最倚重的是他。

  “他的底细摸清了吗?”金惕明问。

  “林帆,河南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邹静,上海女中毕业,上海人。”邵龙阁拿到了林帆在怡和洋行的资料。

  “派人监视了吗?”金惕明问。

  “在对面摆了个修鞋摊。”邵龙阁得意地说。

  “兄弟们受累了。”金惕明点了点头,这样的天气,监视工作很不容易。

  对林帆的监视,邵龙阁是一天两报。

  自从林帆从怡和洋行离职后,他却再也没出过门。

  邵龙阁一度怀疑,他是不是从后门溜了。

  然而,早上邹静都会准时去买菜,回来的时候,还会买一份报纸。

  林帆偶尔也会出门倒一下垃圾,邵龙阁这才放下心来。

  “林帆一定有问题。”邵龙阁晚上向金惕明报告时,笃定地说。

  “说说看。”金惕明不置可否地说。

  “林帆在怡和洋行,说他妻子病了,需要照顾,不得不辞工。可邹静每天早上都是冒雨买菜,这哪像是生病的样子?林帆也不出去工作了,难道不是有问题么?”邵龙阁言之凿凿地说。

  “邹静每天早上都要买菜?”金惕明突然问。

  “是啊,每天早上七点出门,风雨不改。”邵龙阁说,家庭主妇每天早上买菜,这没什么奇怪的吧。

  “明天去跟一下,看她在哪里买菜,有没有异常。”金惕明叮嘱着说。

  金惕明猜得没错,邹静早上会与安孟博接头,互换情报。

  而且,安孟博就往在林帆家斜对面,在安孟博的二楼窗户,正好可以看到林帆家。

  而从林帆家,也能看到安孟博家门口的情况。

  这样的安排,出自路承周之手。

  他们之间,平常不联络,但却能相互给别人望风,一旦一方出问题,另外一方能及时知道。

  在海沽站的其他人员,也大多采用这样的安排。

  两个人,或者两组人,住在同一条街道,在正对面,或者斜对面。

  平常可以暗中照应,一旦出事,又可以迅速接应。

  安孟博比林帆一家,要早搬来三天。

  文齐道7号对面出现的那家鞋摊,刚出现的时候,安孟博就注意到了。

  作为海沽站的内交通,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

  安孟博搬来的时候,那天只是阴天,只下了点毛毛细雨,可是并没有摆摊的。

  林帆和邹静搬来后的第二天,门口就出现了一个鞋摊。

  林帆和邹静,不熟悉这里的情况,就算知道有个鞋摊,以为这是很早就有了。

  邹静早上与安孟博交换情报后,回到家里,准备一天的饭菜。

  只要不是加急的情报,一般要到晚上才发报。

  收到总部的回复后,第二天会交给安孟博,同时接受新的指令。

  也就是说,邹静一天只需要出门一次就行了。

  林帆现在没上班,没有一个合适的掩护身份,她每天出门买菜,借机与安孟博接头。

  安孟博早上拿到邹静的情报后,会看一下情报的折法。

  如果不是紧急情报,安孟博一般会先回家,他也是借着买菜,或者吃早餐的机会,与邹静接头的。

  到二楼后,他会先观察斜对面林帆的住处。

  他们之间,有一个示警的暗号,这个天气,在窗口晾件衣服和毛巾,是最好的联络方式了。

  “曾组长,刚才我发现,文齐道7号对面的鞋摊还在。”安孟博联系到曾紫莲后,向她说起了此事。

  其实,在鞋摊出现的第一天,他就汇报了。

  “此人是情报三室的张成。”曾紫莲缓缓地说。

  接到安孟博的报告后,她特意坐车经过,对鞋摊的人拍了照。

  照片洗出来后,她第一时间送给了路承周。

  虽然只拍了一个侧脸,但路承周一眼就认出来了,此人是情报三室二小队的张成。

  “什么?”安孟博吃惊地说。

  林帆刚搬来文齐道7号,怎么会被特务盯上呢。

  而且,曾紫莲知道张成的身份,怎么不早点提醒自己呢。

  “不急,他们还只是怀疑林帆和邹静的身份,并没有证据。”曾紫莲缓缓地说。

  其实,她也问过路承周。

  路承周的意思,既然林帆被三室盯上,暂时就听之任之。

  林帆的情况,与胡然蔚不一样。

  “现在怎么办?”安孟博焦急地问。

  特务都到了门口,最好的办法,是让林帆转移。

  然而,听曾紫莲的意思,似乎并没有让林帆和邹静走的打算。

  “你回去后,先向他们正式示警,明天接头时,正式通知他们这个情况。让他们把电台一定要藏好,只要电台没发现,情报三室就拿他们没办法。”曾紫莲叮嘱着说。

首节 上一节 512/6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