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 第647节

  看今天路承周的样子,似乎又有什么事。

  路承周叹了口气,说:“今天在宪兵队总部开会时,我听说华北工作团,来了一位老军统。”

  最令他担忧的是,他竟然没见到那个“老军统”。

  路承周在宪兵队现在的级别,不高特别高,但在宪兵队的中国情报员当中,他的级别是比较高的。

  在宪兵队中,很少有他这样,从1934年开始,就为日本特务机关做事的。

  然而,日本人还是没告诉他详情,说明这个“老军统”,对日本人非常重要。

  马玉珍一听,也觉得事情不太正常,问:“今天的会议,是不是关于献纳自行车的?”

  为了支持日本人的“圣战”,温佩石强迫市民向海沽日本特务机关“献纳”自行车。

  作为日本特务机关最“坚定”的支持者,路承周自然不能落人于后。

  路承周一个人,就献出了两辆自行车,同时还代表现在的特别行政区警察局,向宪兵队献了十辆自行车。

  前几天,日本当局将海沽英租界行政权,移交给了华北政务委员会,极管区正式改名为“特别行政区”,隶属海沽特别市。

  路承周这个警察局长,自然也称为特别行政区警察局长了。

  路承周的行为,肯定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但马玉珍却知道,路承周这样做,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路承周缓缓地点了点头,无奈地说:“是啊,市里的政策,总得多加支持才行。我现在担忧的是,军统在海沽,是否还有其他情报组织。”

  马玉珍马上说:“既然如此,为何不向重庆报告?”

  路承周看了马玉珍一眼,说:“我们的任务,是提供准确的情况,不能把自己的推论,当成情报汇报。”

  情报组织搞的是情报,不是做情报分析。

  马玉珍坐到路承周身边,挽着他的手臂,柔声说:“至少也要告诉重庆,来了一位神秘人物吧?”

  路承周沉吟不决,等了一会后,说:“好吧,另外,也可以提出我们的担忧。还有关于献纳自行车,以及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都可以汇报。”

  路承周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所谓的“老军统”,很有可能是为军统在华北的情报组织而来。

  至于向日军献纳自行车,也可以说明一件事,日军的物资,已经贫乏到了一个极限。

  一支军队,如果连正常的装备都保证不了,他们还能打胜仗么?

  至于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则是作为成果向重庆汇报。

  此次治安强化运动,会将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未治安区”。

  海沽被划为“治安区”,其任务是:“东亚解放、剿共自卫、勤俭增产”。

  从日伪的宣传语分析,其实也能知道,他们对剿共极为重视。

  这说明,华北八路军的抗日,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

  至于勤俭增产,也从侧面反映出,日军之战力在不断下降。

  一旦他们的战力,下降到一个临界点,就是我军发起进攻之时。

  马玉珍拿出纸和笔,当着路承周的面拟定电文。

  目前马玉珍兼的职务,比路承周还要多。

  她不仅是路承周的交通员,还是军统海站的情报组长,同时是沽沽月刊的记者,以及海沽站的报务员和译电员。

  路承周看着马玉珍在写电文,又说道:“你给二步山的奚建中发报,让他这段时间,特别注意周围的异常,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下山。”

  二步山的这支武装,虽然是军统领导,但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一半以上,由共产党控制。

  路承周听说,在海沽抗日大队中,已经暗中成为了党支部,发展了党员十几名。

  马玉珍没有停笔,只是应了一句:“好的。”

  路承周掏出烟,抽出一支,放在鼻子下面闻着,虽然没抽,但闻一闻也能过瘾。

  马玉珍抬头看了他一眼,抿嘴笑着说:“想抽就抽吧,别憋坏了。”

  “没事,你给海沽站的人也传个信,这段时间不得活动,更不能私自见面。”路承周将烟装回烟盆,说。

  马玉珍拟好电文后,与路承周一起外面,在车上就发了报。

  不管宪兵分队的侦测车有没有在工作,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一般都会在外面发报,或者在车上移动发报。

  重庆接到路承周的电报后,很快回了电,但电报只有三个字:已知晓。

第八百九十五章 提醒

  路承周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跟市政府秘书长孙志书联络了。

  但第二天,路承周化装后,与孙志书见了面。

  路承周只有一件事,让他打听“老军统”的情况。

  孙志书是市政府的秘书长,市公署所有的机构,都会与他打交道。

  包括华北工作团的情况,孙志书也是知道的。

  得知“火焰”想了解这个情况后,孙志书笑了,马上说:“这个人我知道,姓王,温佩石和菊池宽带都称他为王先生,据说原来是海沽特务处的负责人。”

  路承周一听,眉头马上紧紧蹙了起来,他在军统也算老人了,孙志书一说,他马上想到了一个名字。

  这让路承周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这个人真的来了,他的下属比原来的陈树公还要多。

  如果路承周记得没错的话,这位王先生曾经是陈树公的前任。

  路承周深深地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才缓缓地说:“你见过王先生吗?”

  孙志书摇了摇头,说:“没有。”

  身为市政府秘书长,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见到他的。

  路承周很快与马玉珍见了面,这个情况,他得第一时间向重庆汇报。

  昨天晚上,重庆的回电,实在太随意了,路承周很担忧,华北的军统组织,会因为这位“王先生”的到来,而遭到破坏。

  路承周虽然还不知道这位“王先生”的真实身份,但从孙志书的话中,路承周基本上能判断这个人的身份。

  这次重庆没有马上回电,路承周知道,总部也不会那么快回电。

  如果“王先生”真是自己推测的身份,重庆一定会特别重视。

  事实上,戴立收到路承周的电报后,马上向上海发报。

  因为路承周所说的王先生,此时应该在上海才对,而且还应该是军统的人。

  “王先生”是海沽的老人,在华北担任过很重要的职务。

  抗战前,王先生是军统在华北的负责人,与日本特务机关的交锋中,屡战上风。

  之后,王先生去了上海担任军统上海站长。

  然而,王先生之前被76号抓过,又被放了出来。

  戴立对他已经有所怀疑,甚至还派人去暗中调查,甚至一度想除掉他。

  只是,戴立也没想到,王先生竟然会出现在海沽。

  马玉珍一直守着电台,一个小时后,还没有收到重庆的回复,摘下耳机,对路承周说:“先回去吧。”

  发报必须提防侦测车,但收报时,在家里也是可以的。

  路承周发动车子,将车开了回去。

  两人在二十四号路15号,将电台架好后,一直守在电台旁边。

  快十一点的时候,路承周对马玉珍说:“你先去休息吧。”

  马玉珍摇了摇头,她的身份虽多,但不管怎么样,她都是路承周的助手。

  路承周每天都要与日伪特务打交道,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警惕。

  马玉珍起身,给路承周倒了杯水,声音虽轻,但语气却坚定地说:“我明天没什么事,倒是你,要早点休息。”

  路承周正准备说话的时候,书房的电话机,突然响了起来。

  两人目光一对视,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异样。

  现在可是十一点了,这个时候打来的电话,肯定是有什么事。

  路承周走到书桌旁,身子停了一下,才抓起话筒,平静地说:“我是路承周。”

  电话那边,传来的川崎弘的声音,他的声音有些急促,而且用的还是日语:“路君,你赶紧来趟宪兵队总部。”

  路承周马上应道:“嗨!”

  放下电话,路承周马上准备往外走,川崎弘是他的老师,也是上司,只要是他的命令,路承周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执行。

  执行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执不执行是态度问题。

  马玉珍见路承周动了,站起来追着问:“出什么事了?”

  路承周一边朝外走,一边说:“川崎弘让我去宪兵队总部,今天晚上应该有行动。”

  马玉珍还想再问,路承周已经换了鞋子出门了。

  她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地下党员,路承周只说一句,她就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马玉珍与路承周之间,已经有非常好的默契。

  路承周一走,马玉珍一个人坚守着电台。

  今天发给重庆的电报中,提到的那个“王先生”,马玉珍之前也听说过,今天晚上路承周突然接到命令,很有可能也跟这位王先生有关。

  马玉珍沉吟半晌后,最终决定,向重庆发报,告诉军统局总部最新消息。

  路承周今天晚上去宪兵队总部开会,很有可能跟“王先生”有关。

  戴立再次接到海沽站的电报后,原本皱起的眉头,更是紧紧的蹙在一起。

  旁边的毛善炎,看到戴立不说话,轻轻咳嗽一声后,缓缓地说:“先生,要不要与华北的潜伏组紧急联系?”

  戴立轻轻摇了摇头,军统在华北一百多人,如果加上三青团,或是其他情报机构的情报人员,应该越过了两百人。

  戴立坐在椅子上,突然微闭着眼睛,考虑了好一会后,才叹息着说:“现在能联系到什么人呢?而且,火焰的情报,还没有最后证实。”

  毛善炎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后,说:“一直以来,火焰的情报都没出过错。我想,至少也是应该提醒一下可以联络到的人。”

  戴立点了点头,缓缓地说:“提醒一下也好,有备无患吧。”

  路承周到宪兵队总部后才知道,今天晚上不是开会,而是布置任务。

  以宪兵队的第二特别侦谍队,各警察局、宪兵分队全体出动,在海沽抓捕抗日分子。

  在这样的问题上,路承周不能含糊,只是在分配任务时,将一些重要目标,有意识的交给能力弱的人。

  路承周其实很喜欢那种没能力的人,关键时刻,他们能帮大忙。

  根据宪兵队总部的命令,路承周回去后,将全局的人集合起来,在川崎弘的指导下,执行抓捕任务。

  路承周今天晚上才知道,英租界其实还有不少抗日人员。

首节 上一节 647/6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