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205节

前阵子张作象一直在热河督师,准备抵御日军的进犯,对于后方的情况难免就有些疏忽了。

而等他发现张汉卿悄然离开北平之后,又只能急忙替其擦好屁股,然后匆匆赶往长安,根本来不及关注当下政局的变化。

“嗯。”张汉卿木然地点点头,“去年就找了,两批人一起来的。”

虽然回答得相当简略,但意思其实已经基本说清楚了,毕竟常凯申手里的那笔贷款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政治嘛,总是有舍才有得。

要说常凯申的算盘也是打得精细,反正以东北军现在的情况肯定是守不住热河的,所以只需张汉卿能够默默背下这口黑锅,那么便不会有人知晓此事。

而对此已经彻底失望的张汉卿,却是不打算再作解释,也不想再争取什么,所以与历史上不同,如今的他早已放弃了“恢复东北,还我河山”的念头,无他,连后方都没了,这仗还要怎么打,不如尽早离开,起码能够落得条后路。

若非如此,张汉卿也不可能在日军即将侵犯热河的时候,直接不管不顾地躲到这长安城来,甚至连张虎承都被他瞒过去了。

说起来,作为东道主的杨虎承,至今还以为东北军暂时不过是来打打前站,偶尔还会寄希望于对方能在热河好好打几仗,不要把注意力过早地转移到西北来,毕竟真让东北军和红军较量的话,最后的赢家肯定不会是他自己。

当然了,自打收到常凯申让东北军进驻陕甘两省的命令之后,杨虎承就已经彻底对金陵政府失望了。

他或多或少也能猜出来,东北军在热河等地的处境不会好到哪去,否则张汉卿也不可能甘心把自家部队调到一片荒凉的大西北来,有那功夫的话,好好经营手上的北方五省不香么。

正因如此,反正自认为既打不过红军,又被常凯申小瞧的杨虎承,干脆就直接放弃治疗了。

所以这轮堪称改变了整个北方政治布局的大变动,居然没有在国内引起半点波澜,别说外界了,就连东北军里头知道详情的人也没几个。

“你……”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沉默之后,张作象开口了,只是他本来还想问对方,这么重要的事情当初为何不与自己说清楚,可转念一想,却又觉得没有细究的必要了。

与选择静观其变的杨虎承不同,可能因为本就身在局中,所以反而少了几分敏感,张作象只是以为张汉卿被常凯申的一时之利给蒙蔽了,却压根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复杂。

再进一步说,即便他提前知道了此事又能如何,或许也只得早早收拾行装准备后路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依旧怀揣着几丝希冀继续挣扎。

再一想到小六子为了不让自己过早失望,而默默地选择了由他一个人来承受这一切。

张作象的心中,既有见到后辈终于长大了之后的欣慰,也有不忍对方独自承担的疼惜。

可对于以后的东北军应该何去何从,两人都不免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

第四百一十四章 “弱势”的金陵政府

差不多就在张作象抵达长安的同时,料理完华北事务的何应钦也刚巧回到了金陵,随即便来到总统府,向常凯申汇报先前的工作。

“敬之,汉卿那边现在如何啊,私底下有什么怨言没有?”何应钦刚一进门,常凯申就主动开口询问了,看得出来他还是颇为关心甚至稍有紧张的。

毕竟这事说起来也是他做得不地道,万一张汉卿不肯做那个背锅侠的话,他常凯申可就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了。

这话虽然说得糙了点,却也真实反映出了常凯申最近的心理状态,为了党国的事业进步,他可是操碎了心呐~

好在何应钦的回答并没有让常凯申失望,前者进门时的轻松表情就足以让人放下一半的石头,接着又只见他自信地回道:

“委座放心,现在张汉卿可是半点脾气都没有,为了避免麻烦,上周我还特地将他劝到了长安,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估计那位少帅还会在那边再待上一阵子吧。”

何应钦自小长得白净,又喜欢戴着副金丝眼镜,浑身散发了一阵书生意气,看起来似乎是个憨厚的老实人,但是只有熟悉他的人才会清楚,这位的心里头可是焉儿坏得不行。

就比如在刚才何应钦的回复里,常凯申就听出了不少揶揄的味道,当然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为了个人形象考虑,常公还是没有将内心的笑意表现出来。

对于这个结果,常凯申肯定相当满意,如今张汉卿不仅将自家的地盘拱手相让,还老老实实地听从指挥离开了北平,实在不要太配合了。

光冲这点,就值得给那位少帅发个一吨重的大奖章,当然,这并不影响两人忽然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情。

忍着笑意,常凯申用着赞赏的目光对何应钦说道:“嗯,敬之,你做得不错,不过此事还未彻底完结,事后的处理还需要你多多费心了,等到事情办成之后,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多谢委座栽培,能够为委座办事,为党国效力,这是属下的荣幸才是。”对于常凯申的空头支票,何应钦哪怕心里头不置可否,但至少表现上还是得装出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

而在讲完这些主菜之后,常凯申又觉得似乎得把主题稍微升华一下,于是轻轻地叹了口气:“哎,这回说到底还是委屈汉卿了,希望他也能够理解我的不易吧,如今党国内外交困,若不先肃清内匪,何谈抵御外敌呢。”

“委座深谋远虑,这份智慧实在是让我等敬仰。”何应钦也顺势小小地拍了个马屁,“话说回来,若不是如今赤匪猖獗,我们也不用如此委曲求全,平白助长了日本人的气焰。

但我们不必求急功于一时,博一时之虚荣,只要有了委座的英明领导,外患不足虑,内匪亦不足虑。”

到底是玩政治的老手了,看得出常凯申对于这次何应钦的马屁很是受用,倒不是说其中的技巧有多老道,其实真要细究下来还略显了些许生硬,但这时的常凯申想听的就是这种实打实的‘好话’。

虽说东北军一事现在已经成功在望,但最近国内的舆论着实给常凯申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社会各界都在嚷嚷着要抗日,实在是恼人得很,唯有今天的好消息才让他可以稍微轻松一些吧。

于是只见常凯申点头笑道:“果然还是敬之懂我,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先清赤匪,再言抗日,这是绝对不可动摇的铁律,你回去之后也要和同僚以及部下多多交流,切不可让社会上的风言风语扰乱了军心才是。”

何应钦连忙欣然领命,话说刚才那番话语虽然有几分恭维的意思,但他自己其实同样颇为认同。

或许是向来与日交好的缘故,何应钦对于两国之间的差距可是认识得相当清楚,再进一步说,若不是打心里觉得东北军在热河等地肯定占不了多少便宜,他也不会贸然掺和此事。

甚至在这些人看来,反正张汉卿也守不住长城一线,到时候真打了败仗反倒落了下风,不便于谈判,还不如趁早解决此事,对方能够趁此机会多得些好处作为补偿,已经是他们照顾之后的结果了。

当然这番想法多少有些政治不正确,所以自然没人会在在明面上提及,至于事后张汉卿自己是个什么想法,谁又会没事操这份闲心呢。

不过真要说起来,何应钦还真觉得自己很不容易,如果不能借此挽回常凯申对自家的信任并稳住他的位置,那么这买卖肯定是做亏了。

毕竟这可是事关整个北方布局的变动,从头到尾常凯申只提出了一个设想,具体的实施还是完全依赖于何应钦的运作。

而现在失去老巢的东北军实力虽然已经大不如前,可是还没经历热河战役的挫败,甚至张汉卿本人对于反击一事还存在些许幻想,能够赶在这一步之前将后者劝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不易,才更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本事’,如何才能既借到列强驻国的威势,又不至于把事情闹大搞得人尽皆知,这般狐假虎威的微操技巧,可比鸡蛋上跳舞难得多。

其实何应钦也清楚,常凯申先前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自己,虽然名义上是说张汉卿与他关系莫逆,唯有他才是劝说的最佳人选,但实际上就是铁了心要让他来背这个黑锅。

毕竟这仗还没打就把地盘拱手相让,一个没弄好可是要承担历史骂名的,哪怕有了东北军来帮忙背这个黑锅,常、何二人也对张汉卿的‘人品’相当有信心,可谁也没法保证中间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但何应钦也没得办法,一来他之前的一些操作已经引起了常凯申的不满,两人关系日渐冷淡,连带着他的地位都有不保,所以必须靠着背黑锅来表示忠诚。

二来何应钦也非常清楚,此事不仅有日本人的极力推动,就连英法等国的态度也是相当暧昧。

对于列强来说,日本人染指中国一事固然值得他们警惕,可是他们当下在中国的利益更为重要,尤其是英国人,尽快清缴南方的匪患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重点。

这几年红军在各大苏区大搞建设的成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在那些洋行和买办们眼中,他们从中国内陆采购原材料的数量持续下降,价格稳步升高,而出售的工业品也是愈发地滞销。

虽然从报表上看这还不是特别明显,但反映在实际利润上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自然值得所有人警惕。

偏偏向来被寄予厚望的常凯申坐拥数十万大军,却在红军面前尽打败仗,各国对他的实力感到了相当的失望,于是纷纷调转方向,考虑引入日方势力以达到新的平衡。

而日本人这边,也不会料到东北军在热河的防御会那么差劲,所以对于更进一步的长城攻势,远在东京的大本营也不是没人持有保守态度。

正好去年年底,英国人又需要他们为国军提供武器装备,于是干脆来了个狮子大开口,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却没想到效果居然如此之好。

至于国党这边为何能够答应得如此之快,原因就不用多说了,毕竟常凯申从一开始就将挽回东北的希望,几乎全部寄托于国联调停之上,所以在列强改变态度之后,果断选择放弃也并不奇怪。

刚才两人在办公室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心里头却已经达成了默契,眼瞅着西方列强和日本人逐渐靠在了一起,说不害怕那肯定是骗人的,正因如此,金陵政府才更需要采取些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存在。

第四百一十五章 抗日同盟

“不管怎么说,回去之后此事还是不能轻易泄露,但就这么将热河拱手让人也肯定是不行的,终究得打一打,不然那两边都把你当软柿子来捏,以后我们的处境可就不妙了。”

前往潼关火车站的路上,坐在杨虎承赠送的这辆美制高级轿车里头,张作象再次耐心地对张汉卿劝道。

没错,之前隐瞒身份秘密来到此地的张汉卿,如今又准备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经过数日的讨论与挣扎之后,他决定赶在春节这几天尽快回到北平,好再努力一把。

至于张作象肯定也是要一起回去的,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他可不敢把小六子独自一人放在哪了,天知道这位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这个节骨眼居然还大老远地离开北平跑到长安来,实在让人不知怎么说好。

顺道一提,在近两天的长安官面上,张作象这位东北军二号人物的突然现身,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新闻,毕竟其他人大多不知道张汉卿这时居然会在长安城里。

而张作象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情况下专程过来拜访杨虎承,到底是何用意,一时间大家都还没有琢磨清楚。

倒是这位的动作确实雷厉风行,在拜访完一轮当地的头面人物后,便径直离开了长安,偏偏杨虎承还特地将自己座驾相赠,不免引发了人们的无尽联想。

其实事情也并没有那么复杂,张作象来陕的名义是调解东北军与十七路军之间的矛盾,之前被张汉卿调来的那三万多官兵,在关中可是闹出了不小的风波,为此杨虎承除了跟对方将领交涉之外,也没少向北平发报抗议。

而张作象便是借口这个由头来到的长安,当然他的主要目的肯定是赶紧把张汉卿劝回去,不过他也不介意顺便缓和一下与十七路军之间的矛盾,哪怕这只是暂时而已。

在知晓事件背后的隐秘之后,张作象不得不顺着这条思路来筹划东北军的未来,进驻关中确实是个让人难以接受的结果,可若到了最坏的情况,起码这样还能有块自己的地盘。

所以在一切尚未明晰前,东北军还需要跟关中这边的地头蛇打好关系,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如此才算是退可攻进可守,不然万一过阵子他们丢了热河,在这边搞出的乱子又被爆了出来,那可就真是进退两难了。

所以趁着这几日上门拜年的功夫,张作象不仅好生与陕省的几位头面人物道了个歉,甚至还主动拿出了不少补偿,又略微小惩了一批做得太过分的东北军官兵,算是小小的挽回了一把形象。

至于杨虎承那边是怎么看待此事的,他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东北军会轻易就此收手,只要对方还想要继续染指关中,双方的矛盾就必然不可挽回,但陕省内部也不是铁桶一块,起码大家总还是要逢场作戏一番的。

顺便也不得不提一下,张汉卿在这事上办得实在太糙了,或许是因为经受了太大的打击,再加上前阵子突发毒瘾的影响,他选择来到长安,与其说是安排后路,不如说压根就是逃避现实,连带着属下都约束不好。

而当张作象察觉出来这一切之后,直接忍不住惊出了一身冷汗,幸亏小六子还不算太过固执,好言好语地劝上几天,就给重新掰回来了,两人也不再继续纠结此事。

“嗯,我明白。”听着张作象的止不住的唠叨,张汉卿无精打采地随口应和了几声,同时下意识地把目光转向了车外。

今天正好是大年初五,虽然国党政府如今一直在全力推广公历,连带着不少传统节假日都被官方削去了原本的地位。

但老百姓该怎么过的还是怎么过,所以一路上依旧能够感受到相当热闹的节日气氛。

甚至隔着车窗,张汉卿还能见到不少走亲戚或者做生意的旅客,他们乘坐着各式的交通工具,有卡车,有马车,也有人力拖行的板车,当然走路的更是不少。

不过要说这路上最显眼的,肯定还是要数张汉卿自己所在的这支车队了,前后数辆卡车夹着中间一部轿车,而且卡车上还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

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到最多的目光,同时肯定也没人敢与他们抢道,识相的一般早早就躲到了路边。

因为陇海铁路潼关至西安段去年才刚刚开工,以这时的速度想要通车还需要再等上好几年的功夫,所以他们这行人只能先行乘坐汽车来到潼关,然后再转火车。

折腾了大半天,等车队终于抵达潼关火车站的时候,张汉卿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煞白了,身边的随从见状连忙过来想要把他扶住,却又被猛地推开。

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他们所走的这条西潼公路是陕省的第一条公路,十年之前由冯遇祥在清朝官道西潼道的基础上整修而成,当初建设时就一无勘察和设计,二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如今更是年久失修,路况当然好不到哪里去了。

站在那里缓了许久之后,张汉卿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接着又是一个忍不住的哈欠,耸拉着眼皮的他对随从示意了一下,然后重新坐回了车里。

“汉卿,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尽早戒了吧。”看着张汉卿再次从车里出来时那副神采奕奕的样子,张作象犹豫了片刻,还是劝了一句。

“老叔,现在不是谈这个的时候。”张汉卿难得恢复了精神,过去在北平的那大半年里,他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协和医院里度过的,靠着无微不至的护理才勉强扛住了毒品的摧残。

而来到长安之后,张汉卿在精神受到打击的情况下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只能继续维持着原有的强度,于是身体状况自然每日俱下,这也是他决定返回北平的原因之一,至少那边的医疗条件要比长安好了不知多少。

但这样的状态也不确定是好是坏,张作象清楚以对方目前的亢奋是肯定听不进劝的,所以也只是在心里头默默地叹了口气,随后便跟着张汉卿一起,坐上了前往北平的火车。

就在张汉卿离开陕省后不久,土共这边也收到了确切的消息,于是在最近的这次高层会议上,众人便直接以此为话题开始了讨论。

“从我们目前掌握到的情报来看,无论是东北军还是国党,对于如今的热、察战事其实都已不抱什么希望,甚至可以说直接放弃了,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介绍完大概的情况后,伍翔宇提出了这个问题。

很快,第一个发言的张闻甫就毫不客气地说道:“对于张汉卿这样的军阀头子来说,军队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根基,没了军队他就什么也不是,我们本来也不应该,也没必要去指望他能够有什么像样的表现。

真正需要我们去争取的,应该是东北军的基层军官和士兵,只有他们才最具有抗日需求,不管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利益上,他们是都有很大可能偏向我们的战线。”

作为在苏联学习工作过的数年的同志,张闻甫对张汉卿确实没有什么好印象,当然这并不会影响到他基于组织利益的判断,经过与李润石一年多来的相处之后,经过后者的争取,他已经基本将立场转换了过来。

而见到其他同志并未表示异议,张闻甫便继续分析了起来,“所以即便现在那位少帅要去抗日,他的核心目标其实还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声誉,进而确保当前的地位,关于这点我们也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不过,正如李主席先前所言,现在的革命重心要逐渐转移到抗日上来,那么无论是对于东北军还是西北军,也无论是高层军官还是基层士兵,我们的方针都应该是尽力在政治争取他们,使其走上抗日的道路,当然具体的策略肯定要因人而异。

我认为,接下来面对这些新的关系和新的矛盾,我们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张闻甫的发言倒是没有太多标新立异的地方,这也象征这土共内部的矛盾逐渐走向了缓和,当阴谋家们被早早剔除出去之后,留下来的这些同志即便意见并不统一,但起码还能维持住足够的团结。

李润石对于现状相当满意,所以在张闻普接连提出了数条应对要点之后,他都表示了明确的赞同,众人也就此展开了更近一步的讨论。

最后确定的思路并不是很复杂,和之前的路线基本保持了一致,概括起来就是对于非国党嫡系的势力,遵循“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原则,二者相辅相成,以打促和。

很快,关于东北军的议题就这么过去了,但会议却并未就此结束,而且还出现了一个更为敏感也更为棘手的新问题。

就在东北军在热河布防的同时,绥远和察哈尔也组织了一支抗日同盟军,最关键的是,在他们的背后还出现了苏联人的身影。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兄弟间的纠葛

其实,在这次会议上提及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多少还带着点尴尬的味道,尤其是牵涉到苏联人的时候,许多同志颇有些摸不着头脑,以至于当大家讨论到这里时,会场还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

这主要也是程刚的锅,他近些年来给土共援助了数千吨的物资,林林总总加到一起,虽然不能与后世抗战时期的美援、苏援相提并论,但也是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接收到的最大规模的援助了。

更早之前的记录则要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当时的苏联为羊城国民政府和军队运送了大量的军事武器和弹药,这些军火一共被分为四批先后运到了羊城。

其中共有步枪2.3万支、子弹5700万发、机枪90挺、子弹带4000个、大炮24门、炮弹1000发、军刀1000把。

首节 上一节 205/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