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274节

只可惜德化县的位置实在太过尴尬了,在红军已经控制集宁的情况下,日本人想要给德王提供支持,难度可是不小。

要么从张垣翻越山脉进入蒙古高原,要么就得从多伦走上两百多公里的草地,若是这些路真那么好走的话,当年也不会修平绥线了。

所以日本人这次真的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就连草原上几十条枪的土匪都被他们联络上了,却还是被红军给一网打尽,甚至田中隆吉本人也成了阶下囚。

在这方面,作为友军的苏联人反倒更棘手一点,他们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德王,谁让这位的地盘恰好就覆盖了从二连浩特到集宁的整条商路呢。

所以明面上苏联派出专家团队和土共商议铁路计划,其实还是为了暂时稳住土共,然后着手从远东和外蒙调动部队,准备由北向南拿下德王的地盘。

到时真让苏军将这条线掌握在手,无论铁路怎么修建主动权都将交到他们手中,后果就不用多说了。

若是土共没有这个实力,那么暂时由苏方代管也未尝不可,至少今后几年里就不用在操心线路的安全问题。

可现在红军的实力恰好就在那个临界点上,真让出去肯定是不甘心的,但不让的话又实在有些吃力。

最后还是程刚拍板,由他亲自出马,赶在敌人和友军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以迅雷不足掩耳之势拿下了德王的地盘。

吃力就吃力吧,天予弗取难辞其咎,那怕后面必将面临大量的副作用,这时候也必须把这口气给撑住!

第五百三十一章 草原定局 准备战争

就目前而言,对抗日本,草原就是最佳的战场,这点从最近一个月里对德王的作战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要说吃力确实也是吃力的,毕竟红军正式接手关中也才过去半年有余,陇海线哪怕加班加点的修建,又用上了之前的储备,依然需要不少时日才能铺设完毕。

至于晋省,那更是最近几个月里的事情,偶尔红军还得分点神操心一下同蒲路的安全问题,总有些不长眼的家伙在背后刻意搞些破坏。

他们有些是被土改剥夺土地的地主,也有些是被围剿失去山头的土匪,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之前战争中流散的晋军乃至国军,正面作战时这些队伍当然打不过红军,但暗地里使个坏还是能办到的。

更不用说各方势力也不愿见到土共完全控制晋省,大军围剿暂时是搞不下去了,但各种边界摩擦、派遣特务等手段却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偏偏晋省这边作为新根据地,土共对地方的掌握还比较薄弱,派去的干部哪怕已经接受了先期培训,一时半会也很难立刻适应新环境,总需要一个稍作缓冲的阶段。

干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晋省这个铁定的对敌第一线,土共肯定是要投入血本的。

如此才能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内,不仅稳定了地方局面,甚至还以强力手腕推行了诸多堪称翻天覆地的政策,若是假日时日,那些不稳定因素也肯定能够平定,只是现在欠缺的就是时间。

首先土改当属重中之重,关中和晋南的土改几乎是同时进行,晋北大概晚了两个月,反正只要在当地开始推进,就必然引发大规模反弹,这也是土地革命时再常见不过的事了。

若不是阎西山把部队大多集中到了晋阳防御,让红军一口气打崩,连带自己也仓皇北逃,事情恐怕还要更麻烦一些。

如果让阎西山空出手来,把接收过正规训练的晋军分散到各个县乡,联络当地的地主武装和土共作对,这才真正的后患无穷。

当然,以阎西山当时的魄力也很难做出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定,除非给他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当然最关键的也是时间。

若是再过几年,让其对土共有了更多提防,又从中原大战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怕是还真能干成这些事也不一定,就如此人在抗战之后的所做作为一般。

也正是吸取了这个历史上的经验,其他军阀可以延后再打,阎西山和晋军必须第一个敲掉,不给他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至于排在土改后头的大事,就是对整个晋省经济体系的改造了,具体又可以分为商业和金融两个方面。

一般而言,土共很少对城市工商业下手,顶多依托自身的工业产能以及供销网络对现有结构进行小范围改动。

即便如此,往往也会导致大批手工作坊和二手商贩的破产,这并非土共刻意而为,但是脱胎于封建农业社会的传统模式,哪怕在最近几十年里接受了一定资本主义改造,也很难胜过掌握了先进思想和技术的社会主义体系。

至少在诞生之初,初吸收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经验的红色公有制,其生命力是要完爆那些传统工商业的。

由专门的工厂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所有机器、工人包括管理制度都高度统一,生产效率直接高出一个数量级。

然后再随深入乡村的经销体系直达消费者,中途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往往到了买家手中,价格相比同类产品起码得砍掉一半,自然就没了其他人的活路。

土改和商品的冲击,所造成的影响绝对不可估量,这种影响从陕南陕北蔓延至关中,接着逐渐向晋省延伸,随后又在晋省内由南向北发展,假以时日的话,说不得真能改变两省的格局。

而在这背后还有金融体系的变革,同样可能引发不小的动荡:

一是依靠充足的商品供应,将土共发行的人民币全面替代此时市面上的所有货币,二是借此建立一套全新的银行网络,从城市到农村彻底取缔既有的高利贷网络。

当然了,这些还只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计划,短时间内土共仅仅来得及在主要县城还有部分村镇建立供销网络,以较为温和的方式逐步推广。

但不管怎么说,晋省作为土共第一次整个拿下的省份,确实被土共投入了极高的期望,希望借此总结出一套可以继续向其他地区推广的经验。

所以这时继续将战线往北延伸似乎并不怎么明智,真想把这些计划全部贯彻下去,还要尽量避免可能的副作用,少说也得一到两年的时间,这还是在中央全力投入的前提下。

但很多决策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某一处地方,在土共面临各种问题的同时,敌人一样也存在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大家拼的就是一咬牙的勇气。

早在九一八之后,日本人就将目光投向了草原,首先是从辽西进入察东地区,扶持起了蒙奸李守信担任所谓的察东警备军司令,之后松室孝良也开始着手联络德王等蒙古王公,企图效仿满洲国旧事。

不过那时日本国内还是有不少人比较清醒,知道己方尚未消化满洲,继续涉及草原变局并非良策,所以之后就很少有什么大动作,只以安插间谍特务为主,企图借此使得草原逐渐变色。

可谁又能料到土共居然来得这么快,只是半年多的功夫就从陕省一路推进到了晋北,而还没等日本调整策略,红军的兵峰就已经踏进草原了。

以有备战无备,面对的又是一群乌合之众,红军自然没有失败的道理,日本情报机关面对此情此境也只能叹一声鞭长莫及。

接下来的发展也不难预料,以日本人不肯吃半点亏的性格,又怎么可能咽的下这两口气。

晋省还好说,毕竟阎西山只能勉强算是一个亲日势力,屁股却很难坐到日本那边,但德王之流可是一个有着极高“培养前景”的潜力股,若能如溥仪那般再建立一个傀儡国,关东军的野心无疑又推进了一步。

所以就在红军拿下德化县,抓捕日军驻德化特务机关大部人员后,关东军内部的争吵也第一时间停下了,随即便是叫嚣报复的言论占据主流。

只是之前就提到过,现在关东军的地盘和德化之间的交通线,唯有一条平绥铁路尚且可用,在红军已经占据大同的情况下,除非日本人肯下血本用车队在草原上运输,否则就得先迈过北平和张垣两道关口。

于是就轮到宋哲原开始骂娘了,他的29路军恰好就布置在这里,作为现在事实上的对日一线部队,他们本就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偏偏共军还不停在背后做些小动作招惹日本人的仇恨,先是晋省后是草原,看得人心惊胆战,也不知他们到底哪来的底气。

关东军对赤党的实力还是有足够认识的,毕竟晋省大战才刚过去不久,总结出一部分关于赤军战斗力的情报,对于日本特务机关而言不是难事。

或许出动大部队可能战胜这支敌人,但若仅仅只是千把人的队伍孤军深入,那么基本和送菜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必须掌控后勤线之后再采取行动。

于是宋哲原就开始不断面临日方的施压,之前他迫于阎西山、常凯申还有关东军的要挟,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了日本在南宛机场驻军的提议,现在可是怎么也不愿点头了。

要知道,日本人一向是吞下去的肉就没有吐回来的道理,当初说得好好的,支援完晋军之后就撤离南宛,可阎西山都已经离开晋省了,宋哲原也多次派人前去沟通,结果却只碰了一鼻子的灰。

日本人只要愿意厚着脸皮装糊涂,不敢翻脸的宋哲原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再次被占便宜的事实,于是继丰台大营之后,南宛机场又被纳入了日军的实际掌控范围。

这次红军对草原下手,日方虽然不敢出动大批战机袭扰,但还是派了不少飞机前去侦查,其中便有不少是从北平起飞的,当地军民看见日本飞机从自家机场出动,那份心情自然是难以言喻。

不少人都期望去年的丰台一案能够再来一次,哪怕事后大家又可能面临日军的刻意报复,那也比现在这般低声下气来得畅快。

当然话又说回来,日本人频频的大动作,也让华北等地的将士和老百姓对土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如果共军不是给日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麻烦,那些鬼子兵也不会恼羞成怒到了这个地步。

短期内土共不太可能继续将战线往华北延伸了,但是这些潜在的影响力却能起到不错的宣传作用,当所有人将抗日的希望都寄托到共党身上时,那么红军自然就有了进驻平津的底气。

至于现在倒是不用急,虽然可以预见宋哲原肯定扛不住日本人压力,说不得金陵政府那边也会出手下达个什么指示,但无论敌人作何努力,只要将战场局限于太行、燕山以西,红军都算得上占尽优势,后勤始终是战争的关键之一。

顺道一提,这次在草原作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有些兵行险着,若是按照战前最保守的预计,可能整场战役一半以上的消耗都需要由程刚提供,为此必将耽误晋省几座钢铁厂、化肥厂的建设计划,以及同蒲路的改造工程。

但最后战况的发展还是要好于预期的,程刚拿出的物资还不到所有消耗的一成,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卡车、飞机、大炮等技术含量较高,且可以继续复用的装备。

当然,这里也不能忽略有程刚提供底气的因素,若没有“援助”的保障,部队指挥员也很难下定决心兵行险着。

但确实得承认,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红军的攻略速度不仅超出了反动派的预计,就连自己也同样没有预料到,前几年种田的效果居然会这么好。

当真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动则已,一旦出马必将惊天动地,这时莫说全国,就连其他国家也开始出现有关中国共党的新闻。

略阳的钢铁、延长的石油、陇南的煤炭、陕南的粮食以及各个根据地培养的干部队伍,被一整套逐渐成熟的体系高效地联络起来,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

唯一可惜的就是,当爆发持续到4月份也该到停息的时候了,在完成对草原的攻略之后,红军很快就停下了继续扩张的脚步,甚至有意识地在部分边角地区收缩兵力,默默在内部耕耘起来。

安静的老虎没人敢轻易忽视,就连莫斯科也对这个小弟刮目相看,虽然对方在蒙古一事上表露出的态度值得警惕,但是苏联现在确实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土共一口气推进到外蒙边界的操作,已经彻底赢得了苏联的重视。

或许双方在将来肯定会因为边界问题扯皮,但至少就现在而言,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日本可是一直视赤露为远东之大敌,之前也没少给苏联找麻烦,为了稳住远东局势,苏联甚至不惜丢下老脸把中东路卖了过去,现在能够有个可以给日军带来麻烦的小弟,自然再怎么支持也毫不为过。

说来有趣的是,过去中国也不是没有想和苏联达成合作的势力,国党、冯遇祥包括早期的土共都是此类,但他们在与苏联合作之后的首要请求大多都是要枪要炮,然后再邀请些军事顾问过来。

这本是应有之意,毕竟大家都是奔着打仗去的,肯定想在第一时间内尽快提升战斗力,否则仗都没打赢,地盘也扩不下去,又何谈什么建设。

所以在土共打下晋南之后,莫斯科就已经指示远东部队拿出一部分封存的武器弹药,随时准备支援中国同志的革命事业。

可后来还没等这批援助运到边界,土共就已经攻克了晋阳,接着后者又提出以苏联为中介向英美两国出售白银的方案。

见此苏联人哪里还不晓得自家小弟已经有钱了,于是赶紧拿出了更多“诚意”,然后拍着胸脯说要买多少武器弹药只需开口,肯定管够!

话说,如果现在日本人就已经打到中原了,那么无论苏联的物资有多昂贵,土共都必然要掏光所有家底尽可能地武装更多的红军,道理和上面是一样的,若是连根据地都没了,再多的建设也没有价值。

而且苏联同志开的价也是很良心的,莫辛纳甘本就是已经用了四十年的老枪,本来也有不少退役的存货,相比国内洋行的售价真算是打骨折了。

更何况现在红军主力部队几乎全部使用7.62x54mmR口径,不用担心后勤混乱,反倒是只要将这些步枪弹药拿过来,就能立马实现换装,将二线部队的德式7.92mm口径步枪全部淘汰,彻底解决后勤口径统一的问题。

但问题是在铁路建成之前,双方交通线的运力始终是个障碍,运了武器之后,其他物资肯定就得往后排了。

这种情况下,土共宁愿花费更多的资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部分自身难以制造的原材料,就算苏联同志大方到愿意将所有武器免费赠送过来,也不会改变这个决定。

毕竟此时距离全面战争爆发还有一段时间,相比于能够带来即时战力提升的武器弹药,可以提升未来战争潜力的工业设备反倒是更为重要。

现在土共已经基本掌握了莫辛纳甘以及凸缘弹的制造工艺,所欠缺的无非就是工业产能而已,机器、工人乃至个别材料都限制了产能的爆发。

之前这些物资只能依靠程刚提供,现在又扩展了一个渠道,反过来说便意味着程刚可以空出更多运力用在其他更为关键的领域。

此外,包括中国红军对军事顾问的需求,也没有苏联预期那样广泛,只是在个别技术兵种上有所侧重,更多的名额都放在了技术专家乃至熟练工人上面,不得不说这份心气确实超乎了苏联同志的想象。

放着枪支弹药不要,只是稍微索求了一批飞机大炮,剩下的清单全部集中在大大小小的生产设备上,这种别样的援助甚至引来了铁人同志的注意。

在莫斯科已经开始掀起腥风血雨的时候,他甚至还特地抽空向下面传达指示,要求各部门竭力配合中国同志的要求。

对于这个神神秘秘的小弟,铁人大叔可是关注很久了,以这位在全国的威信,当真是一句话就给土共节省了不少麻烦。

否则苏联这边的官僚系统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只用面对军方时还好说,直接从仓库里调出来就行。

偏偏土共的清单几乎遍布了工业口各个部门,技术标准虽然不高,总量对于苏联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但若是逐层审批下来,还不知道得拖到什么时候。

再回到国内,自拿下草原稳住对苏交通线后,红军就很少有什么大动作。

前几年积蓄的战争物资在这几个月里已经消耗大半,尤其是石油,在铁路尚未实现主要交通网的覆盖之前,红军后勤线的超额指标,一半是靠发动根据地群众,另一半就是燃烧宝贵的油料,更不用说还有空军这个大头。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将来战争规模继续扩大,光靠一个延长油田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了。

苏联倒是不缺油料,可运力却是一个更麻烦的限制,所以在和日军爆发大战之前,土共首先就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石油问题。

第五百三十二章 贸易问题,南北流动

石油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土共而言就更是如此,除去刚刚和苏联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交通线之外,各个红色根据地一直都少有与外界往来的渠道。

其中湘赣闽粤走的是粤省和闽省的路子,通过这两家军阀充当“白手套”和海内外做点小生意,规模不算太大,只胜在一个便利,可以解决不少非敏感物资的需求。

相对而言,闽省的19路军和华南局的关系无疑要更加亲密一些,毕竟从当年一二八抗战开始,土共就有意识地加强了对19路军的政治工作。

32年初,该部在淞沪一带与日本的上海派遣混成旅团作战,损失惨重,先前积攒的精锐几乎被打完大半。

还是靠着土共派出精干力量,又组织地下党员与民主人士合作,在后方建立了大量临时医院,这才挽救回了一部分将士的生命。

当时蒋光鼎和蔡廷恺等人对此还并不知情,只是感谢了出面经办此事的国母宋先生,但等时间长了之后,他们也渐渐回过味来,明白这是土共借此表示善意。

之前就有提过,在调入淞沪地区之前,蔡廷恺带着19路军参加了对赣南的围剿,那时候红军便有意避免与其发生冲突,只是派出少量部队进行牵制,等19路军撤离之后,土共甚至还专门送上了不少药品,对阵日本人的时候蒋、蔡二人都没有来得及顾上太多,等到他们战后一回顾,发现共党送来的药品和那几座临时医院的药品似乎如出一辙,心里自然就猜出个大概了。

顺道一提,那些医院使用的药品和耗材,确实都是根据地内制造或组装的产品,为了掩人耳目又打上了虚假的洋文商标。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质量不错、价格实惠,它们居然还被一部分参与救治的医护们给认可了。

自发前来救护伤员的医生护士,大多来自于江浙等地的城市医院或诊所,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便开始有人自发地流传这些之前没听说过的洋药牌子。

托三十年代消息闭塞的福,除了通过少数文字以及与留洋人士的交流外,这时的人们很难有什么了解世界的渠道,自然不清楚他们接触到的洋牌子,实际却是真国货。

而个别去过国外的海归,因为见到那几种常见西药的做工和疗效确实不错,所以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可能自己孤陋寡闻,在当地没见这种小众牌子罢了。

最后大家找来找去,竟然还真有人找上了宋国母的门路,询问那些洋药的购买途径,硬是让宋先生哭笑不得。

最后大家坐下来商量了一番,干脆就将其做成一门生意,借着宋先生的牌子成立一家洋行专门承办此事,也好为地下工作建立掩护。

首节 上一节 274/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