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第12节

庞家最近经济紧张,老妈根本不准点灯,只得早早上床睡觉,生活比以前规律了很多,连生物钟也开始改变了。

起来后坚持用盐水把口漱了一遍,没有牙膏的年代里,这就算奢侈的,一般大户人家才能这样消费。虽然庞雨现在又变成了一文不名,但庞雨觉得自己并不缺钱,他缺的只是大钱。

县丞大人今日气色很好,他已在桐城任职三年,是桐城唯一的佐贰官。明代讲究大小相制,在县衙中也有重要体现,佐贰官虽是副职,但也有佐贰官自己的体系,并不是任由知县拿捏的软柿子。所以辜知县还是很给面子,一些有油水的方面也给他分管,相处得还算不错。

但三年的岁月里,总还是有些不和睦的人和事,有点小气的县丞大人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了不少仇家,都是对他不敬的人,其中排在第一的就是承发房,只是碍于辜知县在位,他一直隐忍不发,等到了这个权力的真空期,旧知县走了,新知县没来,连代理知县都没到任,终于可以一手遮天了。

前天将所有仇家一网打尽之后,县丞大人心情十分舒畅,仇是报完了,接着就应该收买人心,至少衙中要有大部分人站在自己这一边,否则若是有人告到安庆府,说县丞公报私仇,一次打了几十个人板子。引得安庆府来调查的话,虽也无甚大碍,但事情就不美了,额外还得损失一笔不小的打点费。

如果他是知县也罢了,衙中必定都往他这边站,偏生只是代理坐堂官,所以在这个当口,昨天庞雨在甬道那一通精彩演讲还是有不小的作用的。

所以升堂之后,县丞并不急于说事,而是对堂下道:“皂班庞雨可在。”

众人一阵嗡嗡议论,庞雨昨天晚上便想过多种可能,对各种情况都做了准备。县丞开堂就叫他的情况,是他预计中最好的一种,当下深吸一口气稳了稳神,赶紧从后面跑上来道:“小人在!”

县丞打量庞雨一番后点头道:“你昨日在仪门外论及衙中之事,本官也听闻了一些,虽说都是些实在话,但本官做事但求无愧于心,以后不必闹得如此沸沸扬扬,有人说什么,就由得他们去吧。”

“大人明鉴,小人所说都是肺腑之言。大人责罚他们只是表象,背后之深意,恐怕他们尚未体谅到,小人一时心急,便脱口而出。昨日晚上回去反复思量,又想深了一层,才发觉大人责罚他们,不但是有深意,更是一片好意,不说出来的话,小人心里堵得慌。”

县丞原本只是把庞雨叫出来,通过对庞雨的叮嘱表明一个态度,鉴于他昨天也听说了庞雨智商可能不高,所以并不打算让庞雨发言。但此时听到好意二字,微微有些惊讶的问道,“哦?那你还思量出何等深意,可说与本官听听。”

庞雨争取到了发言机会,想想措辞后抬头大声道:“天下人总认为,打了骂了便是坏事,是罚了他害了他,此乃短视之见。须知父母皆曾打过子女,难道都是害他们不成,那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日大人处置之事亦是同理,无一不是秉公执法。在小人看来,这不是害他们,而是帮了他们,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大人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县丞听到后面几个字不由自主的露出欣赏之色,连连点头道:“嗯,嗯,说得好。”

“凡是对县丞大人心怀怨恨之人,都是没有反省到家,他们不明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大罪恶都是由小罪恶日积月累而来,若是大人不帮他们纠正,他们必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大人恰于此时当头棒喝醍醐灌顶,那些还有慧根的,便回归正途,该对大人感激涕零,以小人斗胆揣摩,大人熟读圣贤之书,胸怀宽广,必然也会接纳改过自新之人,一视同仁,共同为朝廷效力,成我大明栋梁之才。小人今日可定言,数十年后,前日那些受罚之人绝对会说,当年要不是县丞大人一番苦心,我等岂有今日之福报。小人不过提前一点时间,帮他们说出来而已。试问这不是县丞大人的好意又是什么,小人说出了心中所想,总算是痛快了。”

堂下议论四起,昨天看到的人毕竟只有一部分,今日所有县衙工作人员都在,人人都惊讶于二傻子居然能拍出如此优秀的马屁来,把县丞的公报私仇说得比母爱还要慈祥。

王大壮的脸色则有点难看,本以为庞二傻只是昨日走大运能说那番话,岂知今日更进一步,居然在县丞面前大拍马屁,还条理分明头头是道,小鞋计划看来只有无限期推迟。

县丞眯眼听着,不停的嗯嗯点头,听到这里终于挥手道:“本官今日有些感概啊,听闻有人称呼庞雨为二傻子。今日本官要说,庞雨分明是个明白人,方才这番话确实太明白不过,那不是傻,是大智若愚。尤其惩前毖后这句话,道尽了老夫一片苦心,皂班班头何在?”

王大壮突然听到自己名字,一个激灵站出来,“属下在,请大人吩咐。”

“平日里皂班调派庞雨勾摄何事。”

“但凡有适合的,便安排庞雨操办,昨日还让他为刑房办理和买一件。”王大壮说完暗自抹一把汗,还好昨天忍了一时之气,今日才能海阔天空。

他多希望庞雨也像昨天一样加一句“日他的姥姥”,那样县丞是绝不会重用这样的人,免得县丞自己都成了笑柄,但今日庞雨偏偏就不说了。

没想到一个从未看上眼的二傻子居然能让堂堂班头如此被动,不由抬眼瞟了旁边的庞雨一眼,庞雨也在看他,目光中有些得意。王大壮此时最怕庞雨张口乱说,有些紧张的观察庞雨,庞雨却并未开口插话。

县丞右手拈须,轻轻抚摸着,似乎很享受胡子的手感,“嗯,都是寻常事务,是否已人尽其才。”

王大壮本来刚才还在侥幸,但他原本就是个小气之人,想起庞雨刚才得意的神情,似乎在嘲笑自己,这一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更不愿给庞雨上升的途径,当下不理会县丞言语中的暗示,大声说道,“回大人话,属下曾派庞雨在户房办事,因其不识数又不识字,加之办事敷衍,被户房退回,其余各房亦不收,非是属下不给他机会,实在是其才能有限。”

县丞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庞雨抬眼观察县丞的神色,并未看出任何不快,心知王大壮应当是平日里与县丞关系尚可,县丞还不至于为一个皂隶和王大壮翻脸。

此时不能再保持沉默,庞雨开口道:“禀大人,王班头所说不假,但那是半年之前的事,小人受班头的激励,这半年来奋发图强,已自学了些许傍身之技,愿多为大人分忧。”

县丞听庞雨言语得体,虽是反驳王大壮,却并未让这顶头上司下不来台,不像传说的那么二,心中对庞雨又高看一点,于是微笑问道:“那你傍身之技是何事,可告知本官”

“方才王班头说小人不识数,小人发愤图强,便是刻意练习了算数,可算擅长。”

大堂的众人又嗡嗡的议论起来,倒不是觉得庞雨是真厉害,做生意的人家都能算数,众衙役混迹市井之间,就是干点敲诈勒索也是要算个账的,所以觉得这算数也不算什么特长。

县丞原本半开的眼睛睁开了一些,“擅长到何许程度。”

“比精于算盘者还快,大人可命人即刻考校。”庞雨自信的道。

县丞皱皱眉头,他今日听了庞雨的马屁,已打算千金市骨,只要庞雨自己说个由头出来,自己就可以给他根杆子,未必一定要考校。县丞的考量,既然庞雨有个二傻的名号,恐怕也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真考核起来要是当场出丑,反而不好办理。

果然王大壮马上抓住机会大声道,“属下愿出算题,让庞雨一展真才实学。”

他说完斜眼看了庞雨一眼,满脸的得色,庞雨的底细他是最清楚不过,一加一都要靠指头帮助,发愤图强云云骗得了别人,骗不了他这个现管。

庞雨口出大话,正是送上机会给王大壮。王大壮虽没读过书,但出身户房,算数还是有些基础,他自信能让庞雨当众出丑,县丞还没法怪罪自己。

县丞皱皱眉头,瞟了一眼庞雨,见他神态从容眼神清澈,全然不是一个傻子模样,在心里嘀咕两句,傻子开窍听说过,开窍就能算数却是闻所未闻。

此时大庭广众,形势如此,庞雨要是没点才学,县丞已不可能强行千金市骨。

“既是皂班的人,王班头又自告奋勇,那你便出些衙门常用的计数之事,务要着实堪用,不可繁杂花俏,赵司吏你找人打算盘,便当个见证,庞雨和王班头都上堂来。”

赵司吏立即下堂去户房拿了一把算盘,堂下众人听了都交头接耳,衙门早堂少有这么有趣的时候。

大伙也都看出来了,县丞想给庞雨一根杆儿,庞雨想顺着爬上去,王大壮不敢去碰那根杆,但想扯着庞雨的裤脚,不让他往上爬。

县丞言语中暗示王大壮不要出太难的题,又让户房的赵司吏当裁判,仍是给了庞雨一些便利,其他的就看庞雨自己的了。

庞雨大步上了月台,王大壮走在前面,庞雨见王大壮跪拜县丞,赶紧也跟着跪拜,按明代的规矩,并非是见官都要跪拜,但直管的坐堂官问事回话是需要跪的,既是入乡随俗,庞雨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起得身来,庞雨低头扫视一遍堂上,皆是杂官各房司吏,算是桐城官场的最高阶层了,他们看庞雨的眼神都并不排斥,而是好奇中又带着点嘲笑。经过余先生时,余先生低头垂目,没有与庞雨眼神交流。

庞雨转身面对着王大壮,堂下上百人等目光汇聚,庞雨前世见惯场面,人头济济的会议报告是常有的事,此时毫不紧张,反而对这种众人瞩目的场景颇为兴奋。

县丞最后问庞雨道:“庞雨你可要算盘或是纸笔?”

庞雨躬身应道,“谢大人挂怀,属下心算便可。”

县丞在心里骂了一句傻子,拿张纸记一下也要容易得多,不好再说什么,转向王大壮道:“那王班头可出题了。”

王大壮皱眉想想,他在户房当过数年皂隶,开口之时原本是想让庞雨算一个里的田赋,连历年老吏都头痛的问题,他认为庞雨肯定是做不出来的。不过县丞说了实用又不能繁杂,王大壮不敢太过分,只能改换个简单些的,但他认为也足以考倒庞雨。

“那某便考校庞雨一题,衙内所需工食银,便是户房每年要用到的。说有一县衙之中,有门子十一名,每名工食银六两;皂隶二十七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一钱;马快十一名,每名工食并草料银一十六两八钱;步快十七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二钱;壮班十九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三钱;灯夫六名,每名工食银五两;轿夫九名,每名工食银五两三钱。。。”

堂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王大壮这每项倒都不算繁杂,但项数越来越多,户房也是各项算完再总计,而王大壮是欺负庞雨心算,要庞雨一口算出总数,还越说越快,分明违背了县丞的嘱咐,户房那个书手边打算盘还要一边听王大壮后面的数字,听掉了几个数,此时已紧张得满头大汗,好在旁边一个户房书手见势不妙,上前帮那算盘手记数。

王大壮还将一些整数变改以增加难度,比如轿夫原本十人成了九人,工食银五两变成了五两三钱,三班原本都是六两,他都给加了尾数,各班还不一样,衙门中大多数都知道实情,自然议论纷纷。

户房的赵司吏眼见县丞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轻轻的干咳了一声。

王大壮原本来打算再加,听了只得打住,但他觉得难道庞雨已经是完全足够了,鄙视的看着庞雨道:“你算出方才所列各项,共计工食银是多。。。”

不待王大壮说完,便听一个声音大声答道,“七百一十八两三钱。”

===第二十一章 明珠蒙尘===

堂上突然安静了一下,所有人的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见庞雨转身面对县丞躬身道:“门子十一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小计六十六两; 皂隶二十七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一钱,小计一百六十四两七钱;马快十一名,每名工食并草料银一十六两八钱,小计一百八十四两又八钱;步快十七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二钱,小计一百零五两四钱;壮班十九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三钱,小计一百一十九两七钱;灯夫六名,每名工食银五两,小计三十两;轿夫九名,每名工食银五两三钱,小计四十七两七钱,以上所列各项共计七百一十八两三钱。”

庞雨口速如机枪扫射,听到的人甚至都来不及对他报出的数字做出检验。无论县丞、吏员还是堂下的衙役夫子,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堂上站立的庞雨,如同看一个妖怪。

众人不知计算数字对不对,但庞雨将王大壮的原题复述得几乎一字不差,展示了超强的记忆力,对于没有训练过记忆能力的人来说,确实难以想象。

众人都等待着户房的结果,堂上如同一个定格的镜头,都在等待裁判的结论。

那打算盘的户房书手额头出汗,在旁边同事的提示下,继续噼噼啪啪几下后,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迎着县丞的询问目光道:“禀大人,共计七百一十八两又三钱。”

堂下终于轰的一声,如同菜市场开市一般喧闹起来,县丞不自觉的往后一倒,靠在椅背上。王大壮的下巴迟迟合不拢,连县丞在上面连说三声好也没听进去。

县丞又坐直身体,转头看着王大壮,“王班头,庞雨算的马快一项可有误?”

马快一项计算最繁杂,王大壮开始只管出题,哪想到还要自己来心算,此时慌张之下哪里算得出来,结结巴巴道,“这。。。属下还未算出来。”

县丞料到如此,变色怒道,“你自己出的算题,别人整题都做出来了,你一项还未算出来,那为何还要出这种题让别人来做?庞雨是你皂班的人,岂有刻意刁难下属之理。”

“属下。。。”

县丞打断王大壮道,“庞雨已然答对,你还有何话说!”

王大壮满脸涨红,他被庞雨出乎意料的一记重击打晕了头,分明县丞方才的话已经说得很重了,王大壮恼怒之下却没体会出来,依然在作最后的抵抗,“衙中都是大人属下,自然全凭大人调派,只是这庞雨虽是算数厉害,却不通文墨,会误了大人的大事。”

县丞脸色沉下来,他也看出来两人有旧怨,但今日这形势下,并非只是王大壮和庞雨两人之间的事情。

庞雨那一番马屁有理有节,县丞是准备利用这样的有利形势,一则强化自己惩罚的正义性,二则千金市骨收买人心,让广大吏目衙役向自己靠拢。

偏偏王大壮不顾县丞的暗示,不依不饶一心要让庞雨出丑。如果让他证明了庞雨依然是个傻子,那么庞雨开始那一番大道理便会效果大减,甚至成为笑料,县丞想好的后手都成了空招。

以前王大壮对县丞颇为尊敬,又是户房赵司吏一系的人,所以县丞一直没有难为他。

但今日王大壮几次三番将自己的暗示当做耳旁风,已经让县丞心中不快,对他的印象减分不少,此时王大壮还要阻拦,令县丞怒火中烧,给他打了一个不顾大局的标签,要不是看在赵司吏的份上,早就把王大壮拖上月台打上几十大板。

自己身为佐贰官,调皂班的人何时轮得到他一个班头反对,当下冷冷的问道,“这衙中不通文墨之人不在少数,那王班头的意思,他们这些年都是在误本官的事了?”

衙门中粗鄙不通文墨的人不在少数,王大壮岂敢一次得罪这么多人。

“不,属下不是那个意思,属下是说,是说。。。”

庞雨不给王大壮分说的机会,赶紧补上一刀,“班头你这就不对了,我受伤之前两日,还当着你面写了数十个字,你分明知道小人能写字啊。我以前是得罪过你,有不对的地方,但当着县丞大人的面,你不能撒谎啊!”

“哪有此事,你敢血口喷人!你分明连自己姓名也不会写!”王大壮两眼圆睁急怒攻心。

“那班头要不要再即刻考校一下我是否通文墨?”

“我有何。。。”王大壮正要答应,突然想起刚才的事情,此前从未听闻庞雨会算账,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让庞雨丢人反而成了自己丢人,难保庞雨不是真的会写字。

而庞雨才说的那番话,实际是给自己挖坑,如果一番考校出来,庞雨果真又会写字的话,县丞必然认定他是故意说谎阻拦,那性质完全不同,便不是王大壮和庞雨的私人恩怨,而是王大壮公报私仇,故意要蒙蔽上官。

想到这里王大壮猛然警醒过来,对着脸色阴沉的县丞拱手道:“大人明鉴,庞雨果真发愤图强学了不少东西,正是大人在堂,桐城灵气汇聚而致。正该请大人安排个更适当的差事,以免耽搁了人才。”

庞雨心中叹口气,自己一句话没补到刀,反而引起了王大壮的警觉,还不如让王大壮自己绕死自己。

看来王大壮也不是个傻子,居然气急败坏的时候还能知进退。但今日当着县丞这一番交锋,王大壮已经有不少失误,在县丞心中形成了不良印象,又在衙门众人面前失了威望,自己以后继续强化这一印象便事半功倍。

县丞对王大壮不假辞色,转向庞雨放缓口气道,“用人便当人尽其才。可怜庞雨如此人才,能写会算明理有才,在皂班经年,却未有一人识得,好在金子走到哪里都要发光,今日总算老天开眼,本官既然知道庞雨有此才华,自不能让明珠蒙尘。”

乘着这个权力真空期,他需要千金市骨,发展自己的人脉,县丞把头偏向幕友那边,两人低声交谈,余先生恭敬的躬身回话,不经意间朝庞雨看了一眼。

交谈很快结束,县丞摸着胡子迟疑着,余先生又低头在耳边说了几句,那县丞似乎被说动了,微微点头后才道:“再有些时日就八月了,秋粮眼看就要收了,各仓各库都要点验库藏存粮,此乃县中急务,赵司吏你看,一向都是户房主理,今年派何人办理此事合适。”

赵司吏是户房掌印司吏,也就是桐城财政兼税务局长,已在任数年,水平自然比王大壮高得多。即便王大壮投靠于他,但目前情况下,赵司吏绝不会为此出头去得罪县丞。

结合此时的语境,赵司吏很快得出答案道:“点验库藏既要有公忠为国之心,又要认字识数之才,必要才德兼备方可,等闲人等绝难胜任,好在大人慧眼识珠,发掘了皂班庞雨此等人才,属下请大人准许户房暂调庞雨担此重任,另外各仓都有历年情形,须得熟知仓储之人主理,户房典吏唐为民可堪一用。”

堂下众人一阵骚动,对庞二傻子的狗屎运羡慕到了极点。查仓储一直是有油水的差事,县衙中一般户房主管,在堂官或佐贰官都会安排一些自己人,分润其中的油水。现在赵司吏给了县丞面子,顺便也安排了一个自己人,县丞自然不会驳他的面子。

县丞果然点头道:“赵司吏安排甚为妥当,本官赞同如此办理。庞雨你要秉公巡查,总要对得起赵司吏对你的看重。”

。。。。。。

哐当当一阵乱响,皂班值房外的皂隶纷纷避开房门。王大壮心情不好,暂时又没法拿庞雨出气,只好在屋里砸板凳玩,大伙都不愿去触这个霉头。

皂班都知道王大壮不待见庞雨,县官不如现管,大部分还是准备继续观望,但面对庞雨时的面孔都温和了不少,倒是当事人庞二傻子毫不在乎,在隔壁自顾自的练起俯卧撑。

众人在门外羡慕的看着行为怪异的庞雨,这么个二傻子,却在短短两天内靠一张嘴巴成了县丞的红人,得了查仓这么好的差事,任谁也艳羡。

庞雨今日大获全胜,有了县丞撑腰,短期都不用担心王大壮的小鞋。做完俯卧撑更是心情舒畅,他本打算等一会去找唐为民,看他怎样计划查仓的事情,刚到门口却见身穿青色长衫的唐为民从角门先过来了。

唐为民约三十七八岁,肤色白皙一表人才,胡子不长但打理得很干净,脸上随时都带着和善的表情。他是户房典吏,也就是财政局副局长。

县衙与朝廷不太一样,朝廷六部以吏部为首,县衙却是以户房为首,户房既管财政又管税务,各房都有求于户房。在衙门里面可谓位高权重,桐城的户房除了赵司吏是一把手之外,还有三名典吏分任副职,唐为民这个户房的二三把手也是有头有脸的,地位足可抵得上其他房的司吏。

有人进去通知了王大壮,王大壮赶紧出来问好,唐为民和气的应付一番,便丢下王大壮,径直转向庞雨,又引来皂班一众人等嫉妒的目光。

“怎敢劳动唐大人前来。”

等庞雨见过礼,唐为民随和的回道:“巡查仓储乃一县要紧之事,又是县丞大人和赵司吏亲自交办,想先与庞小弟商议一下,不知庞小弟可有计较。”

庞雨见上官如此客气,还突然有点不适应,知道唐为民是看在县丞面子上,自己当然不能拿个架子。

连忙恭敬的回道:“怎敢当得大人这商议二子,小人从未做过此等大事,哪里有什么计较。想来应该是县丞大人和赵司吏都清楚这一点,特意安排唐大人主理,所以小人就一个心思,既把事情做好,又跟着唐大人多学多听,如何安排都听唐大人的,小人无不遵从。”

唐为民过来问庞雨意见,也是因为庞雨突然成了县丞的红人,并非是看得起庞雨本人,但此时见庞雨如此知趣,也和蔼的道:“所谓主理,不过是往年多些历练罢了,既如此,某便先说说全县各仓情形,庞小弟也好有个预备。”

唐为民如此随和客气,庞雨只得也客气的回道,“大人请说。”

“县中仓廒总共有十余处,县城以预备仓、丰豫仓为要,各乡廒房以枞阳为要,其中上枞阳、下枞阳的仓廒,还存有漕粮本色。唐某计议以县城为首,枞阳为次,由近而远,先从那预备仓和丰豫仓查起,然后是上下枞阳。这样如果县丞大人中途问起,我等已查了要紧处,好有个回复,县丞大人便不会责怪我等做事迟缓。”

“唐大人安排甚为妥当,小人都听唐大人的。”

“那唐某先去拟好文牒,时间暂定后日开始,今日午后便请承发房先发往各仓,好让他们有个预备。”

其实预备仓就在县衙旁边,唐大人还要发个行文,显得更正式,但庞雨心中猜测,也是给各仓仓子一点时间查漏补缺。

首节 上一节 12/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