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第14节

“猪腿一根,桐油两斤,蜡烛一十。。。五十。。。六十支,羊肉怕有五斤,松江布两匹,这什么茶叶有一斤。。。”

“就没银子么?”庞雨打断道。

周月如冷冷插话,“这些东西不是银子是啥。”

“那你跟少爷算算,少爷我不知道价。”

周月如白他一眼,蹲下来边清点边道,“这根猪腿起码十几斤,就是三四钱银子了,这一袋白面怕有三十斤,也是三钱银子了,两斤桐油五分银子,一只鸡五分银,两匹松江中品布六钱,六十支中蜡值六钱,茶叶值一两银。。。还有这些小米啥的加起来,统共得有三两银子还多,我家那铺子得挣多久才能挣三两。”

“这么一大堆才三两银子,那也不算多啊,才送这么点。”庞雨有些不满意,在一堆东西中乱翻。

“这还嫌少了,你啥都没干,这种人的礼品你都收。。。你别翻乱了不好收拾,你看你,羊肉掉地上了。”

这时候庞丁进了堂屋,看两人在翻东西,便没有过去凑热闹,晃眼一看却见东侧后面的椅子上放着一个小包。

“少爷,谁的钱囊掉了。”

庞雨转身一看,右手闪电般一晃,钱袋已经在手上,自然是袁大使放的。

“多少?”周月如伸手过来要看。

“你等等,我掂一下。”庞雨轻轻掂量以便计算重量,他最近正在练习这个技能,静心掂了片刻,估摸着大概也有十二三两。

还没等庞雨确定重量,何仙崖的声音又在药铺里面响道:“二弟,丰豫仓的彭哥来探你。”

庞雨探头在窗缝中一看,何仙崖又领着一个人,那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着个粮袋,何仙崖也帮着拿了些东西。

庞雨赶紧回头对周月如道:“快把东西收进去,又有人来了。”

“啊,又来了,你到底干啥了。”

“不准顶嘴,快把东西收了。”

来的是丰豫仓的仓子,庞雨刚才收了预备仓的礼物,对比着这规模,预备仓是二十四间仓廒,丰豫仓是十三间,大概是一半的样子。

庞雨在心中算好基数,拍拍衣服迎了出去。

。。。

丰豫仓的仓子走时,已经到了掌灯时分,便因为这两人到访,连周月如都还没走,一直在正屋外边偷眼往里看。

庞雨老妈心情有点激动,所以今夜破天荒点了一盏油灯,却只燃着豆大一点灯火,因为老妈把灯芯拨得很短,这样比较省油。

除了老爹之外,一家人又一番清点礼物,预备仓总价值十五两上下,丰豫仓七两上下,两家总共有二十多两。

庞雨就动动嘴皮,发表了两次演讲就得了二十多两,比庞家无形资产变现还要多,已经把打点幕友的成本收回了,看来古代的名利场都在衙门里。

庞雨想想,自己虽然靠拍马屁得势,但毕竟职位还是低下,人家这次主要打点的应还是唐为民这个典吏。

仓子平日要打点县丞、户房司吏、典吏和书手,给其他各房其实也要送些香烛之类办公用品,遇到分巡道和安庆府下来检查,仓子也要凑份子。

按庞雨所想的,仓子要应付的不少,但仓子本身的收益有多少,庞雨还没有底,这方面信息严重不足。

“他俩为啥给你如此多东西?”周月如一边清点,一边问道。

“他们都是仓子,你说是为啥。”

周月如恍然道:“就是那巡仓的事么,那他们想让你不仔细查?那他们怎地不说呢。”

庞雨失笑道:“这种事讲究心照不宣,岂能拿出来当众说,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傻。”

“有事又不说谁能知道,可这事万一被哪位大人查到了,听说要杀头的啊!”

“杀头?!”庞雨一惊,感觉脖子上凉凉的,但低头一想之下,自己只是个皂隶,查仓储还有唐为民这个典吏带队,他都不怕,自己怕什么。

想完对周月如骂道:“死女子不懂别乱说,是不是想我杀头呢,然后不用还按揭了。”

“你们皂隶赚钱也太容易了吧。”

庞雨抬眼看到周月如还在站着,眼睛直直的盯着地上的东西。

庞雨大方的抓起地上的羊肉,“把这块拿回去。”

“给我的?”周月如小心的指指自己,她生怕庞雨又在捉弄她。

果然庞雨道:“煮好了再给我送回来。”

见周月如杏眼圆睁,庞雨才笑道:“说笑罢了,回去煮了给你爹补补身子。”

“真的假的?要是把羊肉折换那啥奖金,我就不要肉了,还是要银子。”

“当然是真的,是奖金之外的,早跟你说了少爷我是个好人。”

庞雨想想这几天周闺女的表现,交代的事情都办得很好,衙门没有差事的时候还要收拾药材,昨天那余夫人的差事也办的不错。虽然经常发牢骚,但总体是个合格的员工。

想到这里,随手拿了一个大概一两的银锭递给周月如,等周月如接了,庞雨又指指地上的面袋,“还带五斤面回去,给你爹做点扁食吃。”

“谢谢少爷!”周月如生怕庞雨反悔,嘴巴顿时变甜了,身手也变得异常矫健,提着羊肉迅疾如风的跑进厨房,飞快找到一个布袋装上几斤白面。

庞雨再看到她时,周月如已到了门口,庞雨抬头看看天井上方,天色已经快全黑了,想到一个女子不安全,连忙喊道:“太晚了要不我送。。。”

话音未落,周月如像一道青烟消失在门外的茫茫夜色中,只剩下一蓬面粉的粉雾在庞家天井中飘动。

庞雨感觉周月如就像个会轻功的武林高手,甚至以为自己出现错觉,连忙眨眨眼睛,再睁开的时候,果然看见那蓬粉雾之中又出现了一个人影,却是何仙崖。

方才丰豫仓仓子走的时候,庞雨专门叮嘱了何仙崖,让他晚间再来一次。

“怎地这么多白灰。”何仙崖伸手在空气中挥了几下。

庞雨递过去一匹松江布,何仙崖连忙道谢。

“三弟你估摸一下,袁仓子这些年有多少家底。”

何仙崖脱口而出,“他这几年少说贪墨了三四百两。”

“三四百两给上官和各房分分还能剩下多少。”

“二哥哎,我说的是他分了剩下的,他在桐城已买了两处宅院,又在朝阳门买一处门市,六月刚娶了第三个小妾,那日子比我等可过得自在。”

“一个仓子这么有钱!”庞雨吃了一惊,周月如家里做那么久生意才五十多两现银,这袁大使区区一个守仓库的,居然几年就赚了三四百两,那个破破烂烂的县衙大门之内,还不知有多少隐形的富豪。

“二哥你让我打听为何此时查仓,我也问到了。”

庞雨赶紧催问,何仙崖低声道:“各仓根本没有一粒粮食,县丞和户房都一清二楚,杨芳蚤大人只是代理,不知他与前面的辜大人如何交接的,但后面的坐堂知县过来,杨大人必须要有个交代。我午后在承发房打听了一下,说昨日从宿松来了一封信,恐怕就是说此事。县丞衙中的心腹昨日都先派了好差事,下乡比较钱粮去了,才交办到二哥你手上。是以二哥你是代县丞大人巡仓,可不能让这些仓子轻易敷衍了你。”

庞雨得了消息,心中比方才笃定多了,此时抖手掂着钱囊,感觉那钱囊轻飘飘的。自己拼上脸皮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三弟你再详细把各仓情形跟我说说,慢慢说,说得详细一些,特别是预备仓。”

===第二十四章 漏雨===

“唐大人,我等是否午前去预备仓?”

转眼便到了查仓的日子,庞雨早早等在户房外,一见到唐为民便态度恭敬的问道。

其实预备仓就在县衙旁边,走路还要不了五分钟,但唐为民作思索状片刻后道:“唐某这里还有些秋粮的文书要写,是给安庆府的申详,也是赵司吏交办的,耽搁不得,烦请庞兄弟在皂班稍待片刻。”

庞雨自然只能回了皂班,原以为唐为民最多耽搁一会,谁知这一等就没见唐为民出来。庞雨等得无聊,又不敢去催促唐为民,就找个角落练习俯卧撑,或是在快手房后面的小叶榕上练习引体向上。

自从两次演讲之后,皂班的人都知道庞雨在县丞那里成了红人,各人现在已经不敢小看庞雨,虽见庞雨行为怪异,却没人嘲笑他,连王大壮也没出来多嘴。

快混到午饭时间,厨房都飘出饭菜香味了,庞雨觉得上午多半去不成了,他也习惯了明代的慢节奏,准备去吃午饭。

明代普通老百姓很多只吃早晚两顿,但并非是全都如此,富人家也有吃三顿四顿的习惯,县衙的厨房只是给吏员以上准备的,庞雨还是坚定的吃三顿。到了明代因为本钱还太少,所以没敢大手大脚,但改善伙食是一定要的。

刚要准备出门,就看到唐为民带着一个帮闲从仪门出来了,感情唐为民是专门等到吃午饭的时候再去。

“累庞兄弟久等,我们这便去预备仓。”

庞雨连忙应了,到八字墙找何仙崖,何仙崖对衙门事务十分熟悉,庞雨是一定要带的,但周月如也在八字墙,唐为民都只带了一个帮闲,若是自己带两个,又担心唐为民认为他不懂规矩。

正有点为难时,唐为民过来问道:“听说庞兄弟有个女帮闲。”

庞雨乘机道:“大人见笑了,小人有两个帮闲,这是我二哥,也在给兄弟帮闲。”

唐为民十分大度的道,“既如此,那便同去。”

庞雨赶紧跟在唐为民身后半步,这样既显得尊重上级,唐为民又不必转头跟他说话。

但唐为民颇为随和,不时回头看庞雨身后的周月如,毕竟全天下带女帮闲的恐怕也不多,他看向庞雨的表情有点似笑非笑。

唐为民随口对庞雨问道:“庞兄弟在衙中有多少年生了?”

“回唐大人,一年又两三个月吧,小人这记心记这些东西不太在行,不过记恩情是特别灵光,一辈子都不会忘的,像唐大人这次对小人多有提携,小人没齿难忘。”

唐为民没想到庞雨能扯这么远,赶紧客气两句又转回正题,“那庞兄弟可识得预备仓的袁大使。”

庞雨一听,知道唐为民是在试探自己态度,当下小心的回道,“倒是识得,但是交道比较少,听其他兄弟说为人还是不错的,就是稍有点小气,但小人都是听说的,不知是否确实。”

唐为民听完嗯了一声,对庞雨的话不置可否,但庞雨知道他是听明白了,庞雨也是在试探唐为民。自己虽是县丞安排的人,但唐为民毕竟是户房的上官,庞雨必须要兼顾唐为民的意见。从唐为民现在的态度看,他与袁仓子并不是极度密切的利益共同体。

两人说完这么几句话,已经到了预备仓门口

袁大使已经等了一上午,虽然他的事前准备工作都做了,这毕竟是县衙正式发碟的检查,越等越是心头发慌,见到两人过来才松一口气,迎上前跟唐为民见礼。

袁大使上来拱手笑道,“唐大人您看,都晌午当口了,小人在玉禾楼备了点薄酒,请唐大人和庞兄弟赏脸,先吃些酒菜再查如何,反正仓都在这里,也是跑不了的。”

庞雨自然不会这时去喝酒,多欠袁仓子一个人情,有些话就不好开口了。

乘着唐为民还没说话,便抢在前面道:“饭就不吃了,仓储乃一县要务,我等职责在身,今日正好又是查仓的时候,被人看到我们在外饮酒,知道的说袁大使会待客,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敷衍塞责,传出去污了袁大使名声,在县丞大人脸上也不太好看,还是先去各仓看看,这是在下浅见,到底如何还是唐大人说了算。”

袁大使听了一愣,似乎没想到庞雨说出这么一番话,收了礼还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连忙看向唐为民。

唐为民微笑看了庞雨一眼,稍稍思索便出来打圆场道:“庞兄弟说的也是,那唐某先看进出仓的文册,袁大使你便陪着庞兄弟在各仓查一遍实物。眼里不要光看此次巡仓,庞兄弟少年人杰,很得县丞大人看重,袁大使你以后还要多来往。”

庞雨知道唐为民是给机会让袁大使单独公关,既然唐为民开口,那袁大使只得应了,叫旁边一个守仓夫开了大门,领着几人进了仓。

唐为民和帮闲直接进了大门左边的门房,袁大使则陪着庞雨往预备仓的仓房走去。

这预备仓创建于洪武年间,目的是丰年收储以备灾荒,明初是发挥过很好的作用的,后来跟其他制度一样都崩坏了,于是又新增了常平仓、社仓等等作为补充。

明代中期朝廷曾经大力整顿,不过完全脱离实际,朝廷规定五十里的县,预备仓要有三万石的存粮,满天下没一个县能做到,最后标准只得一降再降,最小的县标准不足百石。

桐城总计四十七里,算是中小县,但因地处南直隶和长江边,雨水丰富,粮食收成很高,又有水运的便利,每年从枞阳镇大量外销到江南一带。按以前那个不现实的标准,桐城存粮应该是两万五千石,现在已经降为九百八十石 仓房二十四间。

二十四间仓房布局为三排,其中居然有几间成了木石的废墟,庞雨已经从何仙崖那里打听过,也没问袁大使,直接进了旁边一间仓房,里面杂物成堆,哪里有丝毫粮食的影子。

庞雨反背着双手,一副领导的派头,丝毫不像要和袁大使兄弟相称,冷冷的开口道,“粮食在哪里。”

袁大使满脸堆笑过来解释道:“庞兄弟你看,这是年初地震时候震坏了的(注:桐城崇祯七年正月曾地震),正好里面便存了粮食,可恨当天又下雨,粮食被雨水浸泡发霉腐坏,后来不得已便陆续废弃了,如今这仓中,尚无新粮补入。”

庞雨自然不信,他昨日已从何仙崖那里打听了不少消息,虽然详细过程不清楚,但知道粮食的去向绝不是雨水泡了。

“哦?若是我没记错,今年地震是春节间,那前后日子只下雪,好像没下雨啊。若是废弃了,那兄弟我还要看看进出文册,何人搬运的,要人证过来,何时出仓何时出城,最后废弃在何处也要仔细看看,十万斤的东西,不会一点痕迹都不留下。如此万一县丞大人问起来,小人也好有话说。”

袁大使殷勤的笑脸变了味道,嘴角略略歪斜着道:“雪化了不就是雨,焚毁时是在一块干田中,夏季那田又蓄了水,早已了无痕迹,搬运时请的东作门夫役市的脚夫,连姓名也不知道,要找人证是有些难为在下,庞兄弟若是要找,便自己去夫役市问问便可。”

庞雨转头微笑盯着袁大使,此次查仓是要在正式知县到任之前,对前面仓储的去向做一个了结,仓中无粮是肯定的,谁也变不出来,但无粮的原因却可以变出来,这样向安庆府申详得到认可,以前的仓储便一笔勾销,新知县便可以放心交接。

所以此次查仓不是查粮食够不够数,而是要找一个没有粮的理由,这个理由可是是仓子给,也可以是户房给,但必须县衙这个层面的认可,这便要看县丞的态度,也是庞雨地位的来源,所以庞雨并不怕袁仓子耍无赖。

“那在下若是在夫役市问不到,报给安庆府的申详之中,便只能加一句,搬运销毁十万斤粮食之事查无实证,袁大哥你看这样可好?”

此话一出,空气中顿时弥漫开紧张的气氛,袁大使眯着眼看向庞雨,“当是之时,已然将一应情形报知户房赵司吏,庞兄弟不信的话,大可去向赵司吏问明。”

庞雨自然不会被这种乱拉虎皮的动作吓住,以他的判断,袁大使与赵司吏有往来或是真的,赵司吏多半也从这里得了好处,但仅限于户房不找袁大使麻烦。如今庞雨既然受县丞指派,赵司吏便不可能出头自找麻烦,只有靠袁大使自己解决。

于是回忆一下何仙崖的情报,庞雨不慌不忙道:“小弟不是有意难为袁大使,只是县丞大人重托,不得已要多问几句,兄弟知道袁大使是实在人,即便是帮袁大使担待一些也不妨,但仓储乃一县要务,日后万一安庆府或是徽宁道查过来,兄弟也是担着天大的干系。大家都是干一份差事拿一份工食银,这当中的道理,想来赵司吏也是能体谅的。”

庞雨说完定定的看着袁大使,两人眼神在虚空中交锋,双方都摆出了筹码,其中虚虚实实,看能否让对方相信自己能做到,袁大使原本以为庞雨是个撞运气投机成功的半傻子,想靠虚招唬住庞雨,岂知对方言语中无甚破绽,整体气势很足,眼神中充满坚定,毫无一丝退缩。

片刻之后袁大使的眼神闪动起来,仓子面对这种巡查总是弱势的,他倒不是真的相信庞雨敢在交给安庆府的申详里面写“查无实证”,因为那样先丢的是县丞的脸,显得县丞没把桐城的事儿管好。

他真怕的其实只是县丞,庞雨目前显然是红人,又是第一次为县丞办差,若真的要揪着仓子的尾巴一通乱打,那无论赵司吏还是唐为民,都不会为仓子说半点好话,反而要怪仓子没把事情办漂亮。

首节 上一节 14/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