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第39节

庞丁从门口进来,凑在庞雨面前道,“少爷,那几个快手一直在那边嘀咕,问说工食银啥时候能发一些,江帆和阮劲在民乱前都花钱买了几张牌票,原打算说下乡比较钱粮的,结果民乱一来就一直未去,都说家中没银子开饭了。

庞雨悠闲的抖了一下脚,“知道了,告诉他们,若是他们急用钱,可以来向我借。工食银是按月发放,从本班头上任那天算起,一月之中他们如果无甚错漏,自然会足额领到。”

庞丁应了一声,又压低声音,“少爷你打算用那银子啊?别人会起疑心的。”

“那是少爷我自己的,这是衙门的快班,岂能少爷自己出。”庞雨闭眼想了片刻道,“这事我还得找唐为民,看他能不能从户房多分一些。”

“那可得早些问清了,安了他们的心才好,不然城里再乱一点,这些人又要跑了。”

庞雨笑了一下道,“少爷不是拿银子收买他们,但该给的一定要给的。你出去打探没有,今日城内情形如何了?”

“南门打了两个壮班的人,凤仪里门前有些人围聚,说是要方家交出放火的打行。”

“你看看他们干了些啥事…”

庞雨还未说完,窗外出现一个人影,正是杨芳蚤的一个袛候。

庞雨连忙站起来讨好的道,“文兄有何训示?”

那袛候摇摇头,“堂尊请庞班头去退思堂说话。”

。。。

杨芳蚤坐在上首皱着眉头,对着面前站得规规矩矩的庞雨问道,“听闻你在八字墙张贴招募帖子,快班如今有多少可用之人了?”

“回堂尊的话,已有十五人,其中留用原快班人员九人,新募六人尚无差服可穿,还不能外出办差,其中四人是快班以前的帮闲,差事上手就能办,还有两人…”

杨芳蚤一挥手,“用什么人你自己看着办,最要紧是当得用处,这两日城中追索人犯,又弄出些事端,你既掌管快班,便要拿出些实效来。”

庞雨埋着头道,“大人明鉴,快班这两日走街串巷,拿了七个潜逃的乱党,没有弄出任何事端。刑房和南监就在衙中办事,却惹得民怨沸腾。此次城中又有乱象,小人已有腹案为大人分忧,但终究是些无用功,小人的快班再勤奋,也禁不住他们在背后拆台。”

杨芳蚤盯着庞雨片刻,轻轻叹了一口气。庞雨知道杨芳蚤心中不快,但话也必须要说明白,不能稀里糊涂帮别人背锅。

在他去云际寺和练潭的三天中,那些打行在各处逮拿乱贼,追缴各乱民拿走的银子,连乱民的亲戚也有部分被牵连。

昨日黄文鼎的一个亲戚就被打行在家打伤,房子被烧掉一半,幸亏街坊救援及时才未酿成火灾。

打行追捕乱民的打击面偏大,手段又有些凶狠,连那些被杀的乱民家中也没放过,甚至人家正在发丧,打行和家仆还去搜查,让人家吐出脏银,与那些送葬的乱民亲友发生冲突,惹起极大的民愤。

这几件事在城中惹起不小麻烦,县衙还未及处理,刑房又出了大事。

当日逮拿的乱贼都在南监关押,每日由刑房提审,此时审问的记录便涉及日后的定罪。那些人犯的家眷那天被快班一番惊吓,已经不敢再围在县前街,但都请托了关系找刑房活动,桐城是个小地方,那些关系绕来绕去,实在找不到也可以找那些帮闲,最后总是能寻到刑房或南监的人。

他们想把自己亲友的罪名减小,主谋的要变成从犯。刑房和牢子都不是善男信女,自然就狮子大开口,减罪的底价至少二百两,那些帮闲作为中间商也是要赚差价的。这几天时间竟然发展出了完整的产业链,把那些乱民俘虏当成了唐僧肉。

作乱时抢得多的乱民可能出得起,但有些根本没分到那么多,士绅那边的打行又在追索,很大部分已经被收回,那些乱民家眷哪里还拿得出来。

人犯中一个叫张采的,他媳妇被打行追回了大半脏银,为了救张采又求到刑房一个书手,银子不够用,那书手便强要了那女人,最后还没得个准话,那女人回去越想越气便上了吊。虽然最后被家里人救下,但事情就此被揭发出去。

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县城中百姓的民愤又被激发起来,城中传言纷纷,有人在串联闹事,昨日出门的两个壮班的衙役就被百姓在南门一顿痛殴。

上次民乱的主要目标是士绅和家奴,乱民甚至尽量避免和官府冲突,这次如果动乱再起,可能会加上桐城县衙。

所以对杨芳蚤来说,形势依然十分凶险,万一民乱再起,他必定要丢官不说,还很有可能性命不保。

在原本的历史上,汪国华被抓后经过大街押送往县衙,半途得知可能不算他谋取黄文鼎的功劳,汪国华便在街市之上吵闹,想把背后的隐情公之于众。

结果汪国华刚说得几句,便被某乡绅家的健仆从背后当街刺死,此事再次激发民愤,而且不再是针对家奴,而是直接针对乡绅。士绅惊恐之下只能邀请池州兵进驻,就是潘可大所部,桐城从此一直有军队驻扎。

而此时因为庞雨隐藏了汪国华,所以此事并未发生。但乡绅和胥吏总会作死,把事情朝不可收拾的方向推动。

士绅那边杨芳蚤无力约束,但他可以对刑房恼怒,民乱之时刑房就剩两三个人当值,没起到任何作用,好不容易平息了又来添乱。

周县丞原本也对那司吏不满,两人一番合计,杨芳蚤已经打定主意,虽然他是个代理知县,但与新知县交接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建议新知县把刑房司吏的考评打个不合格。

杨芳蚤对庞雨更加信任些,想想之后道,“后面那审讯之事,每次听审不能只有刑房的人,便由快班和刑房一起办。”

“小人遵命。”庞雨表面平静,实际上心中有些窃喜,审讯是一个重要的权力,虽然定罪和执行权力不在县衙,但上级的依据主要都是这些审讯记录。只是这个任命来得突然,庞雨还没想好怎么运用这个权力。

“首要的还是要让民情平息,庞班头方才说已有腹案,先说与本官知道。”

“属下想着但凡民乱,必先有一诱因,百姓之中有不平之气,再被一些有心人蛊惑,任何时候都不缺唯恐天下不乱之徒,但只要没有诱因,这些人自然就无从煽动。”

庞雨观察到杨芳蚤微微点头,放心的继续道,“上次民乱先不必说,就此次又见隐患,乃是乡绅追迫太急,以及刑房贪婪无度。属下的意思,不可一味驱散打压那些百姓,民情可疏不可堵,既然刑房那书手民愤最大,便先拿了他入监,百姓心气一平,那些蛊惑之人便无能为力。”

“有些道理。”杨芳蚤沉吟片刻,只要能稳住形势,那个书手的命运根本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那士绅那边呢。”

士绅都有功名在身,杨芳蚤一个知县都动不了,还来问自己一个班头,可见没有丝毫担当。

士绅的势力太过庞大,他一时也想不好,只要敷衍道,“仓促之间难以想出周全之法,属下还需再仔细斟酌,最好是不与那些士绅直接冲突,又可平息民愤。”

“那你得抓紧些,不可让乱势一发不可收拾。”

庞雨心中骂了一句,刑房干的事情衙门中人人都知道,分明是杨芳蚤这个坐堂官失职,在如此微妙的时候还放任刑房胡来,现在却都推到庞雨身上。

想到这里庞雨低声道,“属下刚接手快班不久,听闻那李班头今年尚未给快班发放工食银,既是要那些快手卖力做事,还得先发放一些,好安他们之心。”

一说到银子,杨芳蚤便不耐烦的打断道,“此事你自去与户房商议,让户房尽力筹措便是了。”

。。。。。。

“庞班头说的都有道理,户房也是度支艰难啊,但凡是有一点存银,那也是先给快班,可确实没有。”赵司吏诚恳的对庞雨说着,“上半年的账册和留存,庞小弟都是经手过的,秋粮尚未开征,便出了这大乱,银库真是空空如也。”

庞雨讨好的道,“赵大人说的自然都是实情,平日没有也罢了,但此时城中暗流汹涌,还要快班这些人稳定形势,赵大人可否稍作腾挪,有个百两银子也行。”

赵司吏轻轻摇头,“确实没有,庞小弟刚上任,可不要被那些快手牵着鼻子走,他们手中自然是有钱的,况且就算衙门一时没发工食银,缉凶平乱也是他们的职守所在,岂能跟班头讨价还价。”

他依然还是和颜悦色的,但语气十分肯定,庞雨知道无论如何说都不会有结果。

但庞雨是知道的,前几日城中的方秀才等一些士绅给县衙筹措了银子,阮大铖一个人就出了一千两,库房中是有银子的,昨日赵司吏从户房支出了一大笔银子,却是让人去修东作门被烧塌的半边门楼。

庞雨还没打听明白这笔银子到底给了谁,但这样紧急的时刻不首先稳定衙役,反而把钱用于毫不紧急的修建。

十多个快手也就是不到三十两工食银,因为形势有些严峻,需要一些激励性的奖赏,庞雨也只要求了一百两银子,赵司吏竟然一口拒绝,庞雨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

旁边的唐为民见庞雨碰了一鼻子灰,连忙拉了庞雨出门,他陪着庞雨出了仪门,到庞雨的那单间坐好。

他见庞雨情绪有些低落,也叹口气道,“庞小弟无需介怀,朝廷多年入不敷出,户部每次都打地方的主意,把各县留存抽调一空,户房一向便无甚银钱,三衙七房三班一阁,还有县学、医馆、阴阳各处都要用银子,仪门内外数百人跟着衙门吃饭,哪里都是银子,可收的那些钱粮又不够足额给付,便只能厚此薄彼,三班总都是排在后面的。”

庞雨有些头痛,他现在手中是有银子,倒不是他要当土老财吝啬鬼,而是这银子还见不得光,若是他突然拿出一大笔银子,任谁也要怀疑他从云际寺捞到了多少。

而且这是公事,他也不能长期用自己的钱供养快班,总是要找到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前李班头吞没了所有快手的工食银,快班的人平时就靠赌档、勾栏、牙行等行业拿些灰色收入,但是数量并不大,因为这些行业背后都有缙绅。

最主要还是靠从户房买牌票去下乡比较钱粮,快手就像是坐在快班房里面的个体户,没有丝毫凝聚力,庞雨自然不能这样干。他是准备从那些行业中赚钱,但那需要时间,最好的办法还是要从户房争取到拨款。

“可小人见识不多,请唐大人帮小人费些心思,看看哪里能去争一争,能更有把握一些?”

唐为民一脸为难,皱眉想了片刻后终于道,“要说三班的银钱嘛,实际是有源头的,平日里那些衙役都想去皂班,要么就去快班,少有人愿意去壮班,因壮班辛苦又无钱,但在田赋之中,这壮班却是银子最多的,咱桐城壮班总共是一百九十二的员额,壮班银都是按六两的工食银征收的,这里一年便是千多两银子。壮班实际只有二十来人,那多出来的,庞小弟可以争一争。”

庞雨看着唐为民,这个壮班银他也是知道的,壮班的编制最多,每年户房都按足额征收的,但实际上壮班人数不多,相当于县衙吃了空饷。这部分多出来的银子有些用于衙门运转,有些则被官吏分润,虽然没见着什么实际效果,但这么多年以来还是有个固定的分配办法,若是要争夺份额,肯定要得罪人,唐为民是不会那么好心的,还是只有庞雨自己出面。

杨芳蚤和周县丞最多是表态支持,但最后还是要求到赵司吏那里,看今天赵司吏的态度,恐怕庞雨难以如愿,或者就算争到了,恐怕有大半都要入赵司吏的腰包。

唐为民叹口气道,“唐某知道庞兄弟一心为衙门做事,没有钱粮支撑着,那些快手岂能用心。可惜为兄只是典吏,若是为兄是户房的司吏,那唐某可保证庞兄弟的快班不会缺钱。”

庞雨以为唐为民只是有感而发,本来也想跟着叹口气,突然发觉唐为民的口气不只是感叹,而是意有所指,不由抬眼看着面前的唐为民。

庞雨低声试探道,“小人记得唐大人说过,去年唐大人便典吏考满了,只要司吏出缺,唐大人是可以顶首的。”

唐为民沉静的看着面前的桌面,“确有此事,但赵司吏并不愿让人顶首,为之奈何。这次的民乱中啊,那些郑老殷登一伙家奴,都跟赵司吏是熟识,据闻那郑老最近都在躲避黄文鼎,但仍是在桐城的。赵司吏前些时日也是担惊受怕,不知道他会不会改了主意,愿意让人顶首了。”

庞雨看着唐为民微微一笑,这唐为民看来是盯着户房司吏的位置很久了,他方才已听说庞雨要参与审讯人犯,平乱之后一定会追究大乱的原因,唐为民此时的意思是要借着平乱的东风,把赵司吏牵连进民乱中去,让赵司吏被免职,空出那个司吏的职位。

虽然他是这个意思,但都是暗示,话语中没有丝毫直白的表述,全要靠庞雨自己去领会,如果庞雨能帮他把赵司吏拉下马,日后保障快班充足的经费就是他的回报。

庞雨在心中默默想了片刻,跟唐为民告个罪,转身去了隔壁的快手房。

里面的阮劲、江帆、庞丁等人都赶紧站起来。

庞雨摆摆手,沉声说道,“咱们快班要办头号大事。抓两个人,第一个是淫人妻子的刑房书手杜方明。第二个,能逮拿第二个归案的,奖励银子五十两。”

屋中的十个快手口水都要流出来,阮劲呆呆的问道,“谁啊。”

“杀人嫌犯郑老。”庞雨扫视一圈屋中的快手,“此人多年来作恶多端,更因他杀死岳季而诱发大乱,我快班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捉拿此穷凶极恶之人归案,上报堂尊厚望,下平百姓民愤。三日之内抓获此人者,除了五十两奖赏,还可直接升任队正。”

屋中的快手同时露出了贪婪的表情。

===第五十九章 缉凶===

东作门外的紫来街小巷,一个身穿白色直身的男子拍打着院门。

稍等了片刻,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名老妇人出现在门口,她警惕的看着男子,“你有何事?”

男子客气的道,“在下来自吴老先生府中,不知吴甲奉是否还住在此处?”

“吴甲奉确是老身的女婿,但已一月不知去向。”那老妇戒备的看着来人,“你说你是吴老先生府上的人,那老身怎地没见过你?”

“在下是安庆人,一向在安庆帮吴老先生打理些产业。眼下吴家一家子都在安庆,因为桐城还不太安定,有些旧仆不便过来抛头露面。老先生前些时日受了些惊吓,也不愿再回桐城,加之这边宅院走水之后无法居住,吴家大约会举家迁往金陵。老先生和几位夫人身边没有用得惯的家仆,说还是以前的贴心些,只得派在下来桐城办这趟差事,二夫人特意让在下寻到吴甲奉,问他是否愿意跟老先生同去金陵。”

“那你怎知老身家住何处?”

“大夫人跟小人说了殷登的住处,就在窦家桥桥头十分号召,便先去了殷登家中,给殷登那媳妇带了些银子,殷家嫂子说此处能寻到吴甲奉,在下也是试一试。”

老妇一听顿时眼泪汪汪的,“可怜殷登了,听闻被那黄文鼎一伙抓到时,逼问他家主的下落,他宁死不说,才被一个贼子斩了三十余刀。”

男子叹口气道,“谁说不是,老夫人听了之后哭了几天,说殷登虽然不是家生子,但很小就到了吴府,是她看着长大的,一向忠心耿耿,没成想落个这等下场。所以吴老先生说桐城已是伤心地,才要举家往金陵去。”

老妇人听男子说得清楚,那殷登确实不是家生子,只是三岁就卖到吴府了,跟家生子也差别不大,外边的人知道这点的人并不多。当下也放松了些戒备,抹抹眼泪说道,“那吴甲奉每日都盼着老先生回来,今日总算有个信,却是要去外乡,金陵再好也比不得乡土不是。”

“此事小人也做不得主,吴老先生去意已决,待小人回去就要成行。”

那老妇人靠在门框上又开始垂泪,“当日那媒人便骗了老身,光说那吴甲奉家中殷实,定了亲才知道是个家奴,如今若是去那金陵,老身这女儿日后怕是见不到了。”

男子拱手道,“能否请吴兄出来一见,无论去不去金陵,小人得了准信,也好跟二夫人回话。”

老妇人翻翻眼睛看了男子两眼,最后摇摇头道,“老身却不知他在何处,这位相公可留个住处。”

“那可不巧了,在下明日就要回安庆,若是能寻到他,便请他明日午时前来向阳门内的张家酒肆,在下姓白,就暂住在那里地字号房,若是甲奉兄明日赶不到,那便是与吴府无缘了。”

。。。

东作门往南的城墙上,庞雨从一个墙垛后探出了头,这个位置刚好能看到老妇人那个院子,他见到江帆在门前站了一会之后离开了。

那老妇人关了门之后,进正屋待了片刻功夫,然后又出来院子里转了几个圈,这里摸一下那里收拾一下,不知在忙些什么。

身旁传来阮劲讨好的声音,“是小人打听到的消息,近日有人见到郑老在吴甲奉、殷和家中出现过,还说走时是与吴甲奉一起走的,小人认为吴甲奉这岳母一定知道他们所在,只要找到吴甲奉,就能找到郑老。”

“此事动了脑子。”庞雨这几日对阮劲颇为满意,这些快手都是桐城的地头蛇,以前的快班中充数的青皮不少,连带着整个快班都极为散漫。庞雨接手之后只留用了部分人,而将一些得用的帮闲变成正式职工,而且仗着杨芳蚤给的权力,言明所有人若是不称职的,都可能被除名。

结果现在做事最积极的就是那几个帮闲,这样也给了以前快手不少压力。

他一边观察着院子一边道,“若是抓到郑老,就请阮兄弟就任第二队队正,打理一下朝阳门、东作门至清风市的市面。”

阮劲身子一抖,东面和南面是桐城最繁华的地方,此时不由对庞雨感激涕零,“谢谢班头提携,日后小人一定为班头用心做事。可就是东市的门摊、赌档一向是皂班在管,小人恐怕难以插手。”

庞雨沉着的道,“那是以前,堂尊已经答应把东市交还快班。东市的赌档、客栈、门摊、典当行颇多,以前都是那些家奴所掌控,先是黄文鼎一伙,后来是郑老一伙,如今两伙势力烟消云散,士绅偃旗息鼓,咱们都要接在手中,却不是换成快班来胡作非为,而是要给他们立好规矩…”

阮劲突然插话道,“班头,那老妇出门了。”

庞雨定睛一看,那老妇人果然打开了院门,探头往两头都看了一眼,似乎在确认没有人在盯梢她。

老妇匆匆锁了门,在巷口往北转入紫来街。

庞雨微笑道,“果然她忍不住要去报信,咱们跟着她。”

。。。。。。

宜民门外的女儿街西头,此处临近仙姑井,传言这口仙姑井是何仙姑羽化成仙的地方,所以井水甘冽,那些去龙眠山打柴进城贩卖的人都要在此歇脚饮水。

宜民门因为不当官道,连城外都要荒凉许多,过了女儿街就是进山的山道入口了,已经是外城街巷末端,往来的人也少,显得有些冷清。

老妇人出现在女儿街街口,匆匆来到西头的一座小院前,那院门上没有铜环,老妇人就用手使劲拍打了几下。

门缝里有人影晃动一下,那人从门缝中看到是老妇人后,吱呀一声开了门。

首节 上一节 39/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