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狂兵 第794节

  马修文很清楚,当前八路军发展的速度不慢,这一百人要是出徒了,能有五十人回来就不错了。

  “政委,咱就别小家子气了,不回来就不回来吧,都是我们八路军。”赵志国大方的说。

  “我看你是被这幅字给迷了心窍,你还是不是我们第一军分区的司令了?”

  “嘿嘿嘿,这幅字值!”赵志国笑着说。

  “不行,我给总部反映,这一百人必须要保证有七十人能够回到我们防区任职。”

  马修文看到赵志国的样子,知道赵志国靠不住,只能亲自向总部发电报。

  一副字画和一封电报,前后脚的到了平城,这明显就是在问第一军分区要人,而且是不打算还的那种。

  赵志国得了字画倒是高兴了,马修文可清醒的很,因为他可对毛笔字欣赏不来。

  马修文去发电报了,赵志国则是把这幅字小心翼翼的叠起来,然后又用包袱皮给包好,收藏了起来。

  马修文跟总部据理力争,最终敲定,派来的军事军官全员奉还,学生总部要留下二十人,但派去的学生必须要达到六十人。

  “装甲车,看来我们该成立一个装甲车大队了,先让我们的士兵适应一下什么叫做步坦协同。”

  装甲车虽然不是坦克,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移动掩体用的。

  二战中,步坦协同已经英勇的很普遍,但小鬼子的步坦协同水平还是幼儿园水平,当然赵志国他们的步坦协同还是胎教。

  但胎教也有一个考清华北大的心,有了装甲车,他们就有了训练的基础。

  明年,等姜文正从海外给他们送来坦克,部队拉出去就可以打。

  “这八辆装甲车该装备给哪支部队呢?”赵志国又犯了愁。

  在赵志国盘算着装甲车该如何使用,才能够将战斗力发挥到最大的价值时,姚鹏举向赵志国报告。

  “司令,我已经跟吕正和丁玉成商量过了,他们两个愿意跟着我去并州。”

  在跟岗村作战期间,赵志国就跟姚鹏举商量过,他们还要再次去侦察日军的并州机场。

  “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傍晚!”

  “早去早回,记住了,我们是为了接手机场做准备。”赵志国说。

  他们要完整的接手机场,不能被小鬼子给毁掉。

  “装甲车还是统一使用为好,最好装备给一个团,让这个团具备快速机动的能力,既能够协助骑兵团对日军的快速机动力量进行打击,又能够突击前线,对日军阵地实施突破。”田克志说。

  装甲部队要有集群性才会有战斗力。

  一辆两辆装甲车出现在战场上,也只能对付装备简陋的华夏军队了。

  但凡有两门火炮,数量过少的装甲车也不敢轻易上战场。

  “按理说,装备给祝浩他们团是最好的,但我想把祝浩他们团扩充成我们第四个主力旅。”

  祝浩他们团也算是老底子,经历了这么多战斗,也已经成熟。

  “侦察团?”田克志问,“侦察团都是由老兵组建的,战斗力不用质疑。”

  侦察团一开始是为侦察日军组建的,后来因为作战需要,才扩充到团级规模,基本上也失去了侦察的作用。

  而且赵志国已经把侦察团当成主力团使用了,田克志曾经建议赵志国,重新组建司令部直属侦察部队。

  “特务团,这几次战斗,吕正他们的表现也不错,就是底子薄。”

  田克志帮着赵志国分析各团的形势,以确定哪个团更适合机动性作战。

第1379章 遗忘的邱子安

  部队的机动能力也是战斗力的一种!

  两支部队争抢一处关隘,谁先到就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尤其是对进攻的一方来说。

  赵志国他们肯定是要对日军进行反攻,反攻必然有包抄,切断小鬼子的退路。

  如果他们跑的慢,小鬼子跑的快,他们永远别想把小鬼子主力给围起来。

  当然包抄也要讲究策略,就像这次岗村进攻赵志国的防区,他们对兵工厂的执念太深。

  要是日军的骑兵和装甲部队直扑平城,现在赵志国肯定躲在某个山沟沟里啃干粮呢。

  所以赵志国必须要有一支比小鬼子跑得快的队伍,既能纵深穿插,也能够突破日军的防线。

  “把侦察团改编成装甲团!”赵志国拍板决定,“告诉姚鹏举,丁玉成不能再跟着他去并州城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丁玉成接到命令之后,立刻跑到指挥部向赵志国报到。

  “司令,我听说有新任务?我们是不是要攻打并州城了?”

  第一军分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并州城,收复并州。

  收复并州之后,他们的部队才没有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把小鬼子给赶下海去。

  “我也想打并州,防御岗村,我们比小鬼子的伤亡小,靠的是大量的武器弹药,这一仗把我们的家底儿都快打没了。”赵志国说。

  这一仗下来,赵志国他们的伤亡并不大,但是用到了像山包一样的炸药包,还有大量的子弹和炮弹。

  “看到装甲车了吗?”

  “进城的时候看到了,挺威风的,就是这种铁皮筒子,刀枪不入,就是一个移动的碉堡。”丁玉成说。

  尽管他们炸掉过不少坦克和装甲车,但是他们很少有机会亲手摸一摸,看一看这些坦克和装甲车。

  所有人都知道,装甲车外边是一层铁皮,他们的步枪和机枪都打不穿,只能用炸药包或者炮弹。

  可第一军分区的士兵和军官,见过装甲车内部构造的人,一个手就能够数过来。

  “想要吗?”赵志国问丁玉成。

  “给我?司令,我连卡车都不会开,更不会开这玩意了。”丁玉成说,“不过,送给我一辆,我可以研究研究,说不定就会开了。”

  “我发现,你跟着姚鹏举,好的没学到,自恋倒是学会了一大半,给你?老子没这么好的福分,”赵志国说,“我打算把这把辆装甲车装备给你们团。”

  “啊?真的!司令,我没听错吧?”

  “没听错,从侦察团抽调两个连到司令部,准备组建新的侦察营,你们侦察团从今天开始改编为装甲团。”田克志说。

  “装甲团?司令,参谋长,你们没跟我们开玩笑吧?我们团连一个会开车的都没有,而且装甲团,我们之前都没接触过。”

  丁玉成犯了难,对于装甲作战,他可从没有见过,更没有训练过,非常陌生。

  让他组建装甲团岂不是赶鸭子上架。

  “你是不想接这个任务?”赵志国问。

  “司令,我不是不想接这个任务,我是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万一我没把事情办好,耽误了咱们部队的作战计划,我就是咱们第一军分区的罪人了。”

  装甲作战,对丁玉成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也是从零到一的突破。

  没有任何经验的丁玉成就怕自己把事情搞砸了。

  “你一开始就会带兵打仗吗?装甲部队对我军来说确实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不能因为困难,我们就不干了吧?我们不组建装甲部队,小鬼子可有,不但小鬼子有,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难道你喜欢让我们的士兵抱着炸药包去炸小鬼子的装甲车?”

  地面上的部队,迟早会进入钢铁洪流的时代。

  空中的战机,地面的坦克,海洋上的大型舰艇,这三样有一样发展到世界顶尖,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敢惹你。

  当然赵志国更希望这三样能够均衡发展!

  “那我试试?”丁玉成试探性的询问。

  “不是试试,是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成,如果不行,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他团长。”赵志国说。

  赵志国手底下不缺兵,他不信自己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团长。

  “报告司令,我一定完成任务。”

  丁玉成接下了任务,但他开始犯愁,他如何训练装甲部队。

  “第一个任务,就是挑选几个士兵出来,先让他们会开装甲车,别撞到自己人。”赵志国说。

  装甲车这玩意要是失控撞上自己的士兵,不死也残了。

  “那个,我们没见过,怎么开?”丁玉成问。

  “这玩意儿跟卡车差不多,你找几个卡车司机,给你们当老师,虚心请教。”赵志国说,“记住了一定要找个足够宽敞的空地练习,没有分清油门和傻叉之前,谁也别碰!”

  新手司机可比小鬼子可怕,一个不小心,一栋房子就被撞没了。

  “我记住了!”

  “行了,你回去之后,立刻把这件事情传达下去,有什么困难,直接来司令部找我,我不在,找政委和参谋长都行。”赵志国说。

  对八路军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兵种,他们必须要重点关注和培养。

  丁玉成忐忑的离开了司令部。

  “老赵,还有一件事情您没处理呢。”马修文提醒赵志国。

  “还有什么事情比装甲部队的事情更重要?”

  赵志国仔细回忆了一下,为了应对岗村发起的进攻,最近他确实忙的不可开交,但该处理的事情他确实都处理了。

  “邱子安!”马修文说。

  一提到这个名字,赵志国才恍然大明白。

  他把邱子安的事情忘得死死的:“我记得我不是让他处理我们部队对外的事情吗?”

  邱子安一直留在赵志国的防区内,从防空武器装备部队,到打下日军的飞机,再到赵志国挫败了岗村的进攻。

  这一切的变化,是邱子安亲眼见证的。

  赵志国是真的在为打小鬼子尽自己一切的努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也正是邱子安心中所期望的。

  只可惜,自从邱子安回到赵志国他们的防区之后,赵志国这边就没有了动静。

第1380章 邱子安的想法

  赵志国本就打算让邱子安负责他们防区的对外事宜。

  随着赵志国他们部队影响力越来越大,想见赵志国的人会越来越多,比如战斗前夕,岗村频繁给赵志国来信。

  赵志国好歹是一个堂堂司令,当然不能什么人都见。

  而且有人见赵志国,本就心怀鬼胎,需要有一个人帮着赵志国处理这种事情。

  邱子安是合适的人选,毕竟他在阎总身边当了这么多年的秘书,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赵志国想把曹继雨等人也挖到他的部队来,通过邱子安的手来做这件事情,比赵志国亲自去做更合适。

  “他还在望县吗?”赵志国问。

  “还在望县,昨天托人带话来了,要不我也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嗯……这个人还不能留在我们的司令部内,我们的司令部有太多的机密了。”赵志国说。

  邱子安还不值得赵志国百分之百信任,而且司令部内涉及到的机密,不止关于他们第一军分区的,还有整个八路军的。

  万一邱子安获得这些机密之后,又逃回到晋绥军,赵志国想哭都没地方哭。

首节 上一节 794/16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