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们手持着AK47,冲下来就直接包围了雷克一帮人。
别看雷克等人刚才还很猛,但看到现在这个架势,顿时立马怂了,全部蹲在地上双手抱头。
原因很简单,他们料定了陈江这样的中国军人不敢开枪,而刚果金的军警是没有这方面顾虑的,刚果金别的都缺,就是不缺人,特别还是这种毫无价值的“暴民”。
这次来的警察效率很高,几下子就控制住了局面,带队的头目对陈江很是客气,“您就是维和部队的指挥官陈江先生吧?”
陈江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就是,并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我们的市长先生跟中国颇有渊源,所以他很希望您能去他的府邸喝杯茶聊几句。”
陈江颇有些惊讶,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这里的市长,这是什么意思?
但人家已经给出了足够的善意,自己不去就是不识相了。
“我能否和我们货船上的人碰个面,然后再去市长先生的官邸?”陈江觉得他们还是有必要先办公事。
“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在这里等您。”对方非常客气,招呼手下维持这边的治安。
陈江命令部队不要放松警惕,他则是径直向货船走了过去。
货船上的人早就准备好了舷梯,
“你好啊,陈少校,我是这次运输物资的船长孙海庆,可算是遇到祖国亲人了。”孙海庆双手和陈江紧紧地握在一起。
陈江在这里遇到中国同胞也是很高兴,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立刻就开始了解情况。
从孙船长口中得知,其实船只早就到岸了,只不过他们以铁路有问题、起卸设备缺乏为由,迟迟不让船上的物资与设备卸货装车,这让孙船长又怒又怕。
怒的是这里的人如此刁难,因为他通过自己的途径了解,这些人就是想敲诈自己,祖国是派人来这里维和,结果还受到如此待遇,真是没有天理。
怕的是自己船上不仅有大量军用装备,同时还有很多粮食物资,这些东西可都是有保质期的,长时间放在船上,就怕会坏,那可要误了大事。
而且他们在船上的警卫力量不足,万一这里的人要是起了歹意,他们这点防卫力量还真是不够看。
“市长为什么要叫我去?你知道么?”陈江对这里的情况毫无了解,还不如问问孙船长。
孙船长一脸惊讶,“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在这个城市,市长就是这里的王,刚果金对地方上的控制其实很差的,各省都是自己的小军阀,只是名义上服从中央的统治,所以乱的不行,一盘散沙。
“我猜,他会不会跟你提什么要求?因为这里的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孙船长在这里滞留了这么点时间,就已经看穿了这里人的本质。
陈江深以为然,但他必须要去,不为别的,市长总能为船舶弄来起卸设备吧?只要先把装备弄下来,后面的事情都好办。
市长官邸非常奢华,至少在刚果金这样的地方,绝对可以用这个形容词了。
陈江在警卫的引领下穿过戒备森严的庭院,大理石喷泉在烈日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陈先生,久仰了。”市长恩格瓦拉从鳄鱼皮沙发上起身时,金丝眼镜链在胸前晃出刺目的反光。
他身后站着数个身穿迷彩服手持AK的壮汉,腰间别着的赫然是一把镀金沙漠之鹰。
会客厅的水晶吊灯下,陈江发现茶几上摆着本中文书籍。
恩格瓦拉顺着他的视线笑道:“我去中国的S大留过学,对你们中国的感情很深,当然了,你们那边对我也十分友好。”他蹩脚的中文,尾音带着法语特有的黏腻。
陈江听后心里暗骂,国内不少学校为了升格,拼命的弄些外国留学生来凑数,但高质量的外国留学生基本上就只盯着清北复浙,其它弱一点的学校,没有其它的好办法,只能到非洲来想办法。
“市长先生,我惊讶于您的中文说的如此流利,也感谢您对我们的帮助。”陈江早已经习惯了恭维的外交辞令。
“哈哈哈,不客气,上茶!”恩格瓦拉一个眼神,早有仆人端着沏好的红茶走了出来。
“我喝不来绿茶,但对红茶情有独钟,这种颜色跟我们非洲人正好相得益彰。”
看得出来,对方这番中文肯定是私下里下了不少功夫。
“谢谢,能在异国他乡喝到福建的大红袍,我很高兴。”陈江也是懂茶的人,一喝就尝出了里头的味道。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恩格瓦拉见陈江居然识货,也是很高兴,顺势打开了今天的主题,
“只要陈先生愿意帮我个小忙,以后可以经常来我这里喝茶。大红袍,管够!”听到恩格瓦拉四象四不像的方言切口,陈江还真有点被他逗乐。
“市长先生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我希望能扩大对H贸易,多进口一些你们国家的工业产品,尤其是大型设备。作为回报,我们这里的很多资源与农产品都是可以参与交易的。”
一听居然是这个事情,陈江惊讶的回答,“我只是个军人,这种涉及贸易的事情,实在做不了主啊。”
“我当然知道陈先生是军人,但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你懂么?”
恩格瓦拉的意思,陈江明白了。
但他还是不动声色的表示,“这个事情,其实您完全可以和我们的袁大使商议,他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
恩格瓦拉笑了,“袁大使有自己的考虑,他是不会亲自与我接洽的,不然等于得罪总统了,所以我需要一个媒介。”
陈江思考了一会儿,“这样吧,我会把您的意思向大使先生转达的,至于到底行不行,那就只能静待佳音了。”
恩格瓦拉哈哈大笑,“可以可以,我相信他是个聪明人,一定会促成我们之间的合作,毕竟你们今后也需要经常使用我这边的港口,不是么?”
他的话十分赤裸裸,直接就把这里的港口说成了他的私人地盘,但陈江并没有去反驳与纠正。
“为了表示诚意,我已经协调好了机械设备,现在应该已经抵达码头卸货了。”恩格瓦拉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当陈江坐车即将返回港口的时候,突然看见,刚才不久的那个叫雷克的暴民头子,此刻正被士兵按在地上暴揍。
“市长先生,算了吧,这应该是个误会。”
可能没有想到陈江会为了一个暴民而跟自己开口,这份胸怀倒是十分令人感动,他挥了挥手,立刻就有手下放过了他。
陈江赶到码头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灯火通明之下,居然连夜开始卸货。
这让他不禁感慨,在非洲也要有关系才行啊。
孙船长看到盼星星盼月亮的起卸设备总算是来了,也兴奋莫名的指挥工人们帮着卸货,早一天把任务完成,他就可以早一天返回祖国和家人团聚。
许三多的一排并没有直接参与卸货,只是当他们熟悉的装甲步兵战车重现在他们视野中时,脸上的兴奋真是掩盖不住了。
“派几个人过去,把装甲车开到边上,不知道在海上那么长时间,装备有没有坏。”陈江大声的命令着。
在看到一辆接一辆的工程车辆被卸下来,工兵营的兄弟们也很高兴,这些都是他们接下来在此大展拳脚的家伙,万万不能有差错。
随着所有的设备与物资被全部卸了下来,陈江的队伍也算鸟枪换炮,气势更加逼人。
有这样的装备,在非洲,绝对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第200章 恩格瓦拉的真实身份?
有了现代化起卸设备的加入,卸货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箱箱物资被精准地卸下货轮,整齐地码放在码头上。短短几个小时后,所有货物都已安全装车完毕。为确保物资安全,陈江带领全体战士通宵达旦地值守在物资周围,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奥古率领的当地部队被安排在外围警戒。这并非陈江不信任他们,而是身处异国他乡,谨慎行事总归是上策。更何况,有了这些装甲步兵战车的威慑,除非是刚果金的正规装甲部队来袭,否则哪个不长眼的蟊贼敢来触这个霉头?
马塔迪的夜间还真有点冷,陈江和其它战士们都缩在战车里,
恩格瓦拉倒是颇为体贴,送来了丰盛的食物,甚至还有当地特产的棕榈酒。但陈江严令不得喝酒,所以这些酒水都便宜了奥古他们。
陈江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光和在金沙萨军营里的妻子发去了一条短信,没想到楚宁压根就没睡着,也在翘首等着自己的丈夫平安归来,两人煲了一会儿的电话粥互诉衷肠,到后来陈江终于有点撑不住了,安排好值班战士后就沉沉的睡去。
翌日清晨,许三多已准备好简单的早餐——几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糊糊配上当地面饼。虽然朴素,在物资匮乏的非洲已是难得的美味。
等大家都吃饱后,陈江和孙船长做了告别,他终于要返程了,很多战士都把连夜写好的信件交给他,嘱咐他回国后就把信寄出,陈江也不例外,他给自己的丈母娘写了一封信,算是报了个平安。
收拾妥当后,陈江安排一排分乘10辆步兵战车,这些步兵战车全部刷成了联合国蓝,上面有醒目的UN标志。
其它的物资都被装上卡车,此外还有一大批工兵营的设备车辆由工兵营的人负责驾驶,然后还有奥古他们的那支队伍,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着金沙萨进发。
只不过这次回去的时候队伍拉的很长,所以速度慢了不少。
沿途的别有用心的人看到陈江他们带了如此多的货物,说不眼馋是不可能的,但看到如此多的装甲军车,又只能掂量掂量够不够资格留下人家的东西。
所以一路虽然开的很慢,但总算是到了临近傍晚时分,赶到了金沙萨城。
当郭宝庆等人在军营门口终于盼到了陈江的车队,激动的手舞足蹈起来,楚宁更是奔出来和丈夫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这一夜,可能是有娇妻的陪伴,也可能是因为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加上沿途真是非常劳累,陈江睡得非常香甜。
一早上醒来后,楚宁已经给她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不得不说,自己娶的这个媳妇还真是贤惠。
因为运来的给养非常丰富,所以罕见的有了鸡蛋和面条,这些在国内稀松平常的东西,在这里可绝对是稀罕货。
陈江吃的非常香,直夸老婆手艺好。
等吃饱喝足,他先安排人员指挥部队训练,随后就跟郭宝庆一起出发去找袁国兴汇报接收到的物资,许三多带人已经把所有物资清点入库。
袁国兴见装备终于到了,立刻就跟陈江还有郭宝庆商议接下来的工作任务。
他们这次的维和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刚果金与隔壁邻居刚果布的社会秩序,
在19世纪以前,刚果金和刚果布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当时二者属于一个国家管理,名为“刚果王国”。
直到后面西方国家殖民非洲大地后,刚果金和刚果布的命运才发生了改变。
19世纪末期,欧洲列强将刚果河东面的土地划给了比利时,作为比利时的殖民地,这片土地就是刚果金。
而刚果河西面的土地则划给了法国,成为了现在的刚果布。
这一次的领土划分行动,表面上看只是西方列强瓜分战利品的行为,但实际却给两个国家后面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刚果布被划分为法国的殖民地后,虽然遭受了残酷的剥削,但因为刚果布境内资源较多,法国为了方便剥削,也总算是对其进行了一番建设,为刚果布的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中刚果布的首都“布拉柴维尔”,在二战期间,还成为过“自由法国”的象征性首都。
而刚果布在1960年独立后,也的确是依靠法国打下的各项基础,得以较好地发展自己国内的经济。
到了现在,它已经基本实现了温饱,并且在整个非洲大陆都算是混的比较不错的国家。
但刚果金就不一样了,当时的比利时只是把刚果金当作了一棵“摇钱树”,对它只有无休止的索取,没有半点回报,百姓生活的十分辛苦。
而且,不同于法国建设刚果布,比利时没有半点建设刚果金的意识,所以刚果金在独立之后压根就没有半点工业基础,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刚果金人民反抗比利时的殖民统治,比利时在刚果金内部扶持了不少政党。
据不完全统计,刚果金国内的政党高达夸张的400多个,这些政党都想上台执政,因此互相攻讦,甚至大打出手,如此一来,本来就贫穷落后的刚果金更是一塌糊涂,成为了全世界最穷困的国家之一。
看到邻国有吃有喝,而这边却是吃野菜找昆虫吃,换做是谁都心里不平衡,也因此刚果金对刚果布非常仇视,刚果布也看不起穷困潦倒的刚果金,两国的敌对关系非常严重,各种冲突此起彼伏。
因此维和部队的压力很大。
本来对于这样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赈济百姓,一边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从古到今,只要老百姓有吃有穿,谁会傻乎乎的去舞刀弄枪干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
但在这里却很困难,首先刚果金的人口不算少,虽然地广人稀,但在金沙萨地区还是比较集中的,这么多贫困人口都要赈济他们吃喝,需要多少粮食砸进去?哪个国家有这么多粮食捐献出来?而且就算有,几个大国也不愿意做这样的冤大头。
话又说回来,刚果金国内的交通如此不发达,这么多粮食怎么运过来呢?
最关键一点,非洲这里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那就是一旦“白食”吃上了瘾,那就再也不高兴劳作了,所以帮他们恢复生产就会成为空中楼台,更加遥不可及。
也正因为如此,联合国给中国维和部队的任务不是赈济,关键还是维护稳定,然后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救援。
至于在刚果金的其它国家维和部队,总数有数千人之多,他们也都是维护稳定,其实就是象征性的存在一下,这里实在太乱了,就靠这么点维和部队可能还真起不了多少作用。
听袁国兴介绍,刚果金有各种武装力量,
比如卢旺达的“解放卢旺达”,他们是卢旺达难民组成的军队。
这支武装力量听起来似乎跟刚果金毫无关系,但人家压根就不是为了解放卢旺达的,专门就盘踞在刚果金。
难民形成了一股势力,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还有乌干达的“上帝抵抗军”,目的是在刚果金成立神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