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235节

  独立支队战斗力最强可不仅仅是靠装备好,更是源于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中铸就的钢铁意志、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严密的组织协同。

  装备好,那也是一仗一仗消灭鬼子缴获来的。

  总不能小鬼子能好心把装备送给我们用来打死他们吧。

  对于兄弟部队派出代表来参加这场演武,陈铭心里是非常欢迎的。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

  平日里各部队一个个把自己的尖子兵、技术骨干当成宝贝疙瘩一样藏着掖着,生怕别的部队知道了把他们搂走。

  但这次是一个这些身怀绝技的战士们可藏不住了。

  为了争荣誉、露脸面,这些宝贝疙瘩都得拿出来亮相!

  这不就等于把一份份“人才清单”主动送到他陈铭眼前了吗?

  陈铭正好趁着演武,把这些身怀绝技的战士们记住,等后面再想办法全都搂过来。

  尖子兵这种存在,应该没有哪一位指挥官不喜欢吧。

  陈铭喜欢捞人可是出了名的,不信可以问问冀中根据地的干部们,陈铭到底从那里搂走了多少人才。

  大演武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旅长同样亲自带着队伍前来观摩。

  自己的老部下搞了这么一件大事,他能不来吗?

  而且旅长还协调了一支文工团过来,为这次演武给战士们加油鼓劲。

  至于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小心思,这就不知道了。

第213章 陈铭,你要老婆不要?

  “旅长,您怎么又亲自过来了?”

  陈铭刚巡视完队伍,抬眼就看见旅长大步流星地走来,连忙迎上去,语气带着一丝意外和恭敬。

  “怎么?老子不能来?”旅长脚步一顿,那双精明的眼睛微微眯起,审视着陈铭。

  “你小子要不欢迎,老子立马掉头就走!”

  那语气,半是玩笑半是威胁。

  “哎哟,旅长您这话说的!”陈铭立刻换上笑脸,带着几分亲昵的无奈。

  “您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就是……就是您要来,提前招呼一声,我也好带着人列队欢迎您的大驾光临不是?”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了个“请”的手势。

  旅长鼻腔里哼了一声,这才用一种颇为玩味、甚至带着点“阴阳怪气”的腔调开口:

  “哼,你小子陈铭现在可是个大忙人!忙!忙得脚不沾地!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是个老光棍儿,连个对象都摸不着边儿!”

  这话像根小针,精准地扎在陈铭的软肋上,让他后槽牙都忍不住泛酸。

  他心里直犯嘀咕:旅长啊旅长,您可是老革命了!

  这架势,怎么跟我前世老家爹妈催婚的套路一模一样?

  提起“催婚”这俩字,陈铭就一个头两个大。

  部队里的搭档,政委张正则,那才是催婚的“主力先锋”。

  这位老兄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花样百出地给他塞对象。

  最离谱的是,有时候半夜三更,陈铭睡得正迷糊,就感觉床边有人影晃动。

  一睁眼,好家伙,张正则那张脸在昏暗中探出来,眼睛亮得吓人,压着嗓子神神秘秘地问:

  “老陈,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明天就让你嫂子给你领一个来!”

  那场景,能把陈铭的瞌睡虫瞬间吓飞到九霄云外。

  他真怕自己要是迷迷糊糊应一声“嗯”,第二天张正则就能真领个大活人站到他面前。

  陈铭百思不得其解,几个月前还好好的一个沉稳政委,怎么就跟突然中了邪似的,一门心思扑在给他“拉郎配”上?

  现在倒好,连旅长也加入了“催婚大军”,说话都开始拐弯抹角地“阴阳”他。

  这俩人,仿佛约好了似的,在某个神秘的时间点完成了“身份转换”。

  陈铭严重怀疑,自己那位曾经的好搭档张政委,就是被眼前这位旅长给“带偏”了!

  唉,老张啊老张,你这是被旅长灌了什么迷魂汤?

  面对旅长这尊“大神”,陈铭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

  “旅长,瞧您说的,”陈铭只能苦着脸,搬出万金油的理由。

  “我这不都是为了革命工作嘛!个人问题,现在真没心思考虑……”

  “少跟老子扯这些没用的!”旅长眼睛一瞪,直接打断了陈铭。

  “革命工作要干,个人问题就不解决了?照你这么说,革命要是十年八年不成,你是不是就当十年八年的老鳏夫?”

  “老子在苏区那会儿,见多了背着娃娃行军打仗的女红军!娃哭一声,当娘的咬着牙能多跑出三里地去!”

  “这叫啥?这叫带孩子和闹革命两不耽误!”

  旅长越说越激动,手指头都快要点到陈铭鼻尖上:

  “咱们的革命,光有牺牲不行,还得有延续!懂不懂?要是咱们这一代人拼光了,这革命的火种,传给谁去?啊?”

  说着,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啪地一声拍在陈铭胸口:

  “喏!结婚报告老子都替你填好了!就差填个女同志的名字!赶紧的,看看文工团这些优秀的女同志们,看上哪个了?

  “只要你吱个声,老子亲自去给你做工作!”

  旅长一边说,一边用下巴朝旁边带来的文工团队伍示意了一下。

  陈铭低头看着那张几乎填满、就差署名的报告,再抬眼瞅瞅那群的文工团的女同志们,顿时哭笑不得。

  他这下彻底明白了!

  怪不得旅长这位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会特意抽空来参加这场分区级的大演武,还破天荒地带着文工团!

  这哪里是来看演武的?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冲着他陈铭来的!

  陈铭毫不怀疑旅长的执行力。

  这位“军中第一红娘”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常规手段、非常规手段,旅长都玩得炉火纯青,为了撮合部下,那真是能豁得出去。

  “旅长,这……这不是乱点鸳鸯谱嘛!”陈铭感觉脑仁疼,赶紧祭出转移话题大法。

  “咱先不说这个了成不?您看,同志们可都到齐了,眼巴巴等着您这位最高首长上台做动员讲话呢!”

  他侧身让开,指向已经列队完毕的演武场。

  “你小子甭跟我玩这套!想转移话题?门儿都没有!”

  旅长一眼识破,指着他警告道,“等老子讲完话下来,你必须给我个准信儿!听见没?”

  说完,旅长整了整军帽,大步流星地走向主席台,开始了他慷慨激昂的大演武动员讲话。

  旅长在台上讲得风生水起,陈铭在台下听得如坐针毡。

  好不容易等旅长讲完话,满面红光地走下台,目光一扫——陈铭人呢?

  “陈铭那小子跑哪儿去了?”旅长逮住正在主持现场的张正则,劈头就问。

  “啊?旅长,他刚才还在这儿呢!”张正则也是一脸茫然,左右张望。

  “奇怪,这一眨眼的功夫,人就不见了.”

  此时的陈铭,早已借着“检阅部队”的名义,如鱼得水般穿梭在参加大演武的各个部队方阵之间。

  他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在战士们的脸庞、身姿上扫过,心里的小本本飞快地记录着:

  “好!这个兵,眼神够凶,动作利落,标准的好苗子,记下来!”

  “咦?那边那个也不错,身板扎实,精气神足,也记下来!”

  陈铭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那套“人才等级”:乌合之众、训练初成、久经沙场、百战精兵。

  这次大演武,各部队显然都亮出了家底,把压箱底的尖子兵、骨干都拉了出来。

  放眼望去,大多数战士都达到了“久经沙场”的水平,甚至不乏像他刚才发现的那种“百战精兵”等级的尖子。

  这景象,看得陈铭心头发热,眼馋不已。

  虽然他的独立支队里也有不少达到这个等级的战士,但人才,尤其是顶尖的战斗人才,谁会嫌多呢?

  陈铭心里的小算盘已经开始噼啪作响,琢磨着怎么“挥锄头”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咳,不对!部队内部的事情,怎么能叫“挖墙脚”呢?

  这叫“革命大家庭内部的人才交流与协调”!

  部队里什么事情不能协调?小到一件衣服,大到武器弹药,就没有什么不能“协调”的。

  独立支队的优势是什么?不就是人才储备厚实,武器装备充裕嘛!

  到时候,他陈铭豁出去了,拿下一届毕业学员的人才分配倾斜名额,再加上一批实打实的武器弹药支援,就不信撬不动这些尖子兵!

  虽然现在四分区培养的人才,最终分配权在总部。

  但作为培养单位的主官,他在分配建议上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足以影响这些宝贵人才的去向。

  想想当初收编丁伟和新一团,不就是靠着一批火炮和一个炮兵班的毕业学员,硬是从旅长手里“协调”过来的吗?

  丁伟加一个整团都能搞定,何况是其他部队的几个尖子兵?

  四分区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员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经历过实战磨练,稍加适应就能成为各部队的骨干中坚。

  每次临近毕业季,各部队的主官们就跟闻到花香的蜜蜂似的涌向四分区,使出浑身解数想提前预定人才。

  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得很。

  要不然,他陈铭凭什么能三番五次地从冀中根据地“协调”来那么多干部和技术骨干?

  真当他脸大吗?还不是因为他在人才分配上有着关键的话语权,冀中那边也指望着能多分些人才过去壮大力量。

  “嘿,也不知道以后李云龙、孔捷他们那批刺儿头干部去军事学院进修,会不会是老子审阅他们的毕业论文……”

  陈铭脑子里忽然冒出个有点恶趣味的念头。

  这可不是他瞎琢磨。以他陈铭现在的资历、赫赫战功,以及为全军培养输送大批骨干的贡献。

  再让他自己回炉去军事学院当学员,和李云龙他们一起上课?

  那不是开玩笑嘛!

  一个已经指挥过大兵团作战、脑子里装着后世视野的高级将领,再去学基础军事理论?

  怕不是到时候学的教材,都得是他自己参与编写的!那场面,想想就……嗯?

首节 上一节 235/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