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242节

  被换走的尖兵们听说能去装备精良、战功赫赫的独立支队,非但不抵触,反而兴奋不已,觉得是去了更能打鬼子的好地方。

  而送出尖兵的部队领导,则看着到手的强大火力支援,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笔买卖简直赚翻了天!

  或许有人会觉得,独立支队动不动就能缴获坦克火炮,用几挺重机枪换一个尖兵,其他部队亏了。

  实则大谬不然。

  对于此时绝大多数八路军团队而言,一个兵,哪怕是兵王,其价值也远无法与一挺能稳定提供压制火力的重机枪相比。

  现在的八路军火力结构极其畸形,扩编又快,一个普通的团,能有一两挺重机枪都算家底丰厚了,很多团甚至一挺都没有。

  没有重机枪,就意味着难以进行公路阻击战、平原防御战,攻打据点时更是要付出巨大伤亡。

  老兵们常说:“机枪响,阵地稳!”

  重机枪的咆哮声,是部队士气的强心剂。

  据延安鲁艺的战地记录,战士们一听到己方重机枪开火,往往会自发地欢呼起来。

  迫击炮的重要性更甚,它是八路军极少数能进行曲射火力打击的装备。

  参考1942年八路军一个主力团的理想火力配置:

  迫击炮0-2门(理想4-6),火力占比高达60%;

  重机枪0-1挺(理想4挺),火力占比25%;

  而全团近九百支步枪和少量轻机枪,火力占比仅15%。

  一门迫击炮的火力输出,约等于全团步枪五分钟齐射的火力总和!

  没有迫击炮,拔除炮楼、伏击日军车队、反制日军炮兵都极为困难。

  因此,用一名尖兵换回能极大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重火力。

  对所有被交换的部队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

  陈铭此举,实则是以交换人才为名,行装备援助之实,巧妙地帮助兄弟部队提升实力。

  “你小子,干得不错嘛!”

  一个洪亮的声音带着笑意在陈铭身后响起。

  “这次大演武冒尖的好苗子,技术骨干,都快被你小子一卷而空了。”

  “这名声传出去,我看以后谁还敢带兵来你陈铭的地盘比武!”

  陈铭回头,正好看到旅长笑着用拳头不轻不重地锤了一下他的胸口。

  旅长何等人物,一眼就看穿了陈铭的小九九。

  什么交换尖兵,分明是变着法儿给兄弟部队送装备。

  以独立支队如今的家底和四分区军校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能力,还真不缺这一两个尖兵。

  特战大队、神枪手大队、侦察营,哪个不是高手云集?

  陈铭亲自下场搞这么一出,目的不言自明——直接送武器影响不好,但“换”人才,谁都说不出个不字。

  “旅长,瞧您说的。”

  陈铭嘿嘿一笑,揉了揉胸口。

  “咱这可是公平交易,等价交换。”

  “您没看见兄弟部队的干部们拉着武器走的时候,那嘴咧得,后槽牙都看见了,高兴着呢!”

  “哼,也就是你小子现在财大气粗,两个机炮营的装备就这么眼睛都不眨地撒出去了,真他娘的是个败家子!”

  旅长笑骂着,语气里却带着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你说你武器多得烧手,怎么不想着给老子也补充点?”

  陈铭眼睛一亮,就等这句话呢!

  他立刻凑近一步,压低声音:

  “旅长,看您说的!给您补充那还能叫事?就冲您旅长这块金字招牌,我高低也得给您整点硬货!”

  “要不……就按咱们三八年底开会时提的那个机炮团的理想方案,我给你凑个大概齐怎么样?”

  “当真?!”

  旅长闻言,瞳孔猛地一缩,声音都下意识提高了八度,又赶紧压下去。

  陈铭说的那个方案,他太清楚了。

  那是一个因为极度缺乏装备而只能停留在纸上的梦幻编制:

  重机枪24到36挺,足以封锁千米宽的战线;82毫米迫击炮12到18门,能压得鬼子一个中队抬不起头;

  甚至还有4到8门20毫米机关炮,用来打装甲车和平射碉堡利器!

  真要有了这个火力,对于我军的部队战斗力能瞬间提升好几个档次,从一个“叫花子”直接变身“暴发户”。

  一个团就敢硬撼日军一个联队!

  而没有这些,往往需要三个主力团苦战才能抗衡。

  以往陈铭也没少上缴装备,但多是轻机枪,重火力和火炮极少。

  这次开口就是一个“机炮团”,由不得旅长不震惊。

  “当然是真的!旅长,我什么时候骗过您?”

  陈铭拍着胸脯保证。

  巨大的惊喜过后,旅长迅速冷静下来,眯起眼睛打量着陈铭:

  “不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小子突然下这么大血本,肯定有所图。”

  “先说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不然你这装备,老子拿着烫手。”

  “哈哈,旅长,还有您不敢要的装备?”陈铭笑着打趣。

  “哼,少来这套!”旅长不吃这一套。

  “要是搁以前,你还是个团长,哪怕你像李云龙那小子能闹腾,搞出八个营来,你提什么要求老子都敢答应,老子罩得住。”

  “可现在你陈铭也是号人物了,翅膀硬了,你提的要求,老子不得先掂量掂量?别一不小心被你带到沟里去了!”

  陈铭知道旅长这是半开玩笑半认真,也不再绕圈子,笑道:

  “旅长,真不是什么大事。”

  “就是……您这次来看比武,不是带了一个警卫连嘛?我看战士们精神头十足,军事素质肯定没话说。”

  “您看,能不能把这个连暂时留在我这儿,跟我的部队交流切磋一段时间?”

  “我保证,过段时间,完完整整,战斗力只强不弱地给您送回去!”

  旅长一听,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声音都拔高了:

  “什么?好你个陈铭!老子就说你没安好心!”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你看上老子的宝贝警卫连了?

  “这可是老子花了多少心血,从全军区筛出来的好兵,装备最好的家伙事,一点一点喂出来的心头肉!”

  “你张口就想要?多大的脸啊!”

  “旅长,误会了!不是要,是交流!交流学习!”

  陈铭赶紧解释。

  “我陈铭的人品,您还信不过吗?就是让战士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不信!”旅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老子信了你个鬼!你的人品?在人才和好兵上面,你陈铭还有人品可言?”

  要是其他的东西还好说,可一旦关系到了人才,技术骨干,部队这些东西,旅长可太懂了。

  没看到陈铭当初的神枪手排,现在还在旅长的手下吗?

  都是一脉相承的干部,谁不了解谁啊?

  陈铭立刻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唉,旅长,没想到我在您心里竟是这样的形象,太让人伤心了……”

  旅长根本不吃他这套,抱着胳膊,斜眼看着他,慢悠悠地说道:

  “这支连队的战士,可是老子一个个挑选,付出了大量精力物力才培养出来的,不能你说要就要。”

  陈铭一听,旅长的语气不对了,小声的问道:“旅长,那您的意思是?”

  “得加钱!”

  他心里明镜似的:

  一个精锐连队换一个梦寐以求的机炮团,这买卖简直赚疯了!

  而且这连队又不是没了,只是去独立支队“交流”,说不定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变得更厉害。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但表面上,必须得绷住了,不能让这小子觉得太容易。

  旅长心里想着,他不能阻止这支连队去到更能发挥出作用的地方。

  以独立支队的武器装备和培养人才的能力,这支连队去了后,绝对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听到旅长那句“得加钱”,陈铭心里悬着的石头反而落了地。

  他就怕旅长念旧情,死活不肯松口,那他才真没办法。

  只要是武器装备能解决的问题,对如今的独立支队来说,就都不是问题。

  “行!”陈铭答应得异常爽快,仿佛旅长要的不是珍贵军火,而是几斤小米。

  “旅长开口了,那我必须表示到位。”

  “这样,除了刚才答应您的那个机炮团的装备,我再额外给您加二十吨弹药!”

  “步枪弹、机枪弹、迫击炮弹、手榴弹,都给您配齐了!这下够意思了吧?”

  刚才还一副“老子心头肉绝不能给你”表情的旅长,脸色瞬间由阴转晴,变脸速度堪比翻书。

  他亲热地一巴掌拍在陈铭后背上,力道大得让陈铭龇了龇牙:

  “哎哟!这就太见外了不是?咱哥俩谁跟谁啊?谈钱……谈弹药多伤感情!”

  “都是为了革命打鬼子嘛!”

  他搂着陈铭的肩膀,一副“我完全是为了支持你工作”的大度模样:

  “你看你,搞这么客气干嘛?行了行了,就这么说定了!

  老子带来的那个警卫连,今天就留在你这儿了!

  让他们好好跟你的精锐学习学习,你可不能给老子藏私,得把真本事都给我掏出来!”

  “哈哈哈,一定一定!”

首节 上一节 242/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