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伯韬看见贾工后,心中挤压的情绪终于有了发泄的口子。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唯一的独子竟然一声不吭消失不见了。
老人问尽了亲戚朋友和所有认识的人,都没有自己儿子的消息。
再次得知儿子的消息时,发现对方跑去了战火连天的地方。
对于这样的老人来说,儿子就是自己的命根子,不可能让他有任何闪失。
至少在贾伯韬眼中,回国参加八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等同于在后世,一个人跑去了非洲,加入了非洲军阀整天扛着AK火并差不多。
“别动,立刻放手退后,不然我就要开枪了!”
贾伯韬的举动,立即引起了贾工的警卫员的警惕。
警卫员直接用枪指住了贾伯韬的后脑勺,死死的盯着对方。
只要对方有任何异动,他会毫不犹豫的开枪,保证贾工的安全。
这是陈铭给这名警卫员的任务,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贾工的安全,必要时刻可以先击毙后汇报。
刚才警卫员看见贾伯韬是跟着陈铭一起来的,所以放松了一些警惕,这才让贾伯韬有碰到贾工的机会。
贾伯韬被枪盯住后脑勺后,身体顿时一僵,呼吸停滞,肢体无法动弹。
“小王,这是我爹,快放下枪。”
贾工看见自己的亲爹被自己的警卫员用枪顶着,连忙开口说道。
“放下枪吧。”陈铭也开口命令道。
“是。”
王警卫员立刻收起了枪,站在一遍警惕着,眼睛死死的盯着贾伯韬。
对于陌生人,只要敢威胁到贾工的生命安全,别说是他爹了,就算是自己的爹都不行。
警卫员是一个有信仰的革命战士,知道贾工的重要性。
为了保护贾工,他能用自己的身体去挡子弹,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爹,你来的正好,我正好遇到了一个问题,想了几天都没想通,你见多识广帮我看看呗。”
贾工开口缓解紧张的氛围。
而贾伯韬也顺着台阶下,轻轻挪动僵硬的腿。
不下不行啊,不接着儿子递来的台阶,他被吓得浑身僵硬不敢动弹的情况就会被发现。
对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来说,这比刚才直接枪毙他都要难受。
于是贾伯韬开口道:
“哼,让你平时好好学习你不听,让你跟我进实验室工作你也不听,现在吃了知识少的亏了吧?”
贾伯韬嘴还是硬的。
“这个问题要这样解决,先这样然后这样最后那样.”
第221章 坑爹啊!
贾伯韬贾工两父子开始讨论问题后,很快就完全沉浸了进去。
到底是高知识分子,有着一种对于知识和技术的独有专注。
陈铭看着两人专注的讨论,心里很是高兴。
既然已经参与到了兵工厂的武器研发中,后续还想走。
“大彪,去拿点纸笔和吃的喝的,贾工同志一旦专注进入工作后,估计会忘了吃饭。”
陈铭轻声朝着大彪说道。
“是。”
大彪闻言,立即让人去取。
之后,陈铭也不打扰贾家两父子,想着来都来了,不如直接视察一番兵工厂的情况。
于是陈铭带着随行的几人,开始在兵工厂内视察了起来。
这应该算是突击检查了。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生产现场。
当主管各生产部门的干部得知陈铭突击检查兵工厂后。
有挺着腰板自豪的拿着资料前去汇报的,也有耷拉着脑袋前来汇报的。
就是没有知道陈铭突击检查后,冷汗直流心里害怕的。
对于兵工厂的生产,陈铭抓得很紧,制定了一整套针对的制度。
有能力的上,拿成绩说话,没有能力的那就对不起了。
别管是从哪里提拔上来的干部亦或者从哪调来的干部,乖乖从哪来回哪去吧。
哪怕是军工部下派来的干部也一样。
对于自己的同志,陈铭心里肯定是相信的,但个人能力问题却不会因为他相信就能达标。
一套完整的制度,算是给生产红线增加了一道强有力的保障。
最先赶来汇报也是最积极的,是负责兵工厂能源供应的四分区电厂厂长。
“报告首长,钱守承向您汇报最近一个月兵工厂的供电情况。”
发电厂厂长钱守承拿着一张清单,挺着腰板声音有力的开口说道。
陈铭接过清单后,钱守承开口汇报道:
“这个月接收了发电设备后,我们发电厂立刻将设备投入生产,目前已经完全满足兵工厂的供电需求。”
“富裕的电量则供给咱们的医院和机关。”
自从缴获了大同电厂的设备后,该批设备一部分运到了后方供给生产。
另一部分直接留在了四分区兵工厂,用以兵工厂的生产能源供给。
原本没有这批设备之前,以四分区原先的发电机数量,供给兵工厂的生产很是艰难。
为此连四分区的各机关都缺电,陈铭的指挥部甚至只能点煤油灯。
可这批设备到了后,电力供给一下子富裕起来了。
晋北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四分区的根据地内就控制着不少的煤矿。
特别是怀仁地区以及独立支队和大同鬼子对峙的大怀左县(之前解救矿工的矿区),更是大量产煤的富裕地区。
虽然大怀左县地区的煤矿因为敌我双方的对峙,无法放开手脚开采。
但即便是这样,四分区开采的煤矿,也远远超出了四分区自己的需求。
相当一部分煤矿被运往其他缺煤缺能源的根据地。
有了稳定的煤炭供给和新增加的电力设备,四分区的发电量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不仅完全满足了兵工厂的生产,还能把富裕的电力输送到其他重要机关供应使用。
钱守承这个发电厂厂长,腰杆子一下子挺起来了,地位直线提升,走路都带风。
陈铭听着钱守承的汇报,满意的点了点头:
“守承同志的贡献,我是知道的。”
“当初设备到了后,守承同志还亲自参与到安装当中。”
“我听后勤部的李柱同志说了,当初刚刚通电时出现了意外,要不是旁边一位电厂干部眼疾手快,守承同志差点就牺牲了。”
听到陈铭的夸赞以及提起当初差点牺牲的事情,钱守承不在意的笑了笑:
“都是为了革命,全电厂我的技术最好,我不上谁上啊。”
“早点把电厂投入生产,咱们的兵工厂就能生产出更多的武器,消灭更多小鬼子,就算我当时牺牲了我也是高兴的。”
“哈哈,看看咱们同志的觉悟。”陈铭笑着朝着周边的人说道。
接下来,钱守承加入了队伍,其他的人还没赶到,几人继续检查着。
陈铭进入了生产山炮炮弹的车间,朝着一名正在工人问道:
“同志,你干的这是什么工作啊?”
听到问题的工人头都没回,继续往弹体内插着引信。
“别捣乱,耽误了生产你负得了责吗?”
看到对方的反应,大彪刚想开口,陈铭挥手示意大彪别说话。
几人就这么等着这名工人继续操作着。
等工人专心操作完后,他才回头看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进来这里的?”
工人开口问道。
四分区这么多人,显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陈铭。
“我们是来检查生产的,刚刚想问问情况。”
陈铭笑着开口道。
“哦,每天都要检查,有时候还瞎指导,到底是你们懂技术还是我懂技术啊。”
工人有些不满的开口道。
“诶,你这同志。”大彪看到陈铭接连被怼,这次忍不住了。
“大彪,这名同志的确没说错,论技术我们的确没他懂,术业有专攻嘛。”
陈铭笑着说道。
这时候,主管炮弹生产的炮弹部主任来了。
对方还没开口,陈铭就先询问了工人所说的每天检查问题。
“报告首长,每天的检查是安全检查,炮弹生产是非常危险的过程,安全检查是必要的。”
“一线生产的工人们虽然不喜欢,但这些工作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炮弹部主任开口说道。
工人们生产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小习惯,可能会导致危险发生。
而每天的安全检查,就是为了排除这些危险因素。
听到对方的汇报,陈铭点了点头,接着回头看向工人。
“同志,每天的检查也是为了安全,保障安全的生产环境,才能确保炮弹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送上前线打鬼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