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54节

  “谁不知道你李云龙,无利不起早,跟个铁公鸡似的,想要喝到李云龙的酒,那可比登天还难。”

  “呸,哪个狗日的乱传老子的闲话,咱老李是那种人吗?谁不知道我李云龙是出了名的好客。”李云龙反驳道。

  “哈哈哈。”

  孔捷和赵刚大声的笑着,笑而不语。

  这还用人传吗?

  就李云龙做的那些事,出去问问,谁不清楚386旅的李云龙是个什么人?

  李云龙见众人大笑,也不在意。

  不就是脸嘛,哪有武器重要。

  “大彪,把武器先存放好,等明天再分配下去。”李云龙朝着张大彪说道。

  “是。”

  张大彪美滋滋的抱着枪支弹药入库去了,心里对李云龙也更加佩服。

  不愧是团长,这么快就搞来了一百支步枪和五千发子弹,一下子缓解了独立团的困境。

  搞定了武器装备后,陈铭就准备回团里了。

  “等一下陈团长,对于你上报的那些政策,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你,不知道你能不能抽点时间?”

  赵刚开口问道。

  “当然有了,也别说什么请教了,咱们相互学习,畅所欲言嘛。”陈铭笑着开口道。

  把成功的经验通过交流分享出去,有利于整个抗战事业,这种事情陈铭怎么可能拒绝。

  陈铭和赵刚的交流一直持续到深夜,期间两人不仅聊了陈铭上报的那个对伪军俘虏的处理方法,还聊到了国家的未来。

  靠着后世的见识和经历,这方面可是陈铭最擅长的。

  三两句话,就把赵刚说得佩服不已。

  赵刚对于陈铭的理论非常钦佩,把国家现在的处境,未来的发展说得明明白白的。

  赵刚感觉就像遇到了革命的领路人,恨不得当场就把陈铭当成老师对待。

  陈铭心里也暗爽,穿越到这个时代,除了有三维立体作战地图和徽章系统这个外挂外。

  最大的财富,就是领先了几十年的见识。

  他比任何人都相信那个光明的未来。

  夜已经深了,陈铭也就没有摸黑赶路,留在独立团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回到了独立二团的驻地。

  李家坡之战,陈铭深感现在我军内部对于技术型人才的缺乏。

  旅长堂堂一个旅,竟然凑不齐能够熟练使用迫击炮的炮兵,导致那么多武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陈铭打算依靠徽章组的加成,特别是那枚四级学习徽章。

  利用独立二团拥有的装备和人才,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陈铭成立了一个人才培养班,由团内优秀的技术型人才专门授课,重点培养。

  其中炮兵班教官由炮兵营营长张有胜担任,通信班教官由旅部派来的那个通讯员担任。

  其他的侦察班,医疗班等技术兵种,由侦察连和医疗连的连长担任教官。

  这是独立二团第一次系统性的培养技术兵种。

  以前都是老带新的方法培养,优点是培养快,技术水平高,缺点就是培养的人数有限。

  通常一名老兵只能带两三个新兵。

  可成立技术兵种培养班就不一样了,可以同时培养几十个人。

  技术水平是比不上一对一,一对二的那种培养,可现在需要先解决有的问题。

  等技术人才有了足够的数量后,再解决精的问题。

  先有再精,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人才培养得慢慢来。

  “培养人才的任务我交给你们了,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总之必须尽快给我培养出一批能用的人才出来。”

  “要人我给人,要武器我给武器,总之只要我能搞到的,我一定支持,就算没有的,我也想办法搞到。”

  “你们有没有信心。”

  陈铭对着一众教官训话道。

  “保证完成任务!”

  一众教官大声的喊道。

  “好,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等结业的时候,我亲自为你办庆功宴。”陈铭激励着一众教官。

  随着陈铭讲话完毕后,这个在未来为祖国培养出了大量军事和技术人才,在军事领域举足轻重的重点院校的前身,在晋省的一个小山村里,正式成立了。

  人才培养班的事情,陈铭汇报给了总部。

  老总从旅长那里知道,独立二团在李家坡之战中,拥有大量技术水平扎实的炮兵,非常的惊讶。

  一个小小的团,光炮兵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竟然比129师的还多还强。

  他惊讶陈铭不仅军事水平出色,政治水平出色,就连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有这么高的水平。

  “老子真是捡着宝贝了啊。”

  总部,老总在一众首长面前高兴的大笑着。

  把陈铭上报的,在部队开设人才培养班,让战士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成长,为军区和兄弟部队输送人才骨干的想法告诉了其他人。

  有李家坡之战,陈铭独立二团表现出来的,对鬼子火力点精准打击,配合默契的步炮协同的例子。

  一众首长大为支持陈铭的想法。

  老总更是当即调拨了一批物资和人才给独立二团,帮助独立二团更好的培养。

第77章 准备提拔陈铭,新政委到来

  百团大战后,我军打破了敌人的“囚笼政策”。

  摧毁了正太,同蒲,平汉等铁路线2000余公里,拔除日军据点约3000个,瘫痪华北日军的“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封锁体系。

  迫使日军将兵力从“点线”分散至“面”,为根据地的扩大创造了空间。

  此战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日军约2万人),摧毁煤矿,桥梁,车站等设施数百处,导致日军华北方面军物资储备下降了40%。

  迫使日军从华中、华东抽调三个师团回援华北,延缓其南进太平洋战场的计划,间接支援了盟军。

  不过,此战虽然战果颇丰,却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这一场仗,打空了八路军的家底,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各部队或多或少的陷入了缺少武器弹药的处境。

  八路军表现出来的一百多个团,几十万的兵力极大的引起了常凯申的警惕。

  表面嘉奖的同时,暗中下令限制八路军弹药补给,并加强封锁陕甘宁边区,两党摩擦加剧。

  八路军的武器缺乏加剧。

  而晋省的阎公鸡,也惊讶于八路军表现出来的实力,他深感不安。

  没想到八路军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一下子发展出了几十万部队!

  阎公鸡直接睡不着了,决定派一支高级军官组来八路军,名为观摩战法,见学见教,实为试探。

  总部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让各部队把看家的本领全都藏好了,可别让别人学了去。

  日军方面,当知道了占领区内,竟然藏着三四十万大军,对交通线和各地的据点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筱冢义男已经没多少耐心了。

  他决定给山本特工队最后一次机会,要求对方尽快完成一次特种作战,对八路军总部进行一次斩首行动,一举破坏八路军的指挥系统。

  到时候他再发动一次大扫荡,对失去了指挥系统的八路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筱冢义男邀请了华北地区各部队的佐级军官和一名日军少将旅团长,作为观摩团,近距离观看山本的表演。

  独立二团驻地。

  陈铭在得知了晋绥军派了一支高级军官团来了之后,知道鬼子的观摩团要来了。

  他对观摩团的鬼子不感兴趣,鬼子的观摩团的路线轨迹,那绝对是绝密中的绝密。

  李云龙能碰上,那是瞎猫遇见了死耗子。

  陈铭可不认为,自己有李云龙那种狗屎运。

  他也没有兴趣让楚云飞来他的独立二团。

  独立二团现在可是老总和师长的宝贝,三千多人的大团,武器装备齐全,就连炮兵营都有。

  团级单位,独立二团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种精锐的部队,怎么可能让晋绥军知道。

  我军一向的传统,好东西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

  一旦有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那意味着我军已经有了更强大的底牌。

  独立二团内,陈铭在组织着新兵的学习。

  旅长答应给的干部已经到了,有了这批干部,一下子解决了独立团干部缺乏的困难。

  除此之外,总部还给独立二团派来了一个政委。

  此人是陈铭在延安学习时的同学,名为张正则,人如其名,一身正气又有原则。(书友客串)

  政委张正则的到来,还是老总参考了陈铭的意见之后,才派了他来当政委。

  陈铭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干部兼政工干部,团长兼政委干了快一年了,独立二团发展得越来越好,纪律思想方面也没出过问题。

  总部想给独立二团派政委,一是想帮陈铭分担压力,一个三千多人的大团管理,确实很消耗精力。

  二是一支部队,长期军事主官兼任政委,确实影响不好。

  三是,老总准备提拔陈铭,给他加加担子,先派个政委熟悉一下工作,以后好为陈铭分担。

  不过,为了防止陈铭和新来的政委产生矛盾,影响到了独立二团的发展,总部事先征求了陈铭的意见。

  与其说是总部给陈铭派了政委,倒不如说是老总向陈铭说了这个想法后,陈铭主动把与他合得来的张正则要来当政委。

  “老张啊,想死我了。”

  独立二团团部,陈铭看见新政委张正则,热情的上前紧紧的抱住了对方。

  “老陈,以后咱俩就是搭档了,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张正则拍着陈铭的后背。

  “走,带你看看咱以后的家。”

  拥抱过后,陈铭便带着张正则去了解独立二团的现状。

  “这是咱独立二团的炮兵营,拥有十六门迫击炮,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首节 上一节 54/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