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89节

  鬼子的几个小队出来后,陈铭安排的主力连队也借着夜色悄然接近。

  靠着之前的游击袭扰,鬼子为了避免哨兵被八路军消灭太多,收缩了警戒范围。

  这恰好给了陈铭安排主力部队靠近的机会。

  埋伏起来的特战大队的战士们,静悄悄的趴在土地上,等待鬼子的靠近。

  随着鬼子越来越近,特战大队大队长李勇立刻打响了第一枪。

  “打!”

  随着李勇的枪声响起,埋伏起来的四十多名特战大队的战士们立即开火。

  十多支冲锋枪喷着火舌,朝着鬼子的小队开始扫射。

  歼灭山本特攻队后,陈铭将缴获的冲锋枪等武器优先分配给了特战大队的战士们。

  其中周卫国的中队五十名战士人手一把,其他的被分散分配给了其他特战队队员。

  好在山本特攻队装备的冲锋枪是德制的,子弹不是特别难补充,以独立支队的实力,支持一百多支冲锋枪的子弹供给还是能做到的。

  冲锋枪在近距离作战的强大压制力自不必多说,在特战队战士精准的枪法下。

  鬼子小队五十多名士兵,一个照面就倒下了二十多人。

  剩下的鬼子赶紧趴下躲避子弹,抬头却看见几十枚手榴弹冒着火星飞向了他们。

  “啊啊啊!”

  这么多的手榴弹,鬼子避无可避,被炸得七零八落。

  扔完手榴弹后,特战队的战士们也不管战果如何,直接消失在了黑夜中。

  这一幕,也发生在其他外出驱赶游击部队的鬼子小队身上。

  当冈部大佐听到猛烈的爆炸声和枪声密度后,这才发觉不对。

  “这绝对不是小股八路,这是八路的主力,不然不会有这么强的火力。”

  冈部大佐大骂一声,立刻命令部队进入战斗状态,打出照明弹,开始派出大股部队向鬼子小队被伏击的地点赶去。

  只发现了七八个被炸伤,在地上哀嚎的士兵。

  收拢了伤兵后,鬼子的部队追击了一段距离后开始折返,不敢继续深追。

  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出击不是正确的选择。

  何况在这大山里,哪怕有照明弹,想要抓住一心想跑的八路也非常困难。

  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到天亮后,派出侦察兵和呼叫侦察机寻找八路的主力。

  派出的部队将战况反馈回来后,冈部大佐肺都快气炸了。

  这是他第一次打这么憋屈的仗,连敌人在哪,多少人数都不清楚。

  关键是,这些游击部队的士兵精锐程度,竟然比他甲种师团的核心联队的士兵都要精锐。

  根据一个小队的反馈,他们和一支三十多人的小股部队交火后,凭借更多的兵力,竟然没有打过那三十多人的小部队。

  这简直难以相信。

  什么时候,甲种师团的老兵竟然在优势兵力下打不过支那军队了?

  无奈,冈部大佐只能命令几支部队交替掩护警戒,没有再派部队驱赶追击。

  这场夜袭,一直持续到天明。

  整个夜晚,时不时会响起响声,炮声,挑动着鬼子的神经。

  期间鬼子只能缩在营地里,面对八路军的偷袭加固防御,不给对方机会,把损失尽量降低。

  等到天亮后,不少的鬼子脸上都出现了黑眼圈,显然昨晚上没睡好甚至一夜没睡。

  一统计,一晚上竟然阵亡了近两百名士兵,伤了一百多名士兵。

  敌人的伤亡却根本不清楚。

  早上。

  冈部大佐顶着两个黑眼圈,神色掩饰不住的疲惫。

  这时,他收到了第一大队的电报。

  原来,昨天晚上第一大队也遭遇到了八路军小股部队的袭击,伤亡也不小。

  不过在黎明时的那次袭击中,第一大队大队长命令部队准备好,在八路军发动攻击的时候立刻反击。

  借着黎明时的光亮一路追击,终于发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的踪影。

  第一大队当即请示了冈部大佐。

  冈部大佐得知第一大队发现了八路军的主力,立刻找到了发泄的对象。

  “命令第一大队,给我咬上去消灭土八路的主力,让土八路知道,靠着偷鸡摸狗的小把戏是成不了气候的。”

  冈部大佐很生气,决定一定要让这支烦人的八路军付出代价。

  第一大队得到命令后,开始加快行军速度,向着他们发现的“主力”部队追去。

  却没有发现,他们距离后方联队的主力越来越远。

  或者说他们发现了也不在意,鬼子自信在视野良好的白天,哪怕遇到了八路军的主力,靠着精锐的士兵和强大的火力,他们绝不会输。

  就算遭遇了伏击,他们现在距离后方大部队也就二十公里,全力支援最多三个小时就能赶到。

  难道一个甲种师团的步兵大队,还不能再在土八路的手上坚持三个小时?

  简直就是个笑话。

  无论是冈部大佐,还是第一大队的大队长,都不觉得追击有什么不妥。

  这个愤怒之下下达的命令,将会让小鬼子在接下来的一天里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一大队开始朝着他们发现的营地发起了进攻,并和驻守阵地的二营战士交上了火。

  这一次,鬼子进攻没有像之前那样势如破竹,而是像撞上了一块钢板一样,被牢牢的堵在了阵地前。

  鬼子大队长惊疑无比,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被他们追着打的土八路,会涌现出这么强大的战斗力。

  他负责进攻的一个中队,竟然和八路军打得有来有回。

  这种反常的现象让鬼子大队长起了疑心,不过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我们应该是找到了土八路独立支队的指挥部了,不然这些土八路不会这么不要命的阻击帝国士兵。”

  鬼子大队长自信的说道。

  他的这一说法,获得了一众军官的认可。

  这时候,鬼子的通信兵突然跑了进来汇报。

  “报告长官,在左右两翼发现大量八路,对我军两翼的高地发起了进攻。”

  通信兵的话,反倒是加深了鬼子大队长的猜测。

  他自信的说道:“一直退缩的土八路,这次竟敢主动向我部发起进攻。”

  “他们肯定是急了,妄图通过两翼进攻牵制我部的兵力,企图拖延我部正面突破的时间,掩护重要人员撤退。”

  “这是土八路的拙劣战术,命令两翼的部队坚守阵地,等正面突破了土八路阵地,击溃土八路的指挥部后,这些佯攻的土八路自然也就溃散了。”

  于是,在鬼子大队长错误的判断下,他并未给两翼的高地派出增援,而是集结重兵继续对二营阵地发起猛攻。

  鬼子的注意力全部这个所谓的“指挥部”吸引时,第一大队一营在罗简的带领下,悄然迂回绕过了鬼子第一大队。

  穿插到了第一大队和237联队之间二十公里的范围内,构筑了三个梯次的阻击阵地。

  PS:求票。

第112章 天炉战法!(六千大章!)

  一营穿插到鬼子第一大队与联队主力的中间构筑阵地时,独立四分区第一大队三营的战士正在向鬼子大队的两翼高地发起进攻。

  鬼子高地上驻守的兵力并不多,也就一百来人。

  可即便是这样,三营战士打得也很艰难。

  鬼子构筑阵地的水平确实非常有一手,阵地防御很全面,哪怕只是临时的阵地,防御力也丝毫不弱。

  加上防御高地的是日军甲种师团的精锐部队,为了减小伤亡,三营的战士们分出了几支小部队从高地侧翼进攻,配合主力部队的正面进攻。

  小部队以班为单位,分为三个战斗小组,三个小组间距二三十米,兼顾进攻,掩护,支援的功能。

  这就是后世熟知的三三制。

  高地上,突起小组以轻机枪开路,战斗小组以三人小组的形式向鬼子侧翼逼近。

  最后方的小组,用掷弹筒支援前面的小组,拔掉鬼子的火力点。

  随着战士们的突击,鬼子的活动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

  明明进攻的八路人数不是很多,却在这种诡异的战术下,感觉到处都是敌人。

  当鬼子两翼被突破后,高地上的鬼子再也顶不住正面部队的进攻,损失惨重。

  被迫撤出了阵地。

  经过三个小时的进攻,两翼高地落入了独立四分区的手中。

  当鬼子大队长得知两翼的高地都被八路军拿下后,有些不敢相信。

  “八嘎,阵地上的人都是蠢猪吗?一百多人连土八路两百多人的进攻都顶不住。”

  鬼子大队长怒骂道。

  他实在是没想到,一百多人精锐的士兵,靠着高地和阵地的巨大优势,居然能被两百多人的八路把阵地拿下。

  这简直不符合常理。

  不过,高地已经丢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把高地重新夺回来。

  失去了制高点,八路就能通过制高点,获得他们大队的所有视野,这将非常有利于八路的指挥官临时调整战术安排,获取主动权。

  其二,制高点非常有利于观察他们大队的部队部署和部队漏洞。

  最致命的是,在制高点上,将会使武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尤其是重武器。

  有了制高点,八路就能利用制高点,用火炮对他们大队进行定点打击。

  失去了制高点,战场的主动权就从他们手中转移到了八路军的手中。

  因此,为了能够顺利的继续进攻,鬼子大队长只能被迫从正面阵地抽调一部分兵力,转而进攻两翼的高地,妄图夺回高地。

  然而,这时候鬼子再想组织反攻已经迟了。

  陈铭一步步利用诈败诱敌深入,利用指挥部这个诱饵,吸引鬼子深入。

  在日军深入的过程中,通过游击战,麻雀战,夜战一步步蚕食日军的有生力量,削弱日军的进攻力度。

  同时集结重兵保卫“指挥部”,逼迫鬼子不得不把主力部队放在正面进攻的方向,以此削弱两翼的防御。

  利用地形切割战场,让鬼子甲种师团的精锐部队机械化优势骤减。

首节 上一节 89/2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