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395节

好本来只能依靠蒸汽机提供的动力一前一后的做活塞运动锻造铁块与镗制炮膛和枪膛。

如今改为旋转运动后还能依靠蒸汽机提供动力用旋转运动的方式传递动能,促进机床加工发展与新型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出现。

无论怎么说。

大明第一款可以利用到工业生产等领域的蒸汽机总算是制造成功了出来!

而此时,此时西方还没有兴起蒸汽动力机的研究。

西方开始兴起蒸汽动力机的研究是十七世纪末以后。

大明再一次走在世界明发展的最前端。

锅炉、汽缸、冷凝器、曲柄齿轮转动系统、飞轮、连接杠杆与导管……

朱由检仔仔细细看了半天,也没有觉得这台蒸汽机还会少什么。

即便是各处联动结构也是采用平行四连杆结构,让整个机器可以连贯运转,而且在气泵处还有个离心力调速器装置,可以调节动力速度。

朱由检再三确认才露出了微笑,他不得不承认,具备真正应用价值的蒸汽机被大明正式研制成功!

而且这种蒸汽机已经具备成为蒸汽机车的能力。

其实,大明之所以能这么快造出这种在原本历史于十八世纪末才出现的瓦特改良蒸汽机和朱由检有很大关系。

因为他要求蒸汽机能够驱动铁轮转动进而代替马骡。

所以方以智才会想到利用曲柄齿轮转动系统把活塞运动代替为旋转运动从而带动飞轮旋转。

且是朱由检先告诉了方以智压强与压力以及温度之间关系等物理学基础,才使得他知道蒸汽动力的根源所在,且也才会想到利用双口进气想到让冷凝器分离。

这与原本历史的蒸汽机出现历程不同。

原本的历史,在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力学家希罗在发明汽转球后,于十七世纪叶以后法国的帕平才知道利用这个现象和杠杆原理发明出活塞蒸汽机。

不过帕平却不知道利用水蒸汽与水的压强不同提升蒸汽机动力。

最后还是纽可门在五六十年后制造出既有冷凝蒸汽也有气体活塞动力产生方式的蒸汽机,且开始应用工业,但此时利用效率依旧不高,和大明初期的实验室里的蒸汽机一样。

而且是又过了五十年后瓦特才会因为一件偶然事件知道蒸汽机还可以进一步改良。

不过在他真正把各个构件改良几乎完美时也花了差不多三十年。

之所以耗费时间如此长,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蒸汽机是可以大规模应用的,甚至能制造火车和轮船。

他们只是依据现象去探索其更多的功能且很多时候是一人的偶然兴趣与灵感才会去改变一些大家已经使用习惯的机器。

人都是有惰性的,大部分人不喜欢思考。

这也是为何从纽可门到瓦特一个动力转动方式的改变要花这么长的时间的原因。

如果不是因为瓦特是一个爱主动思考的人且还对这方面感兴趣,也许还会要更长的时间。

但此时的大明不一样。

朱由检一开始知道蒸汽机是未来时代的主流甚至要改变整个世界明。

所以,在他的帝王权力干预下。

帝国精英们会主动去思考改进发明出陛下所想要的蒸汽机,也使得速度快了许多。

而且朱由检尽管不知道蒸汽机具体制造细节却知道蒸汽机的大概原理和能达到的效果,使得大明研制蒸汽机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样又使得大明制造蒸汽机速度更为加快。

460.第460章 蒸汽机与纺织工业

还有一个原因是蒸汽机的出现是各科学科理论知识和制造技术进步后,综合而成的结果。

这里面有钢铁冶炼技术的提升,也有理论物理的进一步完善和机械加工的进步。

只有这些基础工业和基础科学进步才会使得蒸汽机出现。

而在原本历史,即便是西方发明蒸汽机也有很长时间也是因为他们也要从世纪结束后慢慢在各个学科间的理论与技术都进步到一定层次后才能出现最完美的蒸汽机。

大明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朱由检直接把十八十九世纪的钢铁冶炼技术与机械加工技术先在如今的大明搞起来。

大明也不能这么快搞出蒸汽机。

要知道在两年年前,大明还在因为没有很好的高碳钢镗制汽缸而发愁呢。

可以这么理解。

蒸汽机的进步意味着整个国家工业的进步。

大明现在能够制造出具备充足动力运转的蒸汽机,是因为大明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和理论物理已经达到了原本历史十八世纪晚期的水平甚至在理论物理方面已经有所超前。

毕竟朱由检虽然不会造机器但学的物理学知识还是不少的,能够直接把原本历史要物理学家做许多实验才能得出的自然规律直接说出来,并让大明帝国的精英们以此为启发去运用。

既然蒸汽机已经制造成功,剩下的便是标准化生产和实际应用。

朱由检决定先把蒸汽机应用于纺织工业。

之所以朱由检先要把蒸汽机应用于纺织工业,是因为如今大明的纺织机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地步。

整个大明的纺织机除了动力部分依旧是人工手摇的半机械动力外,其他部件已经是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状态,而且已经没办法再通过增加纱锭的方式增加纺织机的工作效率。

因为毕竟人的动力有限,再省力的半机械也没有全机械化好。

现在只需要将人工提供动力的方式由蒸汽机代替,将曲柄齿轮转动系统与手摇曲柄连动起来便能使得一台纺织机进行更高效的生产。

但有时候商业与工业不是一回事。

用蒸汽机提供纺织机动力是可以让蒸汽机工作效率更快。

首节 上一节 395/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