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1032节

紧接着,这只眼蒙黑布的蛮牛,就像是牛魔王附体一般,怒吼如雷、横冲直撞周围的人猝不及防,竟被撞到了一大片,有的骨断筋折,有的血肉模糊,惨叫声此起彼伏!

“隆!--隆!隆!”

与此同时,天空上划出几道闪电,而后惊雷滚滚而来,震耳欲聋、响彻天地,大雨也是倾盆而下,密集的让人睁不开眼睛!

蛮牛乱撞,惊雷震耳,雨水遮挡,视线模糊各种因素综合下,原本矗立如山的曹军大阵,瞬间的混乱起来了

“啊!啊!”

有人疯狂呐喊,有人四处乱跑,混乱就像水波迅速开来了,几十万人马彼此拥挤、互相踩踏,死伤者不计其数

“蛮牛冲过来了保护丞相大人,保护丞相大人!”

“哞!哞!咔嚓!”

蒙眼的蛮牛横冲直撞,竟然鬼事神差之下、沿着台阶冲上了点将台,直奔曹操的帅位而去,周围的武将、谋士、亲兵无不惊恐,连忙的跑过去保护丞相!

按照道理来说,守卫点将台的士兵,皆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又手持锋利的刀枪,对付一头发疯的蛮牛,那是绰绰有余的了,可这次情况太特殊了!

这不是耕田的黄牛,而是祭天用的蛮牛,本就有一种神秘色彩,加之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让士兵们心存顾忌,不敢过去痛下杀手,以免惹怒了上天,从而降下灾祸来!

幸亏老天留点面子,发疯的蛮牛没碰到曹操,却一头撞在了大纛旗上,碗口粗的旗杆折为两断了,上面飘扬的杏黄色大纛旗,也随之倒了下来

“帅旗倒了帅旗倒了这次出大事了!”

帅旗为全军之魂,乃是指挥将士们-前进后退之用,一般来说呢,只有全军溃败,或者主帅阵亡,中军帅旗才会倒下呢,现在举行出征仪式,大纛旗竟被一头蛮牛撞折了,这可是大大的不吉利呀!

“嗷!--孽畜敢尔我来降你!”

就在众人慌乱之际,一道人影越众而出,直奔发疯的蛮牛而去,正是大司马萧逸!

萧逸发出了一声狂吼,犹如龙吟虎啸一般,蛮牛虽说发疯了,毕竟是食草动物,对蒙受有一种天然的畏惧,不禁的后退了几步,似有转身逃跑之意!

趁此机会,萧逸气运丹田,集中了全部的力气,右拳猛地砸了过去一声脆响,蛮牛的项骨碎裂,也庞大身躯倒在地下,四蹄抽搐几下毙命了!

萧逸腰佩斩蛟剑,其刃锋利无比,拔剑斩牛不费吹灰之力,可是为了震慑人心,才会舍宝剑而不用,用拳头硬击毙了蛮牛!

“各部将士听令--整理队形、重新布阵,再有慌乱狂奔者--斩!”

萧逸上前几步,重新举起了大纛旗,傲立风雨之中,身形岿然不动,真犹如神魔转世一般,大声号令四方将士!

“大司马-神威盖世,天下无敌!”

“大司马-神威盖世,天下无敌!”

力毙蛮牛,只手擎旗,在萧逸的神威震慑下,将士们很快稳定下了,暴发出山崩海啸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

“出征!--出征!”

第十二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初之平,义兵征,神武奋,金鼓鸣,迈武德,扬洪名;

汉室微,社稷倾,皇道失,桓与灵,阉宦炽,群雄争;

边韩起,乱金城,中国扰,无纪经,赫武皇,起旗旌,

一波三折的出征仪式后,数十万曹军拔营起寨、陆续的向南进发了,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在隆隆战鼓、绵绵号角的伴奏下,将士们扯开了喉咙,高唱起了军歌-《初之平》!

曹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诗赋上也有很高造诣,写下不少名篇不说,还招募了大量饱学之士,其中有一个人叫缪袭,字熙伯,东海兰陵人,年纪轻轻、才学极高,尤其善于诗赋!

曹操进封魏公之后,缪袭绞尽脑汁,写了一部《魏鼓吹曲》,用来歌颂曹操的赫赫战功,其中有《初之平》、《战荥阳》、《获吕布》、《克官渡》、《屠柳城》皆是言辞优美,慷慨激昂之佳作!

曹操闻之大喜,先是重赏了缪袭千金,加封‘散骑常侍’,成为了相府的笔杆子之一,又把《魏鼓吹曲》传入军中,让大小将士日夜学唱,成为了曹军的战歌!

“呜!呜!呜!”

“吼!吼!吼!”

几十万曹军大举南下,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分成了数十支队伍,只见漫山遍野、旌旗飘扬,人喊马嘶、刀枪闪烁出师之盛,莫过于此!

曹军看着气势汹汹的,其实也有很多困难,南方河道密集、土质松软,七月又是阴雨季节,从早到晚不停的下,道路非常的泥泞,必须不断的铺路、架桥、填沟大军才能过得去!

加之野外宿营、淫雨霏霏,帐篷、被褥、甲胄、兵刃尽被雨水浸湿了,将士们难以休息、苦不堪言,不少人都生病了呢,而最困难的还不是下雨,而是吃饭!

曹军有四十余万将士,超过百万的民夫,以及随军的战马、骡子、健牛、毛驴每天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

为了打赢南征之战,曹军也筹措了不少粮草,却大都囤积在许昌、洛阳、邺城附近,要想送到将士们手中,中间还有一个运输问题,而运输途中产生的损耗,更要几倍的增加呢!

沙场宿将们都明白,小战比拼勇气、中战较量谋略、大战消耗后勤,纵然有百万之众,一旦后勤粮草断绝了,也会顷刻土崩瓦解的,官渡之战袁军的惨败,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以往曹军南征北战,后方有荀彧、荀攸安抚百姓、调拨钱粮,源源不断供应大军,曹操、萧逸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集中精神指挥作战,可是‘二荀’先后自尽,曹营再没这种顶尖内政人才,大后方也出现了混乱!

有的郡、县征不到粮草,有的郡县缺少民夫,而且后勤调度混乱,不时出现运量不足、运送错误的事情,军粮无法及时补给,将士们难免饿肚子了!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这仗还怎么打呀?”

“自古皇帝不差饿兵,粮草接济不上来,老子们绝不往南走了!”

“再有两个月就秋收了,壮丁们都出来打仗了,家里的庄稼谁来伺候,冬天又吃什么?”

淫雨霏霏、道路难行,又经常吃不到饱饭,军营里是怨气冲天,曹军将士久经沙场,还能勉强的坚持着,强征来的民夫就不行了,不断的有人开小差,有时一夜逃走几百人呢!

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出现了大批逃兵,曹军四处征战十余年,还没出过这种事情呢,不少将领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后速报中军、询问对策!

“文若、公达双双逝去,如断老夫一条臂膀呀,再想后顾无忧、粮草五缺,恐怕是很难了!”

粮草不继、军心不稳,意识到问题严重的曹操,开始认真思考对策了,最后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后勤供应的重任,交给了能力最强的将领--萧逸!

令其坐镇后军,总督物资、粮草运输之事,务必保证大军日常消耗,以免的动摇人心,贻误了南征大计!

又令豫、兖、徐、司几州地方官员,服从大司马-萧逸的命令,全力抽调民夫、骡马、车辆,保证前线的粮草运输!

“末将遵命!”

接到曹操的钧令之后,萧逸一点也没犹豫,立刻前往后军,接管了粮草补给之事,此事的确不好办,可总得有人办不是吗?

首节 上一节 1032/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