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1129节

现在的曹操-身体瘦弱、神色憔悴,那种自信满满的魅力,已经荡然无存了,目光中满是懊悔之色,用一句话来形容:“苏醒的是躯壳,逝去的是灵魂!”

原来奸雄苏醒之后,立刻询问军中情况,程昱、毛玠一五一十的,把黄盖诈降、庞统卧底、萧逸割血入药,拯救大家性命的事说了!

听完之后,曹操一言不发,可是紧咬的嘴唇,证明他的内心中-波涛澎湃、上下起伏!

奸雄征战天下、威武半生,扫平各路诸侯,尽得中原之地,天下谁不称赞一声:“曹丞相雄才大略,乃是盖世英雄!”

可是大军南征以来,曹操决策失误、屡出昏招,又先后被庞统、黄盖所欺骗,弄的军中疫气流行,差一点全军覆灭呀,天下人谈起此事,不知笑掉多少大牙!

更加重要的是,前线兵锋受挫,将士具无战心,后方府库空虚,百姓疲惫不堪,曹营集团元气大伤了,人马退回中原之后,恐怕七八年之内,再没有大举南下的力量了!

换而言之,奸雄‘横扫江南、一统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十几年奋斗的目标,无数心血浇灌的果实,一下子灰飞烟灭了!

“末将参见丞相大人-身体康健,万寿无疆!”

大帐门帘一挑,萧逸大步走进来,而后推金山、倒玉柱,行大礼上前参拜,人越是得意之时,越不能忘乎所以!

看到萧逸的身影,曹操昏暗的目光中,终于有了几分神采,不再是怀疑、猜忌、提防,而是感激、叹息、疑惑!

曹操竭尽全力、伸出一只瘦弱的手掌,搭在萧逸的肩膀上,问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夫病危之时,萧郎何不取而代之,成为天下第一人?”

不止是曹操本人,文武重臣谁不疑惑呢,当时那种情况下,萧逸什么都不做、只要等上一个时辰,就能接掌军政大权,成为天下第一人了,他为何放弃了呢?

要知道,曹营虽然东征失败了,还拥有十个州的地盘、上千万人口,以及几十万虎狼之师,只要好好休养一番,就能再次发动统一战争,萧逸今年三十三岁,正是血气方刚之时,二三十年也等的下去!

而萧逸的文韬武略,比起刘备、孙权只高不低,加上雄厚的综合实力,三方反复角逐的结果,十有八九是萧氏获胜,进而取代汉室,建立一个‘萧氏王朝!’

那个时候吗,萧逸生为天子,号令天下万民;死后葬入帝陵,庙号可为太祖,与秦始皇、汉高祖相提并论,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之事,他就拱手放弃了?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面对众人的疑问,萧逸的回答很简单,再次行大礼参拜,不同的是,刚才参拜丞相、这次参拜岳父!

自己割血入药,搭救曹操性命,与江山社稷无关、与功名利禄无关,只因为他的曹节的父亲,是自己的岳父大人,仅此而已!

“好女婿!--好女婿!”

曹操的目光柔和了几分,心中更生出无限感慨,自己一生玩弄权术、提防身边所有人,却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亲情’二字!

其余文武重臣,也是颇为感动的,对萧逸的钦佩之情,更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才是大丈夫的心胸,这才是天下共主的气魄!

众人唏嘘不已之时,一名信使跑了进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手中举着鸿翎急报:

“启禀丞相大人、大司马大人,昨夜江东水军逆流而上,一举夺取了洪城,截断了我军后方水道!”

“什么--洪城失守,后路断绝,我军几十万人马休矣!”

第1300章 水道截断,后退无路(中)

曹军此番东征,以江陵城为大本营,利用顺流而下的优势,水运粮草、军械、药材到乌林大营,供应曹军几十万将士,宽阔的长江水面上-船只往来、日夜不绝!

洪城位于江陵、乌林中间,厄守长江水道狭窄处,也是往来船只的停靠点,如今洪城落入江东军手中,等于截断了曹军的补给线,数十万人马如何存活?

问题是,洪城乃战略要地-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城内驻扎了三万铁甲兵,且有大将陈矫坐镇,此人做事谨慎、有独当一面的才干,如何一夜间丢了城池?

“丞相大人呀,末将丢失城池,万死难恕其罪--呜呜!”

“陈长史回来了,洪城如何失陷的?”

………………

众人疑惑之间,帐外冲进来一人,披头撒发、甲胄残破,浑身沾满了血迹,正是洪城守将-陈矫,跪在地上叩头不止!

陈矫,字季弼,广陵郡人氏,文武双全、谋略过人,曾任功曹、县令、太守……因为政绩突出,有安民剿贼之功,被提拔为相府长史,深得曹操的器重呢,故而命他坐镇洪城!

“末将两日之前,接到了丞相大人钧令,声称军中瘟疫流行,急需大量药材救治,令末将亲往押送,一日也不能耽搁了!

末将见钧令、令牌没有问题,也听说将士病倒者甚多,故而统一万人马,押送数百船药材、直奔乌林大营而来,那知船队刚出发不久,江东军就偷袭了洪城!

末将急忙回师救援,结果中了周瑜的埋伏,一场激战之下、本部人马折损殆尽,洪城也失陷敌手了,末将只能逃到乌林,向丞相大人请罪!”

说话之间,陈矫掏出一份钧令、一块令牌,曹营中军纪森严,无令者不得调兵,否则以意图谋反论罪,主将是要人头落地的!

陈矫为人谨慎,也是反复检查过的,钧令、令牌均无问题,这才带兵离开了洪城,没想让江东军趁虚而入了,这是一个巧合?还是阴谋诡计?

“丞相大人的钧令、丞相大人的令牌,这是怎么回事?”

程昱、毛玠上前查看,结果惊讶的发现,钧令是曹操的亲笔,字迹上丝毫不差的,令牌的规格、花纹、编号也没问题,却是曹营使用的!

可是众人非常清楚,大营没下过调兵命令,何况曹操一直昏迷不醒,就是有心调动人马,也写不出一个字来,这份钧令从何而来呢?

令牌放在中军帐内,有专人日夜看管着,除了曹操本人、以及几名亲信,谁也不能触动的,又是如何失窃的呢?

“这份钧令是伪造的,有人模仿丞相大人笔迹,几乎能以假乱真了,此人必是一位书法高手,还经常见到丞相大人写字,暗中揣摩模仿的!

令牌倒是真的,不过被人偷走了,与模仿的钧令一起,把陈将军骗出了洪城,而后奇兵偷袭、截断我军水道,真是绝妙的计策呀!”

萧逸接过了钧令,反复查看数遍,终于看出了端倪,都说‘字由心生’,从文字的结构、神韵之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年龄、地位、身体状况!

曹操执掌大权,号令天下,又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故而字迹龙飞凤舞、充斥一种豪迈之气,不过年老体衰之后,腕力略有几分不足,字迹也变得虚浮了!

造假者本领颇高,可模仿得了奸雄的字迹,却模仿不了奸雄的气势,而且落笔微微的发重,说明此人年纪轻轻,身体状况非常好,手腕之力更是十足!

萧逸的二夫人蔡文姬,就是一位书法高手,听她品评各路名家,认为当今第一书法高手,非荆州的庞德公莫属了,庞统就是他的侄子,而且得其真传呢!

由此推断,庞统卧底期间、暗中观察曹操字迹,模仿了这份调兵钧令,又利用职务之便、趁着瘟疫流行,人心惶惶之际,窃取了一枚令牌!

而后庞统逃出曹营,把钧令、令牌交给了周瑜,助江东军逆流而上,一举夺取了洪城,截断曹军水路运输!

庞统虽然留信说,不会进攻曹军大营,可也没说放曹军回去,他是要困死几十万曹军,致曹操、萧逸等人于死地,真是好毒辣的计策!

“庞士元--老夫好恨呀,早晚把你千刀--咳咳!”

“丞相大人--丞相大人!”

听了萧逸的推断,众人终于恍然大悟了,也认识到庞统的危害、确比疟疾厉害十倍呢,曹操更是咬牙切齿,责怪自己有眼无珠,又一次气晕了过去!

首节 上一节 1129/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