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1300节

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右、渭南,东至大别山区,全长三千二百余里,南北宽亦有二三百里,正介于关中平原、汉江谷地之间,也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的分水岭!

秦岭地形陡峭、峡谷众多,内部人烟稀少、仅有少量山民居住,猛兽、毒蛇、毒虫、瘴气却是随处可见,据说还有野人出没呢,十足十的蛮荒之地!”

马六坐镇关中多年,对西部地形颇有研究,当即向众人讲解起来了,而且越讲脸上愁云越浓,这样恶劣的地形地貌,太不适合大军团作战了。

“要想进入汉中腹地,有几条道路可走,那一条比较容易?”

“回大司马的话:进汉中有三条道路,都是悬崖绝壁、崎岖难行!”

第1450章 欲取巴蜀,先克汉中(二)

“大军欲从关进入汉,从东到西有条路可走:

第一条褒斜古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褒、斜二水环绕而行,贯穿了整个秦岭山脉,全长大约四百余里,避开了很多的险峰,算是一条比较好走的河谷道路!

昔日周王经略巴蜀,就是由褒斜古道南下的,后战国-秦昭襄王之时,又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路经的悬崖绝壁上-穴山为孔、插木为梁,把谷道铺设成了栈道,号称‘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牢牢控制了巴蜀地区!

第二条古道,又名‘陈仓道’,从关-陈仓向西南出大散关,沿嘉陵江上游谷道而行,转向东南入进褒谷,出谷口即至汉腹地了。

昔日刘邦被封为汉王,不甘心蜗居于巴蜀,乃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军就是从这条路进入关,一举消灭了‘秦王’,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

第条道路,大军从长安一路向西,进入西凉地区的街亭、天水郡,向南翻越高耸的岐山山脉,再向东走建威、河池、白马戍……最后进入汉腹地!

这条路最是遥远了,要绕行上千里路程,不过道路相对好走一些,沿途水甜土厚、人口众多,大军可以沿途征调粮草,减轻后勤补给压力!

诸位请看好了,汉一带多山道、峡谷,全靠着栈道沟通四方,这就是栈道的模型了……”

马六却有独当一面之才,不但把关经营的风生水起,对西部山川地势、风土人情也研究的透彻,说起来头头是道的。

而且准备极为充分,还让人抬上来一座栈道模型,详细解说其设计、修建、用途……以及各种优缺点!

汉地区群山峻岭、河谷重重,根本没有阳关大道可走,只好耗费无数人力,用‘火焚水激’之法,在悬崖绝壁上开设栈道!

其方法是:遇大石塞路,先以烈火焚烧,而后泼上冷水,待其石质酥软之后,则以巨锤碎而通之……

遇峭壁悬崖,则在崖壁之上凿孔,架上横木,铺设木板,再用钳钉连接一起,遇到羊肠小道,则在路旁打桩立栅,砌石栏以护安全……

每隔上二十里,还会选择开阔、有水之地,修建一座栈道阁,盖上大量的房屋、房,以供行人休息、住宿、躲避恶劣天气之用!

古人以这样的智慧,在群山峻岭开辟道路,把关、汉、巴蜀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不过栈道虽然精妙,也有几大缺点:

首先,栈道沿着悬崖峭壁修建,高高的悬在半空,下面不是万丈深渊、就是奔腾河水,看一眼心惊胆战,走起来浑身发抖,掉下去必死无疑!

其次,栈道大都是木制结构,因此承重能力有限,只能走步兵、马匹、小推车……而且要拉长队伍,以减轻脚下压力,驷马重装战车、以及重型攻城器械是过不去的!

最后,益州地区多雨水,木制容易腐烂掉,山间又常有落石,因此栈道很容易毁坏的,往往是一边走、一边修补,不知填进去多少人命呢!

因此世人都说:‘行走蜀道,如临鬼门关,十人出门去,九个不还乡,山涧悬白骨,深渊闻鬼哭,若想求活命,退步远远行!’

“末将征战二十余年,天下行走了八分,从未见过这般险地,别说攻城掠地了,恐怕走过去都难呢!”

“悬崖峭壁,山水险恶,这可是兵家之绝地,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走这般地方?”

“敌军若在险要之处,埋伏下一支人马,居高临下、前后包抄,咱们恐怕就有去无回了!”

…………

今日参加会议之人,大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渴饮刀头血、困卧马鞍间,在死人堆里摸爬滚打,打起仗来有进无退!

可是看过汉地形、以及条道路之后,全都精神不起来了,这种鬼地方走路都困难,又如何排兵布阵、攻杀战守呢?

别说在坐诸将了,就连萧逸看过地形后,都有一股强烈的冲动,不是急着跟敌人决一死战,而是偃旗息鼓、班师回朝,抱着老婆过小日子去……何苦受这个罪呢?

萧逸心推算了一下,只要汉守将不是笨蛋、傻瓜、近亲结婚的产物,那无论自己走那一条路,胜算都不会超过成的,而失败的下场就是--无路可退、全军覆灭!

难怪原来历史上,曹操攻打汉之时,感叹的对部下们说:‘数百里死山绝谷,此非用武之地也,若吾早知如此地形,绝不引兵前来!’

也难怪原来历史上,以诸葛孔明的过人才略,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受阻于司马小儿之,非是能力不足,实受地形所困!

秦岭山势陡峭,栈道崎岖难行,更加重要的是,大军在行进过程,还要抵挡敌人的埋伏,还要攻城掠地,难度更是数倍的增加!

张陵、张衡、张鲁祖孙代,盘踞汉地区数十年,传播教义、招纳信徒,建立了****的地方政权,而且颇得人心呢!

尤其是董卓乱国以来,关百姓饱受其苦,纷纷举家向南搬迁,到相对安定的巴蜀、汉定居,如今汉郡的人口,总数超过了五十万之众,可比原一州之地了!

因此张鲁的地盘虽小,却是小而强大呢,军械、钱粮很是充足,有甲兵十万之众,皆是五斗米教的教徒,在其教义的熏陶下,对上忠心耿耿,打仗悍不畏死,可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呀!

话又说回来了,什么是英雄好汉,能他人之所不能,敢他人之所不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二十几万人马云集关,又耗费了无数钱财、粮草,我等岂能无功而返呢,汉就算是铜墙铁壁,本大司马也要撞出个窟窿!

战国之时,秦将-司马错挥师南下,走汉栈道攻灭巴蜀,将之变成了秦国的后院,说明从北向南可以动武!

楚汉之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拿下关之地,奠定了大汉帝国的根基,说明从南向北也能用兵!

古人能够做到的,咱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加好,攻克汉、攻克巴蜀,把西南收入图之,你我皆可名垂青史矣!”

大军征战,士气为先,萧逸猛地一拍帅案,就像是说书艺人一般,讲起了古代的经典战例,既是给部下们鼓劲,也是给自己助威!

华上下五千年,英雄豪杰出无数,名将更是岂不胜数呢,而萧逸最钦佩的有两位:一是杀神白起、二是兵仙韩信!

可惜自己穿越的时间不对,没能跟这二位对阵沙场、一决雌雄,真是人生一大遗憾呀,不过也有补救办法,就是打下更经典的战役、创立更彪悍的战功!

汉军北出汉之役,乃是韩信登台拜将后的第一战,也是扬名立万之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平定秦之地,迫使雍王-章邯自尽,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归降,而后挥师东进,破赵、灭魏、伐齐、降燕……立下十大汗马功劳!

如果自己在汉之地,也打出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岂不就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本领不在韩信之下,甚至更高一筹吗?

想到这里,萧逸顿时精神振奋,仿佛一下年轻了好几岁,若能战胜兵仙,自己就是新的兵仙!

“男子汉、大丈夫,能够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乃人生大幸也,我等又何惧之有呢?”

“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后退的懦夫,末将愿为大司马赴死!”

“末将愿为先锋官,第一个杀进汉!”

在萧逸的激励下,一众将领也有了士气,纷纷要充任先锋官,第一个杀进汉、杀进南郑城、生擒张鲁!

首节 上一节 1300/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