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41节

大帐就在军营正中的位置,外边有百余名全副武装的亲兵执矛环绕护卫,大帐顶端一面硕大的黑色‘张’字帅旗迎风飘舞,好不威风,帅旗为一军之灵魂,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将领们就是通过摇摆帅旗来指挥军队的,可以说在军营中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专门的军兵负责盯着军旗。

萧逸三人早在卧虎山的小道上练就了非常的脚力,此时虽然穿着沉重的盔甲,却依旧飞快无比,一阵快步疾奔后第一个跑到了中军大帐,帐门口数面聚将鼓依旧在疾如爆豆般的敲着

大帐之中,一身甲胄的太守张杨面沉似水的端坐其上,等着那些军中将领们的到来,当他看到萧逸第一个赶到时,脸上微不可察的露出一丝微笑,点了点头,心中的欣赏之意又浓了三分;在他面前的帅案上摆放着朱红色的令旗、令箭、朱漆木盒中则装着他的“安国大将军”印,这就是他号令三军的凭证,身侧一名体格魁梧,目光冰冷的营中执法官顶盔惯甲,按剑而立,用饱涵杀意的目光扫视着鱼贯而入的将校们,按大汉军规,聚将迟到者,不论缘故,斩!

三通鼓罢,所有军校均已到齐,严肃整齐的在大帐两侧按照官阶大小分别站立,那些昨天的骑射之士更是个个满脸兴奋,今天就是他们封官进爵的好日子,从此以后一条康庄大道就在他们的面前展开了,而萧逸也穿着那身‘螭纹寒铁铠’站在他们中间,与那些为了即将得到一官半职而满脸兴奋的伙伴不同,他的目光一一扫视过了令旗、令箭、大印,还有那张高居其上的帅案,也许那里才是他内心向往的地方。

“穆顺何在?”看到所有军官都已到齐,张杨开始点将了

“末将在!”随即从队列的最前面站出一人,此人三十岁左右的年纪,面色蜡黄,一双细眼中精光四射,腭下留着钢针般的短髯,生的是虎背熊腰,穿着一身的镔铁战甲,腰垮宝剑,倒也算是一员大将,只是走动之间步伐略显虚浮,似乎有些酒色过度的样子。穆顺在上党郡时就是太守张杨手下的心腹爱将,因为颇有几分勇力,为人又极会魅上,所以一直深受器重,此次来雁门上任,自然就把他一起带来了。

“此次募兵共计得了3000余人,皆是弓马娴熟的勇士,按大汉军制500人为一部曲,共分六部,加封穆顺为鹰扬将军,统领全军!”说罢,张扬从怀中掏出一片虎符递了过去。

虎符是军队中最高权力的象征,共分两片,上面分别刻有铭文,一般情况下,将领执掌一片做为平时统兵的信物,但只有统兵权,却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而统帅则执掌另一片,只有当两符合一时才能真的调动军队,否则视为谋反。

“诺!”穆顺大步上前,双手接过虎符,转身高高举起,让帐中所有人都看清后,这才收入怀中,同时特意看了站在队列中的萧逸一眼,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马宁、牛威、张转、杨和,李让,何辉,尔等六人皆加封为折冲校尉,分别统帅六部兵马,”任命完统领,张扬继续发布军令。

“诺!”六人都是略微一愣,随后站出队列躬身行礼,又同时把目光投向萧逸那里,显然对张扬没有加封萧逸,却首先加封了他们十分的不解。

大帐中出现了暂时的静默,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萧逸,对此,萧逸丝毫不为所动,心平气稳的继续站在队列当中,对张扬的手段心中早已了然,无非就是想傲鹰而已,中国的掌权者都有这个习惯,凡是想重用某个人才,事先必须要折磨一番,消磨掉锐气,才好放心使用,这种三流的手法,在后世的狗血电视剧里都演的烂大街了,而他这只鹰,也绝不是一般人能熬的动的。

果然,片刻之后,看着心如止水的萧逸,张扬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之色,开始继续发布将令,“加封萧逸为点军司马,任副统领,平时负责训练三军,执掌军纪;其余昨日参加百步射靶者皆封为都尉,分营听用!”

“诺!”萧逸与其余众人齐声回道。

听完分封后,萧逸抬起头看了帅案后的张杨一眼,心中暗暗思索,“此人绝不能小看呀,张扬的这一系列命令看似随意,其实可谓是老谋深算。”

第一,以他的心腹爱将穆顺为‘鹰扬将军’统领全军,既维护住了那些老部下的利益,同时也等于把这只军队的兵权牢牢的抓到自己手中。

其次,这些军卒都是从燕赵各地汇聚来的豪杰,个个精于骑射,但又大都桀骜不驯,用萧逸这个骑射冠军为副将,就可以帮助他镇服这些骄兵悍将。

最后,特意提拔萧逸为点军司马,负责平日的训练,既用了萧逸的才干,又拉拢了这些新晋将校的人心,同时还得了一个爱才的美名;真可谓一举三得!

张杨久在官场,历经无数的政治风波,如今能以上党太守的身份,兼任四郡军事;这在后世相当于高官兼任军区司令,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绝对的封疆大吏,对这样的人物岂能小看。

历来所有的穿越一族,经常以为凭借超过这个时代的历史知识,就相当于开了作弊器一样,可以所向无敌了,往往轻视古人,把那些古代的酱油党和那些失败者全都看成了智商为负数的笑话,其实真敢这么做的人早晚自己也会变成别人的笑话。

我们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两千年前的历史,因为早已知晓了答案,所以每个人都是诸葛神算一样的人物,可如果抛开这一切,把我们和古人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试问?如果我们这些社会上的普通人生在东汉那个年代里,能否像黄巾起义的首领张角那样掀起几十万众的滔天风暴?还是能像袁绍那样成为割据四州之地的一方豪强?

恐怕不但这两个失败者所做的事情我们都做不到,就连先锋廖化那样的小角色我们都混不上吧?

“不得轻视古人!不得轻视酱油党!不得轻视失败者!”萧逸心中暗暗的给自己定下了三条戒律,日后正是这三条戒律无数次的把萧逸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并反败为胜!

最后张杨给这只骑兵部队命名为‘玄甲铁骑’,玄者,黑色也!翻译过来就是:黑色的铁骑兵,看来在张杨心里有意和公孙瓒手里的那支威震辽东的‘白马义从’一较高低。

“六部将士,加紧时间操练武艺,明年草黄马肥之时,随本帅兵出塞外,马踏匈奴!”张杨抽出自己的宝剑,杀气腾腾的最后命令道。

“诺!”

第九章寒冬练兵

转眼之间,秋去冬来,随着一夜北风狂吼,鹅毛般洁白的雪花给这片古老的大地带来了一片银装素裹,天气开始变得异常寒冷起来!

清晨,风雪未止,雁门关南门外,玄甲铁骑军营的中军大旗下,萧逸头戴蚩尤鬼面盔、身披螭首寒铁铠,手执血浪斩蛟剑,身后披着一件外黑内红的披风,昂首挺胸立于漫天的风雪之中,一动不动,任由自己的身躯接受这天地伟力的残酷磨练。

校场之上,三千玄甲铁骑营的将士同样顶盔惯甲、手执兵刃、整齐肃穆的屹立在漫天的风雪之中,寒风夹杂着冰冷的雪花,就像一把把小刀子般刮过众人裸露在外的脸庞和手背上,带来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鹅毛般的大雪很快就在众人身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放眼望去,校场上仿佛矗立着三千个雪人;足足一个时辰,虽然人人冻得面色发青,手脚麻木,却一个个毫无惧色,任凭风雪如何吹打依旧岿然不动!

这就是几个月以来,萧逸以身作则,恩威并施,日夜操练出来的军纪-“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孙子的‘六如兵法’真言,可谓道尽了兵家的玄妙,后世,日本战国时期的军阀武田信玄靠着从其中偷学来的四条,一知半解的就建立了‘赤备’骑兵,在东瀛四个小岛上打出了‘甲斐之虎’的名头,如今在孙子兵法的故乡,深得其中玄妙的萧逸定能凭此练出一只更加强大的铁骑兵!

“咚!咚!咚!”随着营中报时的鼓声响起,萧逸设定的每天一个时辰的军姿练习结束了;站军姿不但是锻炼将士们的耐力,更能培养军人的毅力!任何一只铁军的练CD已军纪为先,而军纪的培养,就是从站军姿开始的;这可是萧逸当年大学时代接受暑期军训时,被骄阳晒晕过去好几次才学来的宝贵经验

本来玄甲铁骑军的主将是穆顺,可一来穆顺大部分时间都在太守张杨的身边听用,再者他在雁门关城里有一套豪华的住宅,里面娇妻美妾成群,还有丫鬟仆人们精心伺候,因此穆顺平时很少来营中理事,更别提住在这冰冷的军帐中了,所以玄甲铁骑队的训练重任和一应大小事务就全落在了身为‘点军司马’的萧逸头上。

其实太守张杨为了拉拢萧逸,也想在城中给他赐了一片住宅,不过被萧逸用冠军侯霍去病的一句名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给谢绝了,依旧坚持住在军营大帐中,每天吃着粗糙的食物,睡着冰冷的军帐,和三千部下同甘共苦,日夜操练。萧逸心中深深的知道:“一个能与部下同甘共苦的主将,才能在战场上让这些将士们心甘情愿的托付性命,赴汤蹈火,一往无前!”

军姿站完,稍微活动了一下冻僵的身体,萧逸大声的发号施令:“所有将士听令!一十六式军体拳,开始!”

“嘿!嘿!嘿!嘿!”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数千将士开始在在冰天雪地里展开了疯狂的练习;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内拨下勾;瞬时间校场上拳风呼啸,杀气冲天,无数矫健的身影在寒风中动作整齐划一,腾跃之间猛如虎、动如兔、灵如猿,狠如狼;空中的雪花在将士们的拳风中随之飘舞,练兵的呐喊声传到数里之外

军体拳!萧逸大学军训的另一项收获;这套拳法直接、精炼、迅速、有效;锻体效果极佳,而且在战场之上的杀伤力同样不凡,绝对是为军队量身打造的拳法,此时也被他拿出来教导部下了。要知道,战场之上讲究的就是一个直接有效,一击毙命,因此越是简单的拳法越是实用,至于那些动作复杂,打起来华丽无比的拳法,在战场上只会让你迅速把小命丢掉。

古代,锻体之术一向为兵家秘传,非嫡亲子弟不能传承,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就是靠着一套锻体术,练出了举世无双的‘魏武卒’,镇守河西期间,与其余诸侯国轮番大战,获得了七十六战,六十四胜,其余皆平,无一败绩的赫赫战绩,被世人尊称其为吴子、兵神。

如今萧逸竟肯将如此宝贵的兵家秘术教给大家,营中将士无不用心学习,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更有甚者,甚至有人还割破面颊在萧逸面前发血誓,‘此术绝不外传!’看的萧逸目瞪口呆的同时,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第八套广播体操》做为不传之秘,留给自己的后代儿孙

每天练完军体拳后,萧逸就会带着部下们来到军营外的一条小河旁沐浴,这条小河是由山上的泉水汇聚而成,水质清澈甘甜,富含各种丰富的矿物质,也是平时军士们取水的地方,因为天气寒冷,此时的河面已经结上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随手击碎了冰层,然后各自提桶取水,脱去一身甲胄后,大家全都赤身站在河岸边,大桶的冰水就这样直接的往身上倾倒,虽然一个个被冻得的呲牙咧嘴,却没任何人停下来,几个月以来,在萧逸的督导下,大家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残酷的训练方式,更何况萧逸也和大家一样在岸边冰浴

“哗!”的一声,一桶冰冷刺骨的河水就被萧逸倒在了自己头上,水流顺着他那矫健的躯体直接流淌到大地上,以萧逸那强壮的体魄也不禁被冻得面色铁青,用力的舒展下筋骨,虽然寒冷入骨,但他依然咬紧牙关,继续将冰水倾倒在自己身上,随后双手在身上一阵的猛搓,很快身体里突起的青色血管中血液加速循环起来,寒意渐渐消失,身上反而开始冒起阵阵白腾腾的热气,“男子汉大丈夫,死且不惧,何怕冷呼!”

之所以每天坚持带领部下来河边沐浴,除了要借助冰冷的河水锻炼将士们的体魄和毅力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个人卫生;萧逸清楚的记得,当初上学时八个人的男生宿舍尚且能住的和猪圈一样,何况现在军营里几千个大男人住在一起,那真是没有最脏,只有更脏,在这里估计连蟑螂小强都生存不下去

而脏乱往往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一旦疾病在军营中传染开来,那可是毁灭性的灾难,不用出关打仗,自己就直接全部报销了,历史上因为军中疾病传染而全军覆没的事例可不在少数。所以萧逸除了专门派出人手每天打扫军营里的卫生,就是让他们每天都坚持洗澡,可萧逸又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准备一个大洗澡盆,于是,干脆就带部下们来河边经行这种免费的冬浴了。

一支部队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个性则是第一任的军事主官灌输培养的,日后虽然岁月流逝,人员更迭,但是每天都尽可能洗澡的生活习惯在萧逸的大军中经久不变

后世,历史学家考证后一致认为,在三国这个名将辈出的时代里,‘大魏神威天策上将军--无愁侯--萧逸’手下的士兵可能不是战斗力最强的,也不是装备最好的,更不是军纪最严明的,但绝对是那个时代里个人卫生最干净的部队,而且没有之一!

沐浴过后,军中将士还有一项特殊的福利,每人半斤‘无愁烈酒’!

原来一个月前,鉴于天气日渐寒冷,萧逸写了一封信专门派人送到了幽州蓟县的梁家,希望梁小鱼能给他送一些无愁酒过来,结果没过多久,那位身高、腰围均是五尺的胖管事曹阳就出现在了萧逸的面前,并带来了一批酿酒的师傅和提炼烈酒的器具,直接在萧逸的大营旁开了一座酿酒的作坊。

熟人见面,分外亲热,都是一起死里逃生的伙伴,对这位胖胖的曹管事,萧逸还是很欣赏的,此人无论是办事能力还是忠诚度都是上上之选,于是,萧逸大笔一挥,直接把曹胖子招入了军队,委托以粮草官的重任。

从一名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一跃成为一名军官,曹胖子对萧逸的感激之情是无法言喻的,直接跪在地上磕的额头出血,对后勤的事务更是办的用心用力,没过多久,大批的无愁烈酒就出现在军营中,并立刻受到所有将士的欢迎,军人,岂有不爱烈酒的,准确的说,烈酒本就是为战场上的军人而准备的。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草原上作战时,烈酒完全可以算做是一种救命的军用物资,关键时刻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大家对萧逸的爱戴程度也随着烈酒的度数迅速提高

美酒的醇香迅速飘荡了整个雁门关周边四郡,无数的百姓士绅都对这种烈酒趋之若鹜;最后甚至还惊动了太守张杨,在亲口品尝过这种烈酒后,张杨迅速以太守府的名义为自己手下的各支军队都订购了大量的无愁烈酒,而梁家则趁机赚了个锅满盆盈,大大的捞了一笔!

在这个世上,商人的目光无论是看人还是看事,往往都是最精准的,就像现在的梁家,一眼就看准了还未真正崛起的萧逸,日后必然贵不可言!

第十章皇帝的无奈

首节 上一节 41/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