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539节

同样的,剩下的敌人,也更加强大、更加难对付了,东边的袁尚统兵十五万,盘踞北地、安定两郡,操练兵马,虎视金城,北边的叶落纥驻兵武威郡,布下天罗地网,等着和自己决一死战,这两个才是生死大敌呀!

“手中只有一支利箭,却要对付两头猛兽,谁先谁后呢?”萧逸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狼牙箭,久久的沉思起来,以自己现在的实力,绝对无法两面开战,只能各个击破,问题是先打谁呢?

三足之鼎最稳,因为彼此支撑,三方对峙的仗最难打,因为彼此制约,萧逸无论向那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肯定会趁虚而入,抄自己的老巢,前后夹攻之下,事情就不好办了!

当然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等其他两方火拼起来,自己坐收渔人之利,不过吗,眼前的态势来看,那肯定是一个漫长、又艰苦的过程,十有八九会变成一场消耗战!

萧逸不想打消耗战,自从出道以来,他指挥的战役,都是疾如风火,速战速决的,下邳围城两月之久,已经是个特例了!

一则,十几万大军远征西凉,人吃马喂,物资消耗太大了,天下大乱,民生疲惫,多打一天的仗,就要多损耗一分元气,汉家的元气消耗空了,就会给那些异族人以可趁之机!

二则,萧逸是徐州牧、兼领江、淮军政,老巢远在东南,自己却身处西北,时间一长,就怕会发生变故,要知道,曹营集团内部也是有竞争的,嫉妒、羡慕、怨恨自己的人,也不在少数!

于公于私,萧逸必须迅速解决西凉的战事,回去坐镇老巢,办法只有一个,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挑选一个敌人下手,同时想个办法,牵制住另外一个敌人的手脚,为自己争取时间!

问题也就来了,两个敌人,就实力而论,袁尚略高一筹,可是比起统帅能力,叶落纥胜过万倍,自己统兵攻袁尚,叶落纥必然来出兵,相反的,自己统兵攻打羯人,袁尚却未必会出兵,以这位三公子的家传性格,隔岸观火、坐收渔利才是他的选择,不过吗,安全起见,还是要派出一名使者,带上厚礼,去游说一番才行呀!

使者人选是关键,此人必须文武双全,胸有胆识,腹有良谋,即能随机应变,又要奸诈狡猾,可谓大智大勇、大奸大恶,非如此,不足以说服袁营众人!

这样的人物,又去那里找呢,萧逸麾下将校数百名,大都骁勇善战,悍不畏死,让他们轮刀砍人就没问题,做说客,出使敌营,就全都麻爪了,估计连话都说不利索,就被人家扔出来了!

从上到下,反反复复,萧逸冥思苦想,最后断定这样的人物,军中只有两个而已,一个就是自己,问题是身为三军统帅,萧逸不可能离开大营,去游说敌人,乔装改办也不行,名声太大了,自己的小黑脸一出现,必然露馅!

第二个人选吗,就是萧逸一直不敢用、不想用,又不得不用的家伙--司马懿,也只有他能出使袁营,稳住十五万敌军了!

“来人呀,召唤参军-司马仲达来见我!”

“诺!”

“属下参拜大都督!”片刻之后,司马懿出现在大堂上,浑身衣裳整洁,略带一丝酒气,显然刚才在参加宴饮,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颇有一种‘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神韵!

自从出仕以来,司马懿就被调到玄甲军中,担任参军一职,一年多过去了,凭着过人的才干,坚韧的性格,他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军中大小事物,无不处理的妥妥当当,什么调拨粮草,管理军械,更换马匹,安排民夫,简直是一个全面型人才,唯独一样例外--统兵!

萧逸把很多事情交给司马懿去办,唯独不许统兵,就连他身边的几名亲兵,也是萧逸精心挑选的,时刻监视这头‘冢虎’一举一动,生怕他把触手伸进军队中,可是有些人,注定是要搅动天下风云的,根本压制不住

“仲达从军一年有余,既忠且勤,本都督甚是欣慰,准备提拔重用,让你去做一件大事!”萧逸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手掌却握住了剑柄,只要看到这头‘冢虎’,自己就忍不住想拔剑斩之,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多谢大都督提拔,属下竭尽全力,定然不负重任!”司马懿面露喜色,能被重用,施展自己的才干,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对上萧逸幽冥般的目光,又吓得他心头狂跳,恨不得立刻逃之夭夭!

总的来说,萧逸对他还是不错的,带在身边,赏赐有加,还经常过来探望,嘘寒问暖,大都督如此爱护一个属下,却是让人感动的事情,不过吗,关心的太过分,就有一些防范的意思了!

司马懿也很疑惑,对这位大都督,他是既尊敬,又畏惧,甚至带着一丝崇拜,视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处处学习,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统帅千军万马,建立自己的功业!

可是在萧逸的目光中,他总能感觉到深深的防范,甚至是一丝畏惧,这让司马懿大惑不解,鬼面萧郎,纵横天下的无敌名将,如此防范一个初入仕途,毫无名气,也毫无军功的年轻人做什么?

“西凉战局逐渐明朗,两大强敌,必须个个击破,本都督决定统领大军北上,讨伐羯人,你的任务就是带上重礼,出使袁军大营,游说三公子袁尚,让他按兵不动,为大军争取时间”萧逸诉说了局势,又详细的安排了任务,最后目视对方,还有什么疑问!

“大都督用兵如神,属下佩服万分,自当依计行事,不过吗,要想游说袁尚,犹如割肉饲虎,必须下大本钱才行,不知属下有多大的权力,又能给多少本钱?”

司马懿目光转动,立刻明白了自己要面对的情况,出使敌营,游说敌将,却是一件既危险、又困难的事情,搞不好还会人头落地,不过吗,若能成功,自己就可以出人头地,建功立业了,也是莫大的机遇呀!

“呵呵,袁家之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皆是鼠目寸光之辈,只要能说服袁尚,让他按兵不动,钱财、粮草、牲畜,随你支用,关键时刻,就是付出这座城池,也不算什么!”萧逸手指四方,只要能够取胜,这座金城也不过是一枚棋子,可以舍弃的!

“大都督英明果决,属下敬佩万分,这就去安排出使之事,长了不敢说,三月之内,定让袁军按兵不动!”司马懿深施一礼,立下了军令状,人家连‘西凉第一巨邑’都敢舍弃,自己一条小命又算什么,拼了!

“去吧,关键时刻,本都督会助你一臂之力的!”萧逸摆摆手,目视司马懿离开,等人影消失在眼前时,不禁长叹一声“冢虎,终究是出笼了!”

第五十六章平分西凉

自从进了安定郡城,三公子袁尚就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酒池肉林,宴饮不断,耳听靡靡之音,眼看天仙美女,坐拥金山银海,真是怎一个‘爽’字了得!

也难怪袁尚生活上堕落,无边的富贵,无边的享乐,有几个男人能把持的住,以前在邺城,有父亲袁绍看管,处处小心谨慎,袁尚还能压制心中的欲念,现在山高皇帝远,再无束缚,长久积压的欲望爆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了!

再有,手下的一群门客也贴心,知道三公子喜欢什么,竟然献上一张长一丈五,宽一丈二的楠木床,上面铺着洁白的羔羊皮,又软又喧,如坠云端一般,袁尚在上面踊跃施勇,大战掠来的各族美女,威风凛凛,勇猛无敌!

“三公子!三公子!-鬼面萧郎派来了”

中午时分,袁尚酒足饭饱之后,在自己的大床上,对战几名金发碧眼的西域胡姬,正在跃马驰骋,一往无前的时候,手下亲兵突然在门外大喊起来

“鬼面萧郎?噗通!”听到这四个字,正在驰骋的袁尚浑身一哆嗦,双腿瘫软,几个翻滚之后,一头栽到床下边去了,发出巨大的声响!

“哎呀!公子爷安好!公子爷无恙!”几名胡姬吓得一阵乱叫,连忙把袁尚扶起来,上下查看,生怕伤了这位小爷,她们的性命就保不住了!

“都滚开!是不是鬼面萧郎杀过来了,快快备马!”一把推开胡姬,袁尚连滚带爬的冲出门外,一面询问情况,一面让人备马,敌军来了,自己还是撤到安全地方去吧!

自从萧逸出征西凉,屠灭氐人,震慑羌人,收服马家父子,又攻破金城,乱箭射杀了韩遂,真可谓威名赫赫,战无不胜,每一道军报传来,袁尚都是心惊肉跳,只是碍于面子,才故作不屑之状,实则对‘鬼面萧郎’四个字,早已产生了巨大的畏惧感!

“三公子勿惊,鬼面萧郎没杀过来,只是派来个使者,逢纪、审配两位先生,请公子去大堂接见一下!”亲兵连忙禀告情况,却不敢抬头观看!

“没有兵马,来的是个使者!”听完禀告,袁尚长出一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脏,又慢慢落了回去,而后就感觉遍体冰凉,胯下生风,小宝贝都缩成一团了,这才发现自己一丝不挂的站在门外,任由春风吹拂“该死的,快来人呀,给本公子更衣、着甲、佩刀!”

‘鬼面萧郎’派来了使者,必须慎重对待,起码不能弱了袁家四世三公的面子,要是能威慑住对方,那就更好了!

片刻之后,袁尚打扮一新,内穿云锦袍,外罩黄金甲,手握斩将刀,小白脸上还擦了脂粉,格外的俊美,只是微黑的眼圈,虚浮的脚步,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羊质虎皮,徒有其表!’

为了显示威风,袁尚拿出了全套的仪仗,旌旗、鼓号、斧钺,一直排到了府门口,还安排了五十名刀斧手,摆出了明晃晃的刀阵,大堂下,一口三足青铜巨鼎也架好了,烈焰冲天,滚油沸腾,看上一眼,就能让人魂飞魄散!

“传曹营使者上堂!传曹营使者上堂!”

随着亲兵们一道道的喊声,两个人影出现在大堂门前,为首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材修长,面白如玉,目光炯炯有神,转动之间,透人心魄正是司马懿!

看着堂上的刀阵,又撇了一眼油锅,司马懿淡淡一笑,迈步而入,速度不快不慢,就像走在林荫小路上一样,根本没把高悬头顶的白刃放在眼里,与骇人心魄的骷髅‘京观’相比,这不过是小儿把戏!

落后半步的位置,还有一名副使,此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一双眼睛竟然是赤金色,发出阵阵的红茫,犹如恶鬼一般,正是护羌中郎将--晏明!

晏明一手托着礼单,一手握着腰间佩刀,身体紧绷,警惕性十足,不过吗,他监视的不是袁军士兵,而是身边的司马懿,赤红的眼睛一直盯在对方脖子上,从未离开过!

出发之前,萧逸私下召见了他,传下一道命令:‘监视司马懿的一举一动,若有反叛之心,立刻斩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头‘冢虎’为他人所用,更不能为河北袁家所用!’

“奉征西大都督之命,见过三公子,并送上薄礼一份赤金五千斤,珍珠两斗,宝石五十枚、玉璧二十双”司马懿口称见礼,腰板却拔的笔直,一点躬身的意思也没有!

“既为使者,见了本公子为何不下拜,萧大都督麾下尽是些不懂礼数之人吗?”听完礼单,袁尚心中满意,却故作威严,把手一挥,刀斧手上前一步,虎视眈眈的盯着二人,大有一声令下,就乱刃分尸的架势!

“呵呵,大都督治军严谨,麾下将校岂能不懂礼数,不过吗,正所谓-入乡随俗,本使看了河北的待客之道,有心效仿一二罢了!”司马懿立刻反驳了回去,你用油锅待客,我以傲慢回之,大家半斤八两而已!

“绵里藏针,真是一副伶牙俐齿呀,萧大都督派你前来,不知所谓何事呀?”逢纪把话接了过去,口舌之争无用,关键是弄清对方的来意,也好准备应对!

首节 上一节 539/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