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575节

片刻之后,郭嘉、程昱、荀彧、荀攸相继而至,躬身行礼,等候丞相大人的询问!

“老夫指掌朝纲,权倾天下,比之一代名相霍光如何?”

出乎意料,曹操没问政务,没问军情,反而与霍光比较起来,一句毫无头脑的话,却把四位谋士吓出了一身冷汗!

霍光是‘战神’-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也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美容颜,性机敏,有权谋,指掌大汉社稷二十年,上辅天子,下摄群臣,号称一代权臣!

不过吗,霍光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做了二十年丞相,而是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废黜皇帝!

后元二年,汉武帝病死,死前立刘弗陵为太子,霍光受遗诏封为大司马,成为新君的辅命大臣,权倾朝野!

十三年后,昭帝病逝,因为没有儿子,霍光就拥立了昌邑王-刘贺为帝,不过吗,这个幸运儿不争气,因为急着争夺权利,在位二十七天,就被废黜了,霍光改立武帝之曾孙刘询,这就是汉宣帝!

三朝为相,废立皇帝,霍光靠着这份光辉事迹,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权臣,也成为无数豪杰效仿的目标,谁不想‘偷天换日’呀!

如今曹操自比霍光,四大谋士立刻明白了,丞相大人不是夸赞权势、地位,他是想相仿这位前辈,废黜天子呀!

“万万不可呀,丞相大人起兵以来,上奉天子,下讨不臣,名正言顺,这才成就了一番霸业,岂能自毁声誉,受人以柄呢况且天子年幼,纵有小错,也是奸人蛊惑,只需忠言劝谏,不能妄言废立呀!”

荀彧、荀攸跪倒在地,叩首不止,很快额头上就一片殷红了,他们是真怕了,以曹操的智谋、威望、实力,想要废黜皇帝,只在一夜之间呀!

“丞相大人三思,如今诸侯割据,如虎在侧,天下人心,并未臣服,一旦行废黜之事,只怕四海沸腾,引来刀兵之祸呀!

再者说,当今天子是大汉正统,废黜之后,谁可接替呢,汉室宗亲人数不少,就怕争相效仿,各建帝号呀!”

郭嘉也反对废黜皇帝,不过吗,他不是忠汉,而是忠曹,并对废黜皇帝的利弊,进行了精准分析!

首先,废黜了皇帝,各路诸侯必然以此为借口,出兵讨伐,曹营集团强如虎,也架不住天下诸侯多如狼呀,这是军事不利!

其次,汉灵帝就两个儿子,少帝刘辨已经死了,再废黜刘协,汉室正统也就没了,新君只能在宗室里挑选,那样找出来的皇帝,难以让天下人信服呀!

另外,诸侯们也不是傻子,汉室宗亲人数不少,刘表、刘备都在其中,你立一个,我也立一个,反正都不是皇室正统,谁也压不服谁,如此一来,曹操再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政治不利!

“丞相所思,下臣所虑,纵有万千险阻,只要钧令一下,无所不从!”

程昱的话最简单,内容却很丰富,他的意思就是,废黜皇帝的事情很难、很麻烦,不过呢,只要丞相大人一声令下,我愿意拼死去做!

说这话的人,不是忠臣,不是直臣,而是彻底的--弄臣!

四大谋士,两个拼死反对,一个出言劝谏,一个表示难办,曹操也不禁犹豫起来,一方面,现在废黜皇帝,时机确实不成熟,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刀兵之祸!

另一方面,曹操也在忧虑呀,霍光权倾天下,霸道的一塌糊涂,刚刚病逝之后,就被汉宣帝灭了满门,同样的,自己死后,曹氏能够幸免吗,不如先下手为强呀!

“报丞相大人,曹妃回府省亲,带来了大量的赏赐,并有皇帝旨意:赏功臣,加九锡”正犹豫间,门外传来许褚的声音,通报了一条重要消息!

九锡-是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礼器,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器、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加九锡,是一个臣子最大的荣耀,如今刘协拿了出来,就是示意曹操“我年纪小,不懂事,惹您老人家不高兴了,九锡奉上,希望您大人有大量,原谅朕的过错吧!”

“呵呵,好厉害的招数,绵里藏针,名加九锡,实则捧杀,皇宫之内有能人呀!”曹操略一思索,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九锡谁都想要,曹操也不例外,不过吗,时机不成熟,一旦硬接下来,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惹来天下人非议,再说了,九锡虽好,却是虚名,曹操要的是实利!

思考一番之后,曹操收下礼物,辞掉了九锡,这就是告诉皇帝,“我原谅你了,不过吗,老夫不要虚名,还是来点实际的吧!”

趁着这股子政治风潮,之后的几天里,曹操大刀阔斧,做了三件事情!

其一,为了加强治安,以防不测,招募良家子弟五千人,配以甲胄、兵刃、弓箭,组建一支‘捕盗营’,驻扎在许昌城中,统领就是-曹丕!

其二,调动‘虎豹骑’两千人,护卫皇宫,从今以后,凡是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没有相府的钧令,一律不得入宫,违令者-斩!

其三,趁着文武百官惶恐不安,曹操决定,再发‘求贤令’,广招寒门子弟入朝为官,进一步削弱士族门阀的力量!

与此同时,宫内传出消息,怀孕四月有余的董妃,偶然风寒,医治无效-身亡了!

第九十七章第一幅地图

“呵呵!以退为进,以虚换实,放了一场大火,就把满朝文武玩的乱转,丞相大人果然好手段,权谋之道修炼的炉火纯青呀!”

西凉-山丹牧场,萧逸看完许昌送来的急报,不禁挑大拇指称赞-乱世奸雄,名不虚传!

身为穿越一族,萧逸骨子里极为狂傲,胸膛里也有一颗蠢蠢欲动的野心,四方豪杰之士,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一群玩偶,可以随心所欲的摆布,那是一种灵魂深处的高傲,此方世界-唯我独尊,不过吗,曹操却是个例外!

无论文治、武功、谋略、文采、手段,曹操都有极深的造诣,那真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拔剑斩人,提笔作诗’的厉害角色,古人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出’,毫无疑问,曹操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号令天下,指掌乾坤!

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钦佩,萧逸才甘愿为其所用,为了奸雄的霸业,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不过吗,这种忠诚只对曹操本人,并不是对曹氏家族的,是一种有限的忠心!

总之,萧逸的人生信条就是:‘能辅则辅,如其不才取而代之’,在曹操之后,继承人如果不够出色,或者比不上自己的话,萧逸不介意亲自指掌天下大权,至于曹氏一族吗,让他们世代荣华也就够了!

不过吗,曹操现在如日中天,至少有二十年好活,萧逸也就收起小心思,继续做一名能臣了,对内安抚百姓,扫平诸侯,对外打仗杀人,开疆拓土!

如画江山,能者居之--这就是人间正道!

一个多月的苦心经营,山丹牧场初具规模了,上百万的马匹、牛羊、骆驼驱赶过来,又挑选了经验丰富的牧人,负责照顾这些宝贝,‘冠军城’修葺一新,并加筑了外城,面积扩大了六倍,‘护羌中郎将’-晏明统领一万精兵驻守,确保牧场的安全!

有人估算过,按照现在的规模,只要不发生大灾害,每年可以出产五万匹战马,二十万牛羊,还有一定数量的牛皮、牛角、牛筋、马尾等战略物资,这个数字相当可观,足以让天下诸侯眼红了,不过吗,萧逸依旧不太满意,一句话--牧场太小了!

山丹牧场横跨三郡、六县,占据了西凉北部最肥美的水草地,这样的规模和出产,用来补充国内战争消耗够用了,可是汉家要想开疆拓土,就需要更多的战马和物资,也就需要更大面积的牧场了!

另外吗,萧逸还有更深远的考虑,自己带领大军开疆拓土,给后代子孙占领生存空间,打个比喻,这就像是盖房子,如果占地太小了,装修的又差劲,那就是一个破草棚子,四面漏雨,没有价值,子孙后代肯定不会用心管理,说不定那天就扔给蛮夷了!

历史上,东到黑水,北到大漠,西到葱岭,南过群沙,都留下过汉军将士的足迹,可是一走一过之后,真正收入版图的很少,就是因为地方贫瘠,出产物资有限,国家得不到任何好处,白白消耗国力,最后只能丢弃了事!

反过来,如果自己占下大片土地,好好经营一番,变成物产丰富的沃土,就等于留下一套豪华别墅,子孙后代肯定牢牢抓在手里,谁敢过来抢夺,他们就是拼了小命,也会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基业!

因此,萧逸要扩大山丹牧场的规模,周围四郡、十几县的土地全囊括进来,变成一个超大型牧场,一则,为汉军将士提供足够的战马,开疆拓土,争夺生存空间!

二则,如此宝地,子孙后代会牢牢守住的,谁要是丢弃了,就会成为千古罪人,天下百姓不打死你,也会骂死你!

不过吗,这片土地上有一些‘杂草’,要想变成汉家良田,必须拔掉它们才行!

“启禀大都督,周围各部酋长奉命前来,正在帐外等候!”

“设宴--有请!”

“诺!”

首节 上一节 575/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