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590节

第四名:荀攸,字公达,颍川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堪称‘当世第一君子’,忠心大汉,世人典范

第五名:郭嘉,字奉孝,颍川人,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无有不中,堪称当世‘鬼才’,然则,此子风流浪荡,贪酒好色,私德有亏,不足后人效仿,故而名列二荀之后,亦为小惩!

第六名:贾诩,字文和,凉州人,算无遗策,经达权变,用计朴实无华,最为实际,若为其所算,则如毒蛇噬手,入骨三分,不死也残

第七名:田丰,字元皓,钜鹿人,天姿聪慧,为人刚直,目光深远,有纵横天下之才,可惜刚则易折,难保平安

第八名:程昱,字仲德,东郡人,机敏过人,生性刚戾

第三十五名:陈宫,字公台,东郡性情刚直,足智多谋,未得明主

第三十六名:蒯良,字子柔,南郡中庐人,辩才无双,善于交际

此三十六人者,或通兵法,或精内政,或善治民,皆有王佐之才,若能齐心合力,辅保大汉,则天下幸甚,苍生幸甚,奈何天道无情,各为其主,难免有一场龙争虎斗,尸山血河,涂炭生灵,惨烈之状,可以预期!

“许子将罪该万死,若是落入我手中,必然千刀万剐,诛灭九族!”

看完‘风云榜’,萧逸丝毫没有喜色,反而怒火冲天,浑身杀气环绕,就像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吓得三位佳丽花容失色,差点惊叫起来!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出于众言必毁之,数年以来,萧逸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虽然赢得了功名富贵、世人敬仰,可也站在了风口浪尖,被无数的人怀恨、嫉妒、诽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到了这个地步,只能退尺,不能进寸,低调做人,才是明哲保身的办法,萧逸聪慧过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这才假借箭伤,隐居西凉数月之久,躲避可能出现的危害!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人,注定锋芒毕露,忙活半天,还是没躲过去呀!

‘风云榜’一出,把萧逸列在首位,更以‘天铸神剑’相比,看似称赞,实则捧杀,除了一点虚名,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引来世人嫉妒,把萧逸推到一个危险境地,天下瞩目,处处皆敌,他不怒火冲天才怪呢!

想到这里,萧逸不禁佩服起郭嘉来,论谋略,比才能,他绝对能进‘风云榜’前三,甚至与自己平起平坐,结果呢,人家喝几杯小酒,泡几个小妞,就把自己的名次落下来了,平安无事,不招人嫉,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呀!

“许劭现在何处,我立刻派人擒住他,无论如何,也要把‘风云榜’改过来,否则的话,无数麻烦就在眼前了!”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大将,片刻之间,萧逸就冷静了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洗刷自己,只有让许劭出手了!

“贤弟恐怕要失望了,纵然有千军万马,也休想抓住许劭!”郭嘉似笑非笑,一脸无奈之色!

“莫非有诸侯收留此人,我立刻去信讨要,谁敢不给,刀兵相见!”

“非也,此人做潜龙榜,得罪世人,诸侯皆愿杀之后快,谁肯收留呀!”

“莫非遁入深山,逃的无影无踪了,那就调动人马,四下搜索,不信抓不住他!”

“非也,许劭天下名士,为人正直,岂肯混迹荒野,那不是他的性格!”

“那他到底跑那去了,难道乘船出海,寻找仙岛去了?”萧逸一脸的疑惑,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发达,许劭还能上天入地不成?

“呵呵,许劭两月前病逝了,身死之后,入土四十九天,才让奴仆公布了潜龙、风云二榜,评论当世豪杰,天下诸侯纵然兵马如云,总不能跟阎王爷要人吧?”

郭嘉无奈的摆摆手,人家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就算开棺戮尸,挫骨扬灰,又能如何呀?

“完了完了,盖棺定论,再难更改,这颗大蜡我是坐定了呜呜!”萧逸总是算计别人,终于被人算计了一回,小黑脸上愁云满布,这一局,自己真的破不开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司马!

“《太公六韬》、《孙子兵法》、《十万个为什么》无数智慧书籍在心头闪过,如何破解眼前的困局呢?”萧逸小脸阴沉,眉头紧皱,一番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请教高人!

无数童话故事证明,主角儿遇到难题时,就会四处转悠一下,或是深山古刹,或是溪边小桥,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睿智无比的老人,指点迷津,找到出路,最后打败强敌,抱得美人归,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萧逸比较幸运,既不用四处撞运气,也不用找什么睿智老人,面前就有一位‘鬼才’,天马行空,最善奇谋,定能化解自己的困局!

“风口浪尖,危机四伏,如何化解困局,还望奉孝教我?”以才智而论,萧逸不差郭嘉分毫,不过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事情,还是局外人看的更透彻呀!

“你们三个暂且退下,不听召唤,任何人不得前来打扰!”郭嘉翻身坐起,向三名美姬摆摆手,言语温和,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诺!-奴婢告退!”

风流浪子正经起来,也是很吓人的,三位美人乖乖的退下去了,又把房门关闭,让二人安心谈话!

古人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成害’,三位美姬退下去后,郭嘉没急着说话,而是四周查看一番,确定无人暗中窥视,也没有窃听的铜管,这才贴到近处,低声说出自己的谋划!

“萧郎身任重职,手握雄兵,战功无双,赢来了无边富贵,也带来了莫大危机,要想化解困局,愚兄有上、下两策相告:

上策:带领家人、部署到长安去,屯兵函谷关,隔绝交通,以八百里关中为资本,收揽豪杰,积蓄兵甲,西联羌人,北结匈奴,东向以争天下,凭萧郎的本领,二十年内可成大事,到时候”

“噗!天下安稳不易,岂能因为一人荣辱,祸乱千万百姓,奉孝直接说下策吧!”

听完郭嘉所谓的‘上策’,萧逸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还以为什么妙计呢,原来是造反呀,自己真有此心,也不用等到现在了,大军凯旋的时候,直接驻扎长安,自立为王多省事呀?

萧逸有这份信心,凭着自己的文韬武略,加上麾下将士用命,占据关中险要之地,进可以学秦始皇,重演一次‘兵吞六国’的故事,退也能割据一方,称孤道寡!

问题是,得了江山,失了道义,亲人成仇,朋友反目,做一个孤家寡人,可怜、可悲,智者不取也!

“心怀天下,重情重义,富贵如浮云,钱财如粪土,萧郎真是一个好男儿,愚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自罚三杯!”

目光直视,眸子相对,确定萧逸真的没有反心之后,郭嘉长出一口气,连饮三杯美酒,身体瘫卧在榻上,又恢复了浪荡子的模样!

这几年,萧逸的风头太劲,许多人都猜测,他有造反的可能,尤其大军西征得胜之后,这种言论更是漫天飞舞,不止朝廷百官,就连曹营集团内部,也有人在议论,甚至偷偷的上书给曹操早做防备!

众人之中,最痛苦的就是郭嘉,曹操是他的主公,萧逸是他的好友,二人若是反目成仇,刀兵相见,他就会处在一个尴尬境地,尽忠则负义,重义则负主,真是左右为难呀!

苍天保佑,可怕的事情没有发生,萧逸有造反的实力,有造反的机会,却没有造反的野心,至少,现在没有的,这就最好了,只要曹营集团内部不分裂,扫平诸侯,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人生在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奉孝的下策,是劝我放下兵权,自污保命吗?”

萧逸聪慧过人,立刻想到一条破局的办法,自古以来,功臣们为了保命,经常使用自污的办法,毁坏自己的名声,换一个平安无事!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大汉开国丞相-萧何,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出谋划策,尽心竭力,成为大汉第一功臣,赢得了无上荣耀!

天下平定以后呢,萧何一改贤臣作风,变得贪婪无比,侵占土地,搜刮钱财,弄的怨声载道,可是呢,他越是贪心,刘邦就越放心,因为一个贪财的人,就不会觊觎谋朝篡位了!

再后来,韩信、英布、彭越、张耳、卢绾一众开国功臣,或是身首异处,死于非命,或是流亡匈奴,做了叛臣贼子,只有萧何平安无事,子孙后代荣华富贵,自己也名垂青史,成为了贤臣的典范!

萧逸也是一样,只要放下兵权,再做点坏事,比如抢几个民女回去,贪污一些军饷,抢占几千顷良田,换一身骂名回来,就能平安无事了,反正凭他多年的功劳,以及积蓄的钱财,足够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呵呵,寻常人自污保命可以,萧郎却不能,因为你的恶名太多了,杀人如麻,嗜血成性,自污也是无用了,再者,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正是将军用武之时,无双宝剑岂能藏于鞘中,丞相大人也不会答应的!”

郭嘉叹息着摇摇头,天下太平之后,谋臣、名将放弃权柄,修心养性,也许还能全身而退,如今天下大势,就像长江之水一样,滚滚向前,势不可当,曹操、萧逸、袁绍、刘备,凡入局者,皆无退路!

郭嘉风流浪荡,留恋青楼,说白了,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韩信战功无双,引来杀身之祸,文种智谋过人,同样自刎身亡,谋臣也不是好当的呀!

首节 上一节 590/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