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630节

就这样,双方互不示弱,反复冲锋数十次,厮杀了一天一夜,依旧是不分胜负,战场上尸体堆积,血流成河呀!

“传令将士,率先攻破敌营者--赏万金、封千户、官升三级!”

久攻不下,袁熙也急眼了,拔出宝剑,连斩几名后退的校尉,而后发出重赏,招募死士,亲自阵前督战!

今日一战,无论如何也要获胜,否则的话,前功尽弃不说,黄巾军也会起死回生,到时候袁家的末日也就到了!

“吼!吼!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袁军人人奋勇,步步推进,一连攻破了几处壁垒,终于突入大营之中,黄巾军久战疲惫,防线扭曲变形,逐渐坚持不住了

“弟兄们坚持住,日出东方之时,自有神兵前来助战--杀呀!”

萧逸手持宝剑,战袍尽皆血染,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身体毫不疲惫,反而精神倍增,不时的瞭望北方,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上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神兵相助,我军必胜无疑!”

萧逸是黄巾军的精神领袖,一句闲话出口,可以当金子用了,既然说有神兵相助,神兵就一定会来的,因此咬牙苦战,死死守住了防线!

“呼!火!大火!”

日出时分,奇迹真的发生了,北方天空之中,先是出现了几缕青烟,而后浓烟滚滚,烈焰冲天而起,从位置上判断,那里正是幽州大营!

原来萧逸早有计划,开战之前,派人联络了曹性,自从打出‘赤水黄巾’的旗号,他的队伍迅速发展,已经扩充到好几万人马!

接到军令之后,曹性立刻挥师东进,悄悄来到巨鹿城外围,隐藏起来,又趁着袁熙倾巢出动,进攻黄巾军的机会,偷袭了他的大营,砍断旗帜,焚烧粮草

沙场决战,就看谁的底牌更多,袁熙想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却忘记了,在原本的故事中,树下还有一名顽童,手持弹弓,正瞄准捕食的黄雀呢!

“神兵下凡了上师万岁-我军必胜!”

眼看敌军后方起火了,黄巾军士气大振,一个个狂呼口号,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发起了全线反攻!

“完了!彻底完了大营丢了!”

军营乃是根本,如今根本失守,袁军立刻奔溃了,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再也无心恋战了

淳于琼久经沙场,眼看形势不妙,立刻卸下甲胄,扔掉浸泡,用污泥抹黑了脸,混在乱军之中,凭着几分运气,居然成功逃脱出去了!

二公子袁熙就不行了,人长的太英俊,目标过于明显,运气也不好,战马落入深坑中,摔了个狗啃泥,又被乱兵踩了几脚,丢掉了半条小命,最后被黄巾军发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俘虏!

至此,萧逸凭着高超的战略,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带领黄巾军杀出一条活路,消灭了三路袁军,实现了惊天大逆转!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唯勇与智,逆转乾坤!’

第一百五十三章袁氏父子

巨鹿大战,可谓是一波三折,反复难测,开战之初,黄巾军气势汹汹,依仗‘神兵’之威,一路上攻城掠地,势不可挡,兵锋直逼邺城,士族门阀惶恐不安,黎民百姓四散奔逃,真犹如世界末日一般!

无奈之下,邺城拼凑了十万人马,勉强出战御敌,结果呢,袁军用‘牤牛阵’大破敌军,狠狠的挫其锋芒,而后青、幽两州的援兵赶制,三路人马合围巨鹿城,彻底逆转了局势!

黄巾军困守孤城,粮尽援绝,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袁军上下欢欣鼓舞,认为贼兵将灭,大功可成,那知道,黄巾军出城诈降,各个击破,一场激烈的鏖战下来,袁尚狼狈逃窜,袁熙下落不明,淳于琼侥幸逃脱,三路人马全军覆灭,真可谓一败涂地呀!

战败的消息传出,河北四州人心惶惶,天下诸侯无不震惊,人们不禁议论纷纷,认为这次的‘巨鹿大战’,比起四百年前的秦、楚巨鹿之战,在战争规模以及精彩程度上,可以前后辉映、不分上下,堪称古今经典战役之一!

更有聪明绝顶之人,分析巨鹿大战的过程,觉得疑云重重,蹊跷之事太多了,仿佛有一只幕后黑手,在操纵着战争的胜负!

邺城-大将军府--议事殿!

“巨鹿战败,损兵折将,黄巾贼步步紧逼,眼看就要兵临城下了,这该如何是好呀?”

袁绍身披大氅,紧握佩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正在来回的踱步,往日的骄横之气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焦虑、惶恐、忧虑以及长吁短叹!

大殿两侧站着数十名文武大员,却没人出来献计献策,一个个仿佛木雕泥塑似的,不是他们不想说话,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巨鹿大战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袁绍偏袒爱子,让袁尚总监三路人马,全权负责收编事宜,结果弄的内部不和,上下离心,这才让黄巾军各个击破,逆转了战场局势!

如果追究罪责的话,第一是:袁尚愚蠢透顶,不听良言劝谏,第二是:袁绍用人不当,顾私情而废公务,问题是,这对父子是河北之主,明知他们犯下了大错,谁又敢出言责备呢,因此,文武大员沉默不语,也算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吧!

“启禀大将军!三公子回来了,正跪在殿外请罪!”一名侍从飞奔进来,神色极为慌乱,连跪地行礼都忘记了!

“兵败将亡,丢城失地,他还有脸活着回来,老夫今日大义灭亲,必须给河北父老一个交代!”

提起自己的宝贝儿子,袁绍是又恨又气又心疼,天上掉馅饼的差事,都能给办砸了,还陪进去二十万人马,真是无能至极呀,老天爷不开眼,怎么赐给自己一个败家之子呢!

话又说回来了,袁尚再无能,再不争气,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是自己未来的希望,想到这里,袁绍羡慕起了老对手,曹操子嗣众多,而且个个优秀,曹丕、曹彰、曹植都有独挡一面之才,与之相比,袁氏子孙大大不如呀!

“呜呜!父亲大人见谅,孩儿无能,兵败而回,让您失望了!”

袁尚大哭着爬进殿内,小脸上脏乱不堪,战袍犹如碎布一般,左肩紧紧包扎着,还有丝丝血水渗出来,与往日的英俊模样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后面跟着张郃、蒋奇、刘备,以及十几名将校,一个个甲胄残破,神情沮丧至极,他们统领十万大军出征,活着回来的只有数千人,余者尽数丧命沙场,遭遇如此惨败,真是心如刀绞一般呀!

“该死的东西,巨鹿城下,多少将士埋骨沙场,你还有脸逃回来,老夫岂能饶你!”

看到儿子可怜的样子,袁绍就心软了三分,可是为了体现公正,只好拔出佩剑,上下挥舞,做出一副大义灭亲的姿态!

袁绍想着,自己摆出一副杀子的样子,文武官员必然上前解劝,自己顺水推舟,雷声大,雨点小,狠狠责备一顿也就算了,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保住了儿子的性命,可谓一举两得!

可惜呀,算盘打的虽好,却没人来买帐,文武官员或是望天,或是看地,就是不上前阻拦,全在看袁尚的笑话,目光中满是恨意呀!

出征的十万人马,全是士族们拼凑出来的,其中不乏文武官员的亲族子弟,巨鹿一战惨败,亲人骨肉血染沙场,捐躯者不计其数,袁尚却自己逃回来了,众人岂能没有恨意呢?

再者说,袁尚平时骄横跋扈,仪仗父亲的宠爱,言行中得罪了不少官员,因此,众人谁也不来劝阻,希望大将军杀了这个败家子呢!

“混账!--老子打死你个败家子,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

宝剑高高举起来了,却没人上前劝阻,袁绍真是骑虎难下了,砍下去吧,心里舍不得,毕竟是亲生儿子,不砍下去吧,颜面上下不来,无奈之下,只好拳打脚踢,狠狠的揍起了袁尚这么差的人缘,你是怎么混的呀!

“妈呀!-爹呀!--呜呜!”

袁绍武将出身,拳脚上颇有气力,再上心中有气,揍得袁尚哭爹喊娘,痛苦流涕,又不敢躲避,只好抱住脑袋硬挨,惨叫的跟杀猪一样!

儿子越是嚎叫,袁绍越是来气,自己称霸河北四州,天下诸侯无不畏惧,怎么就生出一个窝囊废,贪生怕死不说,小小疼痛也禁不住,日后如何继承家业呢,因此下手更重了,楞把袁尚揍成了一个猪头!

“万万不能打了!--大将军子嗣稀少,若是打坏了尚儿,可怎么得了呀?”

首节 上一节 630/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