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708节

正是考虑到三大弊端,萧逸才按兵不动,同意双方议和的,要想争霸天下,不是地盘越大越好,也不能过于贪取战功,必须知进退、懂分寸,庐江郡就是一个例子,攻克下来,据为己有,会有三大弊端,相反的,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却有三大利益:

首先,快速了结淮南战事,萧逸可以提兵北上,驰援官渡战场,只要打败了袁绍,也就占据了中原大地,那个时候吗,天下三分有其二,曹营集团的霸主地位,也就牢不可破了,再腾出功夫来,一个个收拾地方诸侯,不费吹灰之力!

其次,留下了庐江郡,就等于打开一座窗户,曹军派遣密探,打听消息,或是收买官员,拉拢豪强,都会容易上很多,如此潜移默化之下,江东六郡也就守不住了,这叫做软实力吞并!

最后,庐江郡是江东屏障,也是他们北上的‘踏脚石’,无论谁当家做主,都不会放弃此地,而且会驻扎重兵,如此一来,曹军大举南下的话,可以通过一场攻坚战,歼灭江东主力人马,而后渡江南下,岂不是事半功倍吗?

“大司马胸怀日月,鬼神难测,目光长远,算无遗策,纵然韩信、白起复生,也不过如此了!”

听完‘三弊、三利’之论,一众将领佩服的五体投地,就差烧香上贡,顶礼膜拜,难怪他们是冲锋陷阵之将,人家是运筹帷幄之帅,二者之间差着境界呢!

思想做通了,事情就好办了,为了表示议和的诚意,萧逸当即下令:“大军退回寿春城,收拾好各种东西,准备返回中原地区,至于合肥城吗,只留下一点兵马驻守,让它成为双方的缓冲地带吧!”

天下之事,本就是‘我敬一寸,人敬一尺’,听闻萧逸主动后撤了,江东将校们长出一口气,也开始拔营起寨,准备返回江东六郡了

建安四年-春,二月十二日,江东集团召开会议,决定让蒋钦、周泰二将,统领三万人马驻守庐江郡,其余各部人马,纷纷的乘坐大船、木筏,顺着皖水进入长江,而后逆流而上,返回江东六郡!

建安四年-春,二月十五日,萧逸统领各部人马,连夜北上,救援官渡,至于淮南之地,交给了大将张辽驻守,并且留下三万精兵,同时颁布政令:“免去淮南三年赋税,让百姓们修养生息!”

至此,历经数月之久,淮南大战终于结束了,此一役,双方投入二十多万兵马,将士死伤超过了半数,消耗的钱粮不计其数,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最终曹营集团获胜,守住了淮南之地,缴获了大量的物资,江东势力惨败,退到了长江以南,潜伏爪牙,图谋复仇!

对于双方的统帅吗,天下人议论纷纷,萧逸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一举挫败了强敌,不亏是‘天下第一名将’,不过吗,人们更加关注的,还是‘小霸王’的伤势,孙策到底生死如何了?

“呦!呦!呦!呦!”

春风吹拂,水波兴起,游鱼成群,水鸟翱翔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面上,一队中型的乌篷走舸,全都升起了满帆,在东南风的帮助下,水手们喊着号子,猛划木桨,船队逆流而上,速度颇为惊人!

‘走舸’是战船的一种,多见于东南地区,船体比较细长,吃水线很浅,一旦划动起来,走势如飞,百舸争流,故而得名,不过吗,这种船只载重有限,最多运输二十几个人,往往系在大船后面备用,单独的船队很是少见的!

船队有十余艘走舸,却一面认旗也没有,看不出他们的来历,船队也不靠岸休息,水手们分成了三班,轮番划桨,日夜兼程,不停的向前行驶,似乎有十万火急的事情!

在第一艘走舸上面,坐着一位年轻人,头戴金冠,身穿锦袍,腰横一柄龙泉宝剑,此人容貌英伟,五官端正,尤其一双眼睛-‘碧绿如海,深不可测’,颇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正是孙氏二公子--孙权!

孙氏名门,渊源流长,乃是一代‘兵圣’孙武之后,家族世代从军,子弟皆好弓马,孙坚勇武过人,号称‘江东猛虎’,几个儿子也是如此,勇武刚烈,能征善战,就连最小的女娃-孙尚香,也是兵刃随身,不让须眉男儿!

孙氏兄弟之中,孙权是个例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弓马娴熟,喜爱读书,是个文武双全的少年人,再加上天生异象,深受家族中人青睐,曾经有高人言道:“孙家次子,形貌奇伟,骨体不凡,命格贵不可言也!”

自从大军北伐之后,孙权就代替兄长,坐镇江东六郡,一方面筹措兵源、钱粮,源源不断的支持前线,不使大军有所短缺;另一方面吗,处理政务,判决刑法,安抚六郡人心,很好的稳定了大后方!

可是几天之前,一封鸿翎秘信的到来,划破了平静的生活,接到秘信的时候,孙权大吃一惊,上面帖着四根鸿毛,代表着十万火急,秘信也很简单,只有十六个字:‘合肥兵败,损失惨重,速来军中,主持大局!’

书信上十六个字,犹如十六道惊雷,震的孙权魂飞魄散,他心中明白,自家大哥勇武过人,如果打了一场败仗,他肯定是重整旗鼓,报仇雪恨,可是书信之上,只字未提‘援兵、粮草’的事情,反而让自己速速过去,主持大局,如此只有一个解释:“大哥身负重伤,恐怕性命难保了!”

想通关系之后,孙权不敢怠慢,先是禀告了两位母亲,就说‘军中有事,大哥急召’,而后让三弟孙翊,代替自己坐镇六郡,处理大小事物,最后安排了一队‘走舸’,带上百余名心腹亲兵,又接上嫂嫂大乔夫人,日夜兼程,前往军中,生怕耽误了大事!

“嗖!啪嗒!”

一路之上,孙权忧心忡忡,又不敢显露出来,只好手持鱼竿,坐在船头上垂钓,也是运气极好,小半天的功夫,竟然钓上七八条江鱼,尤其一尾金色大鲤鱼,赤背长须,鳞片狰狞,颇有一种化龙之势!

“坐观垂钓者,徒有慕鱼情,只知鱼汤美,不见江风寒现在才知道,这个‘鱼竿’不好掌握呀!”

收获满满,心中塞塞,孙权心里清楚,江东六郡的地盘,全是大哥打下来的,‘小霸王’的威名,天下诸侯皆惧,孙氏的荣辱富贵,也系在大哥一人身上了,如果真的‘山崚崩、江河断’,又该如何是好呢?

鸿翎急报,召见自己,十有八九是托付大事,可是以自己的能力、威望,能够慑服那些骄兵悍将吗?能够抵挡天下诸侯进攻吗?万斤重担,如何挑起?

“启禀二公子,大夫人身怀六甲,长途跋涉,呕吐不止,已经两天水米未进了,是否停船靠岸休息一夜?”

有心腹亲兵走过来,也是一脸疲惫之色,日夜行船,上下颠簸,身强体壮的汉子都吃不消了,何况是一个体弱的孕妇呢?

“还请转告嫂夫人,十万火急,不敢休息,让她务必坚持一下吧,把我钓的金鲤鱼送过去,熬成一份热鱼粥,请嫂夫人食用一点吧!”

望着后面的一艘走舸,孙权目光复杂,如今之事,自己容不得退缩了,老母、幼弟、弱妹、寡嫂一门的老弱妇孺,自己不挺身而出,又能依靠何人呢?

“玉兔西坠,金乌东升,循环交替,天地至理,没有不落的日月,也没有不死的英雄,大哥的时代即将过去了,未来的天下风云,就由我来执掌吧!”

第二百三十七章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上)

草青青兮杨绿绿,悠悠心事,

思君思君,君不见,幽幽等君回,

问情人,胡不归,家乡也等着你回,

千千纤纤步飘飘,盈盈相会,

心思思兮,君不见,痴痴等安慰,

问人儿,胡不归,一心等着你回

皓月当空,群星璀璨,大江东逝,万载不绝,宽阔的长江水面上,一支船队缓缓的顺流而下,正是回归的江东人马,战败之军,最容易思乡了,将士们仰望星空,不停的吟唱着‘思归赋’,想念着家中的妻儿、父母,不管怎么说,他们总算是回来了,与战死的兄弟们相比,绝对是万千之幸了!

船队的规模不小,各类船只有上千艘,可是论起阵容吗,只能说四个字:‘惨不忍睹’,什么战船、渔船、木筏、舢板五花八门,破破烂烂,军旗也没有几杆了,与其说是一支船队,不如说是一堆木板,顺水漂流,勉强的行驶罢了!

这也不奇怪,合肥之战失利,江东水兵全军覆灭了,千艘战船沉入巢湖水底了,真可谓一败涂地,为了返回江东去,周瑜等人想尽了办法,四处的搜罗船只,不论大小、新旧、好坏只要能在水上飘着就行,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这才勉强的启航回家了!

“好兄弟呀,一路走好噗通!”

“英灵不散,返回家乡噗通!”

这支船队上面,搭载着不少的伤兵,大江之上,缺医少药,时时刻刻都有人死去,因为远离陆地,无法入土为安,只好用麻布包裹起来,扔进了浩荡的长江,实行了‘水葬’走一路,扔一路,千里路程,皆是尸骨,让人不禁心酸落泪,江东虎狼之师,威震天下诸侯,何至于此呀?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数百年前,楚汉相争、垓下之围,同样的一支江东子弟兵,死伤惨重,穷途末路,他们唱的是同一首‘思归赋!’

不同的是,霸王-项羽全军覆灭,羞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横剑自刎,埋骨乌江之畔,今日的小霸王-孙策,还拥有数万人马,回到江东之后,休养生息,重整旗鼓,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呢!

想到此处,将士们纷纷抬头瞭望,船队中有一艘三层楼船,年久失修,陈旧不堪,上面竖着一杆‘孙’字烈焰旗,小霸王-孙策就在上面修养,已经很久没有露面了,估计是伤势沉重,生死难测呀!

三层楼船-密封仓中,孙策躺在一副软榻上,盖着一件虎皮大氅,面色惨白,奄奄一息,自从离开了庐江郡,他的伤势越发沉重了,大半时间昏迷不醒,犹如一盏油汁耗尽的枯灯,风雨飘摇,随时熄灭!

“伯符!快点醒过来吧,马上就要回到江东了,咱们招兵买马,重整旗鼓,再跟天下诸侯,一决雌雄!”

周瑜手持宝剑,日夜守卫身旁,担心孙策一睡不醒了,只好不停的呼唤名字,看着一个生龙活虎的人,生命力逐渐的枯竭,心中滋味,犹如刀割!

“公瑾辛苦你了,此番北伐,咱们兵强马壮,士气如虹,为何会一败涂地呢真是不甘心呀!”

听到呼唤声,孙策勉强睁开了眼睛,黯淡无光、神采俱散在头脑清醒的时候,他一直在思考两件事情:一是自己出兵北伐,大败而归的原因;二是孙氏家族之中,谁能够接替自己,执掌江东的军政大权?

首节 上一节 708/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