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855节

不过吗,曹植神态从容,分析时局,表现的很是聪明,是一个好的政客;曹丕则眼含热泪,哀痛不已,表现的很是孝顺,是一个好儿子,孰优孰劣,难见分晓!

“为父挟天子以令诸侯,征战四方十余载,硬战、恶战、死战经历无数,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区区挫折,又算什么?

心中哀叹者,身体渐渐老迈,而霸业迟迟未成,诸侯割据,战事不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一统天下九州,又或者,要靠你们的兄弟,来完成为父的夙愿了!“

挥师北伐以来,曹操决策大事之余,也在观察几个儿子,看看优劣如何,对于曹丕、曹植的表现吗,还是比较满意的,至于立谁为储,还需反复比较才行!

话又说回来了,曹操快五十岁了,两鬓斑白,齿牙松动,精力也大不如前了,应对起战阵之事,真的有些力不从心,让他充满了挫败感,也越发想念一个人--萧逸!

以往出兵征战,总是曹操坐镇中军、决策大事,萧逸披坚执锐、临阵指挥,翁婿齐心协力,配合默契,这才百战百胜的,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种依赖感!

为了争夺河套,萧逸迟迟未归,无奈之下,曹操只好亲自上阵了,结果受到了挫折,至于曹仁、曹洪、徐晃、于禁、张郃只能冲锋陷阵,难以独当一面,换而言之,他们只是将才,而不是帅才!

越是身心疲惫,越要倚重萧逸,这种感觉很不好,曹操更担心的是,一旦自己撒手人寰了,几个年幼的儿子,能够握住这柄‘神剑’吗,能够守住自己的基业吗,如果不能的话,又该怎么办呢?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前,非常的重用韩信,可是得天下之后,又杀掉了韩信,因为时机、分寸拿捏合适,这才开创了大汉基业,萧逸的军功战绩,不在韩信之下,自己如何应对准备托以后事,还是早除后患?

“属下参见丞相大人、见过两位公子,防务安排妥当了,前营加派三万铁甲,又修筑了两道壁垒,犹如铜墙铁壁,可保万无一失!”

郭嘉来到了大帐,步伐疲惫,略带病容,清风拂过身躯之时,原本合体的衣衫,也变得飘荡起来了!

‘鬼才’一介书生,又放荡形骸、沉迷酒色,体质本就不太好的,随军征战以来,日夜谋划军纪,元气消耗的极大,加上水土不服,身体越发的虚弱了!

最近一段时间,郭嘉大量饮用补酒,强行振作精神,以应付繁重的军务,不过吗,压榨身体的潜力,犹如烈火之上浇油,虽说爆发一时,必然难以长久呢!

“奉孝参谋军机,十分辛苦,还需好好保重身体,班师回朝之日,老夫要喝外孙的定亲酒呢!”

看到郭嘉的疲惫之态,曹操一阵的心疼,让儿子们搬来软榻、斟上热茶,一阵的嘘寒问暖,至于定亲酒吗,则是一个约定了!

大军出征之前,郭嘉的妻子曹华怀有身孕,恰好萧逸的三夫人蔡文姬,小腹也微隆起来了,一次把酒言欢之后,二人立下誓约,若同生儿子,则为异姓兄弟,若同生女儿,则为金兰姐妹,若是一男一女吗,那就定下娃娃亲,以后结为夫妻!

一文一武,指腹为婚,此事在曹营之中,一时传为了美谈,如今掐指一算,再有两三个月左右,两位夫人就该生产了,而且许昌传来消息,请神医华佗诊过脉了,怀的是一男一女,郭氏为子,萧氏为女!

“多谢丞相大人关爱,属下只是水土不服,身体并无大碍,修养几天就好了,深夜前来大帐,乃是有妙计献上!

袁绍身亡之后,三子平庸无能,因为储位之争,彼此矛盾重重,有难团结一心,无事必起纷争,我军何不因势利导,暂且退上一步呢!

只要我军一退,三袁必然内讧,等到他们互相残杀,精疲力尽之时,我军反扑过来,一战可定河北矣!”

讨论军机大事,郭嘉顿复光彩,揣摩人心,精准无比,不亏‘鬼才’之美名!

“大军以退为进,引诱三袁自相残杀,老夫则坐收渔人之利,果然是一条好计,却也是一条险计呀!“

曹操手捋长髯、双目微闭,思考着郭嘉的计策,办法是不错的,却有一定的危险性!

统帅都明白一个道理:前进容易,后退则难,曹营几十万人马,战场受挫,军心不稳,此时大踏步后退,很容易变成溃退,袁军再趁势追赶,难以生还许昌矣!

可是思索再三,曹操还是点头答应了,战场犹如赌场,所冒的风险越大,收获也就越多了,只要谨慎一些,当有七成胜算,就是撤退的步伐,一定要掌握好!

“全军后退,非同小可,以奉孝之谋划,我军退往何处,驻扎仓亭可否?”

“仓亭距离邺城,不过两三日路程,我军驻扎于此,犹如利剑悬于头顶,袁家兄弟戒心未除,不会自相残杀!”

“既然如此,舍弃所夺城池,全军退往黎阳,做势南渡可行否?”

“黎阳乃冀州门户,门户尚未关闭,主人岂敢酣睡呢,还请再退一步吧!”

再退就是黄河岸边,前有大河拦路,后有敌兵追赶,一个应对不及,就会全军覆没了!“

曹操双目圆睁,心头猛颤,人言鬼才用计:天马行空,专爱弄险,果然一点不假呀,如此用兵,险之又险!

”丞相大人明鉴,唯有退到黄河边,才能让袁氏兄弟放心,进而手足相残,同归于尽,北伐之事可成矣!“

说完全部的计划,郭嘉长出一口气,顿感疲惫上涌,浑身酸软无力,丞相平定河北之后,自己也能歇一歇了吧?

第九十三章罢兵议和,重修旧好!

“你说什么,曹军拔营起寨,缓缓向南撤退了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清晨时分-大将军府内,听完属下的禀告,袁尚从软榻上跃起,衣衫都没有穿上,高兴的又蹦又叫,直接跳起了大叫!

最近几个月,袁尚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邺城失守,自己人头落地,每天是求神拜佛,希望曹军速速退兵,没想到愿望真的达成了,让人难以置信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袁尚连忙穿好衣衫,请来审配、郭图两位谋士,在一大群亲兵护卫下,爬上了邺城的城墙,查看外边的情况

放眼望去,曹军们忙忙碌碌的,正在卷起帐篷、拆除锅灶,装在大小车辆上,各营依次南行,队伍井然有序,从种种迹象来看,他们真的要退兵了!

“哈哈!-曹阿瞒老贼,夺我城池,占我土地,气焰何其嚣张也,如今灰溜溜的逃跑了,日后可敢正视河北?”

看到曹军真撤退了,袁尚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高兴的手舞足蹈,同时暗暗盘算着,是否出城追击一下,来个痛打落水狗?

“曹贼狡诈过人,善用诱敌之计,或者名为撤兵,其实设下埋伏,想要引我军上钩呢?”

“当前局势,稳妥为上,大将军不可轻易出城,还是以静制动,观察几天再说吧!”

审配、郭图连忙劝阻,担心派兵追击,会中了曹军埋伏,邺城可就难守了,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两位谋士的话语,犹如一盆冰水,瞬间让袁尚头脑清醒了,出城追杀的确太危险了,不过吗,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也太可惜了?

袁氏兄弟,文韬武略,样样稀松,对付敌人没有办法,可收拾自家兄弟,顿时思如泉涌了,袁尚眼睛微眨几下,想到一个两全其美之计!

“传令青州刺史-袁潭,让他带领本部人马,一路尾随追杀曹军,本大将军点起兵马,会随后接应他的!”

袁尚的计划就是,让大哥袁潭去追击,如果曹军真的撤退了,可以抓住机会,收复丢失的城池,如果遇到埋伏呢,就用大哥做替死鬼,正好除掉一块心病!

这就叫做,杀死曹军除外患,干掉大哥除内乱,自己横竖不吃亏,就算袁潭侥幸逃回来了,也可用‘败军’之罪,砍掉他的脑袋,这样就一劳永逸了!

“诺!--我们立刻传令,让大公子火速出兵!”

审配、郭图对视一眼,满脸的无奈之色,敌军刚退,内讧又起,袁氏门风如此,气运岂能长久?

“袁尚毒死父亲,谋夺基业,又来陷害兄长,如此灭绝人性,岂能执掌河北?”

漳水上游-青州军营,袁潭手握宝剑,遥指邺城,一脸的愤怒之色,一份速速出兵的军令,扔在了帐篷角落里,已经揉成了一团!

根据汉家的礼法,储君之位-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自己是袁氏嫡长子,理应继承河北基业的,可惜亲生母亲早丧,父亲又娶后母刘氏,生下了袁尚这个孽种,与自己争夺储位!

首节 上一节 855/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