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858节

队伍来到近前,袁潭没急着登台,而是派出一队护卫,内外仔细查看一番,确定除了乌丸、鲜卑人马,再无别的伏兵之后,这才翻身下马,与一众文武官员相见!

“我等参见大公子-奋勇征战,退敌有功,还望再接再厉,收复所有疆土!”

“诸位不必多礼了,身为大将军、冀州牧,理应统军征战,保境安民,若是躲在城内不出,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哈哈!”

“小弟见过大哥,一别半载有余,风采更胜往昔,河北的局面吗,只有大哥支撑的住呢!”

袁潭神采飞扬,自信满满,俨然以河北之主自居了,谈笑风生之间,还不忘挖苦袁尚几句,职责他胆小如鼠,不敢与曹军交战!

与此同时,袁熙也走上来,双膝跪倒在地,行兄弟相见之礼,袁谭双手搀扶,又拍了几下肩膀,目光碰触几下,其中大有深意呢!

原来二人私下立盟,袁煕竭尽全力,拥护大哥袁潭上位,做上大将军、冀州牧,作为回报呢,袁煕会成为车骑将军,兼领青、幽两州刺史,也算是双赢的局面了!

“嗒!--嗒!嗒!”

片刻之后,三公子袁尚也来了,同样的内穿软甲,外罩宽袍,佩戴宝剑,随行护卫的人数,更是多达上千人,队伍中也有一面旗帜:‘讨伐逆贼,清理门户!’

袁尚敢于出城相见,自然也做好准备了,除了随身的卫士们,另有三千名铁骑兵,尾随在不远处,随时冲过来救援,邺城也留下心腹人,把守的铁桶一般呢!

“呜呜!--父亲撒手人寰,河北偌大基业,孩儿如何守护?”

“哇哇!--孩儿恨不得用自己的命,换取父亲的再生,真是痛死我也!”

兄弟齐聚,会议开始,袁潭、袁煕、袁尚头裹麻布,身披孝服,先来到灵棚里面,依次跪倒,焚香上拜,祭祀亡父的英灵,一个个顿足捶胸,哭的撕心裂肺!

倒不是他们真的哀痛,不过是一场政治作秀,在国人的认识中,忠、孝并生,凡是孝子,必为忠臣,可以托付家国大事,因此上,袁氏兄弟嚎啕大哭,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才是最佳继承人!

他们的这种行为,等于把袁绍拖出棺材,重新粉饰一番之后,挂在竹竿上做招牌了,袁本初泉下有知,一定会后悔生下三个孽子,真不如把他们扔进马桶呢!

明知道是演戏,也得继续下去呀,河北文武一拥而上,又是安慰、又是鼓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三个人扶起来了,接下来,就是会议的主题,袁潭、袁煕谁做河北之主!

“我乃是大将军、冀州牧,今日议论河北军政,自当居中主持了,速速般座位过来!”

“我乃袁氏长子,既为家族会议,自当坐在正中,主持一切事务!”

“哼!--我认识大哥,手中宝剑可不认识,还不速速退开!”

“呸!--我的宝剑也不是吃素的,今日正好试试锋利!”

那知会议刚开始,双方就闹起矛盾了,问题就在坐位之上,谁是主、谁是宾,争的不可开交

袁尚认为自己承受遗命,主政河北,乃是名正言顺的大将军,也受到文武官员认可了,理应坐在主位上,主持本次会议,否则于‘理’不合!

袁潭则坚决反对,认为袁尚的大将军是自封的,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自己是袁氏嫡长子,又有朝廷圣旨在手,才该坐在主位上,否则于‘礼’不合!

理、礼之争,相持不下,袁潭、袁尚又骂又踢,扭打成了一团,身上孝服撕扯粉碎,简直不成体统了!

文武百官冲上去,好不容易拉开二人,一番规劝之后,采取了折中之策,设立两个主位,兄弟并肩而坐,这才让会议进行下去!

第九十六章苍天垂泪!

“天妒英才,千古遗恨,本初公壮志未酬,而中途撒手人寰,河北军民如丧考妣,天下万民无不悲痛,然则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此天下至理也!

袁潭、袁尚两位公子,聪慧睿智,人品高贵,皆乃人中龙凤,河北文武百官、门阀豪强,今日汇聚于台下,从二人中择一贤者,继承大将军之位,上报天子,下安黎民,以应四海之望也!”

骨肉台上,审配手捧祭文,高声朗读,可谓声情并茂;郭图托着一个银盘,上有两颗黄金大印,一为大将军印,一为冀州牧印,代表着河北军政大权!

一众文武百官、门阀豪强,目光都落在袁潭、袁尚身上,猜测两位公子之中,谁能成为河北之主?

袁潭、袁尚的目光吗,则落在两枚金印上,虎视眈眈,略带杀机,今天过后,会出现一位大将军,也会有一颗人头落地,究竟谁胜谁败,就看各自本领了!

“家有长子,国有储君,此乃祖宗家法,千古惯例,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乃袁氏嫡长子,又有天子圣旨在手,理应继位大将军,执掌河北军政事务!

而且曹丞相也答应了,等我继位之后,双方握手言和、缔结姻亲,从此永不相犯,河北的军民们,也可以享受太平了!”

袁潭先声夺人,搬出了‘嫡长制度’,作为自己继位的依据,自从国家出现、帝位传承,一直实行‘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夏、商、周、秦、汉前后五朝,从未改变过,已经深入人心了!

“善!-大公子之言,言之有理!”

“长子即位,天经地义!”

此言一出,赢得不少人的赞同,长幼有序,合乎礼法,既巩固了国家政权,也避免了内部消耗,就是普通人家里面,长子的家庭地位,也远在其他子女之上,还有‘长兄如父’的说法呢!

至于与曹营议和,大家更是双手赞成了,最近几年,袁军屡战屡败,死伤无数,财力、物力、人力几乎压榨干净了,急需要喘息一下!

“大哥此言差矣,治世立长,乱世立贤,这才是天下至理,河北内忧外患,战事多如牛毛一般,故而父亲临终之时,才会立我为储,执政军政大事!

曹贼奸诈狡猾,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令、政令皆出相府,此乃人尽皆知的,至于朝廷颁布的圣旨,并非出自天子本意,又岂能做数呢?”

“彩!-三公子所说,句句入骨三分!”

“曹操世之奸雄,所言不可信也!”

袁尚反唇相讥,说的也颇有道理,大争之世,生死攸关,各个军政集团内部,都需要一个优秀领导,有才者上,无才者让,生存才是第一位!

这个硬道理拿出来,也赢得一片欢呼声,翻开青史看一看,齐桓公、晋文公、秦孝公都不是长子身份,也没妨碍他们称霸天下、开疆拓土!

至于朝廷的圣旨,大家更不在乎了,小皇帝困居深宫、形同软禁,不过是曹操的傀儡,谁也没太当回事了,如果承认了圣旨,等于向曹操拱手认输,日后岂不受制于他吗?

“哈哈!--十五万精兵强将,败于数万曹军之手,连丧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又让逢纪背了黑锅,最后以钱财贿赂敌将,这才侥幸逃得性命,三弟这样的贤才,真是古今罕见呢!”

袁潭毫不示弱,提起了西凉之战,河北集团由盛转衰,就从这一仗开始的,真是损兵折将、丢人现眼!

“呵呵!--小弟虽然兵败,好歹全身而退了,不像大哥偷鸡不成蚀把米,六万人马全军覆没,自己也做了俘虏,又让人家放回来了,真是奇耻大辱呢!”

袁尚也很歹毒,提起了偷袭徐州之战,青州军一败涂地,袁潭也被生擒活捉,成了人们饭后的笑谈!

“萧逸南征北战,从无败绩,吕布、李傕、郭汜、韩遂、孙策多少豪杰命丧其手,愚兄小败一场,又算得了什么?”

“大哥败于萧郎,小弟亦败于萧郎,同为败军之将,何必互相挖苦呢,还是言归正传,说说谁做大将军吧!”

“大将军之位,我势在必得,不惜与任何人刀兵相见!”

“大将军之位,我死也不让,除非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袁潭、袁尚唇枪舌剑,谁也不肯退让半步,二人心中都明白,今日之事-前进者生,后退者死,没有第三条路了!

首节 上一节 858/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