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第1591节

听着本杰明斩钉截铁的声音,爱德华王储不由得愣住了“这?这怎么可能呢?普鲁士和华族?哈哈哈,您这是在开玩笑吗?”

“不!我没有开玩笑,您难道真的不看普鲁士的各种情报吗?这个野心勃勃的国家,从一开始发展工业的时候起,我就隐隐的感觉出了威胁……”

“一个欧洲内陆小国,面对的还是整个德意志支离破碎的局面,却能内修政治,外练武功,军事和工业两手都硬了起来……”

“看看普鲁士吧,已经成了一个大工地,公路和铁路的总里程已经超过了法兰西成为了欧洲第二名……当然了,沙俄那种地域太庞大的极端例子咱们不用提,就说欧洲中南部这些先进的国家里,普鲁士已经拥有了挑战法兰西的实力了!”

“这才几年啊?拿破仑活着的时候,普鲁士不过就是一个弹丸小国,在法兰西的炮火下瑟瑟发抖,可是就这么几十年的时间,他们连着打胜了两场战争,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

“现在又把咄咄逼人的兵锋对准了法兰西,又想打普法战争了?他们靠的是什么,还不是本土充足的煤铁资源,还不是靠着拼命发展工业而积攒的实力吗?”

“工业实力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啊!现在您再看看伦敦西区的这些工厂,还讨厌吗?这些工厂就是一个帝国的钢铁脊梁啊,没有他们咱们就是欧洲的二流国家而已!”

“是是是……首相您不要激动好不好?我承认您说的对……来人啊,把随行的马扎拿过来,给元首展开……”

贵族行猎,都有侍从护卫跟从,他们带来木质便携折叠马扎,展开请二人坐下。

“元首,我承认普鲁士这几年是有点咄咄逼人的样子,而且两场战争打的也很漂亮……可是现在就说他们对我们大英帝国有威胁,这是不是早了一点?”

“要知道,普鲁士现在连一支深蓝海军都没有,就那几艘近海防御小破船,就想挑战我们大英帝国的地位?我是不信的……而且普鲁士王室一直和我们英国王室交好,本来就是亲戚啊!没您说的那么严重吧……”

“没有?”本杰明长叹一声“亲王殿下啊!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友谊,只有赤果果的利益啊!就算是亲戚关系又能怎么样?和帝国霸业相比,就算是父子至亲也是会出问题的!”

“我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我总觉得法国有点不妙……看来卑斯麦是要来真的了,我实在没有什么证据验证我的判断,但是我就是有这种预感……”

爱德华实在难以理解元首这点担忧是从哪里来的,英国的情报机构已经做出了非常详细的情报调查以及后期的推演。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普法战争真正打起来的可能行自有45%,更多的可能是双方通过火药味十足的谈判解决问题。

再继续深入的分析下去,这些英国精英们觉得,战争就算爆发,也有75%的可能是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双方爆发短时期、高强度的交火,然后战场上的结果就成为了谈判桌上的一个个筹码。

如果再继续分析下去,一旦普鲁士和法国爆发了全面战争,就是那种进行国家级别战争总动员,双方投入百万兵力以上规模的倾国之战……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低概率的可能,那么普鲁士的胜算只有30%,而法国的胜算则有七成。

这都是已经是战争前做好的分析了,英国高层内部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些狡猾的英国政客们希望的是法国和普鲁士双方打一个平手,希望的是双方通过战争消磨国力,这样他们和英国的实力差距也就更大了。

可是今天本杰明却说出了一番完全不一样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王储是不信的,可是处于对首相的尊敬他还是得听着。

“好吧,我相信元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我会仔细考虑考虑……不过考虑又能怎么样呢,我的情况您很清楚,对于这样的国家大事,母亲是不会让我插手的……”

“我知道,我知道亲王殿下您的难处……而我今天要跟您说的不光是普鲁士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肖乐天,那个东方的元首,对付他您只需要稍微使用一下影响力就够了!”

“谁?肖乐天吗……哈哈哈,您真的是搞笑啊!”爱德华王储捧着肚子笑了起来“刚刚我就想说来着,您忌惮卑斯麦和普鲁士,这多少还有点靠谱,可是您拿东方的一个小小军阀,就说成帝国的威胁?我不赞同……”

本杰明紧锁眉头,并没有因为王储的笑声而感觉到什么不满,他反而轻轻的说出了一番道理,这道理居然说的爱德华脸色大变。

“我亲爱的亲王啊,很多问题您要联系起来看待,如果单单看一个肖乐天,确实是没有什么威胁,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要把普鲁士考虑进去,两强两手有时候会非常危险的!”

2063 产业升级!

后世人对本杰明是有盖棺定论的,他不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但也算是排名靠前的了。

此人精于外交,非常善于判断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后期当他再次执政的时候,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就是他亲手从法国人手上夺取的。

精于外事,那么内事就不太擅长了,或者说跟外事相比处理内政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这也是他遭到在野党攻击的主要原因。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依然是英国历史上排名前十的优秀首相,这种人要是火力全开的使用口才,侃晕了个把亲王那还不跟玩一样。

灰蒙蒙的草场上,嗅着伦敦西区的刺激烟气,本杰明用最简练的词汇向王储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残酷竞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的财富根源在于商路,日不落帝国所控制的是地图上一座座港口和港口之间的黄金航道。

殖民地并没有进行深耕,因为没有那样的人力物力也没有更新的科技来支持深入统治。所以就有了印度土王和殖民者共同瓜分权力的现状。

而且大清帝国也能和英国和平相处,只要你别关门就行。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只要海军强大就可以了,陆军弱一些就弱一些,因为并没有太多的陆地利益需要军队去维持,很多殖民地地方事务都事交给土王们去处理的。

英国吃掉了全球贸易利益最丰厚的一块蛋糕,那就是远洋贸易,点对点或者多点对多点的商品贸易。

数不清的棉花、羊毛、铁矿、有色从海路汇集到英国,然后英国本土利用强大的工业实力,把这些物资变成工业品,然后高价到海外倾销,最终依赖的还是海路。

海路来物资,海路走产品,来来往往之间日不落帝国的财富金字塔就这么堆砌起来了。

有人或许疑问了,为什么英国不进行更深一步的殖民呢?比如说印度,把土王费除掉,建立自己的行政体系,这不就能多吃一些财富吗?直接把土王分走的财富也吃掉,岂不是更好?

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从吃海路利益升级到能深度开挖殖民地,这中间要做的工作量无比巨大,要进行的前期投入也是海量的。

首先,你亲自统治那些地区,就必须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行政系统,这套系统不花钱吗?

其次,崭新的统治系统必定会造成原住民的反抗,发生持续不断的骚乱和战争,不得派大兵镇压?动兵难道不花钱吗?

再次,十九世纪中叶人类的科技水平是否能支持这种跨越种族文化的深度殖民呢?军队的战略转移能力如何?通讯手段是不是发达?这些问题都必须要考虑。

英国的政客们前后分析,左右考量,最后才发现不现实啊,如果真的把手伸到内陆去,赔钱而且是大大的亏损是注定会发生的,这种不智的行为傻子才会干呢。

本杰明所说的都是王储早就知道的,侧着头倾听的王储知道首相后面一定还有话,否则不会用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来浪费时间。

果然,当他分析了眼下全球海运贸易的格局以及财富分配的模式之后,这位首相突然话锋一转。

“但是……我的亲王啊!难道这种模式会一成不变吗?难道全球的财富运作模式不会发生调整吗?我预感一定会的……”

“因为其他的国家也要出头啊,那种想成为强国的强烈欲望,就是我们的生死大敌!”

本杰明说的没错,他的判断和肖乐天脑海中的记忆完全一致!

正是因为英国太强大了,尤其是皇家海军的两强法则,已经压的全球海军喘不过气来,所有人都很清楚,大英帝国的海上权益无法挑战。

而且靠近黄金商路的所有殖民地都被英国人霸占了,排名第二的法国人也只能挑英国人抢剩下的地盘。

地球已经没有什么可瓜分的海岸土地了,那些后起的国家想要得到海外资源和市场,就只能向更深的内陆去渗透。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英国已经抢走了无数的宝地,后起之秀就只能从头做起去开发更深远的处女地。

为什么现在的美国信奉孤立主义?完全不管欧洲和亚洲还有非洲发生什么事情,整个国家陆军数量不超过二十万。

因为美国知道,他们现在完全玩不过英国,预期出去找虐,还不如在自己国家内玩战略纵深呢,西部大开发才是美国的根本战略。

首节 上一节 1591/28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