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第1821节

2369 连打带拉

看见格莱斯顿态度发生了逆转,肖乐天心中清楚自己的威胁起效果了,这一把棋其实也是豪赌,赌的就是格莱斯顿是文官出身,骨子里的狠辣劲头就比别人少三分。

要是本杰明那个老王八蛋,这一招可就不管用了,估计那老头疯狂劲儿比肖乐天还要盛三分,发动战争都跟喝凉水一样的简单,死人千万都不带眨巴眼睛的,这种人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光脚还有穿鞋的道理。

可是格莱斯顿不行,表面上的强势也不过就是文官到了顶级的那种强势,都柏林暴动英国人死了连一千人都不到,他就已经开始心疼了。

或许也不是心疼而是平衡利益,像商人一样的考虑问题,精确的计算投入产出比,然后内心潜意识里还有一丝的恐惧。

没错,就是恐惧,文官干这种杀人放火,尤其是杀自己国家平民的黑活,总是有一种恐惧感的。

他们害怕事情暴露之后的身败名裂,那甚至比死亡还要让他恐惧。

正是因为这种恐惧心理,才让他刚刚对肖乐天应对适当,才会爆粗口,说到底还是怕事情败露,还是怕肖乐天借着这个机会在爱尔兰秘密潜藏势力。

摸透了格莱斯顿的心理,肖乐天知道光跟他玩强硬是不行的,打一巴掌回头还得给个甜枣,这老头心理的结,必须得想办法解开,否则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翻腾起来。

“尊敬的首相,您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能感受到你对英格兰人民的那种热爱,在您的心中每一名士兵和平民的生命都是无比宝贵的……”

“看到都柏林的英格兰人在流血牺牲,您心中的痛苦我能理解,因为我们华族在崛起的过程中,一样也流了太多的血,看着我一手带大的小伙子们战死在沙场,我心痛不已……”

“可是,您还真的得想开一点,因为城市巷战、夜战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由于无法投放重型火炮,那么就只能靠士兵的火枪提供杀伤的火力,但是步枪的火力密度太薄弱了,一旦让敌人近身,就会陷入残酷的近身肉搏之中……”

“伤亡在所难免,其实这点伤亡数字一丁点都不高,真的我绝对不会骗您的!您今天应该看到了军方那些将领的反应,听到都柏林的消息后,虽然愤怒但是并没有暴怒,尤其是听到伤亡率之后,他们甚至都没有下命令处罚前线的指挥官……”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那名一线的军事指挥官并没有指挥失当的问题,他还是非常优秀的……不瞒您说,我的手下反馈回来的情报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名费尔少校战场沉稳程度不亚于百战的常胜将军,无论战场有多么混乱他都能牢牢的掌握住哪个关键的点……”

“真的?”格莱斯顿表情顿时缓和了一些,听着肖乐天从纯军事角度来分析问题,他心中的恐慌减少了三分。

确实如肖乐天所说的一样,今天陆军高层并没有过分的愤怒,也没有立刻下令调查都柏林守军的责任,甚至连一句质疑的言辞都没有。

这说明什么?说明陆军对整场平叛还是满意的,二十多万人的都柏林这么大的暴动,军民损失不过千,在军方看来这就是很难能可贵的了。

原来事态没有我想的那么严重啊?欣慰,实在是欣慰。

肖乐天背靠在沙发上无比轻松的说道“相信我,等到爱尔兰的叛乱全都平息之后,这位费尔少校肯定会得到陆军的重用的……”

“其实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您只是准首相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首相,也就是说此刻情报部门还有军方的详细报告依然会送到本杰明那里去……”

“如果您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恐怕您就不会如此的愤怒了,情报机构和军方会对局势做出一些基本的分析判断,而且还会拿出历年来的数据对比,我想您要是看见这些表格了,自然就明白我所言不虚了……”

“第二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其实都柏林暴动的规模闹的大一点,对您永久解决爱尔兰危机也是一次不错的契机……”

“要知道,经过多年的高压统治,那些心存异心的叛乱者已经下定决心潜伏在水面之下了,无数秘密的工会和农社你们都不知道底细,甚至包括大饥荒期间闹的最凶的青年爱尔兰党势力,也蛰伏了起来……”

“别以为你们能轻松的把这些势力铲除掉,仇恨的根脉扎在爱尔兰的大地之下,你烧光上面的枯草根本就没有用,潜伏在底下的反抗分子你们是找不到的……”

“这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隐藏的毒瘤开始一个个浮现水面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只要他们露头了,你们才有镇压下去的机会啊……”

“当军事力量把这些露头的暴动分子都清理的差不多后,你当年所提倡的温和政策就可以实施了!”

“允许爱尔兰人组建地方议会,扩大爱尔兰人自建学校的数量,适当放开一部分轻工业的禁令,并扩大爱尔兰人自主出口商品的种类……”

“大棒在前,打得他们不敢动弹,然后温言在口,用实际利益改善一下爱尔兰人的生活,双管齐下,爱尔兰的问题难道真的就解决不了了?”

“好好想一想吧,英国历史上真正结束爱尔兰冲突的首相,这桂冠放在你的身上,才是实至名归啊!”

肖乐天巧舌如簧,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连打带拉总算是把格莱斯顿的心结给解开了,通过这一件事肖乐天更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只要格莱斯顿在位英国就一定会收敛战争的规模。

这人骨子里就是一个文官,天生喜欢在谈判桌上做文章,只要你能摸透他的脉,适当的出让一些利益,那么华族还真的能得到一段和平发展的修养生息的机会。

能用钱买来和平的时间,能够换来华族初步的工业化,并积攒足够保护自己的军事力量,想一想这钱花的太值了!

书房内的气氛再一次缓和了下来,肖乐天笑着说道“谈了半天事情了,酒菜已残,我让御厨准备一些新鲜的小点心,我们把酒言欢如何?”

“蟹黄小笼包配红酒,您试过没有?”

2370 英国战略的收尾

冲突终于到了收尾的时刻,肖乐天在英伦所下的这盘大棋总算到收官的时刻,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一切之前的布置都有了最终的结果。

本杰明的下台已经成为注定的,现在老头要的不过就是一个面子问题,也许女王是想让他有一个体面一点的结束,毕竟主动下野更好听一点,而且也为之后牵制格莱斯顿埋下了伏笔。

究竟本杰明会不会再次登台复辟呢?肖乐天的判断是肯定的,因为历史上这个打不死的小强确实一直隐忍多年,最后在格莱斯顿犯下重大外交错误之后,成功发起弹劾又把格莱斯顿拉下了马。

说来也真的是让人唏嘘,格莱斯顿最大的错误还真的就是肖乐天所判断的那样,这个重内政轻外交的文官,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应对殖民地的战争。

当戈登爵士在埃及任军事最高长官的时候,苏丹爆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起义,当戈登带着主力前去解喀土穆英军之围的时候,援军和被围困军队遭到了苏丹军队的重重包围。

可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格莱斯顿却反映迟钝,迟迟不派出援军救援,等到援军解了喀土穆之围后,才发现戈登总督已经战死。

女王听到消息后震怒,一名殖民地的总督级别高官战死沙场,这种丢脸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北非这片已经被欧洲彻底渗透的地区。

首相难辞其咎,格莱斯顿彻底被女王抛弃,再加上国内的一些反对力量作祟,本杰明趁势而起最终取而代之,复辟成功。

历史原来的样子就是这样的,但是肖乐天的强行插入已经改变了历史,到底本杰明还能不能再次复辟成功呢?

以前肖乐天不敢确定,但是今天他明白了,以格莱斯顿这种擅长内政疏于战争的特性来说,英国未来肯定会吃大亏,不是埃及苏丹也许就是印度东亚,一旦格莱斯顿遇到自己不擅长的,自然会破绽百出,到时候反对派一定会趁势而起。

甚至肖乐天隐隐有一种预感,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当华族有了一战之力的时候,局势会急速演变到不可逆转的地步,到时候华族是不是会和英国有一场战争呢?而这场战争会不会造成英国国内的局势大变呢?

很有可能,也许未来让格莱斯顿下台的契机不是苏丹,没准就在东亚,在华族。

现在肖乐天还不用考虑那么遥远的问题,他和格莱斯顿密谈了整整半夜,终于敲定了未来合作的细节。

一旦格莱斯顿上台,首先就是华族与英国交换国书,这是早就承诺好的事项,英国将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承认华族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双方进行平等建交。

先交换国书,而建交后的经济、军事、文化合作项目则可以慢慢谈,越慢越好。

大国之间的谈判非常复杂,有时候关税一个点的优惠政策就能带来数千万英镑的利益更迭,一个不慎就会涉及亿万资金的走向。

所以说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从没有短时间能结束的,格莱斯顿的那些不平等条约,肖乐天可以暂时搁置,慢慢谈,仔细谈,谈个三四年也没问题,反正国书已经交换了,华族对外的外交突破也打开了。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肖乐天并不想在普法战争之前和格莱斯顿达成具体的协议,因为他知道,想要在谈判桌上占便宜,最关键的是要能秀肌肉。

如果华族的军队在法国的土地上,打出让世界震惊的辉煌战绩,那么最后的谈判英国也得收起高傲的牛脾气。

首节 上一节 1821/28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