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第610节

小皇帝是清朝所有皇帝中继承权最干净纯正的,他没有哥哥和兄弟,他是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这继承权正的不能再正了。

大义名分谁都说不出什么来,面子已经牢牢的把握在皇帝的手中了,现在小皇帝要的就是里子,要的是真正的权利,这不就是天经地义的吗?

“陛下!”胡雪岩一个头磕在地上“臣岂敢不用命,臣万死也要达成陛下的心愿!”

载淳站起来伸手搀扶胡雪岩“好好好,你若不离,朕就不弃!朕绝对不是那种只会给属下出难题的君主,其实我已经给你制定了一个计划……”

这时候大四喜和小四喜二人已经从食堂打来了饭,而且还给胡雪岩打了一份。

“胡大人,您就凑合吃一顿吧,粗糙食物入不了您的法眼,但是这就是陛下每天吃的膳食了……”

胡雪岩看着太监摆在桌子上的两个托盘,上面饭菜简陋的让他震惊“一支鸡腿,一个茶叶蛋,一勺子烧茄子,一小份菠萝古老肉,一份米饭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陛下您天天就吃这些东西?”

载淳把胡雪岩那一份推了过去,然后喝了一口汤“可惜没有酒,没法招待你了,不过晚上老掌柜肯定要宴请你的,到时候就有美酒喝了……”

“你的意思是嫌弃这些饭食简陋?你胡雪岩也是穷人家出身,你小时候天天能吃这些饭食?我以前在紫禁城没见过民间疾苦,说几句何不食肉糜的话还有情可原,你胡雪岩放牛出身到现在居然瞧不起这样的饭食?”

胡雪岩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十一岁的小皇帝给教训了,他汗出如浆“不是,臣的意思是这样的饭食对陛下来说实在是太简陋了,臣……心疼啊!”

这句话一出口皇帝没说什么,结果大小四喜两名太监哭了,以前伺候皇帝都是一百多道菜,最简陋的时候也得弄出18道菜来,满满的摆一桌子。

可是今天,皇帝却跟大头兵们吃一样的饭菜,而且还不许剩饭,你可以少要但是绝对不能浪费,浪费过二两饭菜就要饿一顿饭再加十圈长跑。

“陛下这日子过得苦啊……呜呜呜!”俩太监都哭了。

小皇帝还真是大了,长身体时候的孩子本来就能吃,在加上天天高强度的运动,这时候咸菜米饭他都能吃出山珍海味的味道来。

“雪岩啊!咱们大清说富也很富,说穷也很穷,连年征战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卖儿卖女之事也有的是,现在岂事铺张浪费的时候?”

“朝廷里骄奢淫逸的大有人在,但是朕不做那样的人,一顿饭一百多道菜,好几百两银子,你知道哪些银子够武装多少新兵了吗?”

“我告诉你,丞相武装一名新军,从军服到武器在加上零碎的装备,一共才二百枚鹰洋,我一顿饭就吃掉一名未来的新兵啊,你不心疼我心疼……”

“一天就算吃掉两名新兵的装备,一年就是七百多名新兵的装备额,一个加强营就被朕给吃掉了……”

这时候小皇帝情绪已经激动了起来“你知道吗?丞相远征欧罗巴,才带了三百人,只有三百人!”

载淳的吼声震动了胡雪岩,他终于明白皇帝是来真的了,能说出这样内行话的皇帝,只能证明陛下是真的要振作起来了。

“圣君啊!圣君……陛下能有此想,那是天下万民之福气啊,臣愿意破家供养陛下练兵……”胡雪岩激动的热泪满面。

胡雪岩不相信小皇帝是在演戏,如果十一岁的孩子能有这样娴熟的演技,能作秀把自己给骗了,那么这样的皇帝更值得投靠了,未来陛下的事业大的难以想象啊。

看看小皇帝吃糙米饭那么香甜的样子,胡雪岩知道这不可能是作秀,这一切都是皇帝的真心话。

“爱卿啊!朕没有什么可以帮你的,朕求了师傅好多次,最后丞相下令江南的银币兑换业务就承包给你了。以后乐天洋行只跟你一个人兑换银币……”

“你也知道乐天洋行承包的鹰洋在市面上有多受欢迎,花纹精美、重量统一、坚固耐用,以后兑换银币的业务包给你的阜康钱庄,你可以从中抽走一成的钱息,这就是朕给你的生意启动资金……”

“你要拿着这笔钱,给朕赚更多的钱,以后朕的事业有多大,那就要看你的本事有多强了……”

不等胡雪岩千恩万谢,载淳又从怀里掏出一枚明黄的玉扳指出来“胡雪岩,这是高祖皇帝留下来的玉扳指,我今天赐给你,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能救你一命……而且有了这件宝贝,就代表你是替朕办事……”

“大清之内,除非你犯谋反罪和五逆大罪,否则任何人不得审讯你!”

“皇上……”胡雪岩跪倒在地哽咽难忍,今天连着砸下来惊喜已经让他不知所措了,能够承销鹰洋在江南的汇兑权,这就已经是无本的大买卖了。

现在居然连高祖的明黄扳指都赏赐给他了,这不就是免死金牌吗?商人何时有这样的政治地位了,有了皇权的庇护,我胡雪岩还怕什么。

从这一天开始,胡雪岩成了同治帝最忠诚的门下走狗,成为了同治帝秘密小朝廷的一员。

狡猾的爱新觉罗.载淳,就是要在别人看不见的隐秘之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武班底,他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隐形小朝廷。

总有一天,他会高举大义名分这面大旗,携着数万铁军回到紫禁城去,他要用自己的实力登上权利的宝座,他要用铁血大棒来改造这个没落的王朝。

“师傅能做到的事情,我载淳一样也能做到!”

651 赐枪仪式

初春的北京城是慵懒的,倒春寒的冷风中虽有已有了一点点绿意,但是每年开春必到的沙尘天气又扼杀了这点春意。

不事生产的八旗子弟们无所事事的在街上闲逛,在茶馆、酒馆里浪费着青春,很多十七八岁的孩子都已经沾染上八旗纨绔的臭毛病,拎着鸟笼子养大黄狗,过冬的蝈蝈听个响儿,茶馆里的高末来一碗,三五个人坐一起就开始吹牛吹半天。

没人觉得自己这是在浪费青春,因为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是这么活着的,八旗爷们有几个会干活的?他们汉人愿意累成狗那是他们的事情,满人吃的是铁杆庄稼,旗人的身份就是千顷良田。

“哎呀,那三哥!您吉祥……多罗六弟,您精神……哎呦那不是马群马家二爷吗?来来来这边一起做……”

那三宝、多罗、马群这哥三个又在熟悉的茶馆里碰头了,一套标准的八旗请安礼节过后,一人一碗高末,又叫了三碗烂肉面当早餐。

本来这是四九城里常见的场景,不过用在这三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身上,可就闲的不伦不类了。

八旗里面的顽主,那都是上了年纪煮不熟敲不碎的铜豌豆,年龄大了升官无望,所有的精力也就放在玩上了,四九城里很多玩意就是这帮闲人给捧起来的。

斗蛐蛐、八哥画眉、文玩核桃、小葫芦……熬鹰的、玩风筝的、画鼻烟壶的……可以说八旗这个阶层提供了不少后世人们喜闻乐道的小玩意。

但是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也学大人泡茶馆,还起的这么早天刚亮一会就聚齐了,这可真少见。

这么大的八旗孩子,不正是逛八大胡同的岁数吗?就算兜里没两个钱,满四九城的半掩门子还少啊?那些兼职的娘们儿们,不都是爱俏吗,这群棒小伙随便丢个仨瓜俩枣的就能睡一宿,真没钱了倒贴也不是不可以啊。

年纪轻轻怎么就学那些老帮菜们暮气沉沉的?掌柜的看不明白,也懒得去问。

高末茶、烂肉面,哥三个吃了一个稀里糊涂,茶馆里的人谁都不知道,这哥三个每天天不亮就上城墙跑几里地,然后练几趟功夫,还真是八旗里面难得的进取派。

一碗面下肚,三人扯开了话匣子。

“二位哥哥,听说恭亲王已经开始着手要练咱们满人的新军了,说是请的英国教练,到时候用的全都是洋枪洋炮,前儿个我四舅还陪着总理衙门的笔帖式去北郊看营地呢……”

“得了吧,鬼子六练兵?就他那二把刀还能练出什么强兵出来?就连增大帅都说过洋人的兵不好练,这天下除了东海肖丞相之外,亚洲人谁能摸清楚新军是个什么道道……”

“哎……提起东海的肖丞相,我这心里就上下不得安宁,要说佩服吧还真是佩服到家了,一个文人居然上马能带出一支铁军出来,打的洋人满地找牙,这岂不是天生的星宿下凡啊!”

“可是在看看咱们满人在他手上吃的亏,我心里就说不出的堵得慌……广渠门人家几百人一个冲锋就拿下了,太和殿里阅兵,这是真不给咱们满人面子啊……”

“兄弟说的没错,还有满大街上半残的那些大爷们,我心里也真是不落忍……”

所谓半残大爷,是年前新在四九城里流行起来的一个名词,都是跟着梅勒打仗回来的八旗溃兵,那可以说是四九城旗人武力的最后一点元气了。

首节 上一节 610/28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