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第933节

“结果最后我在四九城和人家洋人一谈才恍然大悟,从头至尾那群人要的就是开关,就是要做买卖……说白了就是看咱们大清太富裕了,一个个嫉妒的都急眼了!”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咱们非要动刀兵,不吃亏才怪呢……”

慈禧点了点头“还好难关都过去了,现在虽然蹦出一个肖乐天来,可是同样还有杨智、法国人、俄国人来制约着他……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大清气数未尽啊!”

今天这场小会议,杨智的大揭底让这四位心情大好,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恐慌的根源就是因为你不了解,一旦弄明白里面的套路了,哪怕敌人再强大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更何况肖乐天现在还没有那么强大,这个世界上能制住他的势力还有的是。

心情好就多喝几杯,就在四人感慨这几年的不容易之时,突然从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一名小太监带着一名总理衙门的值班官员跪在外面,浑身大汗。

“启禀太后,总理衙门收到江南急电……曾大人来电!”

“咦?大帅来电报了?年前不是已经有过贺电来朝廷吗?”众人色变,李莲英赶紧把电文捧了上来。

按照清朝官场制度,春节期间全国的衙门除非涉及到军事的命脉衙门,都会有五天的封衙时间,这是清朝的法定休息日。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会休息到正月十五,朝廷当然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找下面人的麻烦,所以说正月里衙门根本就不会办差的。

曾国藩在春节前就已经发了恭祝皇上、太后和大清千秋万代的拜年电文,按照常理来说正月十五之前是不会有什么动静的,而今天才大年初一啊!

慈安一把从李莲英手里抢过电文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最后她脸上的表情极其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这这这……大帅要进京了?他找朝廷要直隶总督的官位!”

“啊?”众人全都愣住了,谁都没有想到大过年的曾国藩会来这么一份电文。

其实按照原来历史的规矩运行,在太平天国和捻军都被平定之后,曾国藩很快就被调入京师,封侯之后朝廷就就没有放他离开,而是直接安排在了直隶总督这个位置上。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直隶总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京师办差的,保定的总督衙门基本上就没待几天,可见满清对曾国藩的忌讳。

但是肖乐天的横空出世改变了朝局,由于多了肖乐天这个突如其来的搅局者,数十万湘军内部原本已经被压制住的某种思想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先不用说别的,就凭肖乐天的乐天洋行在塘沽开业的时候,九帅曾国荃居然会亲自捧场,这里面的深意就已经让朝廷后脊梁发寒了。

思来想去,朝廷觉得江南半壁还是得由曾国藩来震着,因为他多少还老成持重一点,湘军内部的激进分子一旦和肖乐天达成同盟,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左季高的西征就被历史上的西征要顺利的多,而且带走的资源也更多,朝廷的目的就是一个希望左宗棠带走更多的湘军精锐,让湘军彻底分成西北、东南两个部分,从而无法形成一个合力。

1121 歇斯底里的杨智

朝廷对曾国藩真的是又爱又恨,没有曾国藩满清的江山可就真的撑不住了,整个太平天国战役,说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也不为过,曾大帅就是整个汉人督抚集团的灵魂,如此大的功劳怎么能不爱?

可是功高震主向来又是招嫉恨的事情,曾国藩的功劳已经算是大到朝廷无法封赏了,异姓封爵还是一个汉人,能封到侯爵就已经算是到头了。

虽说侯爵之上还有个公爵的头衔,但是纵观整个大清国历史,公爵只是在乾隆朝封给了四个人,只有四个之后这个爵位也就被束之高阁了,而且那四个人全都是满人。

曾国藩的侯爵已经是汉臣封赏的顶峰,但是一个侯爵真的能跟大帅的功劳相匹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力挽狂澜给大清多延续数十年的寿命,这功劳岂是一个侯爵能封赏的?

既然已经赏无可赏了,那么历史上这样的权臣大多下场都不好,可是朝廷还真的不敢动曾国藩一根汗毛,不仅是因为那五十万湘军,更是因为曾国藩这个人已经成为了汉臣中的道德典范。

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完人,立言立德立功,儒臣所追求的一切他都已经做到极致了,从他书房流露出的家书甚至被人聚集成册广为流传,他的一些治家格言已经被无数人奉为经典。

甚至曾国藩还写过一本冰鉴,专门教人们如何看面相。这可真不是什么搞封建迷信啊,在儒家的思想里,面相学还真的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

相由心生,中国古代几千年来精英儒臣们积累了很多观察人的技巧,从一个人的外貌和气质中就能把这个人的品德给摸的八九不离十,这可是儒生们的不传之秘。

为什么古时候天下大乱,总有一些从龙的儒臣看见某某造反头子,就惊呼这是真龙之相啊!这是王侯之相啊!实话跟您说了,那可真不是拍马屁,而是那些人真懂看相。

曾国藩居然把儒家藏私的绝密手艺给公之于众了,写成了一本《冰鉴》流传于世,这其实就是向世人证明,他曾国藩已经掌握了儒家的核心机密,也就是说他手中才掌握着儒家的正统传承。

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曾国藩组建了湘军集团,否则他才应该是满清清流的真正领袖。

这样的人朝廷是绝对不敢动的,如果你想寒了全天下儒生的心,想让这群人都起来造反,那你不妨杀一个试试。

慈禧四人看着这份没头没脑的电文很是诧异,他们当然希望曾国藩入京,这只老虎只有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能让人放心,但是他们却害怕一切自己看不懂的事物。

如果今天无法洞悉曾国藩上这份电报的套路,不弄明白他背后的想法或者说阴谋,养心殿里这四人恐怕谁都睡不着觉。

景泰蓝大火锅已经沸腾了,翻滚的汤汁散发着食材的美味,可是四副象牙筷子没有一个有兴趣品尝一丁点,他们嘀嘀咕咕的说起来没完,但是无论怎么分析都是一头雾水。

“难道曾国藩真的是咱们大清的忠臣?他打心眼里就不希望汉人好?这份电报跟华族令究竟有什么关系……”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谁都有点懵。

就在养心殿内紧张的烧脑子的时候,南边不远处的军机处,两个身影也完成了今天最后的工作,正收拾东西一边闲聊一边踩着最后一点余晖准备出宫了。

李拓把自己的随身杂物放到布包内,旁边杨智已经等候半天了,为了报答李拓的救命之恩,他决定请李拓回家好好喝一顿。

如果没有李拓在他最愤怒的时候提醒了一下,这要是在内右门口跟小太监发生了冲突,别说什么朝廷的惩罚了,就那两名侍卫就有权利抽刀砍他。

李拓真的是他的贵人啊,所以杨智从养心殿走出后没有直接从午门离开而是拐到了军机处和他攀谈了起来,后来一听再有不到半个时辰李拓就下值了,两人约好一起出宫所以杨智反而走在了翁同龢的后面。

跟交班的人拱手道别,两人漫步在逐渐黑暗的紫禁城内,低声轻语不时还笑几声,等走到太和殿广场之时,李拓突然笑着说道“杨大人你知道刚刚总理衙门的小刘干嘛来了吗?”

“小刘?哪个小刘?跟你说话的那个?”杨智不解的问道。

“对,就是他,总理衙门的小刘,我和他认识都三年了,那小子是个戏迷,你以后想和他拉近关系,就请他看戏就成……”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你可知道他进宫来是干什么吗?”李拓笑的一脸古怪。

“干什么?我怎么会知道,他不是让小太监直接领到养心殿里了吗?你跟他也不过就是寒暄了两句,你能知道他来干什么?”

哈哈哈……李拓轻声笑了起来“我当然知道他来干什么了,他手里捧着的盒子内是一份电报,而且是南边来的电报,我还知道发电报的主人是谁……”

杨智眨巴眨巴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这怎么可能呢?你俩明明没说什么啊?周围还有那么多侍卫太监盯着呢,谁敢泄露军机情报呢?”

李拓拍了拍杨智的肩膀“杨大人啊,蛇有蛇路、鼠有鼠路,我们这些值班的录事章京,说白了就是一群笔帖式,属于紫禁城里最小的芝麻官了,说不好听的那些站岗的御林军没准身份都比我们高……”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并没人敢欺负呢?不是因为我们坐在军机处里,而是因为我们也有我们的生存之道啊!”

“自从国朝建立以来,明朝显赫的内阁权力就已经被渐渐的架空了,康熙朝的时候设立上书房,雍正爷之后设立军机处,到了咸丰年间又设立总理衙门……”

“朝中大员起起落落,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看他高楼起,明天又见楼塌了!但是无论那些大员们怎么起落,我们这些捏着笔杆子打杂的小官却一个个活的无比滋润,真没见过章京还有笔帖式跟他们一起吃瓜捞的!”

“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我们的江湖啊……”

1122 杨智献毒计

杨智一听就知道李拓这话里有话,他作为一名贰臣,一名投降的叛逆,本来对满清朝廷就不够了解,再加上四九城内自有他独特的一些江湖潜规则,杨智对这些都是一头雾水,正愁没有好师傅带他呢,一听李拓话里有话顿时如抓住救星一样拱手施礼。

首节 上一节 933/28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