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292节

方孔炤看着杨景辰的脸色,想了想,道:“大人,现在‘新政’已经日渐成熟,只要我等万众一心,成功就在眼前,切莫灰心。”

杨景辰失笑一声,道:“我倒不是灰心,只是觉得可惜,不管是东林亦或者现在这些人,学识,志向,能力皆都是不错,是我大明的人才,只是走错了路,落得如此下场,后世之人如果读到他们的文章,知晓他们的抱负,再看他们的作为,只怕比我还要感慨。”

方孔炤眼神微动,有些会意,不复多言。

这些事情,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他们还是要做眼下的事情。

在方孔炤与杨景辰说话的时候,南直隶的谣言依旧甚嚣尘上,沸沸扬扬。

“你们听说了吗?巡抚衙门这次要大开杀戒,抓到的人全部都是斩立决!”

“何止啊,我儿子打听来的消息,一百亩地以上的大户,都要流放去海外荒蛮之地……”

“据说啊,南直隶的所有田亩都要上交朝廷,一点不留,谁要是反抗,都是抄家灭族!”

“你们不知道吧?总督府已经命令了所有军队,随时待命!”

“朝廷是越来越乱来,整个大明还有没有安生之地……”

“自从当今登基以来,哪有一天太平,这南直隶也变成了江.苏,南.京不复存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人冲进来,急声道:“大理寺贴出告示了,今天就开始在公审,马上就要开始了……”

“什么,今天就开始?”

“巡抚衙门要动手了吗?真的要杀那么多人吗?呜呼,圣道不存,王道不兴,这是大凶之兆啊……”

“快别说了,咱们去看看……”

“快走快走!”

许杰指挥刑狱司,快速整理卷宗,人证物证,准备移送去大理寺。

应天府的大理寺是省级的,有权审理三品以下的官员,这一次牵涉其中的,朝野大大小小官吏数以百计,外加一些乡绅,功名大户,这么大规模,即便是京城的大理寺,也需要汪乔年坐镇,朱栩授权才能有资格审理。

但事急从权,有了朱栩的点头,内阁的诏令,江.苏省大理寺也能做出特殊审理。

杨景辰,方孔炤,鲁钦,许杰,冯江峰等江.苏的一干文武高官全都列席旁听,大理寺的官员们严阵以待。

这个案子人证物证齐全,有太多的人证,他们的信件往来,承诺的契约,以及那些兑换出去的银子等等,这个案子板上钉钉,毫无疑问,一审就是铁案。

问题是一个成语,叫做:法不责众。

现在牵扯的人数以千计,每一个还都不简单,牵扯广泛,他们与整个大明都千丝万缕,包括朝廷高层都有他们的关系网。

大理寺得到了汪乔年的命令,与杨景辰,方孔炤等配合,将复杂的案子并案,当做‘一案’来处理,直接当堂对这一千多涉案人宣判。

那位参政,轻佻的年轻人等一干人早就得到了暗示,也知道自己的罪责,甚至审判结果,毫无意外都点头认罪,对大理寺的宣判完全没有异议。

一切进行的异常的顺利,没有任何波折,所有人都表情平静,一切都好像演练了无数遍,甚至大堂外的围观的百姓都异常安静。

“韩笑城,兆祺园,上官佳作,刘德勤……共三百二十九,犯叛国,谋逆,谋杀……判处斩立决,立即执行!”

“钱家佑,张祖盛,李桂舟,孙勤勉……从犯,判处戍边,流放,抄家……”

“吴志远,郑成明等胁从犯,流放三千里……”

直到最后的宣判,堂内堂外依旧是安静一片。

杨景辰与方孔炤等人悄悄对视,对外面的反应有些不安。他们做这些都是给外界看的,希望能最大可能的消除谣言,平复南直隶民心。

南直隶已经三番两次的被折腾,谣言就没停过,这次这么大规模的审判,要是不能平复,说不得日后还会再出乱子。

但是看外面这些百姓的反应……他们似乎做过了?

杨景辰,方孔炤等高官忐忑,审判的一干判官也有些懵,心里更加慌,要是适得其反,朝廷板子第一个打的就会是他们。

堂上站的只是一部分人,他们早就被说通了,老老实实认命,不会再上诉什么的,安安心心的等死,但看着从头到尾判官的独角戏,安静的可怕,让他们也泛起忧虑来。

外面的百姓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完全是因为这个判决与他们的预期相差的太远,这样的大案,依照过去的记忆,断然不会这么‘轻巧’,都在等着后面的重头戏。

于是,堂内堂外,几乎都是大眼瞪小眼。

“判决结束,退堂!”

主判官敲了一下惊堂木,大声道。

这会儿外面的百姓有些醒悟,还是接受不了,这不是他们一贯的想法,与之前的猜测不符。

那些被判刑的人,也是因为‘太轻’了,所以才接受,眼见判决落地,心里大石落地,面露坦然。

杨景辰,方孔炤等人看着外面的反应,相视一眼,起身离开。

他们现在是真有些不安了,要是南直隶不平静,他们可能走不了。

判决没多久,外面议论纷纷,喧声鼎沸。

“这次朝廷真是宽容啊,居然就这么轻轻落下……”

“是啊,之前还听到风声,说是要斩立决三千多人,流放一万多人……”

“这次抄家也很有分寸,没有搞诛连,朝廷肯定是故意以示宽仁……”

“难得朝廷没有大开杀戒,希望朝廷真能有宽仁之心,不要继续苛待我们士人……”

杨景辰,方孔炤等人一直在忧虑,密切观察着舆论,再听到汇报,一群人总算松口气。

杨景辰终于露出笑容,道“潜夫,这一次,咱们可以放心入京了。”

潜夫是方孔邵的字,他看着杨景辰也罕见的轻松,笑道:“是可以松口气,不过到了京城,还不知道内阁,皇上怎么打板子,不能掉以轻心……”

说到这个杨景辰笑容缓了一点,道:“说到这个,我们必须尽早进京,探听些消息,这次朝廷基本上同意了我们的处置,不是皇上的作风。”

方孔炤听着,转头看向许杰,道:“许大人,此事关乎我江.苏,有些话,你总该给我们透露一二吧?”

许杰之前是内阁中书,毕自严的亲信,半个学生。

首节 上一节 1292/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