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755节

轻尘庵在京城不远外的五福山,是一个幽静之地,与云雾山齐名,是一处静修养身的圣地。

张太后是看着朱栩长大的,显然从他的话里察觉出了什么,变相的做出安排。

朱栩对张太后是最没辙的,听着她的话,只能答应,城外总比城内安全一些。

朱栩转头看向永宁,道:“你也跟着去,少给朕添乱,没事别乱跑,好好读些书。”

小丫头瞥了朱栩一眼,低着头扒饭。

张太后见如此,也没有再说,招呼着朱栩吃饭。

朱栩在吃饭,外廷却没有闲着。

关于明年的分地计划,内阁任命户部侍郎李邦华牵头,从内阁五部等多个部门,外加地方上的一些官员,抽调了八十多人,成立一个‘清田特别小组’,专门处理今年的分地计划。

这个特别小组的官衙就在内阁大楼二楼,体制上是属于议会下属机构,与内阁没有关系。

李邦华等人已经开始忙碌了,从皇家商贸集团那边接收田亩,派人去当地实际查收,安排人手准备丈量,同时还要对登记的灾民进行核查,确保无误,然后统筹分配。

这些都是庞大,复杂,耗时耗力的事情,即便前期做了准备,依旧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现在还是年假朝休,大部分官员放假,一些人的鼻子还是非常灵,盯住了这块肥肉,摩拳擦掌的正准备上下其手,发一笔大财!

各巡抚等陆续出京,回归属地。

可以想见,一场风暴,即将来袭。

景正八年,历史上的景正十四年,三月十六,沈阳。

如今的沈阳,是辽东三省的核心之地,四面八方的路都是通向这里。不止于原来的察哈尔的归化城,沈阳的官道更是跨过鸭绿江,通向了朝鲜的平壤,汉城,更是规划贯穿朝鲜南北,通向釜山。

辽东这些年大肆开荒,外加商贸不断发展,吸引了朝鲜,蒙古以及其他部族的聚集,已然是一个热闹的大城市。

一辆镖车从沈阳出城,前面一个壮硕的半百老者,坐在马车上的镖头甩着马鞭,还是大声的教训。

“都给我警醒一点,这是陈掌柜收购来的药材,价值万两,要是出了一点差错,我这把老骨头赔不起!”

他身后一群人或骑着马,或跟着走,护卫在五辆大马车四周。

在这镖头的身后,一个很是英武,二十出头的女子打马上前,语气轻松的道“爹,你就放心吧,这里又不是陕川,没有什么土匪的。现在官道又畅通,只要咱们入了关,其他就没什么事情了。”

镖头冷哼一声,道“你个丫头片子懂什么,现在来辽东淘金的人不知道多少。这批药材是要赶时间的,错过时间价格肯定大跌,误了时间,陈掌柜赚不到钱,咱们也讨不了好……”

女子来到镖头边上,肯定的道:“爹,你就放心吧,又没有雪,这官道这么宽敞,即便下雨也不影响赶路,肯定不会延误的。”

“那是你不知道,辽东三省据说正准备划分开垦出来的田亩,有十数万顷,现在不知道多少灾民准备着入关,要是我们被堵路上或者门口,那就有哭无泪了。”

听到这话,女子不由得好奇道:“爹,这地真的要分了吗?”

第1490章 妖孽纵横

镖头笑了声,道:“那是当然,去年就在说,今年不过是落实了。据我所知,现在分的是靠近鸭绿江一代的,田亩已经划分好,都是上田,就等灾民到了。据说,房子,耕畜,农具等都有,三年免税,三年之后亩收半斗,五年后亩收一斗……”

女子听了双眼发亮,道:“爹,那咱家能分多少?”

镖头顿时一愣,犹豫了一阵,道:“咱家是有地的,而且当初登记的时候,少算了一些人,只怕分不到我们……”

少女顿时急了,道:“咱家那些田可都是下田,近年也没收到什么租子啊……”

镖头心里其实也有些后悔,但还是道:“别想那么多了,我大明有那么多人,哪里有那么多上田可分,咱们守好我们的地,做好咱们的生意,现在种地赚不来几个钱……”

少女眉头皱了皱,想想也是。只要不被朝廷征收,不占那便宜也不错。

镖车押着珍贵药材,几乎昼夜不停的赶往关内。

他们要趁着初春多跑几趟,入夏就没那么容易了。

山海关,大门外,拉起了一条长长的线,一个个长桌摆了十多个,一排排的官员坐着,手里拿着印章,审核着近前的人。

他们面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百姓拖家带口的向前挪动着。

最靠近大门的审核人员,是移民局的副局长杨洪骅,他被委派来专门负责这件事。

一个中年人带着女人孩子上前,递过一个厚厚的户口簿,道“大人,请您审核。”

杨洪骅接过来,打开看了眼,抬头看着中年人,道:“兆德开,四十二岁,一妻二子一女?”

中年人连连点头,道:“是是是。”

杨洪骅一边看着,他身后小吏已经从后面的柜子上抽出了兆德开的资料,一页纸递过来。

杨洪骅看了眼,顿时皱眉,抬起头,冷眼道:“为什么你在太原府的登记是一妻一女一子?还有,你名下原本是没有田产的,怎么就突然多出了七亩地,要求置换二十亩?”

兆德开一听,连忙道:“那时候小人不在家,都是家里大伯代管的,他不太清楚,所以说的不准确,还请大人盖个章。”

杨洪骅冷笑一声,一拍桌子,沉声道:“你可知道诈欺官府是什么罪民?二十亩地,我现在就能抓了你送入大牢,二十亩地,起码也要判个三年,你想清楚了!”

杨洪骅话音未落,五个衙役就走过来,将兆德开一家给围起来。

兆德开脸色大变,连忙道:“是是是,小人知错了,小人之前户籍报的时候瞒报了,田产是没有的,我们是佃农,大人恕罪恕罪啊……”

这已经不知道是杨洪骅遇到的第几个了,冷哼一声,挥了挥手。

兆德开千恩万谢,拖儿带女快速跑开。

杨洪骅面色如常,拿起笔,在兆德开的资料页上注写:诈欺,驳回。

随着兆德开被吓跑,排队的人群顿时又少了不少人。

杨洪骅等看着,暗自摇头。

当初不好好配合,现在不说分地的好处没了,将来各种政策好处也会被影响,现在才后悔还早的很。

这些都是特别小组根据户部的资料等删选出来,安置在辽东的灾民,移民局这里是第二波审核,到了当地,还有第三波。

杨洪骅今天审核了七十六户,但有问题的高达四十户,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敢保证,审核出去的会没有问题。

首节 上一节 1755/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