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568节

孙承宗摸不清朱栩的打算,看了眼朱由检,语气缓慢的道:“皇上,信王所议也无不可,只是分开两省,会分散辽东的兵力,不利于防备科尔沁。”

这才是老成持重的说法,朱栩颌首,又转向申用懋等人,道:“你们都说说。”

申用懋与傅昌宗,周应秋等人对视一眼,这才道:“皇上,臣之议,尽迁辽东之民于沈.阳附近,以沈.阳为根基,慢慢拓展,只要沈.阳不失,辽东无忧。”

这个想法,跟贺虎成一样,很保守,一心只想守着沈.阳,等科尔沁来攻打。

丝毫没有讨伐科尔沁的打算!

朱栩神色不动,看向傅昌宗周应秋等人,道:“继续说。”

傅昌宗也不清楚朱栩的打算,稍稍犹豫,道:“皇上,臣认为申尚书所言有理,可以此为根据,壮大辽东,待图日后。”

傅昌宗跟朱栩最久,好歹还有些锐气。

朱栩又转向周应秋,面无表情的道:“你说说?”

所有人都听出了皇帝的不满,周应秋也眉头暗动,旋即就沉色道:“皇上,臣认为申尚书所言还不够,我大明兵锋正盛,一心防守,迟早会败!臣议,调集骑兵于沈.阳,择机讨伐科尔沁,要求交出黄太吉!”

朱栩眉头挑了挑,目光犀利的看着周应秋。这位虽然手段高明,政务处理的也不错,可不应该有这样的胆魄才对?

周应秋抬头挺胸,双眼毫无闪躲。

众人也都恍然醒悟,他们刚才所言确实都不符合皇帝的一贯行事作风,打破常规才是!

朱由检却暗自皱眉,大明好不容易攻占沈.阳,要是一个不好再丢了,那对大明打击就太大了。

他不理会周应秋的话,向着朱栩沉声道:“皇上,臣认为,当前需稳妥,还请皇上不要冒险,以稳固辽东,扼守沈.阳为先!”

朱栩转头看向朱由检,这又不急功近利了?

孙承宗等人没有跟着朱由检‘附议’,都在暗自揣度朱栩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栩摸清了这些人的想法,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俄尔道:“曹化淳,拟旨!”

“是。”曹化淳站到一边,铺好空白的圣旨,拿起毛笔。

朱由检等一群人都暗惊,显然,皇帝早有打算,都屏气凝神的听着。

“命张问达为辽东巡抚,贺虎成为辽东总督,熊廷弼为辽东总兵,祖大寿为山海关总兵,杨麟为锦州总兵,毛文龙调任兵部右侍郎……孙传庭调入辽东,持尚方宝剑,总理辽东军、政,满桂统领骑兵入沈.阳,赵率教接管虎狼卫,魏忠贤为监事太监,代朕监理辽东……”

众人听的都直皱眉,皇帝安排不能说不好,只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细细追究,升官的升官,没升官的权柄也在扩大,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可孙传庭总理辽东一切军政,这是不是太过了?加上骑兵,拥兵近二十万!

朱栩说完,曹化淳也写完了,吹了吹墨,递给朱栩。

朱栩抬眼看了看,点头道:“盖印吧。”

“遵旨。”曹化淳道。

朱由检等人见皇帝已经决定了,也就没有什么好争的了,眼前也不能扫皇帝的兴致。

朱由检有些急迫的想要凸显他的存在,抬手道:“皇上,那臣与诸位大人商议,将辽东具体划分府县,以方便辽东巡抚衙门管治。”

朱栩向他一笑,道“嗯,有劳皇兄了。”

第495章 血洗开始

三天后。

虽然孙传庭一时半会赶不过来,可沈.阳以及辽东的政务却在飞速展开。

朱由检,孙承宗,张问达,贺虎成,熊廷弼等人都在全力理顺政务,平定四方,稳定人心。

朱栩住在沈.阳的皇宫里,虽然冷的异常,可心里异常的开心。

曹化淳陪着朱栩在皇宫里转悠,同时道“皇上,杨麟,朱梅领兵一路向北,沿路立碑化界,暂时没有停下。”

朱栩点头,看着四处的假山,树木,花草,笑着摇头道:“黄太吉虽然读了咱们不少人书,可还是在门外,在不懂的人眼里觉得很好看,可在咱们眼里,贻笑大方。”

黄太吉这些,杂乱无章,堆砌起来,看上去有模有样,认真看看,非常可笑。

曹化淳也附和一声,道:“东施效颦,不外如是。”

朱栩背着手,看着这个所谓的‘御花园’,道:“找人打理一下,这里作为朕的行宫……北方应该有出海口的,待找到后,让北方水师在那里建造一个基地,安排移民,认真的开垦……”

北方都是苦寒之地,明朝以前虽然设立卫所,可也都是象征性的,并没有认真的去管理,不过现在,显然皇帝是要认真的纳入大明疆土了。

曹化淳认真记下,道:“遵旨。”

曹化淳说完,见朱栩还在四处饶有兴致的打量,等了一会儿又道:“皇上,信王等人将辽东分成了八个府,不过关于知府人选,信王,孙阁老,傅尚书,周尚书等人有些分歧,争执不下。”

朱栩盯着一座假山看着,假山的模样有些怪,像个人又像个动物,在仰天咆哮,似要与天争。

他轻轻颌首,笑着道:“这假山不好,你找人雕刻成朕的模样,要英姿神武的那种,然后搬到沈.阳的中心!”

曹化淳近来总觉得皇帝有些摸不透,小心的看了他一眼,道:“遵旨。”

朱栩又看了眼,背着手缓步又转了起来,在一处盛开正好的寒梅之前停了下来,他看着一朵朵梅花,表情有些晦涩的笑着道:“以前都是举贤不避亲,那是客套,真正做到的没有几个,现在啊,各个都举贤不避亲,信王虽然极力不结党,可周围还是圈了一批人。孙承宗洁身自好,从不沾党争。我舅舅是想不结党都不行,这也是最初朕的缘故,怪不得他。周应秋是吏部尚书,不党而党,也都能归结成所谓的‘帝党’。而所谓的‘阉党’已经名不副实,也在朕的控制范围。其他的还有东林余孽,江南一些隐蔽乡会,靖王等人也都有小党……满天下的官吏,为‘上’为‘国’的人多,为‘朕’的人少,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想法,为了他们的想法,会不惜一切,朕能压制一时,压制不了一世,一旦松懈,党争就会复起,你说,朕要怎么做才能解决党争?”

曹化淳神色微变,终于明白皇帝近来为什么这么反常了,他这是察觉到看似早已经消失的党争,现在又要渐渐再起了。

只是,以大明现在这种环境,党争要怎么能彻底消除?

皇帝难得一口气说这么多,也透露了他的内心想法,曹化淳不敢接茬,躬身立在,表情忧虑。

党争党争,牵一发动全身。当初的东林党涉及政改极少,又是拦路虎,铲除就铲除了,可现在这些人,都与政改牵扯极深,哪一个都位高权重,即便是皇帝,想要动也要三思。

朱栩倒是没有想动谁,只是感慨在感慨党争这东西。

“传旨吧,”朱栩背着手,道:“辽东官吏的任命,需要等孙传庭到任后安排,现在由巡抚衙门临时决定,报给朕批准,其他人不准插手!”

曹化淳知道,皇帝这是要敲打一些人了,应声道:“遵旨。”

沈.阳城西,一座民房,密室。

首节 上一节 568/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