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999节

“是。”曹化淳应声。

“走吧。”朱栩道。他还想继续走走,吹吹风能让他更为冷静,思维清晰。

众人都跟在他身后,小丫头虽然没了想要的剑,还是兴致勃勃,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小扇子模样的玩具,在路两边跑来跑去,好像是探查着什么。

朱栩的目光还在四处观看,揣着手,迎着寒风,冒着大雪。

要说明朝的土地其实是很多,存在着大量的荒地,废地,未开垦的就更多,尤其是江南太湖一带,至今也未完全开发,还没有到‘太湖熟天下足’的富庶。

这场‘小冰河’确实是让大明脱胎换骨,彻底中兴的好机会。同时,这个时候也是世界巨变的关键时刻,慢一步都可能再无翻身之机!

大明现在就是与时间赛跑,与国内的灾情赛跑,与世界的发展速度赛跑!

“皇叔,冷……”

不知道多久,小丫头忽然拉着朱栩的衣角,苍白着小脸的说道。

朱栩回头看了眼,只见小永宁,李香君都冻的小脸发白,瑟瑟发抖。

“谁让你们穿的这么少了……”

朱栩教训了一句,领着两个小丫头走向马车。

说来这雪是越来越大,天气越发的凄冷,连他都有些受不了。

上了马车,两个小丫头都围着暖炉,伸着小手,紧抿着小嘴,显然已经冻了好久了。

朱栩给两人倒了两杯茶,道“喝一点暖暖,坐着别动,一会儿就好了。”

两人连连点头,抱着茶杯缩在一起,显然冷的够呛。

朱栩又看了眼外面,对着外面道:“加速吧,快点到,大家都进屋里暖和一下。”

“是!”外面的王文胜应声,下令马车加速。

朱栩这边加快速度,军器局那边也忙的热火朝天。

皇帝突然要来,虽然不是来看演习那么重要,可也有太多事情要准备,要给皇帝看,都在着急忙慌的准备。

毕懋康在军器局多年,自从徐光启去世,就一直是他在管理。

“毕大人,各项资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一个中年人来到他的班房,急匆匆的说道。

第820章 军器局

毕懋康抬头看了他一眼,道“长庚,你来的正好,破虏枪,灭夷炮新一代研发的预案我已经做好了,你回去之后仔细看一看,研究一下,记住要保密……”

来人是一个四十多的中年人,一身的书卷气,闻言道:“是。对了大人,雪越下越大,天气冷的刺骨,皇上还会来吗?”

毕懋康手里太多事情,一边手忙脚乱的摆弄着,一边笑着道“你与皇上接触少,不了解,皇上向来言出必行,说来就一定会来,你待会儿站我边上,我会给你做介绍。”

宋应星连忙抬手,道:“是,下官谢大人。”

毕懋康摆了摆手,继续忙着手里的事情。

宋应星带着一堆资料走了出去,汇合政院的一干教授,对毕懋康刚刚给的图纸进行研究起来。

说起宋应星也是算是坎坷之人,万历四十七年与他兄长一起参加科举,双双落第,天启两次参加,再次落第,从此他就绝了科举之心。在县学里做一个教谕,又恰赶上皇家政院建立,改革,他被招募进去,这些年他与不少人志同道合的人,心思都用在了‘整合’上。

明朝的学派很多,他推崇的是张载的关学,类似于唯物史观,对明朝以及以前的各方面自然学问进行了深刻的钻研,开始了系统化的梳理,并且正在著书。

现在政院的图书馆无比庞大,资料丰富,加上朱栩支持,什么都不缺,宋应星如鱼得水,这些年做了很多事情。

农业,手工业,矿业,医学,火药,机械等等,他所学广泛,涉猎的也非常多,得到了政院很多大家的支持,包括李一藻以及去世的徐光启等人的赞赏。

政院学科非常多,聚集了大明所有顶尖的‘科学家’,他们秉持‘格物致知’之念,一起钻研自然科学,甚至还在政院创建了一个‘院报’,大加宣传。

明朝的科技水平在现在来说,底蕴深厚,在某些方面还是领先的,只要认真发掘,大力推动,外加与传教士的交流,一定会迅速发展,超越西欧。朱栩打算明年派遣庞大的代表团访问欧洲,其中就会派遣一些政院的教授,包括宋应星等人。

军器局这边准备了好一阵子,在朱栩还没有到之前,一群人就来到大门前,远远的等着。

朱栩坐在马车,经过几道岗哨来到大门前,依次下了车。

朱栩已经有一年多没来了,城墙高大,到处都是铁丝网,火炮,火炮,外加大雪飘飘,一片肃冷之感。

朱栩看着一群人,拉着小永宁,微笑的向前走去。

毕懋康领着宋应星等一群人,齐齐抬手而拜道“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栩摆了摆手,道:“都免礼吧,这么冷的天都不要在外面站着了,咱们进去叙话吧。”

“遵旨。”毕懋康颇为认真的行礼,慌忙又安排人去准备。

朱栩带着一身男装的小永宁,不停点头示意的向前走去。

小丫头很好奇,睁着大眼看来看去,好几次想跑出去都被朱栩拉了回来。

宋应星倒是第一次见到朱栩,有些意外的多打量了几眼。

他的眼光与旁人不同,那些人只看到了皇帝对祖制的破坏,如何苛待百官,穷兵黩武……他看到的是大明各方面的不同发展,尤其是政院这一块,兴教化,拓实物,这些都深得他心,再说朝廷这些年对天下的革新,虽然不少他也不甚明白,可总体是遵循了某种规律,他能看得出,这是对整个大明有裨益的!

若是这样的政策能坚持二十年,哪怕是十年,对大明的好处都是无穷的,中兴大明不是妄言!

朱栩已经习惯被人围观了,慢慢的走着,与毕懋康还闲聊似的道:“朕也很久没见青青了,现在都怎么样了?”

毕懋康跟在身侧,连忙道:“皇上放心,青青现在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安顺。她也时常提起皇上,只是进宫不便,不敢打扰。”

朱栩笑着颌首,道:“那就好,走,进去跟朕说说。”

“是。”毕懋康有些小心的道。

工部侍郎现在还空缺一位,都在传言今年六部会有大变动,有不少空缺,毕懋康也很想再上一步。

一群人来到军器局的大堂,四处都是火炉,暖哄哄的,各处的门窗都紧闭,显然是为了朱栩刚刚做的准备。

“不用这么多人,留下几个就行了,该忙什么忙什么去。”朱栩在主位坐下,看着一群人站在身前,摆了摆手道。

首节 上一节 999/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