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18节

  陈石脑子转不过来,他疑惑地看着叶华,“华子,我师父说的对吗?”

  这时候叶华也消灭了一碗饭,他上辈子有一段时间,隔三差五,就要吃一次,一周不吃三回以上,就不舒服!

  不过就像陈抟说的,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会腻的,叶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闻到黄焖鸡的味道,就有些反胃,再也不想尝试。

  这辈子自己当老板,叶华也只能勉强给自己的产品打60分,再多一分都不能了。

  “石头,道长说的没错,我也没指望吸引达官显贵过来。不过这家饭馆不会高不成低不就,因为我的定位就是亲民廉价美食。”

  “廉价?能多便宜?”

  “大份20文,中份15文,小份10文,另外正式开业之后,会有汤和咸菜赠送,对了,米饭管饱,吃多少随便加!”

  “你疯了!”

  师徒两个人异口同声,全都不敢置信,正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了爽朗的笑声。

  “叶长史,听说你开饭馆了,我们来捧场了。”

  叶华往门口看去,走进来三个人,柴荣,赵匡胤,韩通。

  原来郭威免了牛租之后,还要废除营田,柴荣就是为了这事情,去开封周边勘察,决定可不可行。

  奔波了好几天,回京之后,正巧遇上赵匡胤往叶华的饭馆跑,柴荣也就跟来了。他觉得叶华虽然年纪小,但是颇有些奇思妙想,正好听听他的意见,当成参考就是了。

  没想到叶华居然做起了生意,柴荣也好奇起来。

  “有什么好酒好菜,都给我们拿上来,放心,一定按价格付钱,你的规矩我懂!”柴荣笑呵呵说道。

  没多大一会儿,三份黄焖鸡送上来,厨房也知道来了大人物,还给送来一点咸菜和一盆汤。

  不管是赵匡胤,韩通,还是柴荣,都是武将,十足的大肚汉,甩开腮帮子,鸡肉迅速减少,一碗饭,几口就吃光了。

  赵匡胤瞪着空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叶华很体贴,让伙计给他们添饭。这下子可不打紧,他们三个的饭量,简直让人晕倒,柴荣吃的最少,还吃光了5碗,韩通吃了6碗,赵匡胤则是吃了足足8碗!

  黄焖鸡没了不说,就连咸菜和一大盆汤都没了,就这样,赵匡胤还意犹未尽呢!

  他拍着鼓鼓的肚皮,笑呵呵道:“叶长史的饭馆好,就一道菜,不用费心想吃什么。量给的也足,米饭好吃,我以后一定常来!”

  韩通也忙说道:“没错,不光我们来,还要招呼其他兄弟,一起捧场!”

  听他这么说,老陈抟脸都黑了,就连陈石都不自然了。

  满满的一碗米饭,至少值一文钱,一大砂锅鸡肉,光是材料,就要七八文,还要油盐调料,锅碗瓢盆,还要请厨师伙计,还有店面装修……全都加起来,陈石脑子虽然不怎么快,但是也算明白了,要都是这样的军汉,能把饭馆吃关门了。

  “师父,你说得对,华子要赔死啊!”

  

第31章 我有一条街

  

  叶华会赔钱?

  这话也就陈石能说得出口,在场的几位谁也不信!

  陈抟就不用说了,柴荣更是见识过他的手段,御道的石头都能翻过来用,至于韩通和赵匡胤都买了一大堆没用的石器摆在家里头,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就鬼迷心窍,糊里糊涂加入剁手党的行列了。

  总而言之,他们绝对不信叶华会赔钱!

  这小子一定有捞钱的诀窍,而且还能捞不少!

  此时的柴荣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他刚刚去开封周围勘察营田,所谓营田,是从唐末开始,由户部直接管理的农田,说白了就是官田,朝廷负责招募百姓耕种,收获的八成要上缴户部,用来支付军饷和俸禄开支。

  连年征战,中原凋敝,水利工程荒废,百姓一年所得,甚至不够支付朝廷的税收,大家纷纷逃亡,营田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和牛租一样,营田也是必须要改革的弊政。

  但是如何改革,郭威手下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作价卖给百姓,一种呢,则是主张免费交给百姓。

  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柴荣去勘察,就是想确定,到底用哪一种。他在开封周围看了几天,百姓困苦无依,到处都是低矮的土坯房,昏暗肮脏,小孩子一个个黑瘦黑瘦的,连衣服都没有,光屁股到处跑。

  别说孩子,就连大人身上的衣服也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些地方还露着肉。吃的更糟糕,比牲畜都不如,几乎每个人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柴荣看过之后,就拿定了主意,营田一定要免费给百姓,绝对不能再压榨了。

  可话又说回来,不压榨百姓,哪里有钱养兵?

  另外迎请刘赟的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根据冯道的建议,要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就算再节省,皇帝登基,犒赏三军,还是要上百万贯。

  这么大的开销,愁死个人!

  “叶华,我算了一下,如果加饭不加钱,你赚不到的。或者说,你有别的办法?”

  柴荣可是个精明的人,叶华连忙赔笑,“那个做生意嘛,小本经营,勤劳致富,利润还是能压榨出来的。”

  叶华掰着手指头,给柴荣算账。

  在京城做生意,最大的一笔开销是房租,很幸运,王峻送了他房产,这笔开销就没了。

  其次是人员开支,这一点也不用担心,叶华不是有500个石匠吗!这些石匠当中,有七成是学徒工,不是谁都适合敲石头,过去他们是被抓的,没有法子,叶华抽出几个聪明勤快的,再加上一些石匠的家眷,稍微培训一下,也就是了。

  “做黄焖鸡不是做大餐,不需要高明的厨艺,要加多少料,炖多长时间,都要规定,只要照着做几次就会了,又省下了请厨师的钱。”

  柴荣点头,“还有原料呢?花费不小吧?”

  “的确,不过能想办法,比如米饭买一些陈米。至于鸡,市面上有,不过我准备从乡下直接采购,这个我原来住的村子就是养鸡的,我姑父家养好几百只,足足占了半个山坡呢!”

  柴荣好奇了,他忍不住问道:“这么说你姑父还挺有钱的?那他怎么不给你吃点好的,瞧瞧,瘦的和竹竿似的!”

  叶华苦笑摇头,他姑父不是好人,但不给他吃,却也是有原因的,叶华解释道:“我们那个村子是给苏相公养鸡的。”

  “苏相公?”柴荣皱着眉头道:“是苏逢吉那个贼?”

  “嗯,就是他!”叶华道:“苏相公喜欢吃鸡,所以就让好几个村子给他养鸡。”

  此话一出,赵匡胤笑出声了。

  “我说叶长史,苏逢吉一个文人,他能吃多少,一天一只鸡?一年也不过几百只,用得着让好几个村子给他养?我不信!”

  叶华看了看赵大,他真想由衷告诉这位一句,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苏逢吉喜欢吃鸡,但是他只吃一处。”

  “哪里?鸡屁股?赵匡胤好奇道。

  叶华差点笑喷了,拜托你也是要当皇帝的人,有点想象力好不?也就你个大老粗喜欢七里香!

  柴荣也被赵大逗笑了,他思索道:“是鸡舌,对吧?”

  叶华忙点头,“使君也吃过?”

  柴荣晃晃头,感叹道:“我听说过,苏逢吉贪婪奢侈,最喜好美食,尤其是嗜吃鸡舌羮,区区一小碗,就要宰上百只鸡。如果算上他的狐朋狗友,一顿饭吃上千只鸡也不是不可能,怪不得要让好几个村子给他养鸡!”

  柴荣狠狠一拍桌子,“把他腰斩算是便宜了,真应该千刀万剐才好!”赵匡胤也骂道:“奶奶的,那孙子也太会吃了!使君,要不要把他从坟里挖出来,挫骨扬灰,扔护城河里喂王八算了!”

  柴荣虽然愤怒,却还足够冷静,他摇了摇头,“刘赟快进京了,一切也稳妥为重,不要横生枝节。”

  原来郭威打进开封之后,小皇帝刘承祐被赵匡胤抓了,其余的几个家伙,宰相苏逢吉,国舅李业,皇帝的心腹郭允明,开封府尹刘铢,一个没跑。

  郭威一点没有客气,全都处死,用他们的血,祭奠死去的家人。

  包括小皇帝刘承祐,都被柴荣亲手宰了,心肝都给挖了出来,当然,对外是说被郭允明杀了,他们救援不及,还落了几滴眼泪。

  现在听叶华一说,柴荣突然觉得自己下手太轻了,简直便宜了这几个畜生!

  一只鸡只吃一条舌,简直闻所未闻!

  当然,苏逢吉的作为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催生了养鸡产业。他死了,不少村民的鸡没了销路,只能拿到京城出售,村民们不懂京城的规矩,也不会做生意,经常被官吏地痞敲诈,弄得惨兮兮的。

  正巧半个月之前,叶氏老太太出来买菜,碰到了乡亲,聊过之后,老太太就和叶华讲了,想问问他有没有办法。

  “咱们府上倒是需要一些,可也吃不了那么多,买谁的不买谁的,都会惹来闲话。孙儿,你看看有没有法子,把大家伙养的鸡都给收上来?”

  叶华稍微转了转眼珠,就想到了办法,“大妈妈放心吧,孙儿绝不会亏待乡亲们的。”

  ……

  “使君,我开这个饭馆,一是解决乡亲们的困难,二是给大家伙提供便利。尤其是军中的兄弟,很多人还是光棍汉,军中的伙食也不算好,大家过来敞开了吃,我最多亏几文钱,却让大家伙吃得高兴,多好的事情!再说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肚汉,薄利多销,总能赚点辛苦钱,回头我准备增加送餐业务,还能多招募一些跑腿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踏实!”

  叶华说得诚恳,赵匡胤听得由衷佩服,“叶长史,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亏了。回头啊,凡是军中来的,能吃的,加5文钱饭钱,谁敢不交,让他尝尝我的拳头!”

  叶华忙躬身感谢,柴荣又问了几句,发现叶华的确没有什么算计,他也吃饱喝足,就准备离开。

  这时候陈抟突然开口了,他幽幽道:“叶长史,你可是许诺过,要给500个石匠在京城安家。按照你说的,薄利多销,货真价实,恐怕一万年也买不起房子吧!”

  咯噔!

  柴荣的脚步一下子停住了!

  果然,这小子藏了一手!

  可他究竟藏了什么呢?柴荣想不出来,恰巧从外面跑进来两个开封府的书吏,直接奔着叶华来了,他们笑嘻嘻道:“叶长史,你交代的事情都办好了,这是房契和地契,整条街都是你的了!”

  

第32章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叶华的确有了一条街,他把所有人送给郭幸哥的礼物折成钱,又把石器作坊当成抵押,从大相国寺借了5万贯。上辈子他仅有不足百平米的房子,现在却有了整整一条街!

  两个书吏一脸讨好,跟俩哈士奇似的。叶华真想把这俩“二哈”给掐脖子捏死,老子好不容易骗过了柴荣,你们倒好,把老子的底儿都给掀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叶华在怎么愤怒都没用了,柴荣何等精明,立刻揪住了叶华的领子,他把提到了一边。柴荣目光犀利,如同匕首,弄得叶华浑身发毛。

  “你给我从实招来,是不是仗着监国的名义,恃强凌弱,巧取豪夺了?”

  叶华不高兴了,反问道:“柴使君,我是那样的人吗?”

  柴荣抓起厚厚的一摞房契和地契,在手里晃了晃,都铁证如山了!

  整整一条街道啊,你个小兔崽子,还真是好本事,看起来王峻跟你比,云泥之别,差着十万八千里!

  “你要是不说实话,我这就带你去见监国,在他的面前,我看你还怎么撒谎!”柴荣厉声质问。

  叶华耸了耸肩,满不在乎,“说就说,反正我都是按规矩办事,没有半点违反律法之处,问心无愧,谁都不怕!”

  叶华从郭威那里得到了准许,要替郭幸哥理财,他先是承包御道工程,接着叶氏提到了鸡的事情,叶华就准备转行干餐饮。

  可是餐饮的产业那么大,究竟该选哪一部分下手,就需要仔细权衡。

  很多人想到餐饮美食,就会想到那些装潢精美,逼格很高,一道菜成千上万的奢华饭店酒楼。以开封的状况,盖一个酒楼,再弄一帮本事高强的姑娘,吹拉弹唱,日进斗金,绝对不难。

  只是叶华对这一类的高端酒楼嗤之以鼻,毕竟再高端,也逃不出餐饮这个圈子。老子都穿越了,还靠着卖酒菜、卖艺赚钱,也太丢人了,简直白瞎了一千多年的见识!

  那有人要问,你弄个黄焖鸡,不是卖鸡米饭,卖的是什么?

  对于这类疑问,叶华真想仰天大笑。

  瞧瞧吧,一家装潢不错,价格亲民的饭馆,能吸引来多少客人?只要有了人,还愁什么!

  “柴使君,你说愿意来我这家店消费的,都是什么人?”没等柴荣回答,叶华就自顾自说下去,“首先就是军中的弟兄,他们每个月都有军饷,舍得花钱,是很不错的客源。再有,监国和使君陆续减税,繁荣市场。南北的客商,贩夫走卒,都会聚集到开封。他们舍不得去价格昂贵的大酒楼,可也不喜欢路边的小摊,到我的店,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再有一些普通市民,偶尔过来消费,这些人加在一起,足以让这条街人气兴旺,百业繁荣!”

  叶华站在柴荣的面前,侃侃而谈,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

  “我已经把这条街的地产都拿在了手里,只要稍加改造,就是上百家店铺。酒楼,茶馆,客栈,书场,吃喝玩乐,军中的弟兄能不来花钱?再有货栈,绸缎庄,布铺,粮行,牙行,车马行,柜房,金银店,谁不想来插一脚?”

  柴荣都被叶华弄得心潮澎湃,难以平静,他沉着脸问道:“你说的好听,可是要做这些,都需要钱,你有那么多钱吗?”

  “我当然没有,可我有土地啊!”叶华笑嘻嘻道:“我可以去联系信誉不错的商人,让他们进驻这条街,我给他们优惠房租,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伙凑到一起,这地价啊,租金啊,房价啊,全都上去了,我就可以坐着数钱了!”

首节 上一节 18/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