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447节

  “我的老天呀!”

  李肆觉得有种被雷了千百遍的感觉。

  原来天子这么勤劳啊!

  可为何外面传言,把陛下讲得那么不堪?

  娶了花蕊夫人,就是商纣王,就是唐玄宗……还说天子好色无度,夜夜笙歌,怕是要走李存勖的老路。

  尤其是孟昶惨死,更让这种声音甚嚣尘上,现在朝野上下都说,是陛下沉迷花蕊夫人美色,担心她还念着孟昶,就用最可怕的毒药,毒死了孟昶,让他肠穿肚烂,凄惨无比。

  各种流言蜚语,已经到处都是了,甚至有些言官,想要冒死进谏,请陛下诛杀祸水,改邪归正。

  要不是害怕重蹈张洎的覆辙,这帮人就要上书了。

  “师弟,照这么说,一切都是误会了?”

  “不是误会!”

  “不是?那是什么?”

  “是无耻!”叶华用力拍桌子,眉头立起,怒火中烧,孟昶的确是惨死了,杀他的人,绝不是柴荣,而是有人想要趁机泼脏水,打击天子威望。

  这段时间,柴荣改革了官制,又着手修蜀道,已经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大臣表面上不敢跟陛下抗衡,就暗中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嫁祸天子,扰乱朝局。

  这要不是无耻,世上就再也没有无耻二字了!

  李肆稍微想了想,也就明白过来,自古以来,天家之事,最容易在坊间流传,也最容易胡编乱造,弄得威信扫地,这种小人着实可恶。

  只不过究竟是谁干的,或者说是一群人在推波助澜,这就不清楚了。

  “师弟,你有什么猜测没有?会不会藏着什么阴谋?”

  叶华道:“很不好说,不过我猜测,应该跟废除政事堂有关,很有可能,黑手就藏在现在的内阁之中!”

  “什么?”

  李肆勃然变色,“师弟,你是怀疑那几位大学士?是王溥,还是魏仁浦,或者说,是范质?陈乔?”

  叶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下,“师兄,你帮我一个忙,去查查看,自从废了政事堂之后,哪些衙门损失最大,背后又可能牵扯到什么事情,尽快告诉我!”

  “没问题。”

  李肆平时吊儿郎当,可办起事情,还真是有效率,去了三天,就重新来到了叶府,把情况向叶华说明了。

  而就在这三天之间,有关孟昶之死,掀起的波澜,越来越大。

  甚至被人演绎成了故事,绘声绘色,到处去讲。

  他们说花蕊夫人进宫之后,茶饭不思,想念夫君,还将一幅孟昶的画像悬挂宫中,每日对着画像流泪,也不愿意多看柴荣一眼!

  陛下就怒冲冲道:“你眼里只知画中人,却不知此人生死在朕的一念之间!”

  花蕊夫人愤然回答,“陛下可以决定生死,却不能管得住我的一颗心,此心早已在夫君身上,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好一个永不分离!朕就让孟昶亲手把他的心肝肠肚都挖出来,看看心里面究竟有没有你!”

  皇帝陛下说到做到,果然让太监给孟昶送去了毒药,肠穿肚烂惨死,一对苦命的鸳鸯,就此阴阳两隔,小小的故事,天子好色残暴的形象,呼之欲出。

  民间如此也就罢了,朝廷上也刮起了一阵邪风。

  由于连续一个月不下雨,旱情严重,京畿许多州县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柴荣把钦天监的官员叫去,询问天气。

  这位钦天监的官员居然当着天子面,厉声说道:“是天子不施仁政,沉迷女色,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柴荣听完,脸都气得青了。

  一个区区钦天监的小官,也敢谈论朝政!

  “朕问你,是谁唆使你说这些话的!是谁?”

  此人轻笑道:“陛下问是谁,那微臣就实话实话,是老天爷,上天一个月不下雨,这就是天意,微臣昨夜梦到先帝,他告诉微臣,今天要直言进谏,大官不敢言,自有小吏言之!陛下,请诛妖妇,不然大周亡国之日不远!”

  “左右,给朕拿下!”

  柴荣厉声喝道,太监涌上来,把此人按住,把用一块布,把他的嘴塞住了。

  柴荣气得太阳穴上的青筋都跳了起来。

  “狗胆包天的畜物,你敢扯上先帝,就算先帝在日,也断然不会容你们,拖出去,打,狠狠打!”

  就在宣德门外,一顿棍子,把屁股打烂,骨盆打碎,鲜血流干而死。

  柴荣还不解气,下令将此人暴尸三日,以示惩戒。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又有传言,据说许多百姓,半天不敢动作,只有在夜里,遥望着宣德门方向,替忠良烧纸祭奠,一片哭声,几条街道,皆是如此,人人感叹,公道自在人心。

  “呸!像钦天监这种衙门,早就该裁撤了,别以为他们的衙门有个天字,就能代表老天爷发号施令,简直可杀不可留!”

  李肆探身道:“师弟,你可有把握,猜出是谁干的了?”

  叶华再三看了看师兄提供的资料,心里渐渐有了判断。

  “师兄觉得是枢密院不甘心回归兵部,才想办法抹黑天子,可是现在又出了第二招,钦天监充当了马前卒,这像是枢密院的手段吗?”

  李肆吸了口气,“师弟,你以为这些事情都是连在一起的?”李肆若有所思,“假如是这样的话,接二连三的挑衅,就不怕将陛下惹恼了?他们到底是要干什么?”

  叶华沉吟了一下,“你了解那个被打死的小官不?”

  “了解,听说是个清官,当然钦天监也没什么好贪污的……而且听说,对待母亲最是孝顺,虽然人到中年,还每天给母亲烧热水洗脚,嘘寒问暖,堪称孝子的表率……照理说,此人不该如此狂妄犯上,他把一条命都拼了,难道就不在乎母亲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叶华微微皱眉,“如果换一个思路,是母亲让他这么做的呢?”

  “这个……没有道理啊!”李肆摇头道:“难道老太太不想要养老送终的人了?委实是怪事!”

  李肆道:“这样,师弟,我再去探探情况。”

  李肆匆匆离开,叶华独自坐在书房,抱着肩膀,脑筋快速转动……不管是孟昶之死,还是钦天监的小官,除了能掀起一些舆论之外,并不能改变大局。

  当然了,以此泄愤,也是可能的,但问题是连续出手,就不怕动静太大,打草惊蛇吗?

  按照目前的情况,恐怕只有一种解释,是要转移注意力,那又是为了什么事情,如此迫切,需要不顾一切呢?

  叶华的心里,充满了问号。

  “叶卿,些许小事,你不该大伤脑筋的!”柴荣又一次微服来到了叶府,这一次他们没有喝酒,而是摆上了棋盘,车马炮摆开,厮杀起来。

  同为领兵出身,他们都不喜欢围棋,而是更钟爱直来直去的象棋,这样才杀得过瘾痛快!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朕现在只想全力以赴,把巴蜀经营好,然后直取西域……至于朝野的议论,就当是乌鸦聒噪,朕才不会在乎!”

  叶华微微一笑,“圣人心胸,臣当然清楚,可臣还想请教,陛下怎么会跑来跟臣下棋?”

  “你!”

  柴荣气得一拍棋盘,震得兵卒乱动,老帅不安!

  “有些话你非要点破,真是扫兴!”柴荣气得把手里的棋子一扔,破口大骂!

  “奶奶的,朕宫中无人,纳个妃子怎么了?还天怒人怨,还把先帝搬出来!大旱一个月,他们不想着挖掘水井,救济灾民!却怪朕失德,简直不知所谓!还有那个孟昶,居然也把他的死扣在了朕的头上!他们眼里,朕就是寇仇,恨不得把什么脏水都泼到朕的头上才肯罢休!”

  柴荣眉头乱动,嘴角轻笑,“朕倒要看看,这些人能有多大的本事?朕该做的事情,一样都不会少!朕之对错,也不是他们能评价的!”

  柴荣说完,起身向外面走,到了门口,柴荣又扭头冷笑道:“叶华,告诉你,朕不会被浮言动摇半分!你也不要随着他们起舞,自乱阵脚。自古以来,哪位有作为的天子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朕不怕!”

  是啊,秦始皇一统六合,开创前所未有的基业,被骂了两千人。

  汉武帝反击匈奴,塑造了大汉脊梁,也被指手画脚,甚至因为一个人胡言乱语被切了一刀,就成了武帝的罪过。

  还有开凿大运河的隋炀帝,那就更不堪了……

  叶华送走了柴荣,再度回到书房,却发现郭宗训躬着身体,等在这里,见叶华进来,他连忙抬起头,迟疑了半晌,眼圈泛红,抬起头轻声道:“先生,父皇受委屈了,先生可以帮父皇吗?”

  

第645章 暖心暖胃的小太子

  

  “都听到了?”

  “嗯!”郭宗训默默点头,然后深深一躬,拜谢叶华的安排。他在一旁的暗室听到了父皇的话,郭宗训第一次看到了父皇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是天子,是大周的主宰,他挥手之间,就能灭亡一个国家,几十万大军,情愿意替他上刀山,下火海,富有四海,口含天宪,无所不能,没有软弱,没有犹豫,甚至没有多少感情……

  在郭宗训的眼里,父皇就像是一枚时刻绽放光彩的钻石,每一面都光华夺目,没有半点破绽。

  可刚刚父皇的话,彻底打破了郭宗训的印象。

  原来父皇也会生气,也会脆弱,他嘴上说不在乎,但他为什么要找叶华倾诉?为什么暴跳如雷?

  父皇谋划的是大周的长远,是恢复汉唐盛世。

  偏偏就有人喜欢恶意中伤父皇,拖父皇的后腿,这些人简直该杀!

  “师父,我想帮父皇,可我不知道怎么办,先生会有办法吗?”

  叶华颔首,“殿下能如此想,圣人就会高兴的。”叶华让太子坐在自己的对面,然后道:“殿下,世人看到陛下,是无上的权柄,绝对的权力,殊不知陛下身上也扛着无与伦比的压力,比泰山还要重。为臣为子,该多体谅天子的难处,他比我们都难!”

  郭宗训认真想了想,然后深以为然,无奈道:“母后就是没有体会到父皇的难,才会一意孤行,也是我不争气,害了母后……”

  郭宗训在叶华的面前,袒露心扉,眼泪不停在眼圈打转……叶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有些事情还要太子自己体悟才是。

  “殿下,既然天子有那么大的难处,我们更应该替天子分忧。如果我没有料错,这一次的事情,不单纯是给天子泼脏水,恶心陛下。应该有更深的谋划,更阴毒的目的!”叶华的声音越来越冷,表情越来越凝重。

  郭宗训来了兴趣,探身道:“先生,他们有什么目的,你知道吗?”

  “暂时还不知道!”叶华道:“不过他们出手那么着急,应该很快就能看出端倪。殿下,这些日子我会请李学士过来,一起清查各种公文,寻找蛛丝马迹。”

  郭宗训立刻拍手道:“有先生和李学士,一定能找出黑手,替父皇洗刷冤屈的,只可惜弟子太笨了,帮不上什么忙,要是小叔在就好了。”

  叶华大笑,“你小叔是个榆木脑袋一根筋儿,他适合去算火炮重心,火药填充量……这种草蛇灰线的事情,他做不来的。殿下要是有兴趣,不妨也过来瞧瞧,或许会有点收获。”

  “是吗?”

  郭宗训立刻兴奋道:“弟子拜谢先生!”

  作为一个皇子,尤其是太子,快到十岁才接受皇家正统教育,已经很晚了……不过有叶华和李肆两个人提点,郭宗训进步也是非常快。

  其实这小家伙并不算太笨,符皇后有一点是看对了,郭宗训未必能考出高分,但是他却能很容易明白那些奏折公文背后的含义。

  比如每年的治河预算,这是朝中少数没有争议的款子,毕竟河水泛滥的后果,谁都不敢面对,洪水滔天,才不管你是大学士,还是普通老百姓。

  因此,治河预算会比正常情况多拨一些。

  在考评的时候,如果得到了优等,就表明差不多七成左右的款子用在了治水上,如果没有得到优等,就表明差不多一半的钱被层层扒皮,给贪墨掉了。

  李肆随便找出了两份公文,其中有一份提到洪水滔天,为历年罕见,大堤决口,淹死一千多人,损失财物无算,请求朝廷拨下钱粮,救济灾民。

  “殿下,这篇奏疏写的是言辞恳切,处处替百姓说话,但是我要是没记错,在三年前,还有一笔治河经费拨了下去,说是能做到二十年安枕无忧,才两年多,就再度决口,这里面贪了多少钱,只有天知道了!”

  郭宗训咬牙切齿,恨意滔天。

  好大狗胆,朝廷的钱,不就是我们郭家的钱吗?

  “李学士,似这帮的贪官污吏,为什么不给抓起来,问罪,杀头?”小家伙义愤填膺道。

  李肆轻笑道:“哪那么容易?一场大水冲来,把历年的账册都给冲毁了,相关的人证也死的死,走的走,根本找不到证据。而这位地方官咬死了是洪水太大,出乎预料。等到淹水之后,他又不辞劳苦,去探查灾情,然后上书为民请命,堪称勤政爱民。如果所料不错,他的考评应该是优等的,没准还会高升知府!”

  李肆一边说着,一边从故纸堆里翻出了早些时候,公布的吏部考核名单,送到了郭宗训的面前,还真让李肆说中了,是个优上的考评,要提拔重用!”

  郭宗训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真正的大周吗?

  为什么不查,为什么能纵容害民之官?吏部那帮人的眼睛都是瞎的吗?

首节 上一节 447/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