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512节

  很快大家伙就围着郭宗训,七嘴八舌头说了起来……

  百姓的热情让郭宗训十分激动,他向所有人介绍了王朴和叶华,他没有报官位,只说这两位是自己的前辈老师,他的本事都是师长教的。

  村民们一下子就把叶华给围了起来,“这位大人,对付蝗虫的办法,是你教给小老爷的?”

  叶华微微点头,“在课堂上提到过一些……你们是怎么做的,可有效果?”

  “有,当然有啊!”

  他们喜滋滋介绍,去年郭宗训回京之前,就提到若是春旱继续,很可能会再次发生蝗灾,若是等蝗虫起飞,就什么都晚了。

  等到今年刚过完年,的确就发现了蝗虫,数量还不少!

  所有的合作社立刻动员起来,男女老少,一起去抓蝗虫。去年的时候,各个合作社都买了一些鸡鸭,下了蛋舍不得吃。都用来孵化,等到春天的时候,大大小小,公鸡母鸡,全都赶到田边,捕食蝗虫。

  每一只鸡都吃得胃囊鼓鼓的。

  小孩子们不让鸡消息,赶着到处跑,把肚子跑空了,继续多吃蝗虫。

  随着蝗虫一天天长大,还有许多妇人加入抓蝗虫的大军,她们把蝗虫烤熟,碾成粉碎,用来喂牛羊牲畜。

  还真别说,加了蝗虫粉,牲畜都更加喜欢吃,在春耕之前,肥了一大圈。

  老百姓乐不可支。

  转眼到了三月下旬的时候,蝗虫起飞在即,邺城百姓全体出动,在田边挖壕沟,堆满了干草。

  等蝗虫飞过来的时候,他们点燃了篝火。

  蝗虫有趋光性,朝着光亮飞来,老百姓就不停驱赶,不停添柴,把蝗虫活活烧死……老百姓都发了狠,就是这些该死的虫,吃他们的粮食,有的老人,甚至把蝗虫扔在嘴里,大叫特嚼,吱吱作响。

  很多人都说,抗击蝗虫,比真正打一场战争还要劳累。

  但是当检查战果的时候,邺城百姓都笑了,值了!

  “挨着我们的几个县,最少都被吃了一半以上,唯独邺城,保住了九成的苗!”

  马岗兴冲冲告诉叶华,“今年的麦子比去年的好,算下来,一人能分到一百斤麦子。大人来得早了,要是再晚两个月,就能请大人吃白面馒头了!”

  提到了白面馒头,叶华似乎听到了许多人咽口水的声音。

  去年的时候,还是邺城百姓到处去乞讨,不到一年,他们就变了样。

  夏粮收获,基本上就不会挨饿了,等到秋粮再收一季,拿出一点换钱,到了过年的时候,或许就能买点猪肉,包交子吃了。

  “小老爷,你说要办学堂,俺琢磨着太有道理哩,要赶快办才是!”

  郭宗训笑了,“马岗,你不是说读书最没用吗?怎么变了口气?”

  “啊?”马岗连忙摇头,“我可没说,没说的!”

  其他人都跟着笑了起来,你没说?笑话,就你小子嚷嚷最凶,反对建学堂,说读书不如放羊哩!

  面对大家伙的嘲笑,马岗招架不住,只好老实道:“我不是不懂事吗?以前我琢磨着读书就是摇头晃脑,满嘴酸词,连人话都不会说。谁知道学堂还教对付蝗虫,要是学堂能教怎么种田,俺,俺还琢磨着上学呢!”

  “哈哈哈!”叶华笑道:“还真别说,学堂的确有农学一科……种田是一门大学问,比如良种的选育,如何堆肥,田间管理,锄地捉虫,收获保存……这都是大事情,马虎不得。还有,农产品要怎么卖,如何定价,如何跟商人谈,如何交易……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学问。总而言之,要多产出,还要卖出合适的价钱,这样才能让荷包鼓起来!”

  ……

  才谈了一会儿,大家伙就感觉出来,这个看似年纪不大的人物,不愧是小老爷的师父,许多东西,全都是一针见血,让人茅塞顿开。

  大家伙围着叶华,不断询问请教,叶华也乐得多讲一些,比如他就建议大家伙,在山边挖一些大坑,每逢秋天,就把牲畜的粪便,枯枝败叶,还有河里的泥沙倒在一起沤肥,等过了一冬天之后,再把坑里的东西撒到田里,或多或少,都能增加一些产量。

  还有,农闲的时候,要多挖井,有灌溉的一亩田,往往比没有灌溉的一亩田,多产出三到五成。

  虽然会辛苦一些,但庄户人家,还怕出力气吗?

  叶华又建议,这些劳动,都计入合作社的账目,等到秋天分配利益的时候,除了基本的产出之外,额外的部分,就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分配。

  既要保证大家伙的口粮,又要让多付出的人拿到应得的利益!

  叶华的话,简直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一个少年郎跑过来,气喘吁吁道:“马叔,不好了,有人往咱们的农田跑来了!”

  “好大的狗胆!”

  马岗立刻举起铁锹,招呼着弟兄们,就冲了过去,把叶华他们都给晒在了一边。

  有其他人跑过来,跟叶华解释。

  原来周围府县遭了灾,百姓没有吃的,就跑到邺城的田里,抢麦子吃。

  现在的麦子还没有成熟,根本不能吃,可饥民不管什么,草根树皮,甚至是观音土,饿的时候,没有什么是不能吃的。

  邺城的青壮不得不组织起来,昼夜巡逻,保护他们的庄稼……马岗带着人去了,半天多之后,他才回来,脸上多了两处红肿,一只胳膊也受了伤。

  “打跑哩,全都打跑哩!再敢过来,俺打折他们的狗腿!没出息的穷命鬼,就知道抢,就知道偷,活该都饿死!”

  叶华三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法责备马岗什么,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无可厚非。

  王朴深深吸口气,“殿下,侯爷,这些时候老夫也一直在思量,要不要推动合作社,毕竟大动干戈,冲击太大,可这一趟走下来,老夫倒是想通了。孟子有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说到底,民生艰难,水旱蝗灾,单靠一家一户,万难抵御风险。组成合作社,这是大势所趋啊!”

  听到王朴的这番话,最兴奋的莫过于郭宗训了,连王相公也答应了,说服父皇就不难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又有人跑来,朝廷的御史大人到了,现在邺城的府衙。听说河北遭灾,邺城最轻,因此御史大人要在邺城征集一批粮食,去救济灾民。

  摊到每个合作社,出粮一百石!

  马岗等人都气炸了肺,“朝廷怎么能这么干?还给不给活路了?走,我们找官老爷理论去!”

  

第735章 救驾

  

  叶华和王朴相视一眼,王相公的脸色很难看……这种程度的鬼把戏连郭宗训都骗不过,更遑论王朴了。河北遭灾,从受灾很轻的地方抽调粮食,救济受灾较重的州县,这是题中应有之意。

  可问题是邺城刚刚组建合作社,过去又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老百姓仅有一点口粮,根本拿不出来多余的粮食。

  所有各个合作社的管事之人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背负着百姓的嘱托肯定要跟朝廷去理论的。

  双方各讲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一场冲突,在所难免。只要闹起来,就能扣合作社一个聚众胁迫朝廷,不服管束的罪名。

  到时候再请旨取消合作社,也就名正言顺了。

  很显然,朝中有人出招了,对方应该不清楚王朴也来了邺城,或者说,他知道王朴来了,故意推出一个弃子。

  看这个行事的风格,还真有些赵普阴险的风格。

  姓赵的,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你真当我没办法拿下你吗?

  叶华古井不波,甚至有种想笑的意味,在他心里,赵普已经从原来的准盟友,滑落到了地位的位置上,身为武人,该怎么对付敌人,叶华心里有数!

  “王相公,我们去瞧瞧吧,不然非闹出乱子不可。”

  王朴苦笑摇头,无奈道:“大灾当头,不思报国救民,反而一味算计,唯恐天下不乱。如此臣子,当真是天理不容!”

  老王猛地催动战马,怒气冲冲,跑到了最前面。

  叶华,太子郭宗训,紧紧跟随,等他们来到了邺城府衙,这里已经被百姓给围住了。

  每个合作社都来了几个人,凑在一起,就有二两百人之多。

  另外呢,城里还有手工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市场合作社,实业集团,再加上普通百姓,竟然不下千人,把衙门给生生包围起来。

  他们义愤填膺,怒目而视,每个人的眼里都有火!

  朝廷什么意思?

  邺城刚刚有点起色,就跑我们这来打秋风。

  想欺负邺城人,你们还不够格!

  彪悍的民风,此刻暴露无遗,大家持着农具木棒,大有直接杀进去的冲动。

  至于朝廷一边,也是严阵以待,数百名衙役死死保护着府衙。

  这一次奉旨巡察河北的御史叫做姜轩,是工部的吏员出身,由于娴熟政务,为人方正,被提拔到了御史的位置。

  他今年有四十多岁,长须飘飘,很有风度。

  立身大堂之外,不怒自威。

  “尔等刁民,竟敢跑到府衙撒野,眼里还有没有朝廷?”

  姜轩大声叱问,过了好一会儿,马岗才仗着胆子道:“我们眼里当然有朝廷,可,可管我们要粮食,总不能不能让我们说话吧?”

  姜轩扫了他们一眼,“说话?拿着刀枪棍棒说话吗?想谈就给本官放下!”

  面对怒斥,马岗涨红了脸,他咬紧牙关,把手里的棒子扔了,其他人也跟着一起放下兵器。

  这时候有衙役冲上来,把兵器全都收走,剩下一群赤手空拳的百姓。

  姜轩笑了,“好,有什么话,你们就说,本官听着。”

  他这一手先声夺人玩得十分漂亮,叶华跟王朴都是高手,他们看得出来,合作社怕是要未战先败了。

  即便看出来,两个人也没有开口,依旧默默看着。

  果不其然,双方开始针锋相对。

  马岗首先算了一笔账,去年秋粮,一亩田收了不过一石三斗,这已经算是历年少有的大丰收。脱粒之后,就剩下一石左右。

  以一户平均三四十亩田计算,由于土壤肥力不够,需要休耕。因此只有三分之一能用做秋粮播种,也就是说,只能收获十石粮食。

  别看粮食不少,但邺城历年积欠的田赋太多,足足要拿去三石归还拖欠。谁也不愿意背着债务过日子,尤其是欠朝廷的债,更是受不了。

  一家人,也要五石作为口粮,还要上缴合作社两石,合作社把所有粮食收集起来,拿到城中出售,换取钱财物资,购买农具种子……甚至有些合作社,只给每户留三石粮食,其余都拿去出售,用来购买牛马牲畜。

  一头耕牛,顶得上三个壮劳力。

  大家伙勒紧了裤腰带,只是为了明年能更好而已。

  当下每一个合作社都不宽裕,几乎没有什么余粮。

  而且家家户户,屋社要重修,还要建学堂。不说别的,光是请一个老师,一年的束脩就要三十贯钱,还有书本,笔墨……大家伙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拼死拼活,干了大半年,汗水摔成八瓣,拼的是什么?不就是这点盼头吗?

  马岗红着眼睛道,悲愤道:“大人,你要我们每个合作社拿出一百石粮?你是要我们百姓挨饿?还是让我们的娃没法念书?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其他的人也都跟着一起怒吼,“朝廷什么意思,是见不得我们大家伙好吗?”

  姜轩瞧了瞧,轻蔑一笑,“无知之论!你们是大周子民,心里只有自己的一本小账!须知道,眼下河北蝗灾,急需赈济,你们不愿意出粮,那些灾民就会来找你们要粮食,到了那时候,可就不是本官能管得了的?”

  “你什么意思?”马岗伸手怒斥,“你,你想让那些人来抢我们?”

  姜轩哼了一声,“不是本官让,是他们为了求生,不得不来。你们做铁公鸡,一毛不拔,报应是迟早的!”

  在场的人全都气坏了,这算什么,威胁我们吗?

  奶奶的,老子就不怕威胁!

  不用灾民来找我们,我们先废了你!

  有些年轻气盛的百姓握紧拳头。

  姜轩冷笑道:“尔等无知刁民,若是还敢聚众闹事,扰乱朝廷赈灾大事,本官身为御史,立刻就能上书参劾,到时候把你们悉数抓起来,送去河东煤矿,让你们活活累死!”

  马岗等人互相看了看,有几个人就怒吼道:“抓就抓,反正去岁多产的粮食,都是我们自己辛苦劳作换来的,谁也别想拿走!”

  “对,想拿走粮食,就先要了我们的命!”

  这些人督师合作社推出来的头人,他们可不是老实巴交的寻常百姓。

  有人鼓噪,立刻就跟着闹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512/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