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73节

  他根本没管柴守礼。

  “70贯,一副铠甲,一把陌刀,外赠战靴一双,如何?”

  “成交!”高行周断然道:“半个月之内,我要先看到300副铠甲,如何?”

  “没问题!”叶华爽快答应。

  眼瞧着他们谈妥了,这时候柴守礼可受不了了,“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私相授受。我,我这就去上奏陛下去!”

  这位就像是打架输了,去找家长出头的小孩子,真的甩袖子气鼓鼓离开。

  高行周哼了一声,“魏相公,薛相公,你们看得真切,如果陛下问起来,可要替本王作证!”

  俩人能说什么只能暗暗埋怨李谷,给谁不好,非要把军器监给柴守礼,这不是找不痛快吗!

  叶华笑了,“齐王,这事情因我而起,陛下要是追究,我去打官司!”

  高行周很满意,“好小子,有义气!不过你放心,天子不会包庇柴国舅的,你只管好好打造铠甲武器。”

  叶华抱拳,“晚生一定竭尽全力!”

  这时候窦禹钧也拱手道:“冠军侯,这一次老朽是输了,不过下一次鹿死谁手,可就不好说了!”

  相比起柴守礼,窦禹钧显得可爱多了,叶华笑道:“晚生奉陪到底!”

  

第127章 天子造访

  

  叶华带着众人,回到了作坊。

  这次绝对是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比打了胜仗还高兴。

  2万副铠甲,扣除成本,正好能赚20万贯!叶华从年初忙活到现在,还没赚够这么多呢!

  军工的确是一块大肥肉。

  叶华盘算着,要继续降低成本,争取挤出更多的利润。

  他要求工匠增加水力锻床的数量,尽可能替代人工。

  再有,每天炼铁,都会剩下许多矿渣,叶华想起来,矿渣也是有用的,把石灰石和黏土碾碎煅烧成熟料,然后再加入碾碎的矿渣,就成了水泥。

  变废为宝不说,还有了一样宝贵的建材。

  工匠们有手艺,买得起京城的房子,其他的部下就没有这个福分了,叶华手下有6000户食邑,都拿到了土地,正好年内帮着他们把房舍建起来,有了家,才能安居乐业。

  目前对于叶华来说,最大的短板就是人才缺乏,尤其是好的工匠。他准备在今年,筹建几个私塾,让自家食邑的子弟能够上学读书,也不指望他们考进士,中状元,只要能认识几百个字,心思灵活一点,送到作坊锻炼几年,就是个合格的工匠。

  要想成为军工巨头,人才培养,马虎不得!

  工匠必须要有文化,不然很多好的技艺都传承不下去……叶华把要做的事情,列成了一张长长的清单,还真是不少!

  叶华调集了作坊里100个最好的工匠,全力以赴,赶制盔甲。等大家伙忙起来,就没有叶华什么事了,他只等着把成品交给枢密院验收就是了。

  趁着清闲,赶快把部曲招募起来,赵普帮着招募了几百人,还有很多从麟州和燕云逃过来的百姓,再加上自家的食邑,还有叶华经过仔细挑选,一共选了800人。

  赵匡胤和杨业成为都教头,负责教授兵器拳脚。

  叶华又把离着作坊不远的一块空地开辟出来,作为训练场。

  他在忙活着,可也没忘了柴守礼,谁知道这位国舅大人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他可是嚷嚷着要找叶华麻烦的!

  还真别说,柴守礼果然行动了,他撺掇人上书,弹劾高行周的儿子和叶华关系密切,没有避嫌,还去找儿子柴荣,最后更是亲自上书郭威,让皇帝出来,替他撑腰。

  一句话,朝廷的大单是给你大舅哥,还是给小崽子叶华?

  柴守礼信心十足,郭威那么喜欢自己妹妹,肥水不流外人田,无论如何,也跑不掉,他就在府里等着,等着人把订单乖乖送来。

  郭威面对着大舅哥,都无语了。

  你好歹争点脸,有点骨气,现在这个样子,军器监给了你,乱七八糟,什么产品拿不出来,光知道要钱,把钱给你了,到时候生产不出武器怎么办?

  国库也不宽裕,500万缗,要分成两年,才能从预算里挤出来。

  而扩军5万的计划,是为了削弱手下的军头,巩固皇位,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儿戏不得!

  “把晋王叫来吧!”

  过了一阵子,柴荣快步走了进来,见礼之后,郭威让人赐坐。

  “唉,想必你也知道了,叶华仿制出了明光铠和陌刀,而且价钱很低,朕唯有把单子交给他,其他人,谁也不成,你说呢?”

  柴荣急忙站起,躬身侍立,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换成谁也好看不了,摊上一个没出息的儿子,还能打骂管教,可摊上一个没出息的爹,简直是无可奈何。

  当初他也不同意把军器监交给柴家。

  可政事堂那边认为柴家势力雄厚,几代人经商,又和晋王这个关系,能不给储君一个面子吗?

  他们没有想到,没给柴荣面子,反倒给了他个嘴巴子!

  “父皇,舅,舅舅他既然不善于经营,不如将军器监另外托付他人,至于这次的铠甲兵器,当以冠军侯为主!”柴荣声音沙哑道。

  郭威瞳孔收缩,仿佛没有听清,“你,你叫柴守礼什么?”

  柴荣急忙撩开袍子,跪在地上。

  “父皇,儿臣郭荣是父皇之子,是圣穆皇后之子,柴守礼是圣穆皇后之兄,自然是儿臣的舅舅!”

  亲爹变成了舅舅,柴荣也是无可奈何。

  谁让礼法如此,而且他爹也实在是不给做脸。

  郭威面色深沉,丝毫没有高兴的模样,反而追问道:“皇儿,有人弹劾柴守礼,说他倚仗权势,大闹枢密院,实属胆大包天,要朕严惩不贷,你以为呢?”

  “这个……”

  柴荣心都在滴血,古往今来,他这个位置,怕是最难做的吧!

  “父皇如何裁处,儿臣没有话说,只是柴守礼是母后兄长,还请父皇能保全母后的面子才是!”

  说完,柴荣伏在地上,五体投地。

  大殿沉默了一会儿,针落可闻。

  郭威突然长叹一口气,从座位站起,把柴荣拉扯起来,叹息道:“千难万难,皇儿最难啊!”郭威道:“你放心吧,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朕也不会让你难做的。回头朕下道旨意,让柴守礼去洛阳安居,不要留在京城添乱了,军器监朕另择人选。”

  柴荣连忙点头,暗暗松口气,他那个倒霉爹,不能不管,可又不能明着袒护,还真是心累。当初要把军器监给柴家,没准就是给他挖的坑,回头一定要好好查查,到底是谁要害自己!

  “皇儿,这次重整禁军,朕要用张永德为都指挥使,另外要挑选操演新军的将领,你以为谁合适?”

  柴荣立刻道:“父皇,副都指挥使赵匡胤忠勇可嘉,是不二人选。而且他曾经和儿臣说,冠军侯有一种练兵之法,非常了得,他正准备向冠军侯讨教。”

  “又是那个小家伙?”郭威不无惊讶,不光会造武器,还会练兵了,真是惊喜不断。柴守礼这么一闹,人心惶惶,是没法安心做事的。

  郭威道:“明天皇儿就陪着朕去看看,那小子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天子第二次驾临,实在是非同寻常。

  郭威注意到,作坊已经变了样,规模大了几倍,道路重新铺过,两旁正在兴建新的住房,作为工人的宿舍区。

  厂区也重新划分,有钢铁部,农具部,军器部,在军器部里面有分成,甲坊署、兵器署、弓弩署、配件署、维修处、质检处等等。

  每一处都井井有条,管理严格,宛如一个大军营,郭威看得频频点头。

  有点令行禁止的味道了。

  他来到了甲坊署前面,迈步要进去,突然有两个门卫拦住了郭威。

  “怎么,尔等敢阻拦天子?”

  两个门卫明显有些害怕,额头都是冷汗,可依旧死死挡住了门,不让分毫。

  “冠军侯,你的手下好大的胆子啊!”

  叶华连忙过来,躬身道:“陛下,甲坊署乃是作坊重地,里面的生产工艺关乎作坊的生死,就算是臣也不能随便带人进去,陛下若是想进,要,要下一道旨意。”

  “什么旨意?”

  “日后如果工艺走露,请陛下帮忙追回!”

  “放肆!”郭威一瞪眼睛,“你小子把朕当成了贼吗?”

  “臣不敢。”叶华嘴上这么说着,却不愿意退让,水力锻床的秘密,暂时可不能泄露出去。

  这时候柴荣突然道:“父皇,儿臣以为冠军侯此举颇有细柳营之风,父皇身为天子,不该强人所难!”

  还是儿子的面子大,郭威终于点头了,“瞧见没有,要不是晋王替你说话,朕非要进去看看不可!”顿了顿,郭威又道:“提起细柳营,朕听说你还会练兵了,让朕开开眼界吧!”

  

第128章 不动如山

  

  叶华总觉得郭老大和柴荣是故意在唱双簧,目的吗,也不难猜,就是告诉大家伙,晋王是晋王,柴守礼是柴守礼,不要有负担,老实干活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用得着拐弯抹角吗?

  或许当老大的都是这个德行,就不能把话说明白,非要猜哑谜!

  叶华腹诽着,其实郭威也不好做。

  身为天子,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会有无数人盯着,把柴守礼赶去洛阳,如果再说一些敲打柴家的话,立刻就会有人以为要对储君如何,趁机大做文章,让人头疼。而且他也不忍心处置妻子的兄长,会于心不安的

  郭威觉得心累,当皇帝可比当武将的时候,难了百倍不止。索性不想了,还是来点有趣的,他挺好奇,什么练兵方法他没见过,叶华这小子还能玩得出花样?

  来到了校军场,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块开阔的平地,用三合土铺的地,上面又有一层细沙,全都用磙子碾平,十分干净整洁,第一感觉很不错。

  他们到来的时候,校军场上有七八百人的样子,全都直挺挺站着,目视前方,一动不动,跟雕像似的。

  郭威皱着眉头,这就是叶华的练兵之法?还真是有些稀奇!

  “你怎么想的?”

  “没怎么想,就是觉得军营规矩大,行走坐卧,都要有法度,不能胡来。所以练兵就先从站姿开始,要站如松,坐如钟,规规矩矩。”叶华很老实道。

  郭威吸口气,略带思索,“你说的有理,那朕就看看,你能把兵练到什么程度!”

  郭老大迈步,上了校场中间的高台,柴荣和叶华一左一右跟随,站在高台上,全场的情况尽收眼底。

  在这支人马的前面,是一群明显小了一截的少年郎,为首的六个正是叶忠他们。

  别看人小,但是从去年开始,叶华就有意训练他们,哪怕叶华不在家,小家伙们也没有丝毫的松懈,反而更加努力。

  他们直挺挺站在人前,好似戳在地上的标枪,腰背笔直,双腿并拢,目视前方,一动不动。

  就算是郭威和柴荣出现,也没有半分影响。

  倒是队伍后面,新补充进来的人,难免四处张望,还没等看清楚,赵匡胤的棒子就打来了,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叫出来,生怕再挨一下子。

  在过去的几天里,几乎每个人都挨过打,而且赵匡胤和杨业两个人还很坏,打上了明明疼得要命,可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能恢复差不多,然后接着再打。

  活生生把人打得像木头桩子一样。

  不许东瞧西看,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咳嗽吐痰,甚至不许转头眨眼!

  在太阳地下面,老老实实站着。

首节 上一节 73/5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