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刑纪 第30节

罢了,咱也是有门规伺候的人了。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漂泊四方了。而那些日子虽然提心吊胆,胜在无拘无束啊!

无咎自怨自艾着叹了口气,随后挪动脚步。

前方是片山谷,临山建了一排屋舍。屋檐下已然亮起了几支火把,将近处照得通明。四周群峰环绕,则是朦朦胧胧的看不清楚。

须臾,屋舍到了眼前。

戈奇径自走进一间屋子,不待有人跟来,便冷冷丢下一句:“在此候着……”

无咎只得就此止步,没精打采四下张望。

戈奇走近的那间屋子还有牌匾呢,上写着三个字:玉井峰。不远处紧挨着的几间屋子,分别是库寮、经堂与伙房等。

不消片刻,戈奇出现在屋檐下,随手丢下一个袋子,又返身拔下一根火把,吩咐道:“由此往南四五里,便是住的地方,且径自前去,明早前来候命!”

无咎上前接过火把,还想询问几句,戈奇已返身回屋,“砰”的一声关上屋门。他俯身拎起袋子,随即神色茫然。

四五里路倒也不远,关键是南方又在何方?

无咎才有困惑,随即又自嘲一笑。

人到落魄的时候,心眼儿也不好使了。有明月在天,何愁方向不明!

无咎掂了掂袋子,手上有些斤两。也不知其中装着什么东西,且到地方再打开细瞧不迟。他将布袋子背在肩上,举着火把走向夜色……

第一卷 风华起云烟 第二十三章 灵山仙缘

感谢各位书友的收藏、点击、票票的支持!

八月十五,桂花飘香,祝您中秋节快乐!

…………………………

月光朦胧,凉风习习,树影绰绰,夜色静谧。

这本该是一个闲情漫步,或是月下独思的好时候,却有人脚步匆忙而走得正急。火把的亮光在黑暗中摇曳生辉,而独行的身影则是稍显几分孤单与寂寥。

地势渐高,山林密集。

不知不觉,前方的山坡上突然多出一排草棚子。

那便是戈奇所说的窝棚?

无咎走到近前,举起火把伸头打量。

一排草棚子半埋在山坡上,又低又矮,称之为窝棚,倒也名符其实。朝南开着两扇门,左右则是一溜小窗户。而无论彼此,皆透着黑暗且颇为安静。

无咎迟疑了片刻,抬脚走了过去。当他就近推开门扇,便见其中摆放着两排木榻。虽然有些阴暗潮湿,而十余丈长、两三丈宽的地方却也宽敞。只不过整个窝棚内空空荡荡,根本见不到半个人影。

怪了个哉的!人呢?

前后左右再不见有其他的窝棚,此处应该便是自己唯一的去处。不管了,且安营扎寨。没人打扰才好,本公子最喜独居!

无咎将火把插在棚中的柱子上,抬脚走到角落里。

木榻成排,便是个大通铺。上面的蒲席还算平整干净,用来睡觉足矣。

他将袋子扔在榻上,随即又蹬掉鞋子跳了上去,接着盘膝而坐,伸手将袋子倒转过来。随着“哗啦”一下,眼前多了一堆东西。

一双靴子,两套青布衣衫,一张兽皮,一粒发光的珠子,一块白玉牌子,一把带鞘的短剑,一个两尺大小的精巧皮囊,还有陶盆、陶罐、陶碗、竹筷、手巾等日常用物。

“开杂货铺了!”

无咎嘀咕了一声,脱去了身上的破衫并换上新的。

青衫有些短,穿着像个跑堂的伙计;靴子却是大小合脚,且柔软舒适;兽皮上写着灵霞山的门规,以及玉井灵矿的戒条;发光的夜明珠子,用来照亮的;白玉牌子上有云霞纹饰,一面刻着灵霞玉井的字样,一面刻着名讳,应是仙门的令牌,用作身份标记;短剑以兽皮为鞘,一尺多长,颇为精致,与自己腰间插着的短剑大小相仿,却可轻易抽剑出鞘,寒光闪闪,看起来很是锋利;至于皮囊又作何用,暂时不知道。

“苦工贱役,还有这般的待遇?”

无咎看着榻上的零零碎碎,颇为意外地摇了摇头。要知道便是一粒夜明珠子,都值不少银子。倘若不受欺负,再有吃有喝,并有窝棚容身,如此日子或也过得!

便在他自我安慰之时,有人责怪道:“既为玉井弟子,又何必妄自菲薄呢!”

有人摇晃着走了进来,并不陌生,正是之前遇见的那个黄瘦男子,名叫宗宝。他出声之后,带着高深莫测的神情接着又说:“欲成仙得道,无不苦励心志而劳乏筋骨。但有凌云那日,笑淡人生多磨!”

无咎稍加收拾,便要下榻行礼。

宗宝走到近前,很随意地摆了摆手:“无须俗套!”话音才落,他人已坐在榻上,忽而面带嬉笑,幸灾乐祸道:“想必兄弟也是苦修无果,这才被发落至此,尚不知怎样称呼,又来自何方呀……”

有一种人,叫作自来熟,很容易打交道,正如眼前的这位。

无咎见对方举止随意,也跟着轻松起来,便报上自家姓名,并笑着说道:“小弟初来乍到,多多指教……”

宗宝的两脚都上了榻,盘膝坐着,毫不见外道:“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谁让我是你师兄呢!”他的面皮清瘦,笑起来一脸的皱纹,唯有两眼透着晶亮,整个人显得很精神。

师兄都出来了,尚不知师父又是哪一位。

无咎好奇道:“你我师从何人?”

宗宝笑意更甚:“哈哈,师弟真是有趣……”

无咎尴尬摊手:“兄弟我无心说笑,实乃两眼懵懂而一无所知!”

宗宝一拍胸脯:“那你还真是遇对了人,灵霞山的上上下下,便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无咎正自一肚子疑问,忙拱了拱手先行致谢,随后也不客气,虚心讨教起来。

宗宝果然是有问必答,且能说会道——

“呵呵,但凡身居灵根者,再有人引荐,便可拜入仙门,我便是由族中长辈引荐而来,怎奈修炼了数年毫无起色,这才委屈于此……”

“你问灵霞山有多大?灵霞山不大,不过千里方圆而已,却别有洞天,玄妙多多!其中又以紫霞峰、赤霞峰与红霞峰而闻名四方,可谓三峰对峙而各有千秋。紫霞峰乃是门主与各大长老的洞府所在,灵气最为浓郁;赤霞峰乃是各个堂口所在,红霞峰则为众多弟子集中之地……”

“仙门有多少人?足有四、五百呢,大多藏在洞府中静修,平时根本见不到几个人影……”

“什么叫堂口?你连这个都不懂,可怜的无师弟,还真是一位鲜嫩嫩的新人,且听我道来:灵霞山分为五个堂口,有五大长老管辖,分别是监院、经堂、礼院、法堂与云水堂,以监管督查、典籍珍藏、内外事务、修炼传承与招纳往来而权责各异,且分门别类另有不同,诸如藏经阁、库房、伙房,以及玉井灵矿等等……”

首节 上一节 30/19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