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骨女仵作 第669节

  “多谢王爷。”拂录躬身,眼泪带着泪,“王爷,今后没有奴才在你身边,你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你身子不好,天气又越来越冷,一定记得多加几件衣裳。”

  “我知道的,好了,你也别送了,进去吧。”

  “还是让奴才送一送王爷吧。”十分固执。

  景贤眼眶湿润,点点头。

  拂录便搀扶着他上了马车,一路目送着离开,偷偷抹眼泪。

  直到马车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才折身进了宫。

  马车行得不急不慢。

  路面平坦,也不颠簸。

  马车内,沈长钦打量着那几只鸽子,好奇的问,“王爷为何会带几只鸽子出宫?”

  他挥:“我常年在宫中,好在有这几只鸽子为伴,也能解解闷,实在不舍将它们留在宫中。”

  “原来如此。”

  沈长钦觉得,这位王爷是个性情之中啊!

  车内也再次恢复了沉静。

  不知过了多久,景贤衣襟内的手紧握了几分,似乎有些紧张。

  沈长钦注意到,问,“王爷怎么了?”

  他摇头,“没事,只是许久……都没出来了,也不知道如今这外头变成了什么模样?”

  语气里带着憧憬。

  沈长钦,“王爷如今大病初愈,皇上恩准你出宫建府,往后京城里的繁华便随处可见。”

  “是啊,是啊!”

  他嘴角缓缓牵起一抹笑容。

  很快,马车穿过一条繁华的街道,喧哗的声音一阵阵传来。

  “卖糖葫芦……”

  “新鲜出炉的肉包子……”

  “看一看,瞧一瞧,上等的玛瑙玉……”

  ……

  隔着车帘子,面香味也扑了进来。

  萦绕在鼻尖。

  景亦心里甚有些紧张,屏住呼吸,伸撩开了车帘,看到了京城大街上的繁华。

  路上形形色色的百姓衣着或繁华、或简朴,在街上穿梭来往,小贩商户落在两旁,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物件一一映入眼前,

  在景贤看来,有些东西他认得,有些东西却不认得。

  觉得十分新鲜。

  这就是他期待已久的宫外啊。

  每一次,他都只能抬抬头,隔着面前那道高高的城墙看看外头的天。

  如今身临其境,脸上的喜悦已难以掩盖!

  沈长钦细细打量着他,不由的有些心疼。

  很快,马车便到了贤王府。

  这里离容王府很近,转过去不过两条街,若走路过去大概也就两柱香的时间。

  二人下马车。

  沈长钦,“贤王,今后这便是你的府邸了,只是昨日咱们礼部才开始置办,有些东西还不全,所以简陋了些,但下官会命人赶紧置办妥当。”

  他弯了弯腰,致谢,“有劳沈大人。”

  “下官应该做的。”

  他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脚步驻足在门口,仰头看着大门上那块金灿灿的牌匾。

  牌匾上印着用烫金的手艺做的“贤王府”三个大字。

  贤王府!

  

第815章 上朝

  

  贤王府的府邸不算大,但也不算小,只是这里不是新建的,应该是以前某个大户人家居家迁离京城后空闲下来的,以至于稍微有些陈旧。

  好在礼部布置的还不错。

  如今这里,便是他往后的家了。

  沈长钦带着他进去,引了管家给他,府上的丫头小厮都不少,又领着他到处转了一圈,最后交代了些事才离开。

  而景贤入住的第一天,朝中不少大臣都送来了贺礼。

  不过——

  朝中大臣送礼的规矩都是与权力大小挂连的,景贤刚入朝,人脉不深,所以那些朝臣们送来的礼都是盒子大,礼小。

  装装样子。

  而且送来的都是些极其寻常的物件。

  景贤虽然心里明白,但嘴上不说,将东西一一收下后,就专门派人挨家挨户去回谢。

  十分有礼!

  那天晚上,他独自在院子里站着,仰头看着黑夜色中挂着的那轮长毛的月亮。

  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府上的管家为他送来一件厚实的披风披上,关切道,“王爷,外头起风了,还是进去休息吧。”

  “你不用管我,去休息吧。”

  “但是……”管家也不多言,准备离开。

  景贤突然问,“对了,我带来的那几个鸽子呢?”

  “在屋子里。”

  “你拿来给我,再准备一份笔墨纸砚。”

  “是。”

  管家一一给他备来,便退下了。

  笼子里那三只鸽子十分乖巧,窝在里面不动。

  他用手指头在其中一只鸽子的脑袋上轻敲了下,勾唇说,“今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咕咕咕……”

  仿佛听得懂人话。

  他笑笑,随即在纸上写了些字,整整齐齐的撕下一条,卷成一轴,塞进一个小竹筒里,将一只鸽子放了出来,把那个小小的竹筒绑在鸽子的腿上。

  放了!

  “去吧。”

  鸽子在空中扑扇了几下翅膀,最后落在屋顶上,徘徊了好一会才飞走。

  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景贤望着,眼眸越来越深!

  第二天,他换上朝服,第一次踏上了金銮殿。

  站在当初景亦站过的位置!

  只是二人截然不同。

  一个野心和戾气于一身。

  一个温雅的如同一介书生。

  景贤对朝中之事并不明白,全程下来,都只是默默站在一旁,垂着目光,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问,单单静静的听着,带着一种端正的学习态度。

  期间,祁祯帝倒也询问过他几句,只是他张了张嘴,竟一句也答不上来。

  让人着急。

  下朝之后,他叫住了景容,深深道谢,“景容,多谢。”

  很真诚!

  景容拍了拍他肩膀,“你我是兄弟,何来谢?再说了,莫若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知你心愿,不忍你一直呆在宫中,我帮一帮,也是应该。”

  “无论如何,都多谢了,只是我对朝中一事实在茫然。”

  “朝中规矩众多,你也无需急于一时,慢慢悟,自会明白的。”

  景贤重重点头。

  这样一个斯文之人,看上去人畜无害。

  景容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这时——

  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过来,“参见两位王爷。”

  “何事?”

  “皇上宣贤王进殿。”

  景贤一怔,有些紧张。

  眸子一紧。

  景容安慰,“放心吧。”

  他勉强笑了下,这才随小太监去了。

  身后,景容望着他的身影,闷了一口气。

  ……

  到了阜阳殿。

  进去后,景贤便一直站在殿中央,许久。

  祁祯帝却只顾着批阅奏折,头也没抬一下。

  仿佛当他是个透明人!

首节 上一节 669/1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