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556节

但是莽古尔泰显然不是很在意这一点。

阿敏与明国蛮子有来往是很正常的事儿,没有才是大问题——毕意阿敏他爹舒尔哈齐原本可是死忠于明国蛮子,想要把自己那个死鬼老爹给弄死的。

如果换在死鬼老爹还在的时候,莽古尔泰倒是不会倒向阿敏,可是自从被黄台吉处罚了之后,莽古尔泰觉得与其给黄台吉当狗还总是被打被骂,倒不如跟阿敏一般算了。

就算是现在受点儿委屈也无所谓,等以后大明收复了辽东之后,阿敏能混个建州都指挥使,自己凭什么就不能混个朵颜都指挥使?

实在不行,北山都指挥使也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时候自己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大明的皇帝陛下要求,要由自己亲手砍下两个人的人头。

一个是黄台吉的,另一个就是代善的。

黄台吉这个混账东西欺压自己已经成了习惯,狗屁的大汗!大金国由这种人做大汗,只能说自己那个死去的父汗瞎了狗眼!

至于代善,当年要不是这个混账东西与自己的娘亲衮代搞到了一起,自己的母亲至于被赐死?自己至于被父汗所嫌弃?

更何况,代善这个狗日的与母妃滚到了一张床上,那自己该怎么称呼他?

反正莽古尔泰觉得只要自己有朝一日得到了翻身的机会,那这两个人是肯定要亲手弄死才能解气,否则话,死也不能瞑目。

不爽的人还有很多,除去了黄台吉和莽古尔泰不爽,还有很多人不爽。

比如黄台吉的小老婆布木布泰就很不爽,已经移师到了海州卫的孙承宗也很不爽。

布木布泰不爽,是因为黄台吉从大明回来后,往关睢宫跑的更勤了,福寿膏抽的也更厉害了。

而海兰珠的肚子也开始大了——甚至于黄台吉还放出话来,海兰珠如果能生出个男孩儿,那就让这个男孩继承自己的这片江山。

那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所以布木布泰很不爽,不爽到想要扎小人的程度。

而孙承宗的不爽,则是因为建奴跑光了之后,像海州卫这些地方留下的百姓该怎么处置的问题。

这些百姓可都是剃了发,从了奴的,甚至于有的人家中还有子弟从奴,进了汉旗的。

这些人该怎么办?

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圣人不仁

孙承宗觉得自己没办法处理。

这些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十来万总是有的。

人一上万,无边无沿,更何况是十多万的百姓。

如果说,这十来万的百姓都是被逼无奈才剃了发,苟活于建奴控制的地方,孙承宗现在就敢直接把人放了。

问题在于这十万百姓里面,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男丁加入了汉军旗。

就像是跟着刘野猪混的金日磾对待匈奴人比汉军对待匈奴人更狠一般,这些入了汉军旗的混账东西对待汉人百姓比建奴更狠。

无他,以示忠心而已。

觉得自己没办法处理这事儿的孙承宗无奈之下干脆选择了甩锅——一封奏章直达京城,递到了崇祯皇帝的岸头,让崇祯皇帝去头疼。

接到孙承宗奏章的崇祯皇帝想要砍死孙承宗的心都有了——要么你直接把这十万人砍了然后弄个替死鬼出来让朕砍,要么你自己想想其他的办法。

现在把锅扔给朕,是要让朕替你背上这个黑锅?

如果说按照自己在后世受到的教育所养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什么的来说,那这十万百姓是因为自己这个皇帝或者说大明的保护不到位,所以无奈之下才替建奴卖命,那么这十万百姓放了也是应该的。

然而现在自己是在后世么?

不是,现在的自己是大明朝的皇帝,而且是那个面对着小冰河时期没完没了的天灾还有人祸,一朝不慎就会被挂在老歪脖子树上的崇祯皇帝。

但是要把这十万人集体给砍了,那也只能说崇祯皇帝这四年的皇帝白干了。

武安君白起一次性的坑杀了十万赵国降卒,那是因为他是一个将军。

中原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哪个正统的皇帝下过一次性坑杀十万百姓的诏书。

当然,要说这么干的胆子,崇祯皇帝是不缺的。

反正不管是在草原或者是南直隶,哪一次不是人头滚滚,哪一次不是几万几万的杀?

把他们当成一段代码,当成电脑游戏中的非完家角色就可以了。

但是,这跟崇祯皇帝一贯以来所塑造的爱民形象是相悖的!

崇祯皇帝为什么敢在一登基的时候就对着东林党大杀特杀?

为什么敢跑到南直隶去大杀特杀?

原因就在于,一是掌握了军权,还有强力的特务组织——厂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民心所向。

不管是永不加赋的诏书,还是在草原上的十余座京观,或者是后来不停的免农税免农赋,都是崇祯皇帝有意为之。

目的就是通过这些事情,在民间替自己塑造一个勤政爱民的圣天子形象。

不管是邸报还是大明半月报,或者是厂卫在民间的推波助澜,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

但是,这十来万百姓一杀,崇祯皇帝这形象就算是全毁了——爱民如子还能杀上十多万?

这事儿又瞒不住,到时候让崇祯皇帝怎么向天下人解释?估计厂卫玩了命的洗地也洗不干净。

崇祯皇帝有个很好的习惯——凡是有些锅自己不想背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来自己的手下还有一大票的马仔可以用。

比如温体仁,比如温体仁。

不是崇祯皇帝找不到其他人,但是对于自己的心思了解的十分清楚的朝堂大佬们,施凤来已经跑去了九州岛当第一任的总督,此刻正在跟倭奴玩的嗨皮。

心狠手辣的洪承畴此时正在铁道部跟下面的官员们撕扯,动不动就是拉着锦衣卫的许显纯和田尔耕一起出去吓唬人。

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甚至于大明的藩王,凡是对于铁道修建一事有什么看法的,洪承畴都会拉上这两个人,然后去跟别人谈心。

首节 上一节 556/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