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679节

原因很简单,大明的问题不在于建奴,不在于爪哇,甚至于不在任何的外部环境和天灾。

崇祯皇帝登基之前,建奴也没见得翻出来多大的浪花,边军纵然再怎么糜烂再怎么废物,可是守还是能守的住的。

就算是拿人去硬拼,建奴或者其他的蛮子们对于大明也造不成多大的威胁。

天灾同样很可笑。

小冰河气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不光崇祯皇帝赶上了小冰河,刘野猪也赶上了。

然而两个皇帝的下场截然相反。

刘野猪怼死了匈奴,成就了千古一帝的不世威名,让汉这个字成为中原百姓的代名词,更是创造出了一汉当五胡的神话。

崇祯皇帝却是唱了凉凉,带着汉人最后一个王朝的骨气,走向了煤山的那棵老歪脖子树,留下了“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这么几句话。

然后又衍伸成了文臣皆可杀这么一句名言。

真正的问题在于财富分配不均,土地不够用,上升通道被堵死,武将体系彻底被文官体系压制,当成猪养的藩王们不断开枝散叶等等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让崇祯皇帝凉凉的原因之所在。

所以说朱纯臣说什么以后大明百姓的日子会更好过一些,崇祯皇帝也只是呵呵一笑置之。

大明百姓以后的日子好过一些,这是肯定的。

毕竟收回了辽东之后,光是辽东和奴尔干都司的土地都能安置几千万的百姓。

而几千万的百姓有了地,就等于是硬逼着大明的士绅们将地租降下来,百姓们的日子自然就会好过一些。

但是百姓的上升通道问题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问题加起来,也让百姓的日子变化根本就没那么明显。

说白了,矛盾因为土地的增加而得到缓解,而不是根本性的解决。

拍马屁的话听听就得了,谁要是当真,谁就得挂到煤山的那棵老歪脖子树上去。

正闲聊间,负责安排曹氏叔侄和吴氏父子准备攻城的祖大寿就跑了回来,以马上向崇祯皇帝行躬身行礼道:“启奏陛下,攻城之事已经准备妥当!”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吩咐道:“开始攻城罢!”

在祖大寿领命而去后,朱刚就已经吩咐人把赵研东等三个渣渣拎到了阵前——陛下说了让要这三个渣渣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战争,那这三个渣渣就必须得睁大眼睛看着。

很快,赵研东他们三个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战争场面。

随着军令一层层的传达下去,负责指挥的小旗每一次将手中的旗子用力挥下,都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现在是大炮发言时间。

城头上负责守城的建奴觉得这事儿不对——怎么这炮声响起来没完没了?

包括负责城头防务的,黄台吉最忠实的走狗济尔哈朗都觉得懵逼。

以前不是没有见识过明军的大炮,可是从来没有见识过今天这种规模的玩法!

从早上到中午,又接着从中午到下午,崇祯皇帝手里的那些火炮都因为炮管扛不住而更换了数次,可是炮声一直就没有停息过。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倾泻了多少发炮弹,花费了多少银子,崇祯皇帝表示完全不在意。

有钱,任性。

更何况这里面很多钱都是黄台吉买福寿膏的银子,用起来就更加的不心疼了。

任性的崇祯皇帝早就从马上下来了,连一个上午的时间都没有过去,崇祯皇帝就失去了继续观战的性质。

只要自己这个皇帝的御辇还在这里,像征着自己的大旗还在这里,自己是端坐于马上还是回到御辇里面睡觉,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事儿。

至于张惟贤等人都看的津津有味的火炮集射场面,崇祯皇帝表示太洒洒水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后世兔子的大炸逼属性你们是没机会看到过,朕现在玩出来的这套,估计连兔子最低水准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毕竟那是有着东风洗地的火力不足综合症晚期大炸逼。

然而回到了御辇里面的崇祯皇帝也是无聊的紧——听着炮声入睡,那是战场老兵们的专利,不是自己这个皇帝能学会的技能。

至于看书什么的,更是看不下去,太吵了,没心情。

掀开帘子,看了看日头已经往西而去,崇祯皇帝才从御辇里面钻了出来,重新回到了马上。

止住了行礼的张惟贤等人后,崇祯皇帝才问道:“将士们可都用过饭了?”

张惟贤拱手道:“陛下放心,臣早就命将士们分批用饭食了,断然不会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攻城。”

崇祯皇帝却是嘿嘿笑道:“攻城?攻什么城?继续打炮,告诉将士们,打到天黑为止,晚上继续围着沈阳城,明儿个继续!”

做为当初大明建立的沈阳城,后来被老奴和黄台吉当成大本营来用心经营的沈阳城,城墙的坚固性不是闹着玩的。

依着现在的火炮威力,就算是轰了整整一天,四面城墙也没能完全轰塌。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现在城门已经被炸烂的沈阳城已经向着明军敞开了怀抱,就像是一个小娘们儿的腰带已经解开了一样,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崇祯皇帝一点儿派兵攻城的打算都没有——朕就是要把大炸逼事业进行到底!

除了留下了部分士卒继续围着沈阳防止建奴突围之外,剩下的士卒们则是被命令去睡觉休息。

然后士卒们就表示自己已经失眠了,睡不着!

打了一整天的炮,结果一次操刀子砍人的机会都没有,这叫打仗?来辽东不能操刀子砍人,不过瘾怎么办?

所以很多士卒们就开始找自己的小旗,小旗找总旗,总旗找百户,就这样儿一层层的找了上去。

总之要求就一个,明儿个让大家伙儿操刀子上,真刀实枪的去怼建奴,要不然这种打法实在是太不适应了!

同样不适应这种打法的还有黄台吉和代善等建奴。

以往明军玩火炮的技术是比大清这边儿更厉害一些,可实际上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强也强的有限。

由于明军手里的家底也不厚实,军费一削再削,火炮这玩意更多的是被用到了守城上面,进攻时使用火炮开路这种极度费钱的玩法从来都不是大明朝廷上的那些个老抠们考虑的事情。

所以黄台吉同样准备等着炮火停歇了之后就出城去怼那狗皇帝一波,就算是怼不死他,也能给他找些乐子吓唬吓唬他。

首节 上一节 679/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