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新军阀 第212节

这也是哪怕面对明军也要打的原因之一,松江吴家,吴家的根基可是在松江!账没收完就让他离开江南,他这辈子都不会甘心的。

说话的功夫,门又是咯吱一声被推开,还当是素衣回来了,毛珏便也没回头,接着坐在他那靠着窗户的圈椅上装着忧郁宅男,然而冷不防,一巴掌狠狠拍在了他的脑门上,旋即一声熟悉的训斥扑面而来。

“忤逆后生!”

不用说,新认识的亲戚,舅爷沈光祚,不过老家伙凶是凶点,管的闲事儿也不少,好歹是个真亲戚,比太平镇上那些姓毛的假亲戚是强多了,想着,毛珏又是无奈的赶紧站起身,上前来了一鞠躬。

“舅爷,又有何训示,小子听着呢!”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吴荇也死了,陈家那丫头也被你当个奴隶似得关起来了,什么深仇大恨也该解决了吧?该放手了吧?你还要唆使那些倭寇与朝廷大军决一死战,你真的要造反吗?”

“造反?当然不是!”

这罪名可不是随便背的,毛珏立马是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一般,那手掌贴在心脏上,恨不得把心掏向明月来证明自己对朱家王朝的忠诚一般,毛珏那叫个正义凛然,义正言辞的说道。

“恰恰相反,舅爷,小子这是再为朝廷尽忠啊!”

沈光祚都被他这一副神情虎的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反应过来,又是恼火的一巴掌拍在了毛珏脑门上。

“放屁!真当老夫老糊涂了不成?就算你为了报仇,打下了杭州城,老夫都理解了!你这兴兵对抗朝廷大军,算什么尽忠?”

之前还担心毛珏,让他快跑,可这会儿听他分析完敌我之后,沈光祚又开始担心起集结起来的朝廷大军来了,老家伙唾沫星子飞溅,都喷了毛珏一脸。还没到唾面自干的程度,毛珏是悲催的用袖子抹了一把脸,方才无奈的一抱拳。

“舅爷!你们江南人太安逸了!”

“天子圣明,我们安逸怎么了?”

沈老头禁不住翻了个白眼,可听的毛珏却是重重摇了摇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大道理不用我给您讲吧?嘉靖年间,东南倭乱频繁,民间也是死伤掺重,众人同仇敌忾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带着乡兵乡勇战死的文人世家都有多少,书生尚且不避死,人人关心国事,这才有了万历初年的鼎盛,以至于万历帝三十年不临朝,我大明也撑得下去。”

“可安逸这几十年,您看看,这些书生士子堕落成什么样,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要么玩弄享乐,要么向吴荇这样的,满心是争权夺利,为了剥个出名,为了个争风吃醋,居然对我这个辽东重镇的封疆大将下毒手,他就没想过,我要是死了,对朝廷战局有什么影响吗?还是他根本不在乎?”

“文人是大明的支柱,朝廷官员,多取自东南,都是这样的利益熏心的野心家上朝,大明朝能不危机四伏,岌岌可危吗?”

拍着胸脯,毛珏一翻呛问问的沈光祚是哑口无言,也没给这个老家伙接着想的时间,毛珏又是豪气的向窗外一挥手。

“这个怒目金刚就由我毛珏来当了!我就是要击破眼前这些东南豆腐兵,让江南世家对危险重新认识起来,感觉到切肤之痛!他们方能脱胎换骨,被打醒起来!”

威武之躯一抖,王八之气一发!就算沈光祚是杭州名士,也该拜倒在自己裤腿儿之下了吧?然而毛珏自我感觉良好了半天,迎来的却是当头一巴掌。

“放屁,你小子就是想杀到松江,对吴家赶尽杀绝!”

自己这舅爷是真不傻,揉着脑门,对着老家伙吹胡子瞪眼的老脸,毛珏悲催的揉着脑门悻悻然的憨笑着。

“这,呃,这,是有一部分这方面原因,不过主要原因还是为国尽忠啊!舅爷!”

“算了,歪理老夫说不过你,你自己看着办吧!只要记住,你现在背的不是自己一条命,还有陈家,我沈家三百多族人的性命,别玩的太脱了!”

无奈摇着头,背着手转身向门外走去,门口处沈光祚忽然又是极目眺望向黑森森的海岸线,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

“这江南世家,是该敲打敲打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明军与明军

记得后世有一句玩笑话,我狠起来,连队友都杀!如今毛珏是绝对达到了这个够狠劲儿,就算对方同样是明军,他也要杀!

大明的发展呈现一个英文数字M形,第一次发展巅峰是永乐之后的仁宣之治,经历了统一战争的血腥,靖难之役的残酷,七下西洋的辉煌,五征漠北的壮烈,大明的士人开始安定下来,那个时候,政治清明,法律森严,世家地主也不像是如今这般无法无天。

第二个盛世则算是万历初期的梦幻般的时代,也许是一同经济了嘉靖隆庆年间的倭乱,士大夫阶层与下层平民的关系还算是缓和,社会矛盾也没有那般尖锐,民众还算得上安居乐业。

可随着安定的持续,新生一带的世家子弟,江南书生愈发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政治上自私自利,党争不止,地方上目无法纪,对兼并土地上的佃户佃奴生杀由心,琴娘的遭遇仅仅是一个缩影而已,社会矛盾已经尖锐到了极点。

希望这一次能打醒一些人吧!

毛珏的三个月假期算是彻底过了,希望毛文龙不会扣他俸禄。端着望远镜张望着,五月的杭州城,本来应当郁郁葱葱种满了水稻的外平原上,此时却被一双双脚步践踏的满是狼藉,一张张明字大旗犹如烈焰飞红那样,摇曳的招展着,虽然脚步很凌乱,可人群却是厚厚的看不到边际,自杭州陷落后,汇聚了江南各路援军的官军大队伍,终于是在海宁誓师,压到了杭州城底下。

只不过与打完就走的倭寇不同,这次海贼们似乎完全不想吐出到口的肥肉,居然是摆出了个森然的防御阵形。

而且倭寇还没有选择防御杭州城墙,而是推了出去,在杭州城下的青龙山旁的丁兰镇摆下阵势。

典型的江南市镇,青砖绿瓦,狭窄的巷道,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海贼们在巷道间摆设下街垒,弓箭手藏身到街楼之间,复杂的地形让这场战斗一场艰难。

虽然是海贼的盟主,可内心深处,毛珏其实非常希望明军能赢,毕竟这些人才是自己真正的盟军,如果后金发动大规模进攻,毛珏还是得依赖这些关内援军与自己共同奋战的,他们强点,自己也就安全一些。

“啧啧,人还真不少!”

身份太敏感,毛珏还是没有亲自出现在战场上,而是距离战场十多里外萧山上,搭建了个野战帐篷,他那个小炮筒一样的望远镜又派上可了用场,搬着炮筒,他是来回巡视着战线。

明军来的人马比他预料到要多,差不多四万五到五万,也难怪,明军自己也知道戚家军已死,如今的江南武备连嘉靖年间抗倭战争前期都不如,没有几倍的人马,他们是不敢来找杭州城倭寇的麻烦。毕竟这倭寇规模,已经赶得上台州之战了,没有几倍的兵力,明军根本不敢应战。

只不过五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步兵,骑兵仅仅一千多,可怜兮兮的吊在大阵下方就跟一大盘豆腐切出来一块那样。

军阵上,明军倒是气势更胜一筹,毕竟倭寇,一群业余强盗组成的军队什么破布烂衫都往自己身上批,最近这抢了杭州城,有的还一头月带头秃瓢,却穿着明人士子丝绸长衫,要多别扭有多别扭的,一看就是地方武装游击队。

相比之下,明军虽然穷,武备废弛,好歹一身战袍还是人人备齐的,胸口和背面挂着皮甲或者纸甲,最前面还是一大片的虎头盾牌,看上去就精神,就是政府军。

戚继光到底是留下了些东西,架在盾牌上,是密密麻麻的狼筅,前锋还有步兵抱着虎蹲炮冲到了前面,架起一连串的小炮,这阵型,和当年戚继光的鸳鸯阵颇有些相似。

整个军阵足足有几里长,十排以上的宽度,刀枪林立,旗帜飞扬,破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模样。

毕竟是礼仪之邦,开战之前一些废话还是要讲的,明军军阵中,一个文书模样的官员骑着马跑到了两军阵前,扬起嗓子大声嚷嚷起来。

他嚷嚷的无非是什么海外贼寇,犯我疆域,识相的快快滚蛋云云。倭寇也是有闲心,居然也派出个和尚模样的家伙,也是叽里呱啦讲了一大堆倭语。

那场面,简直就是鸡同鸭讲,谁都听不明白谁,还好,都知道这是个废话环节,各自讲完了,就又返回了各自的军阵。

也不知道是是浙江总兵还是浙江直总督吼下来的命令,本来自成一体的巨大军阵水银那样流动了起来,首先就是虎蹲炮队,一百五十多门小炮先被几百人抱着猛地向前冲,直冲到了丁兰镇前三百多米撂下,紧接着,一阵此起彼伏的炮吼轰鸣在了镇子前。

别看虎蹲炮小,也是炮!药丸子大小的炮弹铺天盖地落在了丁兰镇内,哗啦的声音中,青色的砖瓦噼里啪啦碎成无数块往下掉,铸墙的板子被打了个通透,哗的一声木刺飞溅,瞬间墙体倾斜,短时间内,原本整洁的江南小镇就被轰的千疮百孔。

不过这一幕看的凶,毛珏却是直摇头,这也就欺负欺负缺乏骑兵,火炮的倭寇,要是对上建奴,一个牛录的骑兵足以让这支炮队血本无归。

而且虎蹲炮的威力还是太小,这一阵炮击看上去凶狠,实际上也就把房盖轰乱了点,对藏在里面的倭寇杀伤力并不是太大,这要是红夷大炮,恐怕一条街都得塌了,哪怕是六磅鹰炮,也能轰个摇摇欲坠,看样子自己升级虎蹲炮还是迫在眉睫。

思考间,炮轰了四五分钟也停下了怒吼,紧跟着,举着虎牌的大队明军终于开始了冲锋,应该有一百多支小队洪流那样脱离了大队伍,直勾勾的向丁兰镇大街冲杀去,不过看到这一幕,毛珏已经是不想看了,把望远镜撂到了一旁,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把带过来的葡萄酒扯开塞子就灌了一口。

首节 上一节 212/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