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新军阀 第453节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小说,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个军阀,内容没记住,可一个情节却记住了,高人点醒他,人若有兵需跋扈!

算一算,这些年,自己还真是吃了太老实的亏了,平山东也去,让干啥干啥!结果朝中那些家伙还真把自己当软柿子捏了,这一次,还差点把自己撸下去,调个黄龙来来统治东江,他姥姥的,这一回弄得东江前后制肘,在李朝的问题上出现大纰漏,差点影响了战局。

毛珏是不想过这窝囊日子了。

既然忠心你俩好换不来一好,那老子就不忠了呗!

这次进军宁远,就是在毛珏不忠的计划中重要一环,炫耀武力!本来想吓唬吓唬吴三桂,让他去朝中弹劾自己,真没想到,正好赶上了汪吉言和陈赞中来,事情就更美妙了,有他俩,相信自己的桀骜不驯,一定能完完整整的传到崇祯皇帝耳中。

相信陛下的脸色一定很精彩吧!

不过说实话,此时的东江也没打算和大明帝国翻脸,要开发黑龙江,还得指望大明帝国的人力物力,所以毛珏卡的一个十分微妙的时间点,而且还把宝压在了一人身上。

“毛将爷,您真的可以考虑考虑,如今大明日薄西山,而我朝正”

抓住这个机会真不想放手,代善那一股大碴子味的南京官话又在毛珏身后响了起来,谁知道,他却是头都没回猛地摆了摆手。

“大贝勒,劳烦您,洗漱室的马桶处理了!”

真是不出毛珏所料,崇祯皇帝,很生气!脸色阴郁的就像阎罗那样,整张面孔却犹如雕像一般不带丝毫感情,可声音的颤抖还是透露出崇祯皇帝愤怒到了何等程度。

“果真如此?”

哆哆嗦嗦的跟陈赞中一起跪在地上,汗珠子把地上打湿了一大片,汪吉言声音都带着颤抖。

“陛下,老奴绝不敢有半句虚言,宁远官兵皆可作证!!!”

“乱臣贼子!”

哗啦一声,整个桌子都被推翻了,因为愤怒而呼吸急促,朱由检手指头哆嗦的不住咆哮着。

“无君无父!背信弃义!不忠不孝!这江山就是乱在你们这些忘八端的混蛋手里!”

“皇上!”

慌张中,几个小宦官惊骇的跑进来,正好赶上气头上的崇祯猛地一挥衣袖:“擅闯御书房,给朕全都拖出去,杖毙!”

“皇上饶命啊!”

三魂丢了两魂,几个小宦官脑袋磕在地上扑腾扑腾作响,可此时已经是眼睛通红,满是杀机,皇帝哪儿还会有一点儿怜悯,看都没看。几个侍卫拖着这几个小宦官就出了去。

重新坐在孤零零立在那儿的椅子上,在汪吉言两人哆嗦的颤抖中,崇祯是剧烈的喘息着,胸口一起一伏,犹如随时要断气一般,足足平静了五六分钟,他这才对着门口在此挥挥手。

“来人,宣兵部尚书杨嗣昌!”

历朝历代当官,恐怕在崇祯手底下干活,算是做悲催的体验之一,那头还在通州检阅部队,一声令下,这杨嗣昌大半夜的就不得不跑了回来。

虽然历史上评价此人是个大奸臣,不过杨嗣昌倒是真长的仪表堂堂,微胖的方正大脸,身材圆而挺拔,斯文的眉毛与胡须,神情中带着一股子神采飞扬,也顾不得疲惫,他是重重的跪在地上。

“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说话吧!”

被毛珏气到肾亏,崇祯帝是懒洋洋的摆了摆手:“赐座!汪吉言你再把事情和杨兵部说说!”

宫里的消息就是个四面漏风的破屋子,崇祯皇帝今个上了几次马桶,几次嫔妃,估计明个首辅还有些重臣都能知道,来的路上,杨嗣昌已经知道个大概了,可听着叙述,他还是一副全神贯注的神情,偶尔还打断汪吉言,让他重复一遍,听到最后,这位年轻的宠臣居然露出了一抹笑容来。

“陛下,大胆如毛珏,天下还真找不出另一个来了,不过此人不想反!”

“何解?”

不仅仅崇祯惜字如金的蹦出两字来,就连汪吉言,陈赞中都是愕然的抬起头来,毛珏都把战舰拉到宁远门口了,船上还养着清国贝勒,他还不想反?

“如果要反,这东江毛珏恐怕在清军进犯东江时候,就反了,兵部几个月前得到消息,监军道瞿式耜上书,清庭曾经以此条件来招降毛珏,而据汪公公所言,刚上船,毛珏就处斩了一批建虏,还有辽镇传来的消息,东江与建虏大战一场也是真的,要降,他大可以在开战之前就投降,犯不着拼死打一场。”

“陛下,这东江毛珏如此这般一番,恐怕还是被朝廷吓到了,毕竟之前,东江老毛文龙告老还乡,陛下派锦州黄龙去顶替他的位置,毛家在东江经营两世十多年,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

这话也分人说,李应期说,杯的崇祯连听都没听,可杨嗣昌一解释,崇祯倒是听的微微点头,旋即却又是叹了口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东江毛氏为了区区一隅如此自私自利,甚至欺君罔上,也真是大逆不道之辈,不可大用!”

“可是陛下,目前只能用他!毕竟辽镇能击溃建虏进犯的,除了东江,也只剩下当年”

话说到这儿忽然戛然而止,杨嗣昌急促的扯开了话题。

“陛下,此时各镇官兵已经云集中原,十面张网已然撒开,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稍有差池,让流贼跑了,将再一次功败垂成,此时动东江,实在抽不出力量来!”

这就是毛珏赌的那个特殊时刻!头一次,崇祯帝拿出十二万分的精力要彻底解决篷军,如今大军云集中原,整个边陲都是空虚的,就算崇祯气的脑袋炸了,他也拿自己没办法!

杨嗣昌则是毛珏押宝之人!

果然,深深叹了口气,崇祯无可奈何的问道。

“文弱,你说朕要如何处置这东江毛珏?”

第三百八十四章.妥协之道

杨嗣昌一副为国为民的大义凛然样,可就是毛珏卡在了他正四六隅十面张网计划上,实在不想撤了部队去对付他,否则的话,杨嗣昌又如何会为毛珏背锅分辨,冒着触怒崇祯的危险。

听着崇祯问计,沉吟了下,杨嗣昌那脸上却是露出了一股子奸诈的笑容来。

“陛下,授予毛珏辽东督师之位吧!”

“辽东督师!!!”

不仅仅崇祯,就算是跪在地上汪吉言还有陈赞中都忍不住愕然的抬起头。

督师这个位置其实并不在大明朝官职序列之内,大约从万历朝兵部尚书潭伦时候方才启用如此名称,这也是大明朝遭遇的军事危机愈发严重的象征之一,单凭着昔日的巡抚总兵官协同处理已经处置不了战事,只能额外设立一人,同是掌握军政大全,统一指挥。

督师官算得上皇帝一下,地方官员权利最大者了!就如同当年的袁崇焕,历史上,他杀了左都督毛文龙皇帝尚且没法处置他,直到京师之战,崇祯皇帝疑心病犯了,这才将其拿下。

督师官可不仅仅是权力极重,地位同样极高,而且其中一个惯例,就是督师者一般都要挂兵部侍郎或者兵部尚书衔,所以一般都是文臣督师,这授予武臣督师,不说绝后,也是空前了。

听着皇帝的质疑,杨嗣昌其实额头也是见了点汗,不过他能讨崇祯皇帝喜欢,也是有着真本事之人。声音更加低沉了几分,杨嗣昌小心翼翼,试探着向皇帝解释着。

首节 上一节 453/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